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直播带货热潮下,Shopee和Lazada是否成为最大赢家
东南亚直播带货的突然爆发:谁在狂欢谁在观望
东南亚的电商市场最近几年像被按下了快进键,直播带货突然成了街头巷尾都在聊的话题。你打开手机刷TikTok, 可能前一秒还在看小猫跳舞,后一秒就被主播热情的“买它买它”吸引过去;你打开Shopee或Lazada,首页弹窗总在提醒你“今晚8点XX主播专场,限时折扣”。这种变化不是悄无声息的,而是像热带季风一样,带着湿漉漉的烟火气,猛地闯进了普通人的生活。有人觉得这是东南亚电商的“春天”, 头部平台Shopee和Lazada赚得盆满钵满;也有人皱着眉头说热闹都是表面的,真正赚钱的可能不是这两个“老大哥”。这事儿得从头说起。
从“货架电商”到“即时剧场”:Shopee的直播野路子
Shopee在东南亚的打法一向有点“野”,不像Lazada背靠阿里那么循规蹈矩。2019年, 当Lazada还在琢磨怎么把淘宝的直播模式搬过来时Shopee已经推出了自己的直播功能——Shopee Live,而且玩得很花哨。他们没一开始就搞大牌主播带货,而是先从“素人”和“网红”入手,鼓励普通卖家自己开播。你猜怎么着?那些卖美妆的小姐姐、卖手机壳的酷男孩,对着镜头手忙脚乱地介绍产品,反而有种邻家感,观众买账得很。2020年双11期间, Shopee Live的观看人次直接冲破5000万,卖得最好的是个小众护肤品牌,主播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她用“学生党平价替代”的话术,把一款面霜卖断货三次。

Shopee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们把直播当成了“内容社区”而不是单纯的“卖货渠道”。2021年,他们搞了个“直播+游戏”联动,主播边带货边玩游戏,观众答题能领优惠券。有个叫《Shopee Hero》的小游戏,居然让平台的日活用户提升了23%。更绝的是 他们在泰国市场推出“7秒闪购”,直播中商品每7秒降价一次观众像抢红包一样疯狂,有次卖手机壳,单价从5美元降到1美元,瞬间被抢走10万个。Shopee的首席商务官周俊杰当时说:“消费者要的不只是便宜,还要好玩。”这话听着简单,但很多平台到现在都没明白。
红人带货的“暴力转化”:佐丹奴和受受狼的实验
Shopee对红人的利用可以说是“激进”。台湾市场的卖家“受受狼”做过一个实验:找了个17万粉丝的美女红人, 直播2小时后来啊店铺粉丝数暴涨近4倍,当天订单量是平时的8倍。更夸张的是泰国市场的佐丹奴, 他们用专业红人代理服务,直播日订单量增长了1686%,成交总额涨了1764%。这些数据不是空穴来风,是Shopee官方公布的2022年Q3卖家报告里的。
有意思的是 Shopee鼓励红人“场景化”带货,比如卖运动鞋的主播会去跑步,卖零食的会边吃边聊,这种“真实感”让转化率比传统图片广告高了3倍。但你以为Shopee的直播就完美无缺?其实不然。有卖家抱怨, 平台为了追求“热闹”,强制要求每天直播4小时后来啊很多卖家硬着头皮开播,观众却寥寥无几,反而浪费了精力。
Lazada的“阿里基因”:从模仿到“本土化焦虑”
Lazada的底子是阿里给的,所以一开始就走“高端路线”。他们把淘宝直播的“李佳琦们”请到东南亚,后来啊水土不服。中国主播热情洋溢地说“买它买它”,东南亚消费者却觉得太吵、太急。2019年,Lazada意识到问题,开始转向本土化。他们在泰国和菲律宾搞了“See Now Buy Now”时装秀, 邀请当地设计师和网红,边走秀边卖衣服。有个叫Salisa Cheewapansri的设计师, 她的品牌Salisa Clothing在直播当天销售额比平日涨了20倍,半天就卖空了所有库存。Lazada发言人当时特别得意:“我们终于找到了东南亚的节奏。”
2022年双11, Lazada的直播发力更猛,仅泰国市场就做了1111场直播,平均每10分钟就有一场开播。他们还学了淘宝的“预售+直播”模式,提前一周让用户付定金,直播时再补尾款,后来啊转化率提升了40%。但问题也来了:Lazada的直播太“重”了需要商家投入大量成本做布景、请团队,小卖家根本玩不起。iPrice Group的报告显示, 2022年Q4,Lazada的浏览量是1.83亿,比Shopee的1.48亿高不少,但卖家的平均利润却比Shopee低12%。为什么?主要原因是Lazada的“坑位费”太高,一场头部主播的直播要收5000美元,还不算佣金。
“Guess It!”游戏背后的流量焦虑
Lazada为了提升直播趣味性, 在2023年618推出了“Guess It!”游戏,主播展示商品的一部分,让观众猜价格,猜中就能免单。这个游戏看起来很热闹, 2000个品牌参与,672场直播,700万观看人次但仔细算算账:每场直播平均1万多人,但转化率只有1.8%,比Shopee的3.2%低了一半。有商家私下吐槽:“观众都是为了玩游戏来的,根本没心思买东西。
