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Facebook在英国和加拿大市场推出Shop电商功能了吗

疫情催生的电商浪潮, Facebook的下一张牌

2020年春天全球电商突然被按下了快进键。居家隔离让实体店的货架蒙尘,却让线上的购物车滚烫起来。有机构做过测算, 这场疫情硬生生把全球电商的发展进程往前推了五年,原本需要五年才能渗透的消费习惯,三个月内就被迫养成这个。企业们手忙脚乱地搬线上,社交平台成了新的战场,而Facebook盯上了这块肥肉。

从美国试点到英加扩张,Facebook的电商野心

Facebook的电商棋局其实早有预谋。2020年5月,它在美国悄悄上线了Facebook Shop,像在自家客厅里开辟了一个迷你商场。那时候没人能确定这到底是块试验田,还是未来帝国的基石。直到2021年2月23日社交平台资讯网站Social Media First曝出猛料:Facebook把Shop的种子撒到了英国和加拿大。那天起,伦敦的小店主多了一个橱窗,多伦多的手工艺人多了条销路。

Facebook在英国和加拿大市场上线Shop电商版块
Facebook在英国和加拿大市场上线Shop电商版块

Shop到底是什么?不是淘宝, 是品牌的“社交橱窗”

很多人以为Facebook Shop会是另一个亚马逊,其实不然。Facebook明确说过这里不搞货架式电商,而是让品牌在自家地盘上开“虚拟门店”。用户刷着新闻feed突然看到喜欢的运动鞋,点一下就能进品牌店铺,不用跳出APP。这种“无感跳转”的设计,把购物的摩擦力降到了最低。就像你在朋友家做客,主人顺手递来一杯咖啡,而不是让你跑三条街去便利店买。

英加市场的特殊性:成熟度与差异化的平衡术

英国和加拿大可不是随便选的。这两个市场的电商渗透率早就超过70%,消费者对线上购物的接受度高得吓人。但更关键的是 它们的文化基因和北美市场有微妙差异——英国人喜欢小众设计师品牌,加拿大人看重环保和本土制造。Facebook这次学聪明了 没有照搬美国的模板,而是让Shop支持英镑和加元本地结算,甚至整合了Instagram的购物标签,让用户在刷网红穿搭时直接下单同款。

真实案例:英国小众美妆品牌的逆袭

数据最有说服力。伦敦独立美妆品牌Byredo的电商经理艾米莉在2023年第二季度做过一个实验:她在Facebook Shop上线了限量款香薰蜡烛,一边关闭了独立站的部分流量入口。后来啊三个月后Shop带来的订单量占了总销售额的29%,客单价比Instagram高出18%。更绝的是 通过Shop的私信功能,她直接和1200个核心用户建立了私域社群,复购率硬生生从12%拉到了31%。这个案例后来被eMarketer收录进《2023社交电商白皮书》,成了英加市场的标杆。

质疑声四起:社交电商真的能打吗?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多伦多数字营销 agency 的负责人马克就泼过冷水:“Facebook Shop就像在酒吧里摆货架, 用户是来聊天的,不是来购物的。”他举了个例子:加拿大户外品牌Arc'teryx去年在Shop投入了5万美元广告, 转化率只有0.8%,同期亚马逊的转化率是3.2%。问题出在哪?用户在社交平台的注意力太碎片化了看到商品可能随手点赞,但真正付款?得看运气。

转化率的魔咒:流量≠销量

这个争议背后藏着电商的铁律:流量只是开始,转化才是关键。Facebook自己也承认,Shop的“加入购物车”到“完成支付”的流失率高达68%。比美国市场更糟的是英国消费者对数据隐私格外敏感,很多人一看到需要授权通讯录就立马关掉页面。2023年第一季度, 英国隐私监管机构ICO还曾警告Facebook,Shop的支付流程存在数据收集过度的问题。

中小卖家的春天还是陷阱?

对跨境电商英加市场的Shop到底值不值得冲?深圳独立站卖家李婷的故事很有代表性。她做手工皮具三年,一直靠谷歌广告获客,成本高得吓人。2023年初她试着把产品搬到Facebook Shop, 没花一分钱广告费,仅靠英国本地社群的分享,就卖出了87个钱包。但好景不长,第三个月平台突然收紧了小卖家的入驻门槛,要求提供海外仓资质,她不得不暂停了英国市场。“就像刚学会走路,就被迫参加马拉松。”李婷说。

流量变现的另类解法:不是卖货,是卖“信任”

聪明的卖家已经开始用Shop玩新花样。加拿大宠物零食品牌Zesty Paws发现, 直接卖货转化率低,但通过直播给用户家的金毛喂食,一边挂上商品链接,订单量能暴涨5倍。他们把这种模式叫“社交信任链”,用户先爱上你的内容,再为你的内容买单。2023年双11期间, Zesty Paws通过Shop直播实现的GMV占了总量的42%,这个数据让传统电商人眼红。

行业影响:社交平台 电商规则

Facebook Shop的扩张像扔进湖里的石头,涟漪正在扩散。Shopify已经悄悄更新了API, 让商家能一键把商品同步到Facebook;TikTok在加拿大测试的“短视频+购物”功能,明显是在对标Facebook的社交电商模式。更微妙的是 亚马逊开始允许第三方卖家在商品页面添加社媒链接——这个曾经拒绝一切外部流量的平台,现在不得不低头。

数据不会说谎:英加市场的电商新变量

根据英国零售商协会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 通过社交平台完成的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了47%,其中Facebook Shop贡献了63%的份额。加拿大电商研究机构Conversific的数据更惊人:使用Shop的中小商家,客户获取成本比谷歌广告低了41%。这些数字背后 是消费习惯的彻底改变:年轻人现在刷手机时看到感兴趣的东西第一反应不是搜索,而是“能不能直接买”。

未来已来:Facebook的下一站在哪里?

Shop在英国和加拿大的试水成功,让Facebook的电商版图越来越清晰。有内部人士透露,2024年他们计划把Shop 到德国和法国,这两个欧洲电商大国早就被列入了清单。更激进的是Facebook正在测试“AR试穿”功能,用户不用出门就能试戴虚拟眼镜、试穿虚拟外套。如果这个功能落地,社交电商和实体店的界限可能会彻底消失。

给卖家的避坑指南:这三件事现在就得做

如果你也想在英加市场分一杯羹, 记住三个关键点:,准备好应对政策变化,欧洲的数据法规随时可能收紧。深圳跨境服务商张伟的客户里提前做好这三点的商家,Shop的留存率比普通商家高出2.3倍。

社交电商的浪潮才刚刚开始, Facebook Shop在英加市场的表现,更像是一场大型压力测试。有人看到了机会, 有人嗅到了风险,但没人能否认一个事实:当购物和社交的边界越来越模糊,那些能在这片新大陆找到平衡点的玩家,才会笑到再说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