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这个品牌TikTok美妆榜霸占,一次推广怎么吸粉70万

从代工厂到TikTok美妆榜霸主:菲鹿儿一次推广吸粉70万的秘密

跨境电商的美妆赛道上总有些让人意外的故事。有的品牌靠砸钱铺广告, 有的靠明星代言,而菲鹿儿FOCALLURE却用一种近乎“野路子”的方式杀出重围——在TikTok美妆榜单霸榜整整一年,单次推广活动硬是吸粉70万+。这背后不是运气,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用户心智占领战。今天咱们就扒开菲鹿儿的运营手册, 看看这个从广州外贸工厂转型的品牌,是怎么把东南亚年轻用户牢牢攥在手心的。

代工厂出身的“叛逆者”:不做贴牌做自己的牌子

2013年的广州即至商贸有限公司, 跟无数珠三角外贸厂没两样,每天忙着给海外品牌代工生产彩妆,订单来自欧美、中东,利润薄得像刀片。老板们大概没想到, 三年后这家厂子会突然“叛逆”一把——2016年,他们自立门户创立了菲鹿儿FOCALLURE,决心不再给别人做嫁衣。

一次推广吸粉70万+,这个品牌霸占了TikTok美妆榜
一次推广吸粉70万+,这个品牌霸占了TikTok美妆榜

有意思的是菲鹿儿从出生就把目标对准了海外市场。那时候国内美妆品牌还在厮杀线下渠道,它已经悄悄把货铺到了Shopee、Lazada、速卖通上。这步棋现在看堪称神来之笔:国内卷不动,就去蓝海市场搏一把。东南亚电商刚起步,消费者对美妆的需求旺盛但品牌认知度低,这不就是新品牌的温床?

2017年all in TikTok:当短视频还只是“玩具”时

说到菲鹿儿的TikTok布局,得把时钟拨回2017年。那时候国内抖音刚火, TikTok还在海外试水,大多数品牌抱着观望态度,觉得短视频就是年轻人玩闹的“玩具”。菲鹿儿却反其道而行之,把团队主力砸向TikTok,赌的就是短视频的带货潜力。

现在回头看,这步棋看得够远。2017年东南亚智能手机渗透率飙升, Z世代开始成为消费主力,他们不爱看长广告,却能在15秒短视频里被种草。菲鹿儿早早就摸清了这群年轻人的脾气:内容要短、要酷、要有真实感,最好还能让他们跟着玩起来。

社交媒体矩阵:不是简单复制,而是差异化运营

菲鹿儿玩社交媒体从来不是“一键转发”那种懒政。Facebook、Instagram、TikTok三个平台,它用了三套打法。Facebook上走“精致种草”路线, 邀请20多位达人发产品评测,用#FOCALLURE标签单帖互动稳定在2000-3000;Instagram主打“视觉冲击”,美妆产品的高清特写配上极简文案,粉丝数冲到23万+;而TikTok,则成了它的“主战场”。

最夸张的是印尼市场。菲鹿儿开了“PINKFLASH”和“FOCALLURE”两个账号,粉丝和点赞量直接甩开其他平台十倍。这种差异化运营背后是对用户习惯的精准拿捏:Facebook用户喜欢深度内容, Instagram吃颜值,TikTok用户就要“快、准、狠”——15秒内抓不住眼球,下一个视频就划走了。

网红营销的“反套路”:不追头部, 只看“对不对味”

说到网红营销,很多品牌陷入一个误区:非头部KOL不请,砸钱请粉丝百万的博主。菲鹿儿偏不它选网红的标准只有一个:粉丝画像跟品牌用户重合度。2022年第三季度, 它在越南市场的操作堪称教科书——联合5位腰部美妆博主推广新品,没请天价网红,后来啊单次活动在YouTube引流70万+,转化率突破10%。

更绝的是它跟网红的合作不是“一锤子买卖”。越南博主Luna Beauty用了菲鹿儿的唇釉后 连续三个月自发测评,粉丝留言“求同款”;印尼网红Tasya Farasya直接成了品牌大使,新品一出就抢购,还带着粉丝团集体种草。这种“自来水”效应,比硬广管用一百倍。

本土化不是翻译:把品牌“长”进用户生活里

很多品牌出海把“本土化”等同于“翻译官网”,菲鹿儿却把它做成了“生活植入”。印尼用户爱用#RacunInTikTok标签吐槽美妆产品, 菲鹿儿直接把这个标签融入内容,发布作品必带,瞬间拉近跟当地用户的距离。越南市场更绝, 它发现78.1%的越南人是社交媒体重度用户,尤其爱关注“美容专家”,于是专门找了本地美妆博主做内容,连产品包装都印上了越南传统花纹。

