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店铺共用ebay卖家图片被投诉侵权
江湖传闻:亚马逊卖家被eBay图片“背刺”?
最近跨境电商圈传得沸沸扬扬一件事:有亚马逊卖家主要原因是用了eBay卖家的图片, 突然收到平台的侵权投诉,店铺直接被停售。这消息跟长了翅膀似的,各种群聊、论坛炸开了锅。有人拍着大腿说“早就该出事了”,有人则嘀咕“不可能吧,公用图怎么也算侵权?”两边吵得不可开交,就跟菜市场抢特价鸡蛋似的,谁也说服不了谁。
说到底,这事儿之所以闹得这么大,是主要原因是戳中了跨境电商卖家的痛点——图片。在这个“颜值即正义”的行业里图片直接决定Listing的生死,可偏偏图片又是最容易踩雷的地方。你辛辛苦苦找的“公用图”, 可能早就被别人注册了版权;你随手从eBay扒下来的高清图,可能正被原主盯着呢;就连淘宝上买的“无版权图片包”,说不定都是别人踩过坑的“陷阱”。这让人不禁想问:亚马逊和eBay的图片,到底能不能共用?用了就一定会被投诉吗?

“公用图”到底能不能用?争议背后藏着什么猫腻?
先说说“公用图”这个概念。很多新手卖家总觉得,网上那些看起来“谁都能用”的图片,应该没啥风险。比如产品说明书上的示意图、常见的白底图,或者是某些免费图库里的素材。可现实是这些所谓的“公用图”,可能早就被“有心人”盯上了。
EU跨境交流群就有人爆料, 2023年9月,有卖家把一堆常用产品图注册了版权,然后专门盯着亚马逊卖家投诉,一投诉一个准。更让人无语的是这些图看起来平平无奇,就是那种“随便一搜都能找到”的类型。你说气不气人?就像你走在路上捡了个石头,回家却被人家说“这是我的祖传宝石”,你说这理上说得通吗?
那亚马逊对图片来源到底怎么审核?按平台规则只要你上传的图片符合格式要求,系统一般不会追究来源。可一旦被原主发现并投诉,亚马逊就会启动调查流程。这时候,你就算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主要原因是你根本拿不出“这张图是我原创”的凭据。
老卖家的血泪史:这些图片坑, 我们都踩过
案例1:EU交流群卖家“被侵权”的闹剧
2023年10月,EU交流群里一位卖3C配件的老板大吐苦水。他用的图片是从eBay一个同款产品页扒下来的,觉得对方卖得好,图片肯定没问题。后来啊有一天 亚马逊突然发来邮件,说他的图片侵犯了某公司的版权,要求马上下架Listing,不然就冻结店铺。
这卖家当时就懵了:图片是从eBay拿的,怎么就成了侵权?更离谱的是他联系eBay那边那个卖家,对方直接表示“我不知道啊,我没投诉你”。后来一查,才发现是有人专门用这些“公用图”钓鱼,注册了版权后批量投诉。再说说这卖家花了5000美元请讼师写DMCA反诉信, 折腾了一个多月才把Listing恢复,期间店铺直接停摆,损失了好几万订单。
案例2:深圳卖家的TWS商标噩梦
说到恶意投诉,就不得不提2022年8月亿恩网报道的TWS商标事件。深圳某公司把“TWS”这三个字母注册成商标,然后盯着亚马逊上卖无线耳机的卖家疯狂投诉。只要Listing标题或图片里带“TWS”字样,不管你图片是不是自己拍的,直接被下架。
有个深圳卖家更惨,他用的图片是自己拍的,模特也是自己找的,后来啊还是被投诉。后来才发现,投诉方根本不是图他的图片,而是想通过“商标侵权”逼卖家和解。据他后来在群里说那次他损失了30%的销售额,花了近2万美元才把事情摆平。这种“碰瓷式”投诉,防不胜防啊。
图片侵权不是小事, 这些后果你必须知道
可能有人觉得,不就是用了个别人的图嘛,大不了删了换一张。可现实是图片侵权的后果远比你想象的严重。
