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全球电商应用下载量最高的应用是哪个
2020年5月, 全球电商应用下载量冠军意外揭晓
2020年的春天全球被新冠疫情裹挟,人们被困在家中,手机成了连接外界的唯一窗口。电商应用?那几乎是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品。谁能想到,在5月那个看似寻常的月份,全球电商应用的下载量榜单会爆出一个冷门?不是我们熟悉的亚马逊, 也不是后来居上的Shopee,而是一个名字有点复古——Wish的应用,以1750万次新增安装量,硬生生登顶了全球电商应用下载量冠军。这个后来啊,让不少行业分析师跌破眼镜,也让普通消费者好奇:Wish到底做对了什么?
数据说话:Sensor Tower榜单里的意外黑马
提到电商应用的下载量数据,Sensor Tower几乎是行业公认的权威。他们的报告显示, 2020年5月,全球购物类应用的下载量排名中,Wish以1750万次的新增安装量拔得头筹,这个数字比2019年同期直接翻了一倍。更让人意外的是 它的竞争对手Shopee,虽然以1580万次紧随其后同比增长高达58.1%,但到头来还是以170万次的差距败下阵来。亚马逊、SHEIN、AliExpress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只能排在三到五位。

这里有个细节值得玩味:Wish的下载量增长为什么这么猛?Sensor Tower的数据给出了解释——美国用户贡献了18%的下载量,巴西用户占了12.5%。这两个市场,恰好是2020年5月疫情最严重、居家需求最迫切的地区。人们需要买日用品,需要买娱乐产品,而Wish的低价策略,正好戳中了他们的痛点。
Wish的“下沉市场收割术”:低价与社交的双重魔法
很多人对Wish的印象还停留 但2020年5月的表现证明,这种“低价策略”在特定时期就是王炸。Wish的商品均价普遍低于10美元,对于疫情中收入受影响的人群吸引力堪比折扣店。但低价不是唯一的武器,Wish早就把社交裂变的玩到了极致。
从“拼多多”到“全球拼多多”:低价基因的胜利
如果你熟悉中国电商,可能会立刻想到拼多多。没错,Wish的模式和拼多多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低价吸引用户,再借助社交分享扩大用户基数。2020年5月, 全球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Wish好物分享”,用户收到9.9美元的耳机、19.9美元的连衣裙后忍不住晒到朋友圈、Instagram,这种“买家秀”比任何广告都管用。
更关键的是Wish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它不像亚马逊那样自建仓储, 而是采用“平台+第三方卖家”的模式,匹配用户需求和卖家商品,压缩中间环节。这种模式让Wish在价格上有了极大的灵活性, 尤其在疫情期间,当其他电商平台主要原因是物流受阻、成本上升而涨价时Wish依然能维持低价优势。
美国与巴西:疫情下的“刚需市场”
为什么Wish能在美国和巴西市场爆发?答案很简单:疫情让这两个国家的线下零售几乎瘫痪。2020年3月起,美国各州陆续发布“居家令”,人们不能出门购物,只能转向线上。而巴西作为南美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样面临着封锁困境。
这时候,Wish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它的应用界面简单,操作门槛低,即使是老年人也能轻松上手。商品种类覆盖了从日用品到3C产品,几乎能满足所有日常需求。更重要的是Wish的物流虽然慢,但在疫情期间,“有货可卖”比“快速送达”更重要。消费者愿意为了低价等待15-20天的物流,毕竟他们别无选择。
Shopee的“区域狙击战”:为什么增长最快却输给了Wish?