语言只是基础,文化共鸣才是王道。菲鹿儿在TikTok上发的拆箱视频, 会特意加入印尼年轻人流行的BGM;越南的推广内容里博主会用本地形容产品“便宜到尖叫”。这种“土得掉渣”的本土化,反而让用户觉得“这牌子懂我”。

内容生产:PGC+UGC的“流量绞肉机”

菲鹿儿的TikTok账号像个“内容工厂”, 但内容不是官方闭门造车,而是PGC+UGC的双螺旋驱动。官方团队负责产出高质量教程、 产品演示,点赞率稳定在40%-62%;一边发起#pinkflash话题挑战,用户只要用菲鹿儿产品化妆就能参与,现在这个标签播放量已经冲到3亿+。

用户为什么愿意玩?主要原因是菲鹿儿给了足够的“诱惑”。免费赠品、 独家折扣码、甚至有机会成为品牌宝贝大使——越南用户Nguyen Thi Anh就主要原因是发布的测评视频火了被官方邀请成为大使,粉丝从2万暴涨到20万。这种“用内容换流量,用流量换口碑”的玩法,把用户变成了品牌的“野生推广员”。

直播带货:不是“卖货”,是“陪聊”

菲鹿儿的直播跟别人不一样。它不搞“全网最低价”的吆喝,而是把直播间变成“美妆闺蜜聊天室”。每周至少播4次 时长控制在2小时内,主播不是专业演员,而是本地培养的“美妆爱好者”,一边化妆一边跟观众唠嗑:“这个粉底液油皮姐妹一定要试,我昨天吃火锅都没脱妆!”

这种“接地气”的直播,转化率自然高。2021年双十一, 菲鹿儿在东南亚TikTok Shop的直播GMV冲到美妆品类第二,仅次于某国际大牌。关键它不依赖头部主播, 而是培养了一批腰部主播,形成“主播梯队”,哪怕某个主播临时有事,直播间照样不冷场。

供应链的“隐形翅膀”:7天上新的速度焦虑

美妆行业最怕什么?库存积压和产品过时。菲鹿儿却用“柔性供应链”破解了这个难题。作为前代工厂,它太懂供应链的重要性——从打样到生产,7天就能完成上新。东南亚气候湿热, 用户对化妆品的肤感要求高,菲鹿儿能根据当地反馈快速调整配方,比如印尼用户反映粉底液太厚重,一个月后就推出“轻透款”。

这种快速反应能力,让菲鹿儿在性价比赛道上横着走。同类产品卖30美元,它卖15美元,品质却不输;别人一年推20个新品,它能推50个。高性价比+快速迭代,年轻用户哪能不心动?

数据不会说谎:37.25%的精准用户画像

菲鹿儿的成功不是靠感觉,而是靠数据砸出来的。通过TikTok数据分析, 它发现核心用户是18-24岁的女性,占比37.25%,这部分人群爱刷美妆教程,喜欢尝试新品,对价格敏感但愿意为“好看”买单。于是内容上多放“学生党化妆教程”, 产品定价集中在10-20美元,促销活动主打“买一送一”,精准命中痛点。

2022年TikTok官方发布的印尼美妆趋势报告, 前五的标签里菲鹿儿占了三个:#makeuptutorial、#skincare、#racunskincare。这意味着什么?菲鹿儿不仅跟上了趋势,还在定义趋势。

美妆出海的“菲鹿儿启示录”:别把用户当傻子

复盘菲鹿儿的路径, 能给很多出海品牌提个醒:别把海外用户当“韭菜”,他们没那么好骗。菲鹿儿没靠铺天盖地的广告,而是用“真实内容+本土共鸣+快速响应”赢得了用户。它证明了在美妆赛道,性价比不是低价战,而是“同等价格品质最好,同等品质价格最优”的平衡艺术。

当然菲鹿儿的路也不是一帆风顺。有人质疑它过度依赖网红营销,万一政策变动怎么办?有人担心低价策略会损害品牌价值。但不可否认, 它用三年时间从代工厂杀到TikTok美妆榜第一,给中国品牌出海提供了一个鲜活样本:真正的全球化,不是把产品卖到国外而是把品牌种进用户心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