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2019年电商流行趋势中,谷歌Shopping需求猛增

2019年电商战场的新玩家:谷歌Shopping凭什么突然火了

跨境电商圈子里的老玩家都知道,2019年简直是“神仙打架”的一年。亚马逊上的卖家们还在为跟卖和价格战头疼, TikTok上的网红带货还没卷到顶峰,一股新的势力已经悄悄崛起——谷歌Shopping。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而是在2019年突然爆发,让不少卖家直呼“看不懂”。但仔细想想,这波爆发其实早有端倪。消费者变了购物路径变了广告的逻辑自然也得跟着变。谷歌Shopping凭什么在2019年成为流量密码?它又藏着哪些坑?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

从“文字搜索”到“图片购物”:谷歌Shopping的视觉革命

2019年前, 提到谷歌广告,大家脑子里蹦出来的还是关键词竞价排名,一排文字链接。但这一年,谷歌Shopping的图片化展示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想象一下:消费者搜“无线蓝牙耳机”, 出来的不再是文字链接,而是带图片、价格、评分的产品卡片,点击直接跳转到购买页面。这种“所见即所得”的体验,让购物决策从“思考”变成了“冲动”。

2019年电商流行趋势大盘点:谷歌Shopping需求猛增
2019年电商流行趋势大盘点:谷歌Shopping需求猛增

数据不会说谎。Surgo在2019年3-4月的调研显示, 谷歌Shopping广告的曝光率比传统付费搜索高了整整5倍,转化率平均达到13%。这是什么概念?传统亚马逊广告的转化率能到5%就算不错了谷歌Shopping直接翻了2.5倍。更夸张的是 某做户外装备的独立站卖家,2018年还在亚马逊上挣扎,2019年把30%预算转向谷歌Shopping后转化率直接从8%干到了23%——这不是个案,是2019年很多卖家的真实写照。

亚马逊的“数据孤岛”:卖家为什么“叛逃”谷歌Shopping

说到这里问题来了:亚马逊不是流量最大吗?为什么卖家们2019年集体“叛逃”谷歌Shopping?核心就一个字:数据。亚马逊的广告后台像个“黑盒子”, 卖家只知道花了多少钱、点击了多少,但用户从哪里来、为什么买、为什么不买,全是一笔糊涂账。谷歌Shopping呢?虽然数据也不完美,但至少能追踪到搜索关键词、用户浏览路径,甚至能分析出哪些图片点击率更高。

更让卖家头疼的是亚马逊的“自营品牌围剿”。2019年,亚马逊自营的“Amazon Basics”系列疯狂扩张,从数据线到瑜伽垫,啥都卖。第三方卖家想卖数据线?价格直接被砍到成本价以下。某深圳做手机壳的卖家跟我说 他们一款爆款在亚马逊上卖了两年,2019年突然被Amazon Basics盯上,销量直接腰斩。与其在亚马逊上“肉搏”,不如去谷歌Shopping找新流量。

消费者购物路径:从“线性决策”到“多平台跳转”

2019年电商最有趣的变化,是消费者购物路径的“碎片化”。以前大家买东西,基本就是“搜-看-买”,一条线走到底。现在?消费者可能在谷歌搜“咖啡机”, 点进亚马逊看评论,再转到Instagram看网红开箱,再说说回到独立站下单。Surgo的数据显示, 60%的消费者在购买前会跨3个以上平台搜索信息,这种“跳来跳去”的行为,让卖家不得不多平台布局。

Target、沃尔玛成了“流量收割机”?

