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这款2元宠物湿巾在TikTok上月赚百万

一片湿巾的逆袭:从0.2元成本到百万美金月销

谁也没想到, 一片薄薄的宠物湿巾,能在TikTok美区掀起如此大的波澜。去年10月, WLP店铺的一款宠物手套湿巾悄然上线,谁料28天内就卖出了1.21万单,销售额近20万美元,直接冲上美区宠物用品销量榜第三名。更夸张的是 另一款来自Dr. Paws Choice的指套湿巾,总销量突破6.07万,销售额高达145万美元。这些数字背后是中国供应链的“低成本魔法”与TikTok“短视频种草”的完美碰撞。

供应链的魔法:国产工厂如何把成本压到“白菜价”

浙江、 安徽的工厂里机器24小时轰鸣,把一片宠物湿巾的成本压到了0.2-0.3元。这个价格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半瓶矿泉水的十分之一。而在TikTok美区,同样一片湿巾,卖到了15美元以上,差价高达10倍。这种“国内批发价vs海外零售价”的剪刀差,让跨境卖家笑开了花。1688上随便搜“宠物湿巾”,10元以下的批发堆满页面有些甚至低至5元一包。这些湿巾通过海运漂洋过海,到了美国摇身一变,就成了“宠物清洁神器”。

利润超10倍,2元宠物湿巾已在TikTok月赚百万
利润超10倍,2元宠物湿巾已在TikTok月赚百万

更绝的是工厂还在不断“卷”细节。有的湿巾加了小苏打和茶多酚, 主打除臭;有的混入芦荟和洋甘菊,主打舒缓;还有的干脆做成手套形状,让铲屎官能伸进宠物耳朵里擦。这些“微创新”让产品看起来“高端又专业”,卖价自然水涨船高。比如WLP的手套湿巾, 15.89美元一盒,贵得离谱,但买家觉得“值”——毕竟给自家毛孩子做个“清洁SPA”,谁在乎那几美元?

养宠人的新执念:“精细化护理”催生的百亿市场

现在的养宠人,早就不是“给口饭吃就行”的年代了。独居青年把宠物当孩子,双职工家庭把宠物当“毛孩子”,恨不得24小时盯着。这种“拟人化”养宠,直接推高了宠物清洁的需求。以前擦宠物爪子, 随便用纸巾抹两下;现在不行了得用“专用湿巾”,还得是“无香精”“无酒精”“可吞咽”的——毕竟宠物舔一下主人能紧张半天。

TikTok上的视频就是最好的证明。有个博主拍给猫擦眼睛的25秒短视频,播放量直接冲到500万。视频里猫像乖宝宝一样躺着,博主用湿巾轻轻擦它的眼角,擦完猫还“喵呜”一声,像在说“舒服”。评论区炸了:“我家猫最怕洗澡,这个太适合了!”“已经加购,等快递!”“病猫不能水洗,这个简直是救命稻草。”这些评论暴露了一个真相:养宠人愿意为“省心”和“安心”买单。

美国市场的数据更夸张。70%的家庭有宠物,9050万户,狗和猫占了大头。宠物在他们家,地位比人还高——睡在主人床上,吃进口粮,生病了去宠物医院花几千美元。这么一看,15美元一盒的湿巾,算什么?有人算了笔账:美国宠物市场规模806.9亿美元,2029年能到1032.7亿美元,年增长5.06%。而宠物清洁湿巾,只是这个庞大市场里的一小块“蛋糕”,但足够让聪明的卖家吃得饱饱的。

TikTok的种草密码:25秒视频如何让湿巾卖断货

这些湿巾能火,TikTok的“短视频魔法”功不可没。博主们不硬广,不吆喝,就拍“沉浸式清洁”。比如WLP的手套湿巾视频,博主戴着湿巾手套,从猫头擦到猫尾巴,连爪子缝里的泥都擦干净了。全程没有台词,只有轻音乐和猫咪的呼噜声。但就是这种“无声胜有声”的展示,让用户觉得“这东西真管用”。

更聪明的是博主们会蹭平台的“流量密码”。比如用#TikTokMadeMeBuyIt标签, 这个标签专门推“被TikTok种草买的商品”,能精准触达“爱刷短视频爱购物”的用户。还有#TikTokShopLoveAtFirstFind, 意思是“一眼就爱上”,用户刷到这种标签,会下意识觉得“这东西值得买”。Dr. Paws Choice的指套湿巾, 就是靠这些标签,28天内卖了6300单,商品热度还在蹭蹭涨。