看到Shopee的数据, 很多人会问:Shopee的同比增长高达58.1%,比Wish的100%增速还要猛,为什么还是没能登顶?这就要从Shopee的战略说起。Shopee的主战场在东南亚和拉美, 2020年5月,它的下载量有30%来自印度尼西亚,21.3%来自巴西。这两个市场确实是增长点,但问题在于——基数不够大。
印尼作为东南亚人口大国, 电商市场潜力巨大,但2020年5月,印尼的疫情还没有完全爆发,政府的封锁政策相对宽松,线下零售仍在运作。消费者对电商的需求虽然增长,但还没到“非线上不可”的程度。而巴西市场,Shopee面临的是Wish的直接竞争。Wish在巴西的用户渗透率早就很高, Shopee虽然是新玩家,但想在一夜之间抢走Wish的用户,并不现实。
“本土化”的陷阱:Shopee的东南亚依赖症
Shopee的成功离不开“本土化”策略, 它在每个东南亚国家都推出了本地化的语言、支付方式和物流体系。但这种策略也成了它的“阿喀琉斯之踵”。2020年5月, 当全球电商市场都在爆发式增长时Shopee的大部分精力仍然放在东南亚,对欧美市场的投入不足。反观Wish,它的用户分布更加均衡,欧美、拉美、亚洲都有覆盖,抗风险能力自然更强。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Shopee的营销风格更偏向“年轻化”, 直播、短视频、网红带货玩得很溜,但这类营销对中老年用户的吸引力有限。而疫情中,中老年群体恰恰是线上购物的“增量用户”。Wish的低价和简单操作,正好击中了这部分用户的痛点。
亚马逊与SHEIN:老牌巨头的“失速”与新贵的“崛起”
榜单三到五名分别是亚马逊、SHEIN和AliExpress。亚马逊作为全球电商霸主,2020年5月的下载量却只排第三,这让很多人意外。其实原因很简单:亚马逊的用户基数已经太大,下载量的增长空间有限。更重要的是 疫情期间,亚马逊的物流压力剧增,大量商品出现延迟配送,甚至有用户反映“下单后等了一个月还没发货”。这种糟糕的购物体验,让一部分用户转向了其他平台。
SHEIN的表现则堪称“现象级”。作为快时尚跨境电商,SHEIN在2020年5月的下载量排名第四,仅次于亚马逊。它的成功秘诀在于“小单快反”——根据用户数据快速调整产品设计,上新速度极快。一件连衣裙从设计到上架,只需要7天。这种模式让SHEIN在年轻女性群体中拥有极高的粘性。但问题在于, SHEIN的商品品类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服装和配饰,无法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所以下载量还是输给了综合类电商Wish和Shopee。
AliExpress的“尴尬”:被夹在中间的阿里系
AliExpress作为阿里巴巴旗下的跨境电商平台,2020年5月的下载量排名第五。它的处境有点尴尬:既不如亚马逊的综合性强,又不如SHEIN的垂直品类深耕。更重要的是AliExpress的物流时效一直是个短板,疫情期间更是雪上加霜。很多欧洲用户反映, 从AliExpress买东西要等一个月以上,这让他们宁愿多花钱选择亚马逊或本地电商。
疫情下的电商启示:什么才是“刚需”?
2020年5月的全球电商应用下载量榜单,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市场课。疫情就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各个平台的真实竞争力。Wish的胜利, 不是主要原因是它的技术多先进,也不是主要原因是它的用户体验多好,而是主要原因是它精准抓住了“低价”和“刚需”这两个核心。在特殊时期,消费者要的不是“完美购物体验”,而是“能用最少的钱买到需要的东西”。
“性价比”永远的王牌
Wish的成功证明, 即使在电商行业已经高度发达的2020年,性价比依然是吸引普通用户的核心武器。亚马逊的Prime会员服务、 Shopee的直播带货、SHEIN的时尚设计,这些固然重要,但它们服务的都是“增量需求”——用户可能需要,但不是非买不可。而Wish的商品,满足的是“存量需求”——用户本来就要买,只是需要更便宜的选择。
区域市场的“精准狙击”
另一个启示是区域市场的精准狙击比“全球撒网”更有效。Wish在美国和巴西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它早就深耕这两个市场的后来啊。反观Shopee,虽然东南亚市场做得风生水起,但在全球其他地区的布局明显滞后。对于跨境电商与其追求“大而全”,不如先在几个核心市场做透,再考虑扩张。
未来已来:电商应用的“下半场”竞争
2020年5月的榜单只是一个开始。因为疫情的持续,电商行业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Wish能否保住冠军宝座?Shopee会不会在拉美市场反超?亚马逊会不会调整策略夺回失地?这些问题,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些真正理解用户需求、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的平台,才能在竞争中活下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