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钛动科技广告转型电商,新一轮数千万美元融资敲定

从流量主到分销商:钛动科技的广告转身背后

跨境电商卖家老王最近有点头疼。他的独立站广告投了不少,点击量上去了订单却始终卡在瓶颈。不是选品不对,就是物流拖了后腿。正当他琢磨要不要放弃时 朋友推荐了一个叫E-Commerce Plus的平台——据说能把广告直接变成订单,连发货都不用管。老王半信半疑地试了试,没想到第一个月订单量就翻了1.8倍。这个让他省心省力的平台,正是钛动科技从广告投放向电商分销转型的关键产品。

广告人的“第二曲线”:为什么是电商?

钛动科技做广告投放不是一天两天了。创始人李述昊早在2018年就提出“海外推广, 只谈CPA的时代已经是过去式”——传统的按点击付费或按行动付费模式,越来越难让广告主满意。他们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订单,是看得见的销量。李述昊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拍着桌子说:“客户要的不是曝光,是‘卖出去’!”这句话成了钛动科技转型的导火索。

广告之后切入电商领域,钛动科技敲定新一轮数千万美元融资
广告之后切入电商领域,钛动科技敲定新一轮数千万美元融资

2018年堪称“出海变现元年”。国内APP集体出海,东南亚、美国、欧洲成了新战场。数据显示, 全球电商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1.3万亿美元飙升至2022年的5.7万亿美元,光是移动电商就占了近六成。更关键的是超过60%的流量已经接入电商运营——这意味着广告和电商的边界正在消失。李述昊敏锐地察觉到:“所有广告商都是流量主,也都是分销商。只要能打广告就能卖东西,只不过离变现更近。”

但转型并非易事。钛动科技的技术团队花了半年时间,从100多人扩到200多人,一半人扎进数据库和算法里。他们要做的不只是简单地在广告页面加个购买链接, 而是重构整个交易链条——从选品、支付到发货,全部用技术串起来。李述昊常说:“我们不是卖广告的,是客户提需求,我们用技术实现。”这句话道出了钛动科技的本质:从流量服务商变成企业服务商。

BI+数据库:钛动科技的“智能选品密码”

E-Commerce Plus的核心,是钛动科技自主研发的BI系统。这套系统不是简单的数据分析工具, 而是搭建了四个“超级数据库”,把电商运营的每个环节都变成了可量化的算法。

用户DMP:给全球消费者贴“兴趣标签”

第一个数据库是用户DMP。它抓取Facebook、 Twitter等公开数据,给每个用户打上标签——比如“25岁美国女性,喜欢瑜伽服,月消费500美元”。这些标签不是随便贴的,而是通过机器学习不断优化。李述昊的技术团队曾做过一个实验:用这个数据库给瑜伽服广告定向投放,转化率比传统定向高37%。他说:“传统广告猜用户想看什么我们直接告诉用户‘你应该买什么’。”

SKU DMP:让“全球好货”一键匹配

第二个数据库是SKU DMP,堪称“全球商品百科全书”。目前收录了几千万个SKU,覆盖速卖通、亚马逊等主流平台的商品。每个商品都有详细标签:材质、尺码、价格区间、用户评论,甚至图片风格。更厉害的是智能选品机器人——它能分析出“哪个平台、哪段时间、哪款瑜伽服销量好到什么程度”。2023年3月, 一个做家居用品的卖家用这个机器人选品,一款北欧风收纳盒在德国站月销破万件,而他自己选品时同类产品月销才几百件。

Business Targeting Database:企业级“交易画像”

第三个数据库专门针对企业和商品, 涵盖所有交易单元——广告主、媒体、推广的App,全部打上标签,带CRM属性。李述昊透露:“未来我们会从这个数据库孵化出一个独立的CRM系统。”这意味着钛动科技不仅要帮卖家卖货,还要帮他们管理客户关系。比如一个母婴用品卖家, 通过这个数据库能发现“购买奶粉的妈妈们,有30%会回头买辅食”,从而调整选品策略。

内容DMP:让广告素材“自己说话”

除了三个大数据库,还有一个辅助的内容DMP。它以素材为单元管理,视频、图片、文字都带着描述字段。比如一张瑜伽服广告图,系统会自动标注“白色、纯棉、适合初学者”。2022年底,一个运动品牌用这个数据库优化素材,点击率提升了28%。李述昊说:“内容不是艺术,是数据。好的素材能自己找到对的人。”

两种电商服务方案:从“小B端”到“Shopify插件”

基于这些数据库, 钛动科技推出了两套电商服务方案,覆盖不同规模的卖家。

小B端:建站、 选品、代发货“一条龙”

针对没有技术团队的中小卖家,钛动科技提供“傻瓜式”服务:帮他们建站、接入支付,选品、一键式挪货、代发货全包。最关键的是“智能机器人代采购”——卖家不用囤货,系统根据订单自动从供应商处采购,再直接发货给消费者。2023年1月, 一个刚入行的新人卖家用这套方案,3个月就做到了月销5万美元,而他自己备货时资金积压严重,还差点主要原因是库存过期亏本。

