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在电商热潮推动下,越南的E

越南的电商市场像一锅烧开了的水,咕嘟咕嘟往外冒泡。物流行业这锅里的“柴火”烧得尤其旺,每年15%-20%的增长速度让不少从业者眼红。谁也没想到,这个曾经靠摩托车“人肉带货”的国家,现在成了东南亚电商物流的“潜力股”。

电商狂奔:越南物流的“春天”来得有点猛

越南工业和贸易部欧洲-美洲市场部负责人Ta Hoang Linh说过越南电商零售的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25%以上。2020年,这个数字冲到了近132亿美元,VECOM的人预测,2025年前这股势头根本停不下来。河内和胡志明市作为电商发展的“双核”, 计划到2025年让在线零售额再增长20%,到时候55%的消费者会转到线上买东西,50%的中小企业也得跟着“上网”。你说这市场大不大?

在电商刺激下增长的E-Logistics越南
在电商刺激下增长的E-Logistics越南

大促的时候更吓人。去年双11开启1小时东南亚六个国家就收到超过300万订单,直接打破前一年记录。越南消费者贡献了多少?没具体数据, 但Shopee、Lazada这些平台在越南的仓库那几天简直像被“洗劫”了一样,包裹堆得比人还高。物流公司的人累得直骂娘,可订单还在往里涌,你说这生意好不好做?

从“土法炼钢”到“智能仓配”:物流的“野蛮生长”

早些年越南物流啥样?摩托车驮着包裹满街跑,下雨天包裹裹得像粽子,送到手里都湿了。现在?完全变了样。电子商务协会的数据显示,现在越南物流行业里1300多个玩家,一半以上都搞线上化了。国际巨头DHL、 FedEx、UPS、马士基早就扎了根,本土的GHN Express、VNPost、Viettel Post也跟着“掺和”。

GHN Express成立于2012年,算是本土物流里的“老炮儿”。用了5年时间,在全国铺了2000多个网点,从河内到胡志明市,从岘港到芽庄,哪儿都有它的影子。它跟Tiki.vn、 Sendo、Shopee这些大平台都签了合作协议,你买完东西,大概率是GHN的小哥送上门。2017年这家公司还跟Shopee搞了个“当日达”服务, 在胡志明市试试水,后来啊订单量直接涨了30%,谁不眼红?

玩家的“军备竞赛”:合作、 扩张一个没落下

越南物流市场现在跟“抢地盘”似的,谁都想多占一块。2017年3月, 一家叫Shipchung的本土物流公司突然跟Zalo Shop搞上了合作,给Zalo Shop的用户送运费折扣。同月, 另一家叫Giao hàng tiết kiệm的公司也搭上了Shopee的快车,成了平台的“指定物流”。这俩动作把市场搅得挺热闹。

越南邮政更是动作不断。2017年4月,它跟ITL公司合作,搞跨境电商物流,专门做从越南到中国的包裹。同年8月,又跟越南航空签了协议,用飞机运包裹,速度比以前快了一倍。DHL也没闲着,2017年底在全国各地新增了50个服务点,就为了把“再说说一公里”做得更稳。你说这些公司疯不疯?为了抢订单,什么招都使出来了。

热闹背后:物流的“痛”谁懂?

越南物流看着光鲜,其实一肚子“苦水”。专家早就指出,越南物流服务费用高得离谱,比其他发展中国家高出一倍,比全球平均水平还高14%。一个小包裹从中国寄到越南,运费要占产品售价的20%-30%,商家赚的钱有一半都扔给物流了。你说这生意还做不做?

“再说说一公里”的“老大难”:慢、 贵、还丢件

“再说说一公里”是越南物流最大的“痛点”。河内的一位做家居用品的跨境卖家跟我抱怨,去年双11期间,订单量翻了三倍,物流却跟不上了。GHN和VNPost的仓库爆仓, 包裹堆成山,有些订单延迟了10天才送到,差评率一下子从5%飙升到20%。更气人的是丢件,一个月能丢十几个,找物流公司理赔?流程繁琐得要命,再说说能拿回一半钱就不错了。

胡志明市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一位做3C产品的卖家说越南消费者对配送时效特别敏感,承诺“3天达”,后来啊5天还没到,直接申请退款。物流公司不是没努力,可摩托车送件效率低,货车进不了老城区的小巷,只能靠人力扛,你说这速度能快吗?

成本“高得离谱”:物流的“富贵病”怎么治?

为什么越南物流成本这么高?说白了基础设施跟不上。越南的高速公路里程在东南亚排倒数,从河内到胡志明市的路程要30多个小时比泰国、印尼慢一半。燃油价格又贵,物流公司每个月光油费就能占成本的40%。人工成本也不低,一个快递员的月薪要300万越南盾,比泰国高20%。

仓库更是一仓难求。胡志明市周边的仓储空置率从2021年的12%降到2023年的5%,租金同比涨了18%。一个1000平方米的标准仓库, 年租金要10亿越南盾,小卖家根本租不起,只能跟别人“拼仓”,后来啊货物堆得乱七八糟,找货都得半小时。

未来破局:越南物流的“机会”藏在哪儿?

问题虽多,但机会更多。越南物流协会的人说未来5-10年,越南物流市场规模可能达到100亿美元。这可不是小数目,谁能先解决“痛点”,谁就能在这片蓝海里分到大蛋糕。

仓库“告急”:电商爆发下的“仓储革命”

电商发展太快,仓库根本不够用。Aodok.com估计,未来越南电商所需的物流仓储面积将是现在的3倍。河内和胡志明市已经开始建“现代化物流园区”, 比如2022年投用的“升龙物流园”,用了智能分拣系统,处理效率比传统仓库高了5倍。一家叫“LogiHub”的本土仓储公司, 专门为中小卖家提供“共享仓储”服务,按件收费,一个包裹每天收500越南盾,小卖家直呼“救星”。

数字化不是“选择题”:物流的“智能升级”迫在眉睫

越南物流公司现在都在搞数字化。GHN Express去年上了AI路径规划系统, 根据实时交通数据给快递员规划最优路线,胡志明市的配送时效从48小时缩短到36小时。VNPost也推出了数字化管理系统,商家能实时查包裹位置,还能在线理赔,效率提高了40%。2023年, 一家叫“Be Logistics”的初创公司搞了个“无人机配送试点”,在湄公河三角洲的农村地区送药品,解决了“再说说一公里”难题,订单完成率提升了25%。

本土化是“王道”:读懂越南消费者的“小心思”

越南物流想做好,本土化是关键。Lazada在越南推出的“定时达”服务就很聪明, 让消费者选择下午4-6点配送,避开上班时间,复购率提升了22%。Shopee则推出了“越南语客服”,遇到问题能直接用母语沟通,用户满意度提高了18%。还有支付方式, 越南人喜欢用“MoMo”电子钱包,物流公司跟MoMo合作,支持“货到付款+电子钱包”混合支付,订单转化率直接拉高了15%。

说实话,越南物流这事儿吧,看着热闹,里头的问题可真不少。成本高、服务慢、基础设施差,哪一样都是“拦路虎”。但电商这股大潮流推着往前走,想都不想都不行。谁能先把仓库建起来把数字化搞上去,把本土化做透,谁就能在这场“物流战争”里笑到再说说。毕竟越南消费者的包裹还在源源不断地往外寄,这生意,不做白不做,做了就得做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4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