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亚马逊ONT8仓库关闭导致无法入仓

ONT8仓库突发关闭, 跨境卖家的入仓噩梦开始了

亚马逊ONT8仓库突然关闭的消息像一颗炸弹,在跨境卖家群里炸开了锅。原本计划好的入仓节奏彻底被打乱, 215高速封闭成了压垮骆驼的再说说一根稻草,进出ONT8、ONT9、XLX2、SBD3这些仓库的必经之路断了货卡在半路进不去,仓库预约被取消,补货计划全部泡汤。有卖家在群里吐槽, 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次调整入库时间了再这样下去,库存又要断档,listing权重怕是要跌到谷底这个。

化学品泄漏引发的连锁反应:不只是仓库关闭这么简单

事情的起因挺戏剧化。周五清晨, 一列火车在河滨县佩里斯附近发生化学品泄漏,现场情况紧急,消防员和环保部门赶紧介入,当地居民被紧急疏散,215高速双向封闭。这条路恰好是多个亚马逊仓库的生命线,货柜车堵在路上进退不得。亚马逊官方很快发通知,ONT8仓库正式关闭,其他几个仓库的入仓预约也全部暂停,具体恢复时间等通知。卖家们这下懵了 有些货已经在海上漂了二十多天就等着靠岸后直奔仓库,后来啊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连仓库门都进不去了。

亚马逊ONT8仓库关闭无法入仓;物流延误3月,货代威胁扣货
亚马逊ONT8仓库关闭无法入仓;物流延误3月,货代威胁扣货

更糟的是这种不可抗力引发的延误,物流公司通常不承担全责,损失只能卖家自己扛。有卖家算了笔账,一柜货滞留一天的成本就是几百美金,加上库存断档导致的转化率下降,损失可能上万。但比起人为造成的物流纠纷,这种天灾反而让人稍微能接受点,至少不用跟货代扯皮。

物流延误3个月, 货代威胁扣货:钱没给完货别想走

说到扯皮,最近有个卖家的经历更是让群里的同行气炸了。去年他找了一家货代合作,号称是“庄家直发”,运价比市场价低20%,还不用账期。前几批货确实顺利签收,卖家也没拖欠运费。后来啊今年3月发的一批货, 从重庆查验开始就出问题,一查就是两个月,6月初才放行,7月5日货代清完关,要求卖家付运费。卖家觉得延误太久了想压两个月运费,后来啊货代直接撂狠话:“不结款就扣货,爱要不要。”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再说说卖家妥协,先付了钱才拿到提货信息。

这事在群里引发热议。有卖家骂这家货代吃相难看, 延误是客观原因,凭什么威胁卖家;也有人吐槽卖家太天真,刚成立两年的公司也敢合作,出事是早晚的。更绝的是 深圳全易物流上个月刚暴雷,从让卖家众筹300万清关到申请破产清算,就一周时间,牵扯的货代和卖家少说上百,小卖家直接血本无归。

低价货代的套路:你以为省了运费, 其实被卖了还帮数钱

跨境物流这几年价格透明得厉害,大公司报价都差不多,偏偏有些货代能用低价把货揽过来玩的什么套路?行业人士揭了底:低价揽货+拼柜+账期拆借。新公司为了抢市场,故意报低价,把货收上来后拼一个大柜发过去,中间用账期周转资金。一旦货物不足拼不起柜,或者账期断裂,资金链断了就只能卷钱跑路。深圳全易就是这样,注册一家公司收货,出事了换个马甲再来把卖家当韭菜割。

今年这种事特别多。有数据显示, 2023年上半年中小物流公司倒闭率同比上升15%,主要就是货物不足拼不起柜,价格没优势,服务还跟不上。卖家发货图便宜,再说说可能钱货两空。去年有个杭州卖家贪便宜找了个新货代, 运费省了3000,后来啊货到美国后货代跑路,柜子被码头扣了交了2万美金罚款才提出来算下来亏了更多。

老牌货代就一定靠谱?不一定,资质考察是第一步

那是不是找成立五年以上的老货代就平安了?也不尽然。有卖家反馈,某家做了八年的“大公司”,去年突然暴雷,欠了卖家几千万货款,理由是“海外仓运营不善”。所以考察货代不能只看成立时间,得看三样:公司资质、律法风险、实控人背景。