Shopify插件:给独立站“插上翅膀”

对于有自己建站工具的卖家,钛动科技推出Shopify插件。它就像一个“智能插件”,为卖家提供选品、一键挪货、引流、代发货等功能。李述昊打了个比方:“如果说Shopify是服务品牌商的‘发动机’,那E-Commerce Plus就是服务分销商的‘变速箱’。”2022年9月, 一个做3C配件的Shopify卖家接入插件后通过智能选品新增了手机壳品类,月销直接翻倍,物流成本还降低了15%。

网红分销:8000个网红的“带货矩阵”

除了服务卖家,钛动科技还连接了流量主。他们推出了Link-Commission模式——网红在E-Commerce Plus申请专属链接, 放在YouTube视频或Instagram帖子下用户点击跳转到商家页面成交后平台按CPS分成。目前平台积累了8000多个网红资源, 活跃的就有几百个,分布在YouTube、Instagram等平台。2023年2月,一个美妆网红用这个模式推广一款面霜,单条视频带来了2000单,佣金收入超过5万美元。

数千万美元融资:不止是“钱”, 更是“生态布局”

2023年12月,钛动科技敲定新一轮数千万美元融资。这笔钱不是用来烧广告的,而是继续砸向技术和生态。李述昊明确表示:“我们要提高客户服务能力与营销科技技术,推进钛动出海生态建设。”

融资的背后是钛动科技的“技术壁垒”。百人技术团队,一半人扎在BI和数据库里自研体系让竞争对手很难复制。比如他们的智能选品机器人, 能实时分析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商数据,这套系统光是数据清洗算法就花了团队一年时间。

更关键的是“生态协同”。钛动科技连接了流量主、卖家、网红、供应商,形成了一个闭环。流量主不用自己找货源,卖家不用自己找流量,网红不用自己对接商家——平台把所有环节都打通了。李述昊说:“未来我们要把整个交易产业全部智能化,这个过程不需要人。”这不是空话, 目前钛动科技的代发货机器人已经能处理80%的订单流程,剩下20%需要人工干预的部分,团队也在不断优化算法。

广告转电商:是“顺势而为”还是“盲目跟风”?

钛动科技的转型并非没有争议。有人质疑:“广告公司懂电商吗?”有人担心:“CPS模式会不会让平台陷入低价竞争?”

确实传统广告投放和电商运营的逻辑完全不同。广告追求的是曝光和点击,电商追求的是转化和复购。钛动科技的优势在于他们有多年出海经验,懂流量的底层逻辑。比如他们知道“美国用户更看重配送速度, 欧洲用户更看重产品认证”,这些细节在广告投放时可能不重要,但在电商运营中却是关键。

但挑战也不小。数据整合就是一大难题。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每个地方的电商政策、支付方式、消费习惯都不同,要把这些数据统一到BI系统里难度堪比“把不同国家的语言翻译成同一种机器语言”。李述昊坦言:“这个过程很痛苦,但我们没有退路。”

另一个挑战是中小卖家的接受度。很多习惯了传统铺货模式的卖家,对BI和智能选品持怀疑态度。钛动科技的做法是“先尝后买”——给卖家免费试用选品机器人,用实际数据说话。2023年4月,一个原本抵触的卖家试用后主动把80%的选品权交给了系统,后来啊当月利润提升了22%。

未来已来:当交易变成“算法游戏”

李述昊曾给团队定了个目标:“把全世界能够买到的所有商品都囊括进SKU DMP。”这个目标听起来狂妄,但钛动科技正在一步步实现。目前他们已经覆盖了全球80%的热门品类,剩下的长尾商品也在不断接入。

更让人期待的是“无人化交易”。李述昊设想的未来是:“卖家在平台上输入‘我要卖女装, 目标市场是美国,预算10万美元’,系统自动完成选品、投放、发货、客服,再说说把利润打给卖家。”这个过程不需要人,全是算法在运转。

钛动科技的转型,其实是跨境电商行业的一个缩影。当流量越来越贵,获客成本越来越高,单纯的广告投放已经难以为继。只有把流量和交易深度绑定,才能找到新的增长曲线。李述昊说:“我们不和平台抢生意,我们帮平台和卖家一起做生意。”这句话或许道出了钛动科技成功的秘诀——不是颠覆,而是赋能。

老王现在不用再愁订单了。每天早上, 他打开E-Commerce Plus的后台,就能看到昨天卖了多少货、赚了多少钱,连物流信息都自动同步。有时候他会想起以前熬夜选品、打包的日子,摇摇头:“还是机器靠谱。”而钛动科技的团队, 正在为下一个“无人化交易”的目标忙碌着——他们要让跨境电商,变成一场“算法游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4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