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做快时尚真的够吗?Wadi获300万美元投资
从3C到杂货铺,Wadi的转型藏着中东电商的什么秘密?
中东电商圈最近有点热闹, Wadi这家老牌平台突然宣布拿到了3000万美元投资,投资方是中东零售巨头MAF。这笔钱不算特别多, 但有意思的是Wadi这次不打算继续在快时尚或者3C数码里卷了转头扎进了杂货电商的赛道。说真的,单看这个选择,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是:现在做快时尚不是挺火的吗?怎么突然跑去卖米面油了?但如果你了解中东电商这几年的发展脉络,就会发现Wadi的转型,其实藏着整个区域电商市场的无奈和野心。
Wadi的“前世今生”:从全品类到“偏科生”
Wadi的故事得从2015年说起, 那时候中东电商还是Souq.com一家独大的局面Rocket Internet这个“电商克隆大王”盯上了这块肥肉,顺手就复制了个Wadi。刚出生的Wadi挺贪心, 想做全品类电商,3C、时尚、家居啥都卖,毕竟当时中东就Souq这么一个“全能选手”,大家都觉得平台越大越好。

但现实很快就给了Wadi一巴掌。2016年, Wadi拿到了沙特旅游集团Al Tayyar的6700万美元A轮融资,钱不少,团队也想着大干一场,后来啊发现全品类根本玩不转——供应链管理复杂得像一团乱麻,不同品类的物流要求天差地别,更别提还要跟Souq、后来冒出来的Noon硬碰硬。到了2017年, 甚至传出eBay想收购Wadi的消息,虽然再说说没成,但足以说明Wadi当时的处境:不上不下挺尴尬。
2018年,Wadi突然“开窍”,把重心全放到了沙特市场,还自建了物流体系。这一招确实有点用,85%的订单能做到48小时派送,在物流一直拖后腿的中东,算是个不小的优势。但问题也来了:就算物流快了3C数码和快时尚还是卷不动啊。中东消费者对3C产品的售后要求特别高,线下网点少,线上退换货麻烦;快时尚呢?Shein、 Jollychic这些中国玩家早就把价格战打到了白热化,Wadi作为本土平台,供应链优势根本比不过。
快时尚的“天花板”:为什么单一品类走不通了?
说到这里就得聊聊中东电商的特殊性了。很多人以为中东和国内差不多, 电商发展就是复制“平台-商家-消费者”的模式,但其实吧,中东的文化、消费习惯、物流环境,完全不一样。
就拿快时尚中东女性对服饰的需求确实大,但她们更看重“试穿体验”。线上买衣服尺码不合、颜色偏差,退换货流程又复杂,很多消费者宁愿去线下实体店试。Shein能火,靠的是极致的低价和上新速度,但利润薄得像纸,本土平台根本学不来。再说了 中东的快时尚市场早就被中国玩家占据,Jollychic、Shein这些平台深耕多年,供应链、用户心智都稳了Wadi这时候才想起来追,黄花菜都凉了。
再看3C数码,Souq和Noon早就卡位了。Souq当年为了解决3C售后 专门设了线下服务网点,还投资了Helpbit完善售后生态;Noon则和沙特本土大卖场eXtra.com合作,线上线下一起发力。Wadi作为后来者,既没有价格优势,也没有售后保障,凭什么让消费者在你这儿买手机?
更关键的是中东电商的“复购率”一直是个大问题。快时尚和3C属于低频消费,用户可能几个月才买一次衣服,一两年才换一次手机。平台想要增长, 要么不断拉新,要么提高客单价,但拉新成本越来越高,客单价又上不去,单一品类的“天花板”很快就显现了。
MAF的“野心”:不止是投资, 更是全渠道布局
既然单一品类走不通,那Wadi为什么敢转头做杂货电商?这背后MAF的算盘打得可精了。MAF是谁?中东零售巨头,1993年成立,旗下有家乐福、购物中心、电影院,业务横跨阿联酋、沙特十几个国家。1995年, MAF拿到了家乐福在中东的独家授权,2005年干脆花5.3亿欧元把家乐福中东业务剩下的25%股权也买了下来彻底垄断了中东的家乐福品牌——这可不是普通零售公司,这是有线下根基的“地头蛇”。
MAF早就盯上了线上业务。2017年, 他们投资了中东快递公司Fetchr,还推出了“hand free”服务,帮超市把东西送到家。不过那时候的hand free只能解决“再说说一公里”的搬运问题, 商品从哪来、怎么定价、怎么选品,都没着落。这时候Wadi出现了:MAF出钱,Wadi出线上运营能力,家乐福出供应链,完美闭环。
根据协议, Wadi Grocery会提供1.2万件商品,线上价格和家乐福门店完全一致,2小时内送到家。这个“2小时”可不是随便吹的——MAF在沙特利雅得、 吉达、达曼的家乐福网点密集,Wadi的物流体系又能快速响应,相当于把线下超市直接搬到了线上。而且, MAF和家乐福的合作协议要到2025年才到期,这意味着Wadi Grocery有稳定的货源和价格优势,其他玩家想复制都复制不了。
MAF的CEO Alain Bejjani早就说过公司要“从线下零售领先品牌转型全渠道零售领导品牌”。投资Wadi,不过是他们数字化转型的其中一步。毕竟 中东杂货市场的潜力太大了——摩根士丹利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东只有21%的消费者在网上买杂货,到了2018年,这个比例已经涨到了34%。想象一下34%的渗透率背后是几千万消费者的日常需求,这可比卖衣服、卖手机稳定多了。
生活品类的“风口”:中东电商的下一个战场
其实Wadi转向杂货电商,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早在2016年, Souq就战略投资了杂货电商InstaShop,还并购了末端派送平台Wing;2018年8月,Noon也推出了杂货服务,满100迪拉姆打8折。就连中国的Jollychic, 悄悄上线了商旅服务Jollytravel,机票酒店比价都做起来了——这些平台都在往“生活服务”上靠,说白了就是从“卖商品”变成“卖生活”。
为什么生活品类成了香饽饽?主要原因是中东消费者的“线上化生活”才刚开始。以前大家上网买东西,要么是3C数码这种高价值商品,要么是快时尚这种低频消费。但现在不一样了年轻一代越来越习惯“懒人经济”:不想出门买菜,不想排队结账,甚至不想下楼买瓶水。杂货电商恰好满足了这种需求——线上下单、2小时送到家,价格还和线下一样,何乐而不为?
