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之后,韩国电商市场是否已走进新时代
7月8日 韩国电商市场的分水岭
说实话,7月8号那天不少做Coupang的卖家可能都懵了——前一天还在忙着铺货刷单,第二天突然被告人知“自发货这条路彻底堵死了”。平台公告写得明明白白:7月8日后不再接受自发货, 只能用CGF/CGFlite官方物流,已注册的链接不受影响这个。但据雨果跨境了解, 不是所有卖家都收到通知,部分老店铺还能保留自发货功能,这波操作直接把市场搅得人心惶惶。有人觉得这是平台在清场,也有人觉得这是“旧船票登不上新客船”的自然淘汰。
自发货退场,到底是为什么?
经营Coupang一年多的卖家赵龙跟雨果跨境聊过他说自发货被叫停的导火索其实是“假货横行”。你想啊, 自发货成本低、类目限制少,七八成的卖家都选这条路,后来啊问题来了:有人卖韩国律法不允许的商品,有人刷单造假,甚至有人倒卖消费者个人信息。平台要追溯?难,主要原因是物流链路不透明。消费者投诉多了信任度就下去了Coupang好不容易做到韩国最有价值品牌前十,可不能砸在自己手里。

官方说法倒是冠冕堂皇:“提升发货速度,强化物流追溯,改善消费者体验”。但赵龙点破本质:“自发货便宜啊,卖家省了运费,消费者等得久,平台还要背锅。现在强制用官方物流,时效上去了责任也清晰了何乐而不为?”你看, 2020年韩国网上购物交易额163.1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9.1%,Coupang市场份额从2018年的6.9%涨到2019年的7.9%,蛋糕越做越大,平台肯定要选更靠谱的玩家一起吃。
自发货卖家的“阵痛期”:成本涨, 模式改
物流成本上涨,利润被“割肉”?
“以前自发货一单才20块钱,现在官方物流要40多,利润直接砍半。”这是不少卖家的真实写照。赵龙说 入驻官方仓有资质要求,原来的产品可能不符合入仓标准,运营类目受限不说流量还会被限制——平台对自发货的链接悄悄降低了权重,你不改,就只能等死。更麻烦的是 RCEP虽然2024年2月对韩国生效,通关效率提升了但官方物流的价格摆在那,中小卖家的利润空间被挤得越来越窄。
港宝供应链运营总监吴雯娟的看法更直接:“短期内出货量肯定下滑,但这是逼着物流商升级服务。”她说以前靠低价抢市场的物流商,现在得在海外仓、金融、支付这些领域找新出路,“不然就被淘汰了”。说白了物流革命倒逼整个供应链变阵,卖家要么跟着升级,要么被拍在沙滩上。
从“铺货狂魔”到“精品匠人”, 模式大换血
“以前铺货模式就是‘一键复制’,把其他平台的产品丢到Coupang,详情页用翻译软件糊弄一下靠测评和刷单出单,现在行不通了。”赵龙说7月8日之后“铺货赚快钱”的时代彻底结束。平台不再显示销量, 韩语翻译不通顺的链接根本搜不到,数据分析工具又跟不上,那些靠“复制粘贴”的卖家,连弯道超车的机会都没有。
新模式的核心是什么?赵龙了三点:得在韩国注册商标, 做品牌化;得找个靠谱的企业代理人,处理纠纷;得懂韩国律法,别踩红线。说白了就是从“卖货”转向“做品牌”,从“游击队”变成“正规军”。你看, 韩国互联网普及率98%,4800万用户里60%以上都用Coupang,这群消费者不缺选择,他们要的是靠谱、优质的产品,而不是一堆“垃圾链接”。
韩国电商的“新红利”:合规玩家的淘金热
平台红利还在 但门槛高了
有人问,Coupang的自发货政策收紧,是不是意味着市场红利没了?恰恰相反。eMarketer数据显示,韩国零售电商销售额连续几年全球第五,2025年可能冲到第四。外媒分析,Coupang的GMV未来3年还会增长,用户基数在那,平台还在扩张,红利期远没结束。只是门槛高了不是谁都能来分蛋糕了。
赵龙举了个例子:“有个做家居的卖家,以前靠自发货铺了200个链接,月销也就10万。现在转精品模式,只做10个爆款,注册了韩国商标,用了官方物流,月销涨到30万,利润还更高。”这说明什么?市场越来越正规化,门槛越高,竞争对手越少,一批中小卖家被淘汰后剩下的合规玩家反而能“闷声发大财”。
RCEP加持, 中国卖家的“合规化机遇”
2024年RCEP对韩国生效,通关效率提升,成本降低,这对跨境卖家是大利好。商务部报告显示,到2035年,RCEP会让中国出口累计增长3154亿美元。但前提是——你得合规。赵龙说:“以前靠自发货打擦边球的卖家,现在要么转型,要么退出。但那些早就注册商标、用官方物流的卖家,正好借RCEP的东风,把生意做大。”
吴雯娟也提到, RCEP生效后很多物流商都在布局韩国海外仓,“以前自发货要7天现在海外仓2天就能到,消费者体验上去了复购率自然高”。合规化不是枷锁,而是通往更高利润的门票,就看卖家能不能抓住。
未来已来:韩国电商的“丛林法则”变了
野蛮生长结束, 合规为王
“随便上什么品,连详情页都不用翻译的时代已经完全结束了。”赵龙这句话,戳中了很多卖家的痛点。Coupang加强监管,从发货时效、物流服务、产品质量到店铺资质,全方位收紧。那些靠售假、刷单、恶意降价的卖家,会被一波波封号潮洗掉。这不是坏事,市场需要净化,合规经营的卖家反而能获得更多流量和信任。
Brand Finance的数据显示, Coupang已经是韩国最有价值品牌之一,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度越来越高。平台自然要维护这份信任,让“合规”成为游戏规则。赵龙说:“未来在Coupang,不是谁的价格低谁赢,而是谁的产品好、服务好、品牌强谁赢。”这就像从“菜市场游击战”变成了“商场正规战”,拼的是实力,不是套路。
中小卖家的“生存指南”:要么转型, 要么出局
对于还在用自发货的中小卖家,赵龙给的建议很实在:“赶紧转官方物流,不然连入口都没有。一边,把铺货的链接砍掉,只留精品,注册商标,找个韩国代理人。”这不是选择题,是必答题。吴雯娟也提醒, 物流成本上涨是暂时的,但品牌化和合规化是长期趋势,“现在转型,还能赶上末班车;等平台彻底清场,就晚了”。
反过来想,7月8日这个节点,何尝不是“新时代”的开始?旧模式的红利期结束了新模式的红利期才刚刚开始。那些早就布局合规、做品牌的卖家,正在弯道超车;还在犹豫的,只能看着别人吃肉。韩国电商市场的“丛林法则”变了适应者生存,不变者淘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