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新加坡电商创企Upmesh完成750万美元Pre

新加坡直播电商新势力:Upmesh的750万美元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12月9日 一条融资消息在东南亚创投圈悄悄传开——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直播电商技术服务商Upmesh,完成了750万美元的Pre-A轮融资,领投方是Monk's Hill Ventures。这距离它上轮3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仅仅过去两个月,总融资额直接冲到1050万美元。资本向来嗅觉灵敏,但这次他们看中的,究竟是Upmesh的技术,还是东南亚直播电商这片“香饽饽”?

从300万到750万:三个月内融资翻倍的“速度与激情”

2021年10月, Upmesh刚拿到Leo Capital领投的300万美元种子轮,那时候团队大概没料到,两个月后会有更大的资本砸过来。种子轮融资后 他们的在线商家数量在三个月内暴涨30%,到12月初,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的活跃商户已经突破300家,年销售额直接干到4000万美元。这个增速,放在任何行业都算得上“狂飙”。

新加坡电商创企Upmesh完成750万美元Pre-A轮融资,帮直播卖家精准捕捉订单
新加坡电商创企Upmesh完成750万美元Pre-A轮融资,帮直播卖家精准捕捉订单

Monk's Hill Ventures的Lim Kuo-Yi说“中小卖家需求没被满足”, 这话听着像场面话,但结合数据就有点意思了。东南亚6.5亿人口, 移动互联网渗透率超70%,电商年增速20%以上,但大平台Shopee、Lazada的直播工具,对中小商家来说太“重”——要开店、要交保证金、还要跟着平台规则走。Upmesh偏偏捡了块“轻骨头”:不用开店, 挂个链接就能在Facebook、Instagram直播卖货,这对那些有私域流量但没技术的小商家,简直是雪中送炭。

直播卖货的“手忙脚乱”:中小商家的订单管理困境

说真的, 东南亚的中小商家在直播卖货时最头疼的莫过于一边盯着屏幕互动,一边手动记订单。粉丝在评论区刷“要这个黑色M码”“再拿5件那个面膜”, 主播得拿个本子记,或者让助理截屏,然后去后台找商品、改库存、发链接,中间但凡卡一下订单可能就飞了。新加坡做服装的商家Lisa就抱怨过:“有次直播一边处理20个订单, 漏了3个,粉丝直接取消关注,损失近千新币。”

这种“手工作坊式”的订单管理,转化率能高到哪儿去?行业平均水平大概在8%-10%,但用了Upmesh的商家,这个数字直接翻到15%以上。他们的工具像个“隐形操盘手”:AI实时抓取评论里的关键词, 比如“白色+L码+2件”,自动匹配库存,3秒内把结账链接发给用户。整个过程用户无感,但商家省下的时间和错误率,就是真金白银的利润。

Upmesh的“隐形操盘手”:自动捕捉订单背后的技术逻辑

Upmesh的核心其实就一件事:让直播卖货的订单处理从“手动档”变成“自动档”。他们开发了一套自然语言处理算法, 能识别不同语言的商品描述——英语、马来语、泰语甚至带的评论,都能准确拆解出商品属性。比如菲律宾粉丝说“ung kulay na asul na shirt, size L”,系统立马知道是“蓝色L码衬衫”。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AI识别不都挺牛吗?但东南亚的语言环境太复杂了 、缩写、错别字满天飞,Upmesh的技术团队花了半年时间,专门采集了东南亚社交媒体的“野路子”语言数据,才把准确率提到95%以上。CEO Wong Zi Yang说:“我们不是要做最牛的AI,要做最懂东南亚直播的AI。”

东南亚电商的“蓝海”还是“红海”?Upmesh的差异化生存之道

一提到东南亚电商, 大家想到的就是Shopee、Lazada,这两家巨头把持着70%的市场份额,直播功能也搞得风生水起。但Upmesh偏不走寻常路——它不建平台,只做“工具服务商”。就像给商家递了个“直播增强包”,让他们在自有流量里就能卖货,不用给平台抽成太多。

马来西亚的美妆品牌Maya就是典型例子。他们不想入驻Lazada,担心被比价,又想用直播带货。用Upmesh后 他们每周在Instagram直播3次每次2小时粉丝互动量是平时的5倍,订单量从每周50单冲到200单,复购率还提升了25%。这种“轻资产”模式,对中小商家比开个平台店铺划算多了。

750万美元之后:Upmesh的“野心”与“现实”

这轮750万美元, Upmesh打算花三件事:扩大印尼、越南市场、上线Instagram专属直播工具、搞物流自动化。东南亚的物流有多坑?一件货从新加坡发到雅加达, 最快3天慢的话能拖一周,Upmesh想整合本地物流商,实现“下单-发货-追踪”全自动化,这确实是个痛点。

但挑战也不小。TikTok今年在东南亚猛推直播电商,自家工具越来越完善,肯定会抢Upmesh的生意。还有本土玩家,比如印尼的Kliklik,也在做类似的事。Wong Zi Yang说:“我们不跟巨头拼流量, 拼的是‘快’和‘准’——商家要改个功能,我们24小时内上线;算法识别错了我们3天内迭代。”这话听着挺硬,但技术迭代的速度,真能跟上市场变化吗?

中小商家的“轻量级电商军师”:Upmesh能复制中国直播电商的奇迹吗?

中国的直播电商,从李佳琦到董宇辉,把“人货场”玩到了极致,但东南亚不一样。语言多、文化杂、支付习惯差异大——泰国喜欢货到付款,新加坡偏爱电子钱包,印尼的二维码支付还没普及。Upmesh的策略是“不搞大一统”, 针对每个市场定制功能:在泰国支持货到付款订单自动标记,在新加坡接入PayNow即时转账。

新加坡海鲜供应商SeaFresh的案例就很说明问题。他们用Upmesh在Facebook直播卖活龙虾, 粉丝评论“要3只1.2公斤的”,系统自动称重、打包、发物流单号,从下单到发货不超过10分钟。这种“所见即所得”的体验,让他们的复购率从15%飙升到40%。但问题来了:如果未来大平台开放更灵活的直播工具,这些小商家还会 loyalty 吗?

从“工具”到“生态”:Upmesh的下一步棋

现在的Upmesh, 像个“订单处理专家”,但团队想的不止于此。他们下一步要搞“商家大脑”——分析直播数据, 告诉商家“你周三晚上8点直播卖得最好”“这款蓝色衬衫回头客多,建议多备货”。甚至可能接入供应链服务,帮商家找货源、谈折扣,甚至提供小额贷款解决资金周转问题。

Leo Capital的合伙人王淮在种子轮时就说:“他们不是在做工具,是在建一个中小商家的‘直播电商生态’。”生态这个词有点大, 但如果真能把订单、数据、供应链、金融串起来Upmesh的护城河可就不止是技术了。

资本追逐下的“冷静思考”:直播电商工具真的能赚钱吗?

750万美元砸进来资本肯定不是做慈善。但Upmesh的盈利模式, 现在还是靠SaaS订阅费——商家按月付钱,基础版99美元/月,能处理500单;高级版299美元/月,无限单量。300家商户,就算一半用高级版,月收入也就4.5万美元,去掉研发和营销,利润薄得像纸。

Monk's Hill Ventures明摆着看到了更长远的图景:东南亚直播电商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能到200亿美元,工具服务商能分走10%的份额。但这条路不好走,TikTok、Shopee这些巨头随时可以用“免费工具”抢市场。Upmesh的底气在哪?或许是它离中小商家更近——懂他们的痛,也知道怎么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至于能不能把“工具”做成“生态”,资本给的时间,可能不多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