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拼多多暴跌30%蒸发1400亿,Temu$1.6包邮模式真的不被市场看好吗

拼多多30%暴跌背后:1400亿蒸发只是开始?

10月24日美股收盘那一刻, 拼多多的股价像被戳破的气球,30%的跌幅直接让市值蒸发1400亿人民币。整个中概股市场跟着哆嗦, 但没人比拼多多更慌——Temu这个被寄予厚望的海外“亲儿子”,最近的日子似乎不太好过。$1.6包邮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可资本市场好像突然 deaf 了这波操作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Temu的“$1.6神话”撑不起股价大厦

Temu刚杀入美国市场时那架势简直是电商界的“价格屠夫”。女包1.59美元、 手机支架0.99美元、袜子0.3美元,包邮还包税,美国消费者直接傻眼:“这玩意儿是天上掉下来的吗?”2023年10月, Temu冲上美国iPhone应用商店下载量榜首,超过亚马逊、SHEIN,连带着拼多多股价一度涨到150美元以上。所有人都觉得,这下拼多多要在北美复制“农村包围城市”的神话了。

惨!拼多多一夜蒸发1400亿!暴跌30%,Temu$1.6包邮不被市场看好?
惨!拼多多一夜蒸发1400亿!暴跌30%,Temu$1.6包邮不被市场看好?

可神话的保质期好像只有三个月。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一出来 数字有点打脸:收入970.6亿元,同比增长85.65%,但低于市场预期的999.85亿元。Temu虽然还在狂奔,增速却悄悄放缓了。更要命的是华尔街分析师们突然集体转向:“$1.6包邮?这生意能赚钱?怕不是在给美国用户发福利吧?”

从Wish到Temu:低价出海的老路为何总走不通?

说到低价出海,拼多多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2015年就杀入美国的Wish,当年也是靠“9.9美元包邮”火遍北美,下载量一度碾压亚马逊。可后来啊呢?2020年后 Wish的评分从4.2暴跌到2.8,用户投诉“商品图片和实物差十倍”“包裹寄了三个月还没到”,再说说沦为“廉价山寨”的代名词,市值缩水90%。

Temu现在走的几乎是Wish的老路。美国消费者论坛上, 吐槽声已经起来了:“买的塑料梳子用一次就断”“耳机戴三天就坏”“退货要自己付国际运费,比商品还贵”。更关键的是Wish当年栽的跟头,Temu好像没躲开——过度依赖低价,忽略了品质和体验。亚马逊凭什么常年霸占美国电商市场?Prime会员两日达、无理由退货,这些才是北美用户真正买单的东西。

北美用户薅羊毛一时爽, 留存率却比不过亚马逊

Temu刚上线时美国用户确实疯了。社交平台上全是“下载Temu返现150美元”“邀请好友得免费商品”的帖子,Reddit上甚至有人晒出“花1美元买10个手机支架”的截图。拼多多把“拉人头”这套玩得比国内还溜,老外也顶不住“薅羊毛”的诱惑。

但羊毛薅完了呢?数据显示,Temu的新用户留存率只有15%,远低于亚马逊的65%。用户次直接卸载。2023年第四季度,Temu的用户平均客单价从12美元降到8美元,这意味着什么?用户越来越只买9.9美元以下的便宜货,平台利润空间被挤得越来越薄。

百亿补贴和商家减费:拼多海外急救有用吗?

眼看Temu在北美有点“水土不服”,拼多多开始在国内疯狂“输血”。2024年3月, 拼多多宣布未来一年减免100亿商家费用,重点扶持Temu卖家;百亿补贴也砸向海外某款热销蓝牙耳机补贴后售价只要19.9美元,比亚马逊便宜一半。东莞虎门的商家群里 有人欢呼“终于能靠Temu赚到了”,也有人私下嘀咕:“补贴一停,价格优势就没了这生意能做多久?”

社交媒体狂撒$10亿,Temu的获客成本有多高?

Temu能在美国快速起量,靠的是社交媒体的“饱和攻击”。TikTok上, 网红们拿着1美元的商品尖叫“太便宜了”;Google搜索里“Temu coupon”的广告铺天盖地。据第三方数据, 2023年Temu在海外市场的营销费用超过10亿美元,单用户获取成本高达15美元,而亚马逊只有8美元。

烧钱换增长的模式,资本市场早就看腻了。2024年Q2,拼多多的营销费用同比增长120%,但Temu的下载量增速却从200%掉到80%。华尔街分析师直接指出:“这种靠广告堆出来的增长,就像踩着高跷走路,迟早要摔跤。”

低价战打到底:拼多多在北美复制“淘宝神话”还是重蹈覆辙?

拼多多在国内能成功,靠的是“低价+社交裂变”。微信群里砍一刀、拼团优惠,把下沉市场用户牢牢锁住。可北美市场不一样, 用户更习惯“搜索购物”,而不是“社交拼团”;亚马逊、eBay这些老牌平台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信任体系,用户不会主要原因是便宜几块钱就放弃售后保障。

更麻烦的是Temu的$1.6包邮模式正在吃掉自己的利润。2023年Q4,Temu的平均物流成本占客单价的30%,远高于行业平均的15%。某深圳跨境电商卖家透露:“在Temu卖0.99美元的手机壳, 运费就要0.4美元,平台再抽成20%,基本是亏本赚吆喝。”拼多多财报显示,虽然Temu收入暴涨,但海外业务毛利率只有5%,国内业务却有25%。

说白了 Temu现在就像在走钢丝:一边是低价吸引用户,一边是利润持续下滑;一边靠烧钱换增长,一边被资本市场质疑“不可持续”。拼多多想靠Temu在北美复制淘宝神话,但北美用户不认“低价至上”,更认“体验为王”。这波30%的暴跌, 或许只是开始——如果Temu找不到比“$1.6包邮”更持久的护城河,1400亿的蒸发可能只是个开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