”更尴尬的是 Lazada的直播技术一直被诟病,经常卡顿,有次菲律宾主播直播时画面卡了5分钟,观众全跑了再说说只卖了30单。比一比的话, Shopee的直播虽然画质一般,但流畅度好,用户愿意待得更久——人均观看时长8.1分钟,比Lazada多了2分钟。
“赢家”的烦恼:流量越来越贵, ROI越来越低
说Shopee和Lazada是“最大赢家”,其实有点早。表面上看,他们确实抢占了大部分直播流量,但细看就会发现,赚钱的是平台,卖家的日子并不好过。2023年Q2,Shopee的直播GMV增长了65%,但卖家的平均利润却下降了8%,为什么?主要原因是流量费涨了。以前直播是免费的,现在要买“推荐位”,一场中小主播的直播,平台要收200-300美元的推广费。Lazada更狠, 他们搞“竞价排名”,出价高的主播才能出现在首页,后来啊头部主播垄断了流量,中小主播根本没机会。
更麻烦的是TikTok Shop杀进来了。2023年2月, TikTok Shop新增了越南、泰国、马来西亚三个国家,直接把直播带货的竞争推向了白热化。TikTok的优势是“内容+电商”无缝衔接, 用户刷短视频看到喜欢的东西,点一下就能进直播间买,转化路径比Shopee和Lazada短了一半。有数据显示,TikTok Shop的东南亚用户复购率达到了35%,比Shopee的22%高了不少。Shopee和Lazada现在有点骑虎难下:不加大投入, 怕被TikTok抢走用户;加大投入,又怕自己不赚钱。
不是所有卖家都能“靠直播翻身”
很多人觉得, 直播带货是东南亚卖家的“救命稻草”,只要开播就能赚钱。但现实是残酷的。2023年做过一个调查:东南亚有60%的卖家尝试过直播,但只有20%的人能赚钱。剩下的80%,要么是没人看,要么是看了不买。问题出在哪?很多卖家以为“把产品搬上直播就行”,其实完全错了。直播带货的核心是“信任”,消费者隔着屏幕敢下单,是主要原因是觉得主播靠谱、产品靠谱。泰国有个卖榴莲的卖家, 第一次直播时光顾着介绍榴莲多甜,却不教怎么挑,后来啊收到货的人说“不甜”,差评铺天盖地。后来他学聪明了直播时现场切榴莲试吃,还教观众看纹路、闻香味,销量直接翻了10倍。
还有个误区是“追求大主播”。很多卖家觉得找几百万粉丝的大主播就能爆单,但大主播的佣金高,而且粉丝忠诚度不一定高。马来西亚有个卖手冲咖啡的品牌, 找了个50万粉丝的美食主播,后来啊直播当天卖了100单,但之后复购率只有5%。后来他们转做“垂类主播”, 找了个5万粉丝的咖啡爱好者,虽然单场直播只卖30单,但复购率达到了25%,反而更赚钱。
差异化策略:别只盯着“直播”, 试试“直播+”
Shopee和Lazada的直播模式已经很成熟了但卖家如果想突围,不能只跟风,得做差异化。这里有几个实操建议:
1. “直播+本地化”:说当地话, 聊当地事
东南亚有6个国家,每个国家的语言、文化都不一样。印尼的卖家如果用英语直播,可能只有雅加达的用户能听懂;用印尼语直播,就能覆盖全国。越南的卖家可以聊聊“中元节”的习俗, 把产品和节日结合起来;菲律宾的卖家可以多讲“家庭观念”,卖母婴产品时强调“给宝宝最好的”。有个卖椰子油的越南卖家,直播时教观众用椰子油做越南传统菜,顺便卖椰子油,后来啊订单量是平时的5倍。
2. “直播+私域”:把公域流量变成私域用户
很多卖家只盯着直播间的实时流量,却忘了“沉淀用户”。其实可以在直播间引导用户加WhatsApp群或关注Line账号,平时发点产品干货、优惠信息。泰国的卖美妆的卖家, 直播间有1万人,但只有500人加群,后来他们搞“进群领福利”,群成员很快就到了5000人,群里的复购率比直播间高了3倍。私域流量的好处是“免费”,不用再给平台交推广费。
3. “直播+数据”:别凭感觉播, 用数据说话
很多卖家直播是“拍脑袋”决定时间、选品,其实完全可以做数据复盘。Shopee的卖家后台有“直播分析”功能, 能看到哪个时间段观众最多、哪个产品转化率最高、观众停留时长是多少。有个卖手机壳的台湾卖家, 一开始随便选晚上8点直播,后来啊观众很少,后来看了数据发现,他们的用户更喜欢下午3点看直播,调整时间后观看量直接翻倍。还有个卖零食的马来西亚卖家, 之前每次直播都卖10个产品,后来发现“薯片+可乐”的组合卖得最好,就主打这个套餐,转化率提升了40%。
热潮之下 理性者才能活到再说说
东南亚直播带货的热潮还会持续,但“野蛮生长”的阶段已经过去了。Shopee和Lazada确实是头部玩家, 但他们不是“永远的赢家”,主要原因是流量会变、用户会变、竞争对手也会变。对卖家直播不是“万能药”,也不是“必需品”,关键看能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打法。别被平台的“大饼”迷惑, 也别被同行的“暴富”故事吓到,踏踏实实做产品、做内容、做用户,才能在这场热潮中站稳脚跟。毕竟电商的本质是“卖货”,不是“卖热闹”。你说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