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韩国家装改造App「OHouse」完成1.82亿美元融资了吗

1.82亿美元到账,OHouse的“家装野心”真能落地吗?

5月9日一条融资消息在家装圈炸了锅:韩国家装改过App「OHouse」母公司Bucketplace宣布完成1.82亿美元D轮融资。投资方阵容堪称豪华——软银亚洲风投、 淡马锡旗下Vertex、Bond资本、韩国发展银行……一众全球知名机构集体下注,让这家韩国本土家装App瞬间站上行业风口。但仔细想想,1.82亿美元砸向家装改过OHouse凭什么能让资本如此疯狂?它的“全球扩张”计划,会不会只是画了一张大饼?

融资背后:数字里的“野心”与“底气”

先看数字。1.8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12亿,这在国内家装赛道算得上是天价融资。要知道, 2020年11月,Bucketplace完成7000万美元C轮融资时估值刚到8.9亿美元,短短两年半时间,估值飙升至14亿美元,翻了快一倍。这增速,放在任何一个赛道都足够亮眼。但问题来了:家装改过是个重体验、重服务的行业,OHouse凭什么撑起这个估值?

韩国家装改造App「OHouse」完成1.82亿美元融资
韩国家装改造App「OHouse」完成1.82亿美元融资

答案藏在用户数据里。官方资料显示,OHouse目前月活用户突破1000万,下载量超2000万次。在韩国本土,这个数据相当于每5个有装修需求的人里就有1个打开过OHouse。更关键的是它的商业模式——不是简单卖家具,而是用“样板间图片+商品链接”的闭环,让用户边看边买。设计师上传装修案例,用户点击图片里的沙发、窗帘,直接跳转购买。这种“所见即所得”的模式,把线下样板间的体验搬到了线上,转化率比传统电商高了不少。内部人士透露, OHouse的家具商品复购率能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1.8倍,这或许是资本愿意买单的核心原因。

从“图片社区”到“家装生态”:OHouse的“变形记”

时间拉回2016年, OHouse刚上线时只是个设计师分享装修案例的小社区。室内设计师们晒自家照片,DIY爱好者们蹲案例抄作业,用户看着喜欢的样板间,问一句“这沙发哪买的?”运营团队灵光一现:为什么不把商品链接直接贴上去?就这么简单的一步,OHouse从“看图工具”变成了“卖货平台”。但野心不止于此。2021年6月,他们上线了“次日达”家具配送服务——用户下单时选好送货时间,第二天就能收到新沙发。这在韩国家装行业堪称颠覆,要知道传统家具配送动辄等一周,OHouse用高效的供应链抢占了用户心智。

更狠的是他们还拉来了5000多家装修公司入驻。用户想刷墙、改水电,打开OHouse就能找到靠谱的师傅,还能对比报价、看对方过往案例。这下好了 从设计、买家具、送货到施工,OHouse把家装全流程包了硬生生把自己做成了“家装生态平台”。创始人Jay Lee不止一次在采访中说:“我们的目标不是成为最大的家具电商平台,而是成为用户住宅空间的第一入口。”这话听着狂,但看看现在的OHouse,还真有点意思。

全球扩张:日本东南亚先开刀,AR技术是“杀手锏”?

拿到1.82亿美元,OHouse明确说了:要打国际市场,首选日本、东南亚和美国。但海外扩张哪有那么容易?就拿东南亚当地家装市场分散,消费者更习惯线下逛家具城,对线上买大件家具的信任度不高。OHouse在韩国的“样板间+电商”模式,到了东南亚会不会水土不服?别急,他们手里有张“王牌”——AR技术。

想象一下:你打开OHouse, 拍下自家客厅的照片,屏幕上就能“放”进去一款北欧风沙发,还能360度旋转看效果,点击就能下单。这种AR体验,OHouse已经研发了两年多。Jay Lee透露,未来用户甚至能通过AR预览“浴室改过后是什么样”“换个吊灯氛围差多少”。如果AR体验做扎实OHouse或许能绕过“线下体验不足”的坑,直接用“虚拟试装”打开海外市场。但话说回来 AR技术听着酷,实际体验过的人都知道:手机里的颜色、尺寸和现实总有差距,用户真的会为这种“模拟效果”买单吗?这得打个问号。

行业“红海”:OHouse的对手们, 比想象中更猛

尽管OHouse在韩国风生水起,但放眼全球,家装改过赛道早已是一片红海。美国的Houzz, 成立比OHouse早十年,用户规模超4000万,同样是“样板间+电商”模式,还打通了设计师预约服务;欧洲的Wayfair,专攻家具电商,年营收百亿美元级;国内的美家信息、好好住也在社区+电商的路上狂奔。OHouse想杀出重围,光靠“韩国经验”远远不够。

更关键的是这些老牌玩家早就开始布局AR了。Houzz的AR功能能让用户把虚拟家具“摆”进家里 Wayfair的View in Room功能上线五年,积累了海量用户数据。OHouse的AR技术,能不能做出差异化?比如结合韩国小户型特点,开发“空间放大”AR滤镜?或者针对东南亚热带气候,推荐防潮、耐晒的家具材质?这些细节,才是决定AR能不能成为“杀手锏”的关键。

资本的“狂热”与“冷静”:家装改过的钱好赚吗?

1.82亿美元的融资, 让OHouse站在了聚光灯下但资本狂热背后冷静的人会发现:家装改过是个“慢生意”。家具供应链长、物流成本高、施工服务难标准化,每一个环节都在烧钱。OHouse虽然打通了设计、卖货、配送,但施工环节的5000家装修公司,如何保证服务质量?一旦出现施工纠纷,用户会不会迁怒于平台?这些都是潜在的风险点。

而且, 全球DIY家装市场虽然预计2028年能增长到5149亿美元,但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欧美和东南亚新兴市场,竞争早已白热化。OHouse想从这些巨头嘴里抢肉,难度不比在国内开一家线下家具城小。资本愿意给钱, 是看好它的模式潜力,但能不能把潜力变成利润,还得看OHouse能不能啃下“本地化”“供应链”“用户体验”这几块硬骨头。

写在再说说:家装改过的“下一站”,会是AR+全球化吗?

不管怎么说OHouse的1.82亿美元融资,给家装改过行业扔下了一颗“炸弹”。它证明了“样板间社区+电商+服务”的模式有潜力,也把AR技术和全球扩张推到了行业风口。但野心越大,挑战越多。AR能不能让用户“爱上虚拟装修”?全球扩张能不能避开“水土不服”的坑?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要等OHouse真正走进日本、东南亚的市场才能揭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家装改过早已不是“卖家具”那么简单, 谁能把“空间体验”做到极致,谁就能拿到通往未来的门票。至于OHouse能不能拿到,还得看它接下来怎么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