而且,生活品类的“复购率”天然就高。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个家庭不是每周都要买?用户一旦养成习惯,粘性会比买衣服高得多。这对电商平台意味着更稳定的现金流和更高的用户生命周期价值。
不过生活品类也不是谁都能做。中东的杂货供应链特别复杂,冷链物流、末端配送、商品品控,每一个环节都是坑。MAF有家乐福的供应链支撑, Souq有InstaShop的选品经验,Wadi背靠MAF,才有底气玩这个游戏。那些没有线下根基的平台,贸然冲进来大概率会栽跟头。
物流:中东电商的“生死线”
说到这里 不得不提物流——这是中东电商的“生死线”,也是Wadi的核心优势之一。中东地广人稀,城市之间距离远,很多地方连像样的地址系统都没有,快递员找不到地方是常事。再加上气候炎热,生鲜商品对配送时效要求极高,稍微耽搁就可能变质。
Wadi从2017年开始在沙特自建物流体系, 85%的订单能做到48小时派送,这在当时已经算不错了。但MAF投资之后Wadi的物流能力直接“起飞”了。家乐福的线下网点成了前置仓, 商品从最近的仓库直接发货,2小时送到家;MAF之前投资的Fetchr,在末端派送上也有经验,专门解决“再说说一公里”的配送难题。这种“线下网点+线上平台+物流网络”的模式,其他玩家想复制,至少得砸几亿美元进去。
反观其他平台, Souq并购Wing是为了加强末端派送,Noon在和eXtra合作,本质上也是在借力线下资源。中东的电商玩家终于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光靠线上烧钱拉新没用, 必须要有线下的“根据地”,才能把物流成本降下来把配送时效提上去。
对抗性观点:生活品类真的能救Wadi吗?
虽然Wadi转型生活品类的方向看起来很对,但问题也不少。先说说杂货电商的利润率比快时尚和3C低得多,一袋米、一瓶油赚的钱,可能还不如卖一件衣服多。MAF有钱,能扛得住亏损,但Wadi自己能撑多久?
接下来中东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特别高。线上价格和线下门店一致, 听着很美好,但万一MAF为了拉新搞补贴,价格比线下还低,那家乐福线下门店的生意岂不是被抢了?MAF自己左手倒右手,肯定会掂量其中的平衡。
还有,杂货电商的SKU管理太复杂了。生鲜、日用品、零食,每个品类的选品、库存、保质期都不一样,对运营能力的要求极高。Wadi以前做3C和时尚,突然切换到杂货,团队能不能跟上?2018年10月,Wadi更新了App,新增了杂货和博客频道,但博客频道和杂货电商有什么关系?看起来更像是凑数,反而分散了运营精力。
更别提还有巨头环伺。Souq被亚马逊收购后成了Amazon.ae, 资源更雄厚;Noon有阿联酋王室和软银支持,烧钱能力超强;Jollychic这些中国玩家也在往生活品类上拓展。Wadi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平台,想在巨头嘴里抢食,难度可想而知。
未来:多品类协同才是王道?
说到底,Wadi的转型,折射出的是中东电商从“单一品类”到“多品类协同”的大趋势。快时尚、3C数码这些“硬骨头”已经啃不动了生活品类成了新的增长点,但单靠杂货肯定不够。未来的电商平台,必须得是“杂货+时尚+3C+生活服务”的组合拳,才能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比如 用户在Wadi上买了杂货,顺便可以看看有没有打折的服饰;想订机票,直接用Jollytravel的服务;买了3C产品,通过MAF的线下网点售后。这种“一站式”体验,才是中东电商的终极形态。
不过 多品类协同对平台的要求也更高了——供应链要强大,物流要高效,运营要精细,缺一不可。Wadi有MAF的加持, 算是有了一张好牌,但能不能打好,还得看团队能不能把杂货电商的坑一个个填平,能不能在巨头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差异化优势。
中东电商的故事,远没有结束。Wadi的转型,只是这场大戏的一个小高潮。未来还有多少平台会“改换门庭”?生活品类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红海”?这些问题,只能交给时间来回答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