还有个细节:博主们会“制造场景”。比如拍“宠物刚从外面回来 爪子脏兮兮,用湿巾一擦就干净”,或者“生病的小猫不能洗澡,用湿巾擦身体很舒服”。这些场景让用户“代入感”极强——对啊,我家狗每次踩完泥回来我也头疼啊!这种“痛点场景”的展示,比任何广告都有说服力。

利润的诱惑:从2元到15美元, 差价里藏着黄金

跨境卖家们算了一笔账:一片湿巾成本0.2元,运费摊下来0.3元,总成本0.5元。在美国卖15美元,一片利润10美元。一盒6片,利润60美元。卖1万单,就是60万美元。就算卖1万盒,也有600万美元利润。这利润率,比卖衣服、卖手机高多了。

更诱人的是这些湿巾“轻小好运输”,不占库存,海运成本低。有些卖家甚至直接从1688一件代发,连仓库都不用租。有个卖家透露,他去年9月上架宠物湿巾,11月就月入百万美元,成本不到10万元。“就是找了个TikTok网红拍视频,火了之后订单根本停不下来。”

当然不是所有卖家都这么顺利。有人主要原因是没做FDA认证, 货物被美国海关扣了;有人主要原因是包装印着“可食用”,被投诉虚假宣传;还有人主要原因是跟卖太多,打起了价格战,利润从10美元一片降到5美元。但即便这样,利润依然可观。毕竟成本摆在那里——0.5元的成本,就算卖5美元,也有10倍利润。

挑战与破局:合规、 差异化、品牌化,一个都不能少

美国市场虽然“钱景”广阔,但门槛也不低。先说说是合规。宠物湿巾属于“宠物用品”,要过FDA认证,成分必须平安,不能有有害物质。有些卖家为了“便宜”,用工业级酒精湿巾,后来啊被用户投诉“宠物擦完皮肤过敏”,直接店铺被封。所以 想入局,先把“合规”这道坎迈过去——找有资质的工厂,做第三方检测,印上“FDA认证”的标志,用户才敢买。

接下来是差异化。现在TikTok上卖的宠物湿巾,大同小异:都是湿的,都能擦,都说是“天然”。想突围,得找“细分赛道”。比如做“猫专用”湿巾——猫比狗娇贵, 成分要更温和;做“外出便携装”——巴掌大小,一包10片,放包里随时用;做“药用配方”——比如除泪痕、止痒的,解决用户“痛点”。有个卖家卖“宠物耳部清洁指套湿巾”, 专门针对“耳朵有臭味”的猫狗,28天卖了8000单,比普通湿巾贵3美元,但用户觉得“值”。

再说说是品牌化。现在很多卖家只想着“赚快钱”,没做品牌。后来啊火了之后被跟卖、被山寨,利润越来越薄。聪明的卖家已经开始“讲故事”。比如WLP, 强调“天然植物成分,幼宠可用”;Dr. Paws Choice,主打“专业兽医推荐”;还有的卖家拍工厂视频,展示“无菌生产”,让用户觉得“这牌子靠谱”。品牌做起来了用户才会“复购”“推荐”,而不是“买完就走”。

未来趋势:从“清洁”到“护理”,宠物湿巾还能怎么卷

宠物湿巾的“风口”才刚刚开始。未来可能会往“多功能”和“智能化”发展。比如“湿巾+喷雾”组合, 擦完喷一喷,更清新;或者“温控湿巾”,冬天擦的时候是温的,宠物更舒服;甚至“智能湿巾盒”,感应到宠物靠近,自动弹出一片——虽然听起来有点“离谱”,但别忘了养宠人愿意为“新奇”买单。

还有“环保”趋势。现在美国消费者越来越注重环保,可降解湿巾可能会成为新宠。虽然成本会高一点,但可以卖得更贵,还能打“环保牌”,吸引“绿色养宠”用户。有个卖家试过用玉米纤维做的湿巾, 虽然贵,但复购率比普通湿巾高20%——用户觉得“为环保多花几美元,值得”。

宠物湿巾这个“小品类”,藏着“大商机”。从0.2元的成本到百万美元的月销, 从“随便擦擦”到“精细化护理”,背后是养宠人“拟人化”需求的爆发,是TikTok“短视频种草”的力量,是中国供应链的“极致性价比”。想抓住这个风口,得懂用户、懂合规、懂差异化——毕竟宠物湿巾市场,早不是“一片湿巾打天下”的年代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4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