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ikTok日活10.5亿,新目标是什么

10.5亿日活的背后:TikTok的野心与焦虑

短视频行业的增速正在放缓,全球用户红利见顶的信号越来越明显。TikTok却在这个节点抛出了10.5亿日活的年度目标,这个数字比当前8亿多的日活用户高出近30%。有人说这是雄心勃勃的扩张, 但也有人觉得这是被逼到墙角的豪赌——当广告收入增速滑落,电商业务尚未挑起大梁,用户增长成了唯一能撑起估值的故事线。

用户增长:从狂奔到喘息

2022年初, TikTok内部定下了全球日活超10.5亿的目标,这个数字背后藏着对比:抖音在国内的渗透率接近54%,而TikTok全球渗透率还不足20%。如果按54%的渗透率算, TikTok的日活用户按道理讲能突破20亿,但现实是全球能刷短视频的人已经快被薅秃了。

10.5亿日活!TikTok定下新目标,还将拓展新市场
10.5亿日活!TikTok定下新目标,还将拓展新市场

东南亚市场曾是TikTok的增长引擎, 但2022年印尼测试商城入口后团队精力被分散。一位参与过印尼项目的运营人员透露, 为了兼顾直播带货和短视频内容,团队每天要一边对接200多个本地商家,供应链响应速度慢了半拍,导致转化率比预期低了15%。更麻烦的是 欧美市场的用户增长明显乏力,美国日活用户增速从2021年的35%跌到了2022年的18%,TikTok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新兴市场——比如提前半年杀入巴西。

商业化:从广告依赖到电商突围

TikTok的广告收入占比已经从巅峰期的90%跌到了80%,增速放缓像个警钟。字节跳动CEO梁汝波在内部会上直言:“商业化进展低于预期。”2022年TikTok把收入目标定在了120亿美元, 是2021年40亿的3倍,但上半年过去,收入完成度还不到40%,压力全压在了电商业务上。

电商成了TikTok的救命稻草,但这条路并不好走。美国市场原本计划2023年才上线商城, 后来啊提前到了2022年10月,而且只卖本地商家或进口商的商品——不敢碰跨境,怕供应链出问题砸了口碑。巴西市场的推进更急, 2022年6月突然宣布将进入时间表从2023年下半年提前到上半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快时尚电商SHEIN在巴西动作太快:2022年4月SHEIN在巴西投了第三个物流中心,当地市场份额从3%冲到了8%,TikTok再不进场,连汤都喝不上了。

新目标:电商扩张与内容生态的双轨并行

巴西:提前入场的赌注

巴西电商市场像块肥肉, 2021年规模340亿美元,预计2022到2025年每年增长超20%。但肥肉也有骨头——Mercado Libre占了33%的市场份额, Americanas紧随其后留给新玩家的空间不多。TikTok的策略是“社交+电商”组合拳:巴西1.5亿网民里 每天有5000万刷TikTok,平台打算把这部分流量直接转化成订单。

不过本地化是个坎。2022年7月, TikTok巴西团队试水过一次直播带货,邀请本地网红卖美妆,后来啊支付环节出问题,30%的订单主要原因是信用卡支付失败取消。更尴尬的是物流,巴西偏远地区配送时效要7天以上,用户等不及直接退货。一位跨境电商卖家告诉笔者, 他2022年8月在TikTok巴西店试卖过手机壳,主要原因是物流慢,差评率高达25%,再说说只能放弃。

美国:谨慎的本地化试探

美国市场对TikTok来说像块烫手山芋。2022年9月传出消息, TikTok正和直播平台TalkShopLive谈合作,想复制中国的直播带货模式,但没下文。后来才知道, 团队在纠结“卖什么”——如果卖中国制造的商品,怕重蹈覆辙被美国政府盯上;如果只卖本地货,供应链又跟不上。

