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经济兴起,哪些小家电品牌能突围千亿市场
从“懒得动”到“懒得错”:小家电正在重构生活逻辑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那个?加班到晚上十点, 回家只想瘫在沙发上,连外卖都懒得点,直到发现角落里的空气炸锅——扔进去冷冻薯条,按下按钮,20分钟后就能吃到酥脆的“深夜食堂”。这种“懒到极致却不想将就”的状态,正在催生一个千亿级市场。小家电不再是厨房里的“配角”,而是成了年轻人对抗繁琐生活的“救命稻草”。说真的,谁不想花最少的力气,过最精致的生活呢?
那些被“懒”催生的小家电, 到底解决了什么真问题
十年前,提到小家电,大家想到的可能就是电热水壶、电风扇。现在呢?空气炸锅能烤出“空气薯条”, 扫地机器人能绕着沙发腿打转,折叠洗衣机能在出租屋洗内衣……这些产品不是简单“替代劳动”,而是提供了更高品质的生活服务。用过的都知道, 扫地机器人确实比你扫得更干净,打蛋器确实比你手打更蓬松——这种“懒出来的幸福感”,才是年轻人愿意买单的关键。

上世纪90年代末,电热水壶之所以能普及,是主要原因是它解决了“煤气烧水慢”的痛点。现在的小家电,瞄准的是“时间碎片化”的痛点。30岁的职场人于静, 家里堆满了电火锅、养生壶、面包机,“不是为了炫富,是想在加班回家后10分钟吃上一顿热乎饭”。这种“懒人友好型解决方案”,正在重塑消费逻辑——不是“需要才买”,而是“买了才能懒得更舒服”。
小熊电器的“小而美”:把年轻人忽视的“小需求”做成大生意
2006年, 小熊电器在佛山成立,一开始做的只是酸奶机、煮蛋器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谁能想到,十几年后这个“小而美”的品牌成了创意小家电第一股?2019年8月23日小熊电器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开盘即大涨,市值一度突破80亿。背后靠的什么?是“把小需求做透”的狠劲。
300人研发团队, 每年100款新品:创意从哪里来
截至2021年6月,小熊电器搭了3级研发体系,10个研发团队,300多名研发人员,每年开发新品超过100款,近三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60%以上。这些数字背后是对“年轻人忽视的小痛点”的精准捕捉。比如租房党没地方晾衣服, 就出折叠洗衣机;上班族带饭麻烦,就做电热饭盒;宝妈做辅食耗时就搞多功能料理机。
2020年, 打蛋器、电热饭盒、电烧烤炉、绞肉机、煮蛋器这五大品类,在京东平台拿到销售额第一。2022年5月,小熊电器把“年轻人喜欢的小家电”写进品牌定位,不再只卖产品,而是卖“生活方式”。你看他们的产品设计, 粉嫩配色、圆角造型,连说明书都印着“萌系插画”——这哪里是家电,分明是年轻人的“生活搭子”。
EPEIOS的“宅人类”哲学:让产品真正融入生活, 而不是吃灰
2020年,一个叫EPEIOS的品牌突然冒出来专攻“宅人类”市场。成立刚两年,就在2022年5月拿到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它的小家电和传统品牌不一样——不拼功能参数,只拼“能不能让宅家更快乐”。
从YouTube到Instagram:用户分享如何成为“活广告”
EPEIOS的产品设计有个特点:每个场景都配“使用指南”。空气炸锅烤箱附赠食谱, 告诉你怎么烤鸡翅、做蛋糕;电解水杀菌加湿器贴着“搭配空调使用小贴士”,告诉你怎么在干燥季节保持皮肤水润。甚至鼓励用户在YouTube、 Instagram上分享“宅家vlog”,有人用它的二合一空气循环净化器改过卧室,有人用6合1空气炸锅开“深夜零食局”。
这种“用户共创”玩法,让产品彻底摆脱“吃灰命运”。在@epeios_jp的账号上,有个日本用户晒出用加湿器养多肉的照片:“电解水让植物都长得更绿了”。这种“生活感”,比任何广告都戳人。创始人兼CEO-Page说 EPEIOS要让年轻人“懒得更健康、宅得更快乐”——这话说得有点玄,但你看他们的产品,确实抓住了“宅家党”的命脉。
千亿市场背后:老牌与新锐的“围城”之战
小家电市场有多火?据JungleScout报告, 2020年亚洲小家电收入1097.58亿美元,中国占了494.91亿美元,约合3416亿。但老牌玩家和新锐品牌的竞争,早就不是“你死我活”,而是“谁能更懂年轻人”。
国内遇冷, 海外升温:小家电出海的“黄金窗口”
2022年一季度,中国家电零售额1430亿,同比下降11.1%,小家电零售量5189万台,降了18.9%。国内市场“降温”,但海外却热得发烫。日韩小家电市场规模超200亿美金,整个亚洲1000亿美金。比依股份作为空气炸锅第一股, 2022年2月18日上市首日暴涨44%,一周市值超50亿——这背后是海外家庭“宅经济”的需求爆发。
小熊电器海外业务分三块:ODM代工、自有品牌、跨境电商。2021年海外营收占比6.37%,主要靠东南亚经销商。EPEIOS更直接,先啃下日韩市场,再攻欧美。为什么?日韩年轻人租房多、空间小,对“迷你智能小家电”需求大;欧美讲究“效率至上”,多功能产品更受欢迎。这种“因地制宜”的出海策略,比盲目扩张靠谱多了。
别让“智商税”成为绊脚石:小家电的“使用率”难题
说到小家电,很多人会吐槽“智商税”。买了个榨汁机,用一次就积灰;入了台早餐机,煎蛋功能还不如平底锅。据奥维云网数据, 2022年国内小家电销量下滑,除了疫情因素,很大一部分是“跟风党”退场——买的时候觉得“生活品质up”,用了发现“根本用不上”。
从“功能堆砌”到“场景深耕”:品牌突围的关键
怎么破局?别再拼“功能多”,要拼“场景准”。EPEIOS的电解水杀菌加湿器, 瞄准“卧室除菌+保湿”场景,电解水技术能杀灭99.99%细菌,比普通加湿器更“对症下药”;小熊的折叠洗衣机,主打“内衣裤、袜子分开洗”,解决了“租房党没地方晾小件”的痛点。这种“场景深耕”,让产品从“可有可无”变成“非买不可”。
还有个办法是“提升使用率”。小熊电器在产品介绍里放“懒人食谱”,EPEIOS鼓励用户分享“宅家小妙招”。本质上,是把“产品”变成“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你看那些“智商税”产品, 大多卖完就不管了而真正能突围的品牌,都在琢磨“怎么让用户用得久、还想复购”。
未来已来:智能小家电如何成为“生活刚需”
懒人经济不会退潮,只会升级。未来的小家电,不再是“电动工具”,而是“智能生活管家”。比如带AI功能的空气炸锅, 能根据食材自动调整温度;扫地机器人能记住你家户型,规划清扫路线;甚至养生壶能连接APP,提醒你“今天该喝菊花茶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