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ikTok小店在美国市场上线,这样的策略真的可行吗

波折后终落地,TikTok美国小店这次能成吗?

消息传了快一年,TikTok美国小店这次真要动真格了。据多个跨境圈消息源确认, 这个让无数卖家又爱又怕的新项目,计划在11月第二周悄悄上线,目前已经有小批美国本土商家拿到邀请码,开始小流量测试。说实话,从2022年传要开美国小店,到今年反复跳票,TK这步棋走得比老式武侠片里的高手出招还慢。但慢归慢, 一旦落地,这枚棋子砸进美国万亿级电商池塘,溅起的水花怕是不会小——问题只是这水花能掀起浪,还是直接沉底?

美国市场这锅肉,真那么好啃?

先别急着吹TikTok有多牛,看看美国电商这滩水有多深。eMarketer的数据摆在那儿:2022年美国电商销售额冲破1万亿美元, 社交电商人均支出518美元,同比涨了26.9%,预计2025年能摸到937美元。更关键的是 TikTok在美国的用户基础已经稳了2021年Z世代用户数量就甩开了Instagram,2022年有27.3%的美国人直接在TikTok上买东西,2026年这个比例可能冲到39.5%。单看数字,这简直是块肥得流油的蛋糕,谁见了不眼馋?

TikTok小店打算在美国上线,到底能不能行?!
TikTok小店打算在美国上线,到底能不能行?!

但数字背后的现实骨感得很。美国电商市场早就被亚马逊啃得只剩骨头缝, SHEIN靠着快时尚和低价杀出一条血路,拼多多旗下的TEMU更狠,上线两个月就干掉了亚马逊登顶购物APP榜首。现在TikTok带着小店杀进来 既没亚马逊的供应链护城河,又没TEMU的价格优势,凭什么能从巨头嘴里抢食?更别提美国用户对社交电商的信任度, 远不如东南亚那般狂热——在英国栽过跟头的TikTok,这次在美国真的能不一样吗?

英国翻车记:前车之鉴还是老调重弹?

说到英国,TikTok电商的伤心事。2022年上半年, TikTok英国小店月均GMV只有2400万美元,同期印尼市场却高达2亿美元,差了整整8倍。为什么?英国用户压根没把TikTok当购物平台。在他们眼里刷短视频、追网红才是正经事,买东西?还是老老实实去亚马逊吧。更坑的是早期英国小店门槛低得离谱,大批中国卖家带着低价产品涌入,后来啊呢?假冒伪劣横行,用户体验崩盘,平台口碑直接砸了。

更扎心的是低价策略在英国水土不服。东南亚用户吃“9.9包邮”那一套,美国消费者可不吃。美国市场讲究的是品质和品牌溢价,低价只会让卖家陷入“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恶性循环。有在英国做过TikTok小店的卖家吐槽:“卖一件利润5美元的产品, 物流成本就得3美元,广告费再扣2美元,再说说倒贴1美元,这生意做的,不如回家种地。”

那TikTok从英国学到了什么?至少这次在美国,他们学乖了。先搞本土商家, 要求本地发货,绕开跨境物流的坑;招聘时尚美容品类主管,得有10年电商经验、5年行业经验,还得懂内容电商——这不是随便拉个卖家就能干的活,是要把“专业”两个字刻在脑门上。但问题是美国本土商家买不买账?亚马逊、SHEIN、TEMU的围剿下TikTok小店能给他们带来什么亚马逊给不了的东西?

TikTok的底牌:内容种草还是流量游戏?

TikTok最大的底牌,从来不是商品,而是内容。在东南亚,TikTok小店靠“短视频+直播”把“内容种草到指尖剁货”的闭环玩得明明白白。网红推一个口红,视频刚刷完,点击购物车就能下单,转化率比传统电商高出一大截。现在TikTok把这套模式搬到美国, 招聘TikTok LIVE网红运营经理,要求3年创作者管理经验,还得会跟娱乐名人、时尚博主打交道——说白了就是要把网红资源捏在手里用内容流量撬动电商。

但美国的内容生态比东南亚复杂多了。Instagram、 YouTube、Twitch早就把网红经济瓜分干净,TikTok想后来居上,难度不比从亚马逊手里抢市场小。更麻烦的是美国网红的报价高得离谱,一个百万粉网红的直播坑位费可能要5万美元,还不算佣金。中小卖家根本玩不起,只能靠平台扶持的“素人网红”,但这些素人的带货能力,又实在让人捏把汗。

