1. 首页 > 电商出海

初代时尚网红品牌新品上架一个多月

从天涯论坛到TikTok爆款,这个初代网红品牌的新品为何能狂揽60万美金

你敢信吗?一个成立快十年的时尚品牌, 靠着一件简单的圆领螺纹背心,在美国市场上线一个多月就干出了60万美金的销售额。这可不是什么快闪品牌,而是由国内初代时尚网红王惟瑜在2015年创立的ChicMe。她早年混迹天涯论坛、 BBS,靠分享穿搭心得攒下第一批粉丝,后来带着丈夫杀入跨境电商,没想到如今在海外杀疯了。这个故事里藏着太多值得琢磨的点——网红做品牌到底有没有优势?快时尚的“快”到底能不能持续?TikTok上的达人带货真的那么神吗?

从论坛大V到品牌创始人, 她的时尚基因早就刻在骨子里

说起王惟瑜,现在的年轻消费者可能没听过但在2007年左右的互联网圈,她绝对是时尚圈里的“顶流”。那时候哪有什么抖音,天涯论坛、BBS才是流量密码。她靠着一手“平价穿搭出高级感”的心得,在论坛里写穿搭攻略,粉丝量蹭蹭涨,妥妥的初代时尚网红。更牛的是 她不满足于只当“嘴炮党”,2007年就开始玩亚马逊、eBay,自己当卖家,从选品、采购到物流、营销,全流程摸了个遍。这段经历让她比任何人都懂西方消费者到底喜欢什么——她们要的是性价比, 是个性,是“不用花大价钱就能穿出明星同款”的底气。

新品上架一个多月收入超60万美金,初代时尚网红成立的品牌在海外杀疯了
新品上架一个多月收入超60万美金,初代时尚网红成立的品牌在海外杀疯了

2015年,她和做技术出身的丈夫James一拍即合。当时Facebook、 Instagram购物刚兴起,智能手机普及率飙升,俩人觉得“机会来了”:为什么不能做一个数据驱动的时尚品牌?用算法抓潮流,用供应链追速度,专门为16-35岁的欧美女性提供“买得起、穿得出彩”的衣服。于是上海极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ChicMe品牌诞生。王惟瑜给品牌定了个调子——不只是卖衣服,更是卖“自信”。她说:“每个女孩的身材都值得被欣赏,ChicMe要做的,就是让她们花小钱也能拥有自信的战袍。”

每周上新1000款,快时尚的“快”到底快在哪?

ChicMe的“快”可不是吹的。品牌成立初期,就定下了“每周上新1000款”的目标。这个数字放在现在看可能不算稀奇,但在2015年,国内能做到这么快上新频率的服饰品牌屈指可数。怎么做到的?靠的是王惟瑜早期积累的“时尚雷达”——她带着团队天天泡在Instagram、 Pinterest上追踪欧美街拍,分析哪些元素在流行:今年流行法式碎花,明年可能又是Y2K辣妹风,她们总能提前1-2个月把趋势转化成产品。再加上王惟瑜早年做跨境电商时练就的供应链操盘能力, 对接国内优质工厂,小单快反,新款从设计到上架最快只要7天。

这种“快”也体现在产品细节上。比如今年爆火的圆领螺纹背心,最早是2024年初TikTok上的一款基础款,卖了快100万美金。到了5月底, 团队发现“内置胸垫”成了搜索关键词,立马升级产品——加厚面料、增加胸垫支撑力、推出5种新颜色,价格从5.26美元涨到6.99美元。你以为涨价会掉粉?后来啊上架一个多月,销量反而在美国市场女装类目冲进前十。这就是ChicMe的“快时尚逻辑”:用数据说话,用户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而且要做得比对手快一步。

TikTok上的“草根达人”效应,446个视频带出60万美金

ChicMe真正“杀疯”的转折点是2023年底杀入TikTok。2023年12月30日 他们开通了美区小店ChicMe.us,一开始没太大水花,直到2024年1月那款圆领螺纹背心突然火起来。EchoTik的数据显示,这款背心合作了446位达人,产出了535条视频,总播放量破亿。更绝的是 其中70%的达人都是粉丝量在1万以下的“草根博主”——比如@sarahyoga785,粉丝只有5900,却靠一条280万播放的视频,给ChicMe带货了超10万美金。

