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亚马逊年入23亿,4年净利翻61倍

从充电宝到户外储能:一个“意外”的23亿神话

2011年成立的华宝新能,谁能想到十几年后会靠着“户外充电宝”在亚马逊上年入23亿?这家最早做充电宝ODM的企业, 2015年突然掉头扎进当时还无人问津的便携储能赛道,后来啊愣是把净利润从0.045亿干到2.79亿,4年翻了61倍。更魔幻的是 2022年Prime Day期间,他们的Jackery品牌在亚马逊美、德、英、日四个站点的户外发电机、太阳能板类目一边霸榜,欧洲市场销售额直接暴涨705%——这数据放谁身上不迷糊?

特斯拉工厂参观带来的转型灵感

2015年, 华宝新能的创始人孙中伟在美国出差时特意跑去特斯拉工厂参观。当时满大街都是燃油发电机,噪音大得能吵醒方圆五里的人,重量轻则十几公斤,重得能压垮一个成年人的腰。他突然想到:户外活动的人真的需要这么笨重的“噪音源”吗?如果用锂电池做储能,轻便安静,会不会有市场?

霸榜亚马逊年入23亿!4年净利翻61倍!深挖“便携储能第一股”的背后......
霸榜亚马逊年入23亿!4年净利翻61倍!深挖“便携储能第一股”的背后......

这个想法在当时简直有点“离谱”。便携储能是个啥?连行业术语都还没普及,国内更是没人做。但孙中伟觉得,户外经济迟早要火,而且特斯拉的火爆已经说明,消费者对清洁能源的接受度正在飙升。2015年, 华宝新能果断砍掉90%的充电宝业务,all in便携储能,还创立了国际品牌Jackery,专门针对海外市场。

亚马逊上的“霸榜密码”:工贸一体如何啃下储能市场

华宝新能能在亚马逊上站稳脚跟,核心就两个字:工贸一体。说白了就是既有工厂能生产,又有研发能创新。2015年转型时 他们手里攥着100多项充电宝专利,这些技术稍加改过就能用到储能电源上——比如快充、BMS电池管理系统,这些都是储能设备的核心。

ODM代工与自有品牌的“双轮驱动”

早期华宝新能给特斯拉、 宝马这些大品牌做ODM代工,表面看是“给他人做嫁衣”,实则在偷师学艺。特斯拉对产品平安性的要求、宝马对工业设计的要求,这些经验全被华宝新能吸收了。他们发现,海外消费者对储能设备的需求很明确:要轻、要平安、要能兼容各种电器,最好还能配太阳能板。

有了代工业务撑营收,自有品牌Jackery就能慢慢打磨。2019年Jackery独立站上线, 一边在亚马逊铺开,2021年亚马逊渠道收入占比就达到了51.81%。关键在于, 代工让他们摸清了海外客户的痛点,比如欧洲人喜欢露营,美国人喜欢房车自驾,Jackery就针对这些场景设计产品——比如能折叠的太阳能板、适配不同国家插头的储能电源。

欧洲市场417%增长:能源危机下的户外经济红利

2022年欧洲能源危机爆发, 电价涨到让人肉疼,户用储能突然成了香饽饽。华宝新能的招股书显示,2022年欧洲地区营收6.91亿元,同比暴涨417%。这数字背后 是实实在在的需求:德国家庭电价一度飙到0.5欧元/度,而户外储能电源配合太阳能板,白天充电晚上用,一度电成本能降到0.1欧元以下。

露营热潮与“离网用电”的真实需求

疫情后全球户外活动爆发, 露营、自驾游、房车旅行成了新潮流。据行业统计,2020年全球91.9%的便携储能电源都产自中国,华宝新能就占了全球20%以上的份额。他们抓住了这个窗口期, 把Jackery打造成“户外生活能源解决方案”品牌,不再只卖产品,卖的是一种“逃离城市、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更绝的是 华宝新能还联合Forbes、NY Times这些顶流媒体做PR,在Google上优化关键词排名,让用户一搜“portable power station”就能看到Jackery。私域流量上, INS和FB官方主页各攒了10万粉丝,时不时发点户外实测视频,用户信任度直接拉满——站内转化ROI能不高吗?

58.7%毛利率的秘密:垂直细分的品牌溢价陷阱

华宝新能的毛利率有多恐怖?2021年第一季度,便携储能产品毛利率高达58.7%,比很多消费电子行业高出一大截。这背后是垂直细分赛道的品牌溢价。当Jackery成了“户外储能”代名词, 定价权就稳了——同容量产品,他们敢比杂牌贵30%,消费者还觉得值。

“电小二”与“Jackery”的双品牌矩阵

国内市场,华宝新能用“电小二”品牌主攻工商业储能。中国家庭储能需求低,但工厂、商铺经常停电,储能电源能当备用电源,还能利用峰谷电价差套利。2020年280Ah电力储能电池, 国外市场毛利能比国内高10%-20%,这就是“海外反哺国内”的逻辑——中国供应链成熟,成本低,卖到国外赚溢价,国内再通过技术升级降本。

双品牌策略让他们避开内卷。Jackery专攻高毛利的海外户外市场, 电小二深耕国内工商业,2022年海外营收占比94.1%,国内营收仅5.9%——这比例看着悬,但利润率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狂飙的代价:工贸一体卖家的“甜蜜与烦恼”

华宝新能的成功, 让很多工贸一体卖家眼红,但他们的路真那么好走吗?2022年9月,华宝新能登陆创业板,发行价237.5元/股,成了“年内最贵新股”。资本追捧的背后 是高增长的隐忧:2022年1-9月净利润预计2.13亿-2.92亿,增速从去年的302.53%骤降到0.11%-36.94%——狂飙之后增速明显放缓了。

从代工厂到“储能第一股”的资本博弈

工贸一体的核心是“工”,但华宝新能现在更像“贸”。2021年研发费用率仅3.2%,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有人说他们靠的是吃供应链红利,一旦中国储能产能过剩,毛利率肯定崩。更现实的问题是欧洲能源危机缓解后户外储能的需求会不会断崖式下跌?2022年德国站销量环比增长93%,但2023年增速已经明显放缓了。

还有品牌化的“坑”。Jackery在亚马逊上卖得好,但独立站流量根本比不上独立站。2023年他们加大了社交媒体投入, INS和FB粉丝增长却停滞了——用户觉得亚马逊买得更放心,品牌溢价终究要靠产品力支撑,不是靠讲故事。

下一个风口?储能赛道的“冷思考”

华宝新能的成功,让储能成了跨境电商的新风口。2020年全球绿色能源市场8817亿美元,2030年预计能到1977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8.4%。但风口之下全是红海。

中小企业如何避开“巨头陷阱”

华宝新能能成, 是主要原因是他们赶上了“户外经济+能源危机”的双重红利,还手握特斯拉、宝马的代工经验。普通卖家想复制?难如登天。2023年亚马逊德国站储能产品Best Sellers榜单上, 前五名被Jackery、正浩科技、GoalZero把持,剩下50%的市场被无数小卖家抢,价格战打得头破血流,毛利率能到20%都算烧高香。

更现实的建议是:别盯着“储能”这个大词,找细分场景。比如专门做“房车专用储能电源”,或者“钓鱼佬便携电源”,小而美才有机会。深圳市华思旭的负责人说得很实在:“储能电源要做到公司营收30%才算战略核心”——对中小企业 先别想30%,先把10%的细分市场啃下来再说。

储能赛道的故事还在继续,但华宝新能的23亿神话,注定只是少数人的狂欢。对大多数卖家与其追风口,不如把产品做扎实——毕竟资本会退潮,但好产品永远有人买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