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亚马逊新功能推出,卖家如何利用神器实现爆单

从“防跟卖”到“促转化”:亚马逊透明计划升级后 卖家爆单的新逻辑变了

最近不少卖家后台收到了亚马逊的推送,说是商品详情页多了一个蓝色的小“T”标。有人截图发到群里瞬间炸开了锅——“这玩意儿能防跟卖吗?”“加了这个转化率真能涨?”“要不要花这钱?”说实话,做亚马逊的谁没被跟卖坑过?Listing好不容易做起来突然冒出一堆低价跟卖,广告一开就亏钱,差评还接踵而至。亚马逊这次推的透明计划升级,到底是真·爆单神器,又又一个让卖家掏腰包的噱头?

“小蓝标”不是随便贴的, 亚马逊想用这个告诉你:我是正品

打开加入透明计划的商品详情页,五点描述下方会多一个蓝色的“T”标志,旁边写着“Transparency”。这个位置很讲究——正好在消费者最关注的购买决策区附近。你想想, 用户刷到一个产品,先看主图、再看价格,然后瞄一眼五点描述,这时候突然冒个蓝标,视觉冲击力比堆砌关键词强多了。有做过A/B测试的卖家反馈, 同样的产品,带蓝标的Listing点击率比不带的高出15%左右,数据不会说谎。

惊喜!亚马逊推出重大功能,卖家爆单新神器
惊喜!亚马逊推出重大功能,卖家爆单新神器

这个蓝标不是随便贴的。亚马逊要求每个加入透明计划的商品, 外包装上都必须贴一个带Transparency logo的标签,标签上还有独一无二的序列码。消费者收到货后扫码能看到啥?可能是产品安装视频,可能是品牌故事,甚至能直接验真——告诉你这个码是不是第一次被扫。去年有个做厨房刀具的卖家跟我说 他加透明计划后差评里“假货”相关的投诉直接降了70%,主要原因是买家扫码看到是正品,骂都骂得理直气壮不起来。

防跟卖只是基础, 透明计划真正的“杀招”在售后

跟卖克星:序列化代码让假货无处遁形

做亚马逊的都懂,跟卖就像狗皮膏药,你降价他就跟,你开广告他就蹭。以前靠备案投诉,慢还不说亚马逊处理起来跟挤牙膏似的。透明计划直接从根源上断了跟卖的路——每个商品都有独立序列码, 亚马逊仓库入库时会扫描,只有带码的正品才能上架。有家做蓝牙耳机的卖家跟我算过账, 2024年3月加入透明计划后跟卖账号从8个降到2个,广告ACOS直接从38%压到25%,一个月省的广告费够付半年的透明计划费用了。

消费者信任卡:扫码验证比千字描述管用

亚马逊买家现在越来越“懒”,没人有耐心看大段的产品描述。但他们喜欢扫码——手机一扫,视频一放,比你说破喉咙都有用。有个做宠物用品的卖家, 在透明计划的小卡片背面印了“扫码看狗狗使用教程”,后来啊扫码率高达35%,教程页面的转化率有18%。更绝的是 有些品牌把售后联系方式印在卡片上,买家有问题直接扫码联系,差评率下降的一边,好评还多了不少——“客服响应快,产品有保障”,这不比刷单刷出来的好评真实?

申请透明计划前, 这些坑得先避开

别光顾着高兴,透明计划不是谁都能加,也不是加了就万事大吉。去年有个新手卖家,没搞清楚规则就瞎申请,后来啊主要原因是商标没备案被拒,白白浪费了半个月时间。还有的卖家以为贴个标签就行,后来啊序列码贴歪了亚马逊直接把Listing暂停了——你说冤不冤?

资质门槛是第一道坎:必须完成亚马逊品牌备案,而且商标得是R标,TM标不行。去年亚马逊把透明计划 到10个站点,美国、加拿大、日本都能用,但前提是你得在这些站点都备案了。成本也得算清楚:每个ASIN前2万个码免费,超了之后每个码收1-5美分,卖得多的卖家这笔费用可不低。有家做户外装备的卖家算过账, 他一个ASIN一个月卖5万单,超出的3万个码按2美分算,每月就要多花600美元,比广告费还肉疼。

老卖家的实战经验:用好小卡片, 让品牌“长”在消费者心里

加入透明计划只是第一步,怎么用好里面的“小玄机”才是关键。去年双11前, 有个做母婴玩具的卖家在卡片上印了“扫码领10元无门槛券”,后来啊扫码率飙到50%,复购率提升了20%。他跟我说消费者扫码领券的那一刻,就等于完成了“品牌触达”——下次买玩具,说不定就想起你家了。还有的卖家把社交媒体账号印在卡片上,粉丝量蹭蹭涨,比投Facebook广告便宜多了。

扫码引导语也别瞎写。亚马逊官方给了7个选项,选“查看产品视频”和“验真”的效果最好。有个做电子烟的卖家, 一开始写“关注我们领礼品”,后来啊扫码率不到10%,后来改成“扫码验真,保障平安”,立马升到25%。消费者就吃这套——简单直接,能解决他们的痛点。

透明计划不是万能药, 这些卖家别跟风

说了这么多好处,但透明计划真不是适合所有人。卖低价标品的卖家得掂量掂量, 比如9.9美元的手机壳,加透明计划后每个码成本2美分,一单利润直接少20%,还赚啥钱?还有做新品测试的,前三个月可能就卖几百单,2万个免费码根本用不完,这时候加入纯属浪费。最关键的是非品牌卖家连申请资格都没有,别听别人瞎忽悠,先把商标备案了再说。

亚马逊推这个功能, 说白了就是在筛选卖家——愿意花钱做品牌、做体验的,亚马逊给你流量;只想搞低价、赚快钱的,慢慢往后排。有第三方机构做过统计,加入透明计划的卖家,平均客单价比同行业高15%,复购率高8%,这说明什么?消费者愿意为“正品保障”和“品牌体验”买单,这才是亚马逊想看到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