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未来电商是否会成为直播与娱乐完美融合的新趋势

直播不是电商的救命稻草,但可能是社交货币

别再迷信“直播颠覆电商”的论调了。电商的本质永远是卖货,但直播正在把“卖货”这件事变成一场社交游戏。东南亚市场给了我们最直观的答案:Lazada用十年时间把直播从“功能”做成了“生态”, 2023年其东南亚用户日均直播观看时长突破40分钟,这个数字比2020年翻了三倍。为什么?主要原因是人在孤独时需要陪伴,在犹豫时需要信任,而直播恰好把这两件事打包卖给了消费者。

从“货架”到“秀场”:Lazada的“购物娱乐”实验

2019年3月, Lazada在App里直播了Dua Lipa的线上演唱会,横跨亚太6个市场。这场看似“不务正业”的操作,却意外拉动了新用户注册量增长27%。Lazada新加坡CMO Michelle Yip后来复盘时说:“消费者来Lazada不只是为了买便宜货,他们需要的是‘连接感’。”这句话戳破了传统电商的痛点——冷冰冰的货架永远比不过有温度的人情味。

Lazada CMO:未来的电商将是直播和娱乐的结合体
Lazada CMO:未来的电商将是直播和娱乐的结合体

同年“女神节”,Lazada把直播间变成了一场“闺蜜逛街派对”。主播不再是推销员,而是“闺蜜”,边试穿衣服边聊八卦,边试用口红边吐槽前任。数据显示,那场直播的用户停留时长是普通直播的2.3倍,订单转化率提升了18%。这说明什么?当电商把“交易场景”变成“社交场景”,用户才会心甘情愿地停留。

方向盘锁卖爆:一场直播如何把冷门品做成爆款

Lazada曾对一款方向盘锁的直播效果充满怀疑——谁会花半小时看别人装方向盘锁?后来啊直播中,主播把安装过程变成“解密游戏”,边装边说:“这锁要是能撬开,我当场吃下去!”弹幕瞬间炸锅,“主播别吹”“想看你吃锁”。当晚,这款方向盘锁销量冲到类目第一,环比增长320%。这个案例证明:直播不是卖产品,是卖“情绪价值”。消费者买的不是锁,是“看主播吃锁”的娱乐体验。

更绝的是Lazada的“游戏化直播”。用户边看直播边玩“猜价格”小游戏,赢了能领折扣券,输了也能得“安慰奖”。菲律宾市场的数据显示,参与游戏的用户复购率比普通用户高35%。这哪是卖货,分明是“边玩边买”的沉浸式体验。

游戏化是流量密码,还是用户疲劳的开始?

但别急着给“直播+娱乐”唱赞歌。2022年,东南亚某电商平台尝试“24小时不间断直播带货”,后来啊用户投诉率激增40%。为什么?主要原因是娱乐过了头就会变成“噪音”。消费者需要的是“精准娱乐”——买母婴用品时想听育儿经, 买数码产品时想看实测,而不是被强行喂无关的搞笑段子。

Lazada后来调整了策略, 推出“场景化直播”栏目:母婴直播间请来儿科医生,美妆直播间请来专业化妆师,游戏直播间请来电竞选手。用户满意度提升了28%,转化率也跟着涨了。这说明:娱乐不是目的,是手段。只有把娱乐和产品深度绑定,才能让用户“笑着下单”。

东南亚的“娱乐电商”狂热,能复制到全球吗?

东南亚市场的特殊性决定了“直播+娱乐”的爆发。这里3.18亿人口中,35岁以下占比超60%,年轻人对娱乐的接受度极高。而且东南亚国家社交距离远,线下购物体验差,直播恰好填补了“社交+购物”的空白。

但换到欧美市场可能就不一样了。2023年,亚马逊在德国尝试“明星直播带货”,后来啊观众寥寥。德国消费者更看重产品参数和品牌信任,对“娱乐化”买账不多。这说明:直播娱乐化必须本土化,不能照搬东南亚模式。比如日本可以结合动漫IP做主题直播,中东可以做“家庭直播秀”,把全家一起购物的场景搬上线。

未来电商:不是“直播+娱乐”, 而是“生活+电商”

与其说“直播与娱乐融合”,不如说“电商正在回归生活本质”。Lazada的“购物娱乐”本质上是在还原线下购物的体验——逛街时有朋友陪伴, 试穿时有店员建议,付款时有即时互动。直播只是把这种体验搬到了线上,让消费者“云逛街”时不再孤单。

未来的电商会是什么样子?可能是这样的:早上醒来打开App, 看到你关注的美食主播正在教做早餐,边做边推荐食材;午休时刷到穿搭直播,主播根据你的身材推荐搭配;晚上睡前看场小众乐队直播,顺便买件乐队同款T恤。电商不再是“买东西的地方”,而是“生活的一部分”。

给商家的启示:别把直播当工具, 把它当成“人”

很多商家做直播带货,还停留在“叫卖式”阶段——拼命喊“买它买它”,后来啊用户直接划走。Lazada的成功经验是:把主播打造成“朋友”,而不是“推销员”。比如印尼某美妆品牌的主播, 每次直播都会先聊当天气温、湿度,再推荐适合的护肤品,用户觉得“你懂我”,自然愿意买。

还有一点很重要:数据不是冰冷的数字。Lazada发现,那些会在直播间和主播互动的用户,客单价比普通用户高2.1倍。这说明:互动比流量更重要。与其花大价钱买流量, 不如花心思做互动——记住老用户的名字,回应弹幕里的吐槽,甚至和用户一起吐槽产品的小缺点。这种“真实感”才是直播娱乐化的核心。

写在再说说:融合不是终点, 进化才是

直播与娱乐的融合,从来不是电商的终极形态,而是进化的必经之路。从货架电商到社交电商,从卖货到卖体验,电商一直在跟着人的需求变。Lazada用十年时间证明:当电商把“人”放在第一位,把“娱乐”变成服务的附加值,增长自然会来。

但别沉迷于“完美融合”的幻想。市场永远在变,今天的“娱乐”可能就是明天的“套路”。真正能活下来的电商,永远是对人性洞察最深的那一个。毕竟消费者要的不是“完美的直播”,而是“懂我的直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4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