对了TikTok还在偷偷布局直播技术。据《金融时报》报道, TikTok计划和洛杉矶的TalkShopLive合作,用对方的直播技术支持美国市场。TalkShopLive成立于2018年,在直播带货领域摸爬滚打5年,技术成熟度不用多说。但技术只是工具, 真正能打的还是内容——TikTok能不能把美国用户的“刷视频习惯”变成“购物习惯”,这事儿谁也不敢打包票。

物流与政策:悬在头上的两把刀

做跨境电商,物流和政策永远是最头疼的两件事。TikTok明摆着也懂这个, 在美国招了一堆物流岗位:电子商务物流产品经理、全球物流中心物流解决方案经理……地点全扎堆在美国本土。看来TikTok是想自建物流体系,摆脱对第三方物流的依赖。但自建物流烧钱啊,美国人力成本、仓储成本比东南亚高几倍,TikTok真的愿意为了美国市场砸这么多钱?

政策风险更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美国封禁TikTok的传闻传了几年,虽然还没真动手,但谁也不敢保证哪天不会突然来个“禁令”。一旦TikTok在美国被禁,小店直接黄摊,商家血本无归。有跨境电商讼师提醒:“就算TikTok现在能正常运营, 也得提前做好Plan B,比如把业务分散到其他国家,或者搭建独立站,不能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

更现实的是本土商家的抵触情绪。TikTok美国小店要求本土商家本地发货,这本来是为了避坑,但也把跨境卖家挡在了门外。中国卖家怎么办?有些中介打起了“注册美国公司”的主意,帮中国卖家注册美国公司,再拿美国营业执照入驻。但这里面猫腻不少,有卖家花了几万块注册公司,后来啊发现公司地址是虚拟的,根本过不了审核。这种“曲线救国”的路,到底能走多远,谁也说不准。

差异化破局:别跟亚马逊硬碰硬

既然正面硬刚亚马逊没戏,TikTok得想点不一样的招。东南亚市场成功的关键是“低价+内容”,美国市场行不通,那就换赛道。时尚和美容品类可能是突破口——TikTok招聘的时尚美容品类主管, 职责里明确写了“孵化时尚和美容品牌”,看来是想把“小众设计师品牌”“网红自有品牌”作为主打。这些品牌在亚马逊上没流量,但在TikTok上,一个网红推一把,可能就爆了。

直播带货也得玩出花样。TalkShopLive的直播技术结合TikTok的内容生态,说不定能搞出“沉浸式直播”的新玩法。比如卖家居用品, 直播时直接搭建一个样板间,主播边走边介绍,观众点击购物车就能买同款沙发、同款窗帘——这种“所见即所得”的体验,传统电商给不了但TikTok有可能做到。

信任问题更是重中之重。英国小店的教训太惨了美国用户可不想再经历一次“假货横行”。TikTok得把“正品保障”做到极致, 比如引入第三方质检机构,给商家打“诚信标签”,或者搞“假一赔十”的承诺。只有让用户敢在TikTok上花钱,小店才能真正活起来。

卖家入场:是机遇还是陷阱?

对卖家TikTok美国小店到底是金矿还是陷阱?现在入场, 可能能赶上早期红利——平台流量倾斜大,竞争小,入驻门槛还降低了取消了DSR评分、最低销售额这些硬指标。但风险也不小:政策不确定性、物流成本高、竞争早晚白热化。有在东南亚做过TikTok小店的卖家分享经验:“东南亚市场3个月就能起店, 美国市场可能得半年,而且投入大得多,你得有足够的资金撑过前6个月。”

本土商家和跨境卖家的心态也不一样。本土商家更懂美国用户,供应链也在本地,但可能缺乏跨境电商经验;跨境卖家有经验,但本地化是个大难题。TikTok这次只招本土商家,跨境卖家只能干等着。不过有消息称,2024年可能会开放跨境小店,到时候会不会又是一波“抢码大战”?

说实话,TikTok美国小店的成败,现在谁也说不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美国电商市场容不下“半吊子”玩家。TikTok要么别做,要做就得拿出破釜沉舟的劲头,把内容、物流、信任这几块短板补齐。至于卖家们, 与其盲目跟风,不如先看清局势——能抓住早期红利的,是那些真正懂美国市场、敢投入、能熬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