企查查、 天眼查这些工具得用起来查查公司有没有被施行、有没有经营异常、司法案件多不多。实控人如果有过失信记录或者多次创业失败史,得警惕。有卖家分享经验, 去年选货代前特意去对方公司实地考察,发现仓库里堆着其他公司的货,问起来含糊其辞,果断换了一家,后来才知道那家公司正在卷款跑路的边缘。

极端天气+仓库爆仓:跨境物流的“完美风暴”

ONT8关闭只是冰山一角。今年全球极端天气频发, 美国西海岸暴雨、欧洲港口罢工、东南亚疫情反复,加上亚马逊仓库本身就在爆仓边缘,LAX9、LGB8、SMF3这些热门仓库最近频繁临时关闭,预约时间被临时调整甚至取消。有卖家发帖说 货到洛杉矶等了五天才进仓,尾端派送又延误了三天买家收到货时已经超过退货窗口,差评不断。

亚马逊印度站也添乱, 1.5亿注册用户,30万SKU,但仓库容量跟不上,卖家备货经常卡在入仓环节。eBay提醒卖家,货物无法送达可能被退回,影响账号健康。这种情况下物流延误成了家常便饭,卖家要么躺平接受,要么想办法优化供应链。

多仓库分散备货: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

面对这种“完美风暴”,卖家得学会分散风险。有经验的卖家早就开始多仓库备货了 把货分到ONT8、ONT9、XLX2、SBD3这几个仓库,甚至东海岸的仓库也备一部分。这样即便一个仓库关闭,其他仓库还能补货,断档风险小很多。深圳大卖“跨境通”去年就是这么做的, ONT8关闭时他们还有60%的货在ONT9,转化率只下降了5%,而同行很多都跌了20%以上。

动态监控物流路径也很重要。现在有第三方工具可以实时跟踪货物位置,一旦发现路线异常,赶紧联系货代改道。有个广东卖家用这个工具, 提前三天发现货要经过215高速,马上让货代绕行95号高速,虽然多花了500美金,但避免了延误。

建立物流应急预案:比对手多活三天就是胜利

跨境物流最怕意外所以应急预案必须有。比如 预留15%-20%的备用库存,放在海外仓或者第三方仓;跟2-3家货代合作,别只依赖一家;提前跟亚马逊沟通,如果仓库关闭,申请延长FBA入仓截止时间,去年有卖家成功申请了延期7天保住了listing权重。

实在不行,就做FBA和FBM结合。非核心产品走FBM,虽然利润低点,但能保住现金流。杭州卖家“小家电王”就是这么干的, 今年FBM占比提升到30%,虽然利润少了10%,但库存周转率提高了25%,现金流反而更健康了。

行业洗牌加速:活下来的都是“狠角色”

ONT8关闭事件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跨境物流行业的脆弱性。低价竞争、 资金链脆弱、抗风险能力差的小公司会被淘汰掉,剩下的都是有稳定货源、合理价格、完善服务的大公司。这对卖家其实是好事,劣币被清退,选择更靠谱的货代更容易了。

但卖家不能掉以轻心,行业洗牌期也是暴雷高发期。有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物流纠纷同比上升40%,其中80%是主要原因是货代跑路或倒闭。所以选货代时除了资质,还得看对方有没有海外仓资源、能不能提供全程追踪、出了问题能不能及时响应。这些细节,往往比价格更重要。

给卖家的再说说忠告:别让物流成为你的阿喀琉斯之踵

做亚马逊, 产品是1,物流是0,没有这个0,再好的产品也白搭。ONT8关闭事件给所有卖家提了个醒:物流不是简单的运输,而是供应链的核心环节。别贪便宜找新货代,别把所有货放在一个仓库,别等出事了才想起应急预案。

有位做了十年的老卖家说得实在:“跨境这条路, 坑太多,能活下来的,不是最聪明的,是最谨慎的。”现在赶紧检查下你的货代资质,看看库存是不是都堆在一个仓库,物流路径有没有监控。毕竟市场不会等谁,比对手多活一天就能多赚一天的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