有意思的是 虽然谷歌和亚马逊是流量入口,但真正的转化平台往往是Target、沃尔玛这些线下巨头。Surgo的数据显示, 2019年美国市场,消费者在谷歌搜索“婴儿推车”后有35%到头来在Target下单,亚马逊反而只占28%。为什么?主要原因是Target的线下门店给了消费者“可体验”的信任感。这对跨境电商卖家是个提醒:别只盯着亚马逊,线下渠道的线上化可能是新机会。

中东市场:58.7%渗透率背后的“社交购物”狂潮

除了欧美市场,2019年中东电商的爆发也值得关注。沙特和阿联酋的互联网渗透率达到了58.7%,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更关键的是中东消费者极度依赖社交购物。Instagram和Snapchat上的网红推荐,比广告更有效。某做阿拉伯服饰的卖家告诉我, 2019年他们在Instagram上找了个5万粉丝的本地网红,一场直播带货的转化率高达18%,比谷歌广告还高3倍。

网红营销:从“大网红”到“小网红”的逆袭

2019年网红营销最大的变化,是“小网红”的崛起。以前大家总觉得粉丝越多越好,但数据证明,1万-10万粉丝的“微网红”转化率反而比百万粉网红高。Surgo的数据显示,Instagram上小网红的广告转化率能达到41%,是百万粉网红的2倍。为什么?主要原因是粉丝粘性强,更像“朋友推荐”。

YouTube开箱视频:比文字测评更“真实”的种草

YouTube的开箱视频在2019年成了“硬通货”。数据显示, 消费者看iPhoneX开箱视频后有1.14%会去搜索购买同类产品;而看Pixel视频的只有0.28%。差距在哪?iPhoneX的开箱视频更注重“细节展示”,比如拆包装的手感、配件的质感,这些文字测评没法体现。某做智能家居的卖家, 2019年找了5个YouTube博主拍开箱视频,虽然没有大网红,但视频播放量破百万,带来的咨询量增长了40%。

B2B电商崛起:市场价格透明化,卖家如何破局?

2019年,B2B电商的增长速度比B2C还快。企业采购越来越依赖线上,市场价格也变得透明化。以前卖工业设备,还能靠信息差赚差价;现在买家在谷歌一搜,就知道全国最低价。某做机械配件的卖家跟我说 2019年他们被迫把利润从30%压到15%,靠的不是降价,而是“定制化服务”——比如免费提供安装指导,3年质保,这才留住了客户。

“价格透明”不是“价格战”:B2B卖家的差异化策略

面对价格透明, B2B卖家不能硬刚,得打“服务牌”。比如某卖办公家具的卖家, 2019年推出“免费空间规划”服务,帮客户设计办公室布局,虽然家具价格没优势,但整体订单量增长了25%。这说明,B2B电商的核心不是卖产品,是卖解决方案。

2019年电商的“冷思考”:不是所有趋势都适合你

说了这么多趋势, 得泼盆冷水:2019年的电商热潮里不是所有卖家都能抓住机会。谷歌Shopping虽好, 但高客单价产品更适合独立站,谷歌Shopping的流量太泛,转化成本可能比亚马逊还高。网红营销也不是万能的,选错网红就是“花钱买差评”。某做女装的卖家,2019年找了百万粉网红推广,后来啊粉丝觉得网红“太高端”,产品退货率高达35%。

数据驱动:这些指标你必须盯紧

不管趋势怎么变,数据永远是王道。2019年成功的卖家,都在盯这几个指标:搜索量走势、购物车废弃率、流量来源。某卖宠物食品的卖家, 2019年发现Instagram来的客户复购率比谷歌高20%,于是把预算向Instagram倾斜,ROI直接提升了30%。

别盲目跟风:找到自己的“生态位”

2019年最深刻的教训,就是“盲目跟风”的代价。看别人做谷歌Shopping赚钱,就all in;看网红火,就砸钱找大网红。后来啊呢?预算烧光了效果没出来。真正聪明的卖家,会分析自己的产品适合什么渠道。比如卖标准化产品的,谷歌Shopping可能更合适;卖需要体验的,线下渠道+社媒种草可能更好。2019年,那些活下来的卖家,不是跟风最快的,而是找到自己“生态位”的。

2019年的电商战场,充满了变数,也充满了机会。谷歌Shopping的崛起,不是偶然是消费者行为变化的必然后来啊。但趋势永远在变,唯一不变的是卖家对数据的敏感和对用户需求的洞察。与其追着趋势跑,不如静下心来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毕竟电商这条路,从来比的不是谁跑得快,而是谁跑得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4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