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线下零售商为何开始与电商在打折促销活动中展开激烈竞争
节日季的硝烟:印度实体店突然对电商亮剑
德里老市场的香料摊主拉吉最近有点忙, 他刚在自家店铺门口贴出“节日特惠”的海报,旁边还摆了个二维码。“以前只管卖香料,现在还得跟手机抢生意。”他擦着汗说手里扬起的飞尘在阳光下打转,像极了零售市场里看不见的战火。2023年10月的印度, 排灯节还没到,线上线下零售商的折扣战已经提前开打,只是这次实体店不再甘当配角。
从“坐等客来”到“主动出击”
孟买的街头巷尾,变化悄悄发生。传统杂货店主阿尼尔不再把收银台藏在货架后面而是挪到了门口,旁边放着“扫码立减10%”的牌子。“以前觉得电商是年轻人的事,现在发现我妈都在手机上下单。”阿尼尔边整理货架边嘟囔,手指划过一排排包装袋,留下淡淡的油渍。他不知道的是这种被迫的改变,正在重塑整个印度零售生态。

根据印度零售商协会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 德里、孟买、班加罗尔等一线城市的实体店铺客流量同比回升18%,其中35%的顾客表示“主要原因是线上折扣太多,反而想看看实体店有没有更划算”。数据不会说谎,当电商把“打折”当成唯一武器时线下零售商开始用“体验+信任”反击。
电商的“折扣依赖症”
班加罗尔的电商运营专员 Priya 最近有点焦虑。她负责的家居品类促销预算被砍了30%,“老板说再这么打下去,还不如直接送钱。”确实 印度电商市场长期陷入“折扣竞赛”的怪圈——亚马逊、Flipkart 等平台为了抢用户,动辄推出“买一送一”“五折狂欢”,后来啊呢?2022年排灯节期间,电商促销转化率同比下滑12%,而退货率却上升了20%。“消费者等着更便宜的折扣,买完又觉得不值,恶性循环。”Priya 的话戳中了电商的软肋。
更麻烦的是政策收紧。2023年8月, 印度消费者事务部提交议案,拟禁止电商平台“限时抢购”和“关联方销售”,直指亚马逊、Flipkart 等平台的“自我补贴”模式。“电商巨头手握资金,但政策这把刀悬在头顶。”德里一位不愿具名的政策分析师说草案还在讨论,但电商的“野蛮生长”时代可能真要结束了。
实体店的“反杀武器库”
海德拉巴的连锁超市连锁“斯普林菲尔德”给出了答案。他们推出“APP下单,门店自提”服务,线上价格和门店一致,但自提立减50卢比。“省了配送费,顾客还觉得占了便宜。”运营总监维迪亚说 2023年9月,该服务带动门店客流量增长25%,线上订单转化率提升至18%,比纯电商低了整整10个百分点。“线下不是不能打折,而是要打‘聪明折扣’。”
中小零售商也在抱团。全印度贸易商联合会2023年10月宣布, 联合全国10万家零售商推出“统一折扣日”,线上线下同步参与,但折扣上限为15%。“电商敢打五折,我们打不过但打‘联盟折扣’,谁也别想轻易抢市场。”CAIT 秘书长普拉卡什说这种模式让小商家有了和平台谈判的底气。
资本的棋局:谁在押注线下?
故事总在反转。2022年1月, 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宣布,Reliance Industries 要为120万零售商推出线上平台 JioMart。当时没人当回事, 直到2023年10月,数据显示JioMart的月活用户突破5000万,转化率达到15%,比行业平均高出5个百分点。“安巴尼看透了电商的尽头是线下。”孟买一位投资银行家说 Reliance 正在把自家2.5万家“信实超市”变成“前置仓”,下单后2小时内送达,比电商还快。
亚马逊也没闲着。2023年9月, 他们与印度第二大零售商 Future Retail 签订长期协议,把未来零售的1500家门店接入亚马逊平台。“这不是电商吞并线下而是线上线下互相需要。”Future Retail CEO 拉姆·巴加里说 合作后其线下店铺的线上订单占比从8%提升至22%,亏损收窄15%。
消费者的“精明算盘”
加尔各答的家庭主妇莎玛最近养成了新习惯:先在电商APP比价,再去实体店砍价。“线上便宜,但能摸能看才放心。”她说2023年排灯节购物,她在线上买了电器,在线下买了珠宝,总价比纯线上省了12%。“现在的消费者,谁也不傻,线上线下两头占便宜才是王道。”
数据佐证了这一点。印度市场研究机构 IMRB 2023年10月调查显示, 68%的消费者会“线上线下比价”,其中45%会优先选择“线下体验+线上下单”的组合。“零售的本质是满足需求,不是分胜负。”一位资深零售顾问说当电商还在纠结“打不打折”时聪明的商家已经开始“玩转组合拳”。
政策的“摇摆不定”
印度政府的政策,像极了德里的天气——说变就变。2023年初, 商务部还在讨论“全面禁止电商折扣”,10月又传出消息,拟允许“特定品类、特定时段”的促销。“政策摇摆,其实是给双方留缓冲期。”德里大学经济学教授阿什温说印度需要的是“平衡”,不是“一边倒”。
对线下零售商政策的“不确定性”反而是机会。2023年10月, CAIT 趁机向政府提交“反掠夺性定价法案”草案,要求电商折扣不得超过成本价的10%。“我们不反对竞争,但反对‘烧钱抢市场’。”普拉卡什的话,道出了线下商家的心声。
未来的“战场”在哪里?
班加罗尔的零售科技创业公司 CEO 阿尼尔·沙阿认为,下一场竞争会在“本地化”。“电商的优势是全国覆盖,但线下的优势是‘懂本地人’。”他们开发的“本地商家SaaS系统”,能帮中小店铺分析周边消费习惯,推荐个性化折扣。“比如在斋普尔,要推‘节日折扣’;在果阿,主打‘旅游纪念品’。”2023年9月,该系统已覆盖2万家店铺,使用商家的复购率提升30%。
亚马逊也在悄悄转型。2023年11月,他们在印度推出“线下体验店”,顾客可以体验产品后扫码线上下单,享受“会员专属价”。“不是所有商品都适合线上卖,比如家具、珠宝。”亚马逊印度区负责人阿米特·阿加瓦尔说这种“线上+线下”的模式,让他们的客单价提升了25%。
没有赢家的“价格战”?
加尔各答的小商家帕特尔最近很困惑。他参加了CAIT的“统一折扣日”,后来啊利润压缩了5%,但客流量只增加了10%。“不打折没生意,打了折不赚钱。”他说的话,道出了很多实体店的困境。数据显示, 2023年第三季度,印度零售行业整体利润率同比下降8%,其中实体店下降6%,电商下降12%。“价格战是双刃剑,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一位零售分析师说。
但也有人看到了转机。孟买的连锁品牌“ lifestyle”推出“会员积分+折扣”模式, 顾客消费1卢比得1积分,积分可抵扣现金,还能兑换线下服务。“把‘折扣’变成‘奖励’,顾客觉得占了便宜,我们也不亏。”品牌总监尼基尔说2023年10月,该模式的会员复购率达到40%,比非会员高20个百分点。
零售的本质从未改变
新德里的黄昏, 街边的路灯一盏盏亮起,拉吉的香料摊前又围满了顾客。“今天扫码立减,明天试试买香料送茶叶。”他笑着说脸上的皱纹在灯光里格外清晰。这场线上线下的大戏, 或许没有绝对的赢家,主要原因是零售的本质,永远是“满足人的需求”——无论是线上的便利,还是线下的温度,只要抓住这点,就能在硝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