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FUL在跨境通不当大哥后,8.69万SKU的弯腰慢行
跨境通:从215亿巨头到ST摘帽的生存游戏
跨境通的名字,在跨境电商圈里曾经是“大哥”的代名词。2018年,这家公司营收冲到215.34亿人民币,安克创新当时还在几十亿的规模里仰望。谁能想到,短短几年后它要靠剥离核心资产、摘掉“ST帽子”续命这个。而曾经被寄予厚望的ZAFUL, 这个对标SHEIN的快时尚独立站,如今像个背着8.69万SKU的老人,在跨境赛道上弯腰慢行。
巅峰时刻:快时尚出口的领头羊
2018年的跨境通,手握两张王牌:环球易购和帕拓逊。前者做独立站,后者玩平台运营,两者撑起了出口业务的半壁江山。ZAFUL作为环球易购旗下的时尚独立站,那时已是海外快时尚圈的小明星。主打泳装、 大码女装,客单价66.17美元,在线SKU数量冲到8.69万,注册用户超5000万,月活一度摸到1709万。行业报告里它总被拿来和SHEIN比较,虽然规模差着量级,但“潜力股”的标签贴得死死的。

可跨境电商的潮水,退起来比涨还快。2019年,库存积压的雷爆了商誉减值像把大刀,跨境通一年亏掉26.86亿。2020年疫情一来物流瘫痪,海外消费降级,亏损直接扩到36.55亿。供应商们堵在门口要钱,环球易撑不住了。2021年, 跨境通忍痛把帕拓逊卖了20.2亿,又把ZAFUL从环球易购里剥离出来单独交给子公司飒腾运营。这一剥离,ZAFUL从“亲儿子”变成了“拖油瓶”,但好歹活了下来。
剥离之后:8.69万SKU的负重前行
剥离后的ZAFUL,日子并不好过。8.69万SKU听着不少, 可对比SHEIN每天上新3000-5000件的恐怖速度,这点家底显得捉襟见肘。品类上, 虽然新增了运动服装、男装、美妆,试图拓宽边界,但核心还是泳装和大码女装——这两个类目竞争本就激烈,SHEIN、SHEIN、还是SHEIN,早已把用户心智占满了。
更扎心的是用户增长。2020年, ZAFUL注册用户5032万,月活1709万;到2022年,注册用户勉强摸到5532万,一年就涨了200万,月活却缩水到771万。这速度,比蜗牛爬还慢。2024年数据更惨:注册用户5777万,月活只剩4.7万——这意味着,90%以上的用户成了“僵尸”。Google Trends里ZAFUL的搜索曲线一路向下海外消费者好像忘了这个品牌的存在。
运营层面ZAFUL的“弹药”也快打光了。母公司跨境通2024年财报显示, 主要原因是推广投入锐减,ZAFUL营收暴跌77.60%,只剩3573.91万元。飒腾作为运营主体,2022年上半年就亏了3589万。推广一减,流量就断;流量一断,转化就崩——这环环相扣的死结,ZAFUL至今没解开。
供应链困局:从“优质资产”到“弃子”的坠落
ZAFUL的衰落,不全是运营问题。供应链的“后遗症”,比想象中更致命。2021年剥离环球易购时ZAFUL不仅要修复和供应商的关系,还得重建物流体系。疫情叠加国际运价上涨,原本7-10天的物流时效,拖到15天以上,退货率蹭蹭往上涨。有供应商在新浪黑猫投诉平台发帖:“被拖欠90万货款,公司失联,ZAFUL的订单现在不敢接了。”供应链的信任危机,像根刺,扎得ZAFUL动弹不得。
跨境通的战略收缩,更是雪上加霜。剥离帕拓逊后出口业务从2020年的100亿营收,暴跌到2022年的4.7亿。公司彻底转向进口业务, 靠卖奶粉、保健品撑着营收——2022年上半年,进口业务占比91.72%,ZAFUL作为出口业务再说说的火种,却成了“弃子”。推广预算被砍、供应链没人管、运营团队流失,ZAFUL想翻身,却连“站起来”的力气都快没了。
对标SHEIN:差距不只是SKU数量
行业里总拿ZAFUL和SHEIN比, 可两者早就不是量级问题,是生态维度的碾压。SHEIN的柔性供应链, 能根据用户反馈7天内调整上新;ZAFUL的供应链,还在“备货-滞销-清仓”的死循环里打转。SHEIN的私域运营, 用APP、社群把用户牢牢锁住;ZAFUL的流量,还靠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广告硬买。SHEIN的转化率能做到15%以上,ZAFUL的数据,连行业平均线都够呛。
更残酷的是快时尚赛道早已卷出新高度。2025年全球时尚电商交易额预计冲到1万亿美元, 但玩家也越来越多:Temu、SHEIN、Amazon Fashion,个个都是“流量收割机”。ZAFUL的定位——泳装、大码女装,看似精准,实则窄得容不下错。一个类目占营收91.63%,意味着抗风险能力约等于零。一旦泳装销量下滑,整个盘子就得崩。
破局之路:ZAFUL还有翻盘的可能吗?
说到底,ZAFUL的困局,是“小而美”在“大而全”时代的必然。8.69万SKU看着多,其实分散到每个品类,竞争力有限。与其铺摊子,不如砍SKU——把泳装和大码女装做到极致,用“极致性价比”和“极致体验”撬动细分市场。参考案例:某独立站专注大码女装,通过用户UGC内容提升信任,转化率提升23%,复购率冲到35%。ZAFUL有5000万注册用户的底子,把这些“沉睡用户”激活,比盲目拉新靠谱。
本地化运营也是关键。ZAFUL虽然启动了20个国家站,但语言、支付、客服都没真正“落地”。比如法国站,法语客服响应慢;德国站,不支持本地支付方式——这些细节,足以让用户转头买竞品。SHEIN的本地化团队,能根据不同节日调整营销活动,ZAFUL的推广,还在用“一刀切”的素材。
再说说得靠母公司“输血”。跨境通2024年预计营收54-58亿,虽然还在亏,但现金流稳了。如果能分10%-15%的预算给ZAFUL,重点砸供应链和用户运营,未必不能杀出条血路。毕竟ZAFUL的品牌底子还在海外消费者没完全忘记它——只是需要个重新认识它的机会。
弯腰慢行, 未必是终点
跨境电商的赛道,从来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跨境通从215亿巨头到ST摘帽,ZAFUL从1709万月活到4.7万,都是行业残酷的缩影。但8.69万SKU的弯腰慢行,不代表彻底出局。供应链能重构,用户能唤醒,品类能聚焦——只要找到自己的节奏,哪怕慢一点,也可能等到风来的那天。毕竟跨境电商的故事,从来不缺“逆袭”的剧本,缺的是“不认输”的胆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