你可能会问:为啥要找这么多小达人?大网红不是带货更强吗?ChicMe的运营团队早就摸透了TikTok的算法逻辑:小达人粉丝粘性高, 评论区互动真实一条视频爆了算法会自动推给更多潜在用户。而且小达人报价低,合作灵活,一条视频带货5000美金,比请大网红几十万划算多了。他们还搞了个“ChicMe博客计划”,只要粉丝超500,发邮件就能免费拿样衣,发内容带话题就行。后来啊呢?大量UGC内容自发产生,#ChicMe标签下有1万+视频,全是真实用户上身测评,比硬广可信多了。

独立站里的“小心机”, 让用户“逛着逛着就想买”

光靠社交媒体引流还不够,转化还得靠独立站。ChicMe的官网设计得像个“懂你的闺蜜”——首页直接放“新用户立减5元”、 “满69美金免运费”,刺激新手下单;导航栏把“畅销款”、“新品”、“连衣裙”这些高频词置顶,用户不用找就能点进去。最绝的是筛选功能,除了常规的尺码、颜色,还能按“场合选装”、“面料选装”,甚至“身材选装”。一个梨形身材的姑娘想找高腰牛仔裤,点两下就能筛选出所有推荐款,购物体验直接拉满。

产品详情页也藏着小心机:高清图片不仅有模特上身图, 还有平铺细节图、面料特写图,连缝线走向都拍得清清楚楚;尺寸表标注了“胸围”、“腰围”、“臀围”三个数据,还贴心标注“亚洲码偏小,建议选大一码”;评论区全是带图的买家秀,有姑娘说“这件裙子洗了三次没变形”,还有人晒出“背心配西装通勤,同事问链接”的截图。这些细节让用户觉得“买得放心”, 复购率自然就上来了——数据显示,ChicMe老客复购占比能达到35%,比行业平均高出10个百分点。

快时尚的“原罪”:流量狂欢背后的争议声

ChicMe的成功让不少人眼红,但争议也跟着来了。有人质疑:“每周上新1000款,这不是在鼓励过度消费吗?”环保组织抨击快时尚“生产快、淘汰快”,一件衣服穿几次就扔,对环境不友好。更有行业老炮儿说:“网红品牌火得快,死得也快,靠达人带货撑起的销量,哪天算法一变,KPI立马崩盘。”这些话听着刺耳,但也不是没道理。

就拿ChicMe 他们2024年5月那款爆款背心,虽然卖了60万美金,但退货率高达15%,比行业平均高5个百分点。很多用户反馈“胸垫太厚,夏天穿闷”。还有供应链人士爆料,为了追“快”,ChicMe部分工厂用的是次等面料,成本压到最低,但质量跟不上。这些“快时尚的原罪”,ChicMe也没能完全避开。王惟瑜在一次采访里也承认:“我们正在优化供应链, 淘汰质量不稳定的合作工厂,2024年下半年计划把退货率降到10%以下。”

从“网红品牌”到“长青品牌”,ChicMe缺了什么?

ChicMe想走得更远,得解决几个核心问题。先说说是品牌差异化。现在快时尚赛道挤满了玩家,Shein、halara、cider,个个都在卷上新速度、卷价格。ChicMe的优势是“数据驱动+网红基因”,但怎么把这个优势转化成用户记忆点?是继续打“性价比”,还是转向“小众设计”?目前看,他们还在摇摆——官网既有9.9美元的T恤,也有89美元的连衣裙,定位不够清晰。

接下来是供应链的“质价比”。快时尚的“快”和“便宜”是双刃剑,太便宜了质量难保证,太贵了又失去了性价比。ChicMe能不能在“不涨价”的前提下提升质量?比如和优质工厂深度合作,用环保面料,做“慢时尚”的差异化?这需要勇气,也是破局的关键。再说说是用户运营。现在ChicMe主要靠TikTok引流,但平台算法一变,流量就可能断崖式下跌。他们能不能把私域流量做起来?比如通过独立站会员体系、邮件营销,把“一次性消费者”变成“品牌铁粉”?这条路Shein走通了ChicMe也得跟上。

说真的,ChicMe的故事像极了跨境电商的缩影——有人靠风口起飞,有人靠实力落地。王惟瑜从天涯论坛走到TikTok爆款, 用了近十年时间,60万美金不是终点,而是她“把兴趣熬成事业”的又一个起点。快时尚的赛道永远拥挤,但能活下来的,从来不是最快的,而是最懂用户的。ChicMe的未来 就藏在对“用户需求”的持续追问里——你真的需要1000件衣服,还是只需要10件让你自信的衣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4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