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中东零售巨头Landmark一口气推出了七个电商网站

从3000美元遗产到中东零售帝国

1973年, 一个叫Micky Jagtiani的年轻人揣着3000美元遗产,在巴林开了家母婴店,谁能想到这会是中东零售帝国的起点。Micky的经历有点像励志小说——辍学、 开出租车、打扫宾馆房间,直到哥哥去世接手商店,父母留下那笔救命钱,他才真正开始创业呃。海湾战争爆发后他搬到了迪拜,Landmark Group就这样扎下了根。几十年过去, 这家印度裔家族企业已经在中东北非、印度和东南亚遍地开花,旗下有Babyshop、Splash、Max这些时尚品牌,也有Home Centre这样的家居巨头,商场里的Citymax、Oasis Malls几乎成了中东商业街的标配。

Micky Jagtiani的零售哲学

Micky的创业故事里藏着个有意思的细节:他一开始的生意是面向印巴移民的母婴用品店。这大概解释了为什么Landmark后来对细分市场那么敏感——他早就知道,不同客群需要不同的购物体验。2017年Landmark收入约62亿美元, Micky个人身价53亿美元,这些数字背后是对本地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捕捉。中东地区年轻人口占比超过70%, 他们爱时尚、追求品质,但又带着浓厚的文化偏好,Landmark的线下门店总能抓住这些点,比如Babyshop的儿童服装会结合当地气候设计透气面料,Max的服饰会融入传统元素。

中东零售巨头Landmark:一口气推出了七个电商网站
中东零售巨头Landmark:一口气推出了七个电商网站

2016年的电商豪赌:一口气推七个网站

靠着线下门店打下的江山, Landmark在电商时代的动作却让人有点意外——2016年,他们直接甩出了七个独立品牌的电商网站,HomeCentre.com、BabyshopStores.com、MaxFashion.com、SplashFashions.com、ShoeMartStores.com、LifestyleShops.com和CentrepointStores.com,完全取代了原来的LandmarkShops.com。

更狠的是每个网站都配了独立的iPhone和Android应用,这操作确实够猛。要知道, 2016年中东电商市场还在起步阶段,物流不完善、支付习惯不成熟,大部分零售商都抱着观望态度,Landmark却直接梭哈多品牌策略。

多品牌策略的底层逻辑

Landmark电商负责人Savitar Jagtiani后来透露, 2013年到2016年,原电商门户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35%。这个数字烫得人头皮发麻——电商业务已经成了增长引擎,但单一平台明摆着装不下这么多品牌。想象一下 一个想买婴儿车的用户点进LandmarkShops.com,后来啊首页堆着时尚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体验肯定差。拆分成七个独立网站, 每个品牌都能精准触达目标客群:Babyshop聚焦母婴,HomeCentre主打家居,MaxFashion瞄准年轻女性,这种细分策略让用户找商品更方便,转化率自然能上去。

中东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也有特殊性。他们品牌忠诚度高,但一边对个性化需求强烈。比如沙特女性喜欢保守时尚,阿联酋年轻人偏爱国际潮牌,Landmark的七个品牌正好覆盖不同细分人群。MaxFashion主打平价时尚, 价格区间在20-80美元,适合大众消费;Splash定位高端一些,设计更潮流,能吸引追求品质的年轻客群。这种矩阵式布局,相当于在电商领域复制了线下的成功模式。

激进扩张背后的隐忧:资源与内耗的双重考验

七个网站听着很猛,但问题来了:Landmark的运营团队跟得上吗?每个品牌都需要独立的选品、营销、客服团队,这可不是简单复制粘贴就能搞定的。2016年一边上线七个平台, 技术团队要开发七套不同的系统,市场部门要策划七套推广方案,供应链得保证七个品牌的库存不冲突。有行业人士私下吐槽,这种扩张速度,就像开七家餐厅却只用一个厨师团队,迟早会出乱子。

品牌内耗的致命风险

更麻烦的是品牌之间的竞争。Landmark旗下多个品牌定位其实有重叠, 比如Max和Splash都是时尚品牌,Lifestyle和Centrepoint也卖类似商品。线上分流后原本在线下门店互补的品牌,突然变成了竞争对手。用户在MaxFashion.com看中一条裙子, 转头发现SplashFashions.com同款便宜20美元,这可不是什么好事。2017年沙特推出六个电商网站时 就有内部员工透露,部分品牌为了抢流量,偷偷打起了价格战,毛利率直接下降了5个百分点。

资源分散还体现在物流上。中东地区地域辽阔,沙特和阿联酋之间物流成本很高,七个品牌如果各自建仓,仓储费用会是个天文数字。Landmark后来选择在迪拜建 centralized 仓储中心, 但不同品牌的订单如何高效分拣、配送,依然是个难题。2018年阿联酋电商大促期间, 就有消费者投诉,同一天买的家居用品和服装,居然分两天送到,体验感直线下降。