到头来TikTok选择了保守路线:2022年10月美国站上线时只开放了本地商家的入驻。后来啊呢?数据惨淡,首月GMV不到1亿美元,还不如一个中型网红的带货量。问题出在哪儿?用户习惯没养起来。美国消费者更习惯在亚马逊购物,对TikTok的信任度低。调研机构DataReportal的数据显示, 只有12%的美国用户愿意在TikTok上直接下单,远低于中国的68%。

内容生态:从“刷着玩”到“边刷边买”

想把用户留在平台,TikTok必须改变内容生态。2022年8月,TikTok悄悄上线了“商城”入口,藏在首页底部,用户点进去能直接购物。这个设计很聪明——不用跳出短视频,就能完成从看到买的闭环。印尼市场试运行时这个入口让用户平均停留时间增加了8分钟,转化率提升了22%。

但内容与商业的平衡很难把握。2022年9月,TikTok调整了推荐算法,增加了带货内容的权重,后来啊用户吐槽“刷视频全是卖货”。一位美国用户在社交媒体上抱怨:“TikTok以前是快乐源泉,现在像购物频道。”团队不得不紧急调整算法,把带货内容的推荐比例从30%降到15%,保住用户活跃度。

风险与争议:光环下的阴影

数据隐私:悬在头顶的剑

2022年10月, 欧罗巴联盟再给TikTok上“紧箍咒”——以违反数据隐私法为由,罚款3.45亿欧元。这已经是TikTok两年内第三次在欧洲被罚,理由都是“用户数据收集不当”。更麻烦的是美国,2022年11月,有议员提出法案,要求TikTok剥离中国业务,否则禁用。如果真被禁,TikTok直接损失20%的日活用户,10.5亿的目标就成了笑话。

用户年轻化:商业化的双刃剑

TikTok的用户太年轻了全球67%的用户在34岁以下。年轻用户喜欢刷视频,但买东西?不一定。2022年双11期间,TikTok英国站的转化率只有0.8%,而亚马逊是3.5%。问题出在支付习惯上——年轻人更喜欢先买后付,但TikTok的分期功能还没普及,导致下单率上不去。

竞争:SHEIN的步步紧逼

SHEIN在巴西的扩张让TikTok夜不能寐。2022年5月, SHEIN在巴西推出了“30天无理由退货”,物流时效压缩到2天直接把当地电商的售后标准拉高了。TikTok巴西团队2022年9月调研发现,SHEIN的复购率高达45%,而自己只有12%。为了应对, TikTok在2022年11月宣布和巴西本土物流公司Correos合作,承诺“48小时达”,但能不能实现,还是未知数。

未来路径:在野心与现实间找平衡

短期目标:保住用户, 稳住电商

2023年TikTok的核心任务是把日活冲到10.5亿,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盲目扩张。团队把市场分成了六个大区,每个区集中资源打透。比如东南亚重点做直播带货,欧洲发力本地品牌合作,拉美则靠社交裂变拉新。2022年12月的内部会议显示, TikTok把2023年电商GMV目标定在了80亿美元,比2022年翻一番,但前提是物流和支付问题必须在2023年第一季度解决。

长期野心:成为“超级应用”

TikTok的终极目标是做“超级应用”, 像微信一样,社交、购物、支付、服务全包。2022年11月,TikTok悄悄申请了“TikTok Pay”的商标,准备进军支付领域。如果这条路走通,用户在TikTok里不仅能刷视频、买东西,还能转账、订外卖,日活用户想不涨都难。但这条路注定坎坷——支付牌照、用户信任、监管合规,每一个都是坎。

对中国卖家的启示:跟上节奏, 别掉队

TikTok的电商扩张对中国卖家来说是机会,但得抓紧。2022年10月, 深圳一家做3C配件的卖家商城,他就把商品搬到商城入口。但教训也不少——主要原因是没做本地化运营, 商品详情页全是中文,后来啊转化率只有1%,后来改成葡萄牙语,才提升到8%。

2023年, TikTok会继续在东南亚、拉美、中东扩张,对中国卖家现在入场还不算晚。但得记住:TikTok不是简单的卖货平台, 而是“内容+电商”的复合生态,不会做内容、不懂本地化,迟早会被淘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