轻则Listing被移除,链接权重归零。你辛辛苦苦优化了三个月的关键词,好不容易把排名做上去,后来啊主要原因是一张图被删,一切从头开始。有数据显示, 2023年第二季度,亚马逊因图片侵权的投诉量同比增长了35%,其中60%的卖家表示,链接被删后恢复周期平均需要45天期间日均损失订单量高达80单。
重则店铺被冻结,资金被划扣。如果涉及的品牌比较大,对方可能会直接起诉你。2021年有个卖服装的卖家, 主要原因是用了Nike模特的图片,被GBC律所起诉,再说说赔了1.2万美元,店铺直接被封。更可怕的是这种记录会跟着你的账号,以后想开新店都难。
最让人憋屈的是“虚假投诉”。有些竞争对手会故意用你的图片去注册版权,然后再反过来投诉你侵权。就像知无不言上一位卖家说的:“我先上传自己的图片到独立站, 再用独立站的链接投诉我亚马逊侵权,后来啊亚马逊还真信了说我侵犯了自己的版权。”这种操作,让人血压飙升,有苦说不出。
如何避免踩坑?资深卖家的3个差异化策略
策略1:建立“原创图片防火墙”
既然风险这么高,最稳妥的办法就是自己拍。很多卖家觉得“拍图太麻烦,成本高”,其实不然。现在手机拍照功能这么强,找个纯色背景,打两个补光灯,就能拍出不错的白底图。如果是服装类,找模特试穿;如果是3C类,拍产品细节图+场景图。关键是拍完后一定要保留原图和拍摄时间记录,万一被投诉,这就是你原创的凭据。
有家卖家居用品的卖家, 2022年开始坚持自己拍图,用了半年时间,点击率提升了28%,订单转化率提高了15%。他说:“以前用公用图,总觉得差点意思,现在自己拍的图,细节更突出,买家一看就知道是我们的产品。”
策略2:用“溯源思维”管理图片版权
如果实在不想自己拍, 找供应商要图也是个办法,但前提是——一定要让供应商签“图片授权协议”。明确写着“供应商提供的图片可自由用于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无任何版权纠纷”。这样就算原主找上门,你也可以把责任推给供应商。
还有个办法是用“版权图库”, 比如Shutterstock、Adobe Stock这些,但要注意选“商业授权”的,别用“个人授权”的。有卖家贪便宜用了个人授权的图,后来啊被投诉,图库方直接把他的信息卖给了版权方,再说说赔了8000美元。
策略3:把图片做成“流量密码”, 而不是“侵权导火索”
很多卖家只想着“图片要好看”,却忽略了“图片要有差异化”。其实图片不仅能避免侵权,还能帮你提高转化。比如你的产品和别人一样,但你可以拍个“使用场景图”,或者加个“对比图”,突出你的优势。
2023年“黑五”期间, 有个卖蓝牙耳机的卖家,别人都用白底图,他却拍了个“跑步时佩戴图”,背景是公园,模特正在流汗。后来啊这张图让他的点击率比同行高35%,转化率提升了20%。他说:“买家不是看图有多高清,是看图能不能让他们产生代入感。”
写在再说说:在跨境电商的“丛林”里 图片是武器也是软肋
说到底,亚马逊和eBay的图片能不能共用,答案是“能,但有前提”。前提是这张图真的没有版权,或者你已经拿到了授权。可现实是大部分卖家根本没精力去查这些,只能赌“不会被投诉”。
但跨境电商这行,最忌讳的就是“赌”。你以为的“公用图”,可能是别人埋的“雷”;你以为的“小概率事件”,可能每天都好的图片不仅能帮你避免侵权,还能让你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就像一位做了8年亚马逊的老卖家说的:“以前总觉得图片是‘面子工程’, 现在才明白,它是‘命根子’。你把图片做好了平台会给你流量,买家会给你订单,竞争对手想抄都抄不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