中东电商市场的特殊性:机遇与挑战并存

Landmark敢这么激进,也是看准了中东电商的增长潜力。2016年,中东互联网渗透率已经超过70%,但电商渗透率还不到5%,这意味着巨大的上升空间。年轻人爱网购,但线下购物依然是主流习惯——中东人喜欢逛街,喜欢现场触摸商品,喜欢和店员讨价还价。Landmark的优势在于, 线下有500多家门店,可以做成“线上下单、门店自提”或者“门店体验、线上购买”的全渠道模式,这是纯电商玩家比不了的。

文化差异里的运营细节

不过中东市场的坑也不少。比如支付方式,信用卡普及率高,但很多人还是习惯货到付款。Landmark的电商网站就得支持COD, 但这又增加了退货率——有数据显示,中东电商COD订单的退货率高达30%,是信用卡订单的三倍。再比如语言, 阿拉伯语和英语要并行,产品描述还得考虑宗教文化,比如服装不能露肩露背,化妆品要注明“不含酒精”,这些细节稍不注意就可能翻车。

物流更是老大难问题。中东多沙漠,城市之间距离远,部分地区基础设施落后。2016年沙特推出电商网站时就主要原因是物流商覆盖不全,导致部分偏远地区配送延迟一周,消费者投诉不断。Landmark后来不得不和当地物流公司合作,自建配送团队,成本又上去了。还有关税问题, 不同国家的进口政策不一样,印度推出的landmarkshops.in就主要原因是清关问题,多次延误发货,口碑受到了影响。

Landmark的差异化破局点:从线下到线上的全链路打通

尽管问题不少,Landmark还是靠着线下优势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他们的绝招是“全渠道融合”——线上网站和线下门店数据打通, 用户在线上看中的商品,可以查附近门店库存;在线下门店体验后可以直接扫码线上下单,享受包邮服务。这种模式让消费者无缝切换购物场景, 特别符合中东人“既要又要”的心理:既想享受线上便利,又想保留线下体验。

独立APP的用户粘性玩法

七个独立APP的设计也藏着小心思。每个APP都有自己的会员体系和积分规则, 用户在BabyshopAPP买婴儿用品攒的积分,不能在MaxFashionAPP使用,反而会促使他们为了积分复购。更聪明的是 APP会根据用户浏览记录推送个性化推荐,比如常买家居用品的用户,首页会多展示打折的窗帘、地毯,这种精准推荐让复购率提升了20%以上。

营销方面也很有本地特色。斋月期间, BabyshopAPP会推出“开斋节亲子套装”,MaxFashionAPP主打“斋月派对服饰”,配合线下门店的灯光秀、促销活动,线上线下一起发力。2017年斋月大促,Landmark电商销售额同比增长18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种结合本地文化的营销,比单纯打折促销有效得多。

未来三年:电商扩张的下一站在哪里

Landmark的野心不止于此。2018年4月, 他们在阿联酋推出了第八个电商网站IconicStores.com,专注高端时尚和奢侈品。Savitar Jagtiani说 未来三年要重点发展电商和全渠道服务,目标是让电商收入占比提升到30%。这意味着他们可能还会推出更多品牌网站,甚至拓展到北非和东南亚市场。

新市场的挑战与机遇

不过越往后挑战越大。中东电商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 亚马逊、Souq这些国际巨头虎视眈眈,本地电商Noon也拿到软银投资疯狂烧钱。Landmark的优势是品牌矩阵, 但劣势是技术实力——相比亚马逊的智能推荐、无人仓,Landmark的电商系统还显得比较传统。2019年就有媒体报道, Landmark电商部门曾从亚马逊挖来技术总监,试图提升系统效率,但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东南亚市场也并非一片蓝海。印尼、 印度的电商巨头GoTo、Flipkart已经占据先机,Landmark需要面对本地化运营的难题——比如印尼的穆斯林人口多,服装款式要更保守;印度的价格敏感度高,选品策略得调整。2016年在印度推出的landmarkshops.in, 就主要原因是对本地市场理解不足,初期销量惨淡,后来不得不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低价位商品,才慢慢起量。

给跨境电商的启示:多品牌策略不是万能药

Landmark的故事,给想进军中东的跨境电商企业提了个醒。多品牌策略听起来很美好,但前提是有足够的资源支撑——供应链能跟上,团队能带得动,品牌之间不会打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复制Landmark的模式, 那些刚起步的卖家,还不如先集中精力做好一个细分品类,比如专注中东市场的穆斯林时尚,或者主打高性价比的家居用品,等站稳脚跟再考虑扩张。

中东市场的特殊性也决定了不能简单照搬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物流、支付、文化、政策,每个环节都可能踩坑。Landmark敢这么干, 是主要原因是他们有几十年的线下积累,有对本地消费者的深刻理解,普通卖家如果没有这些优势,还是得先做好市场调研,小步快跑,别学他们一口吃成胖子。

话说回来Landmark的电商豪赌到底成不成功?从数据看,电商业务确实成了增长引擎,但背后的资源消耗和品牌内耗,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或许未来某天他们会把这些分散的品牌网站整合,也说不准。毕竟零售行业永远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得跟着消费者需求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4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