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亚马逊App内TikTok转化率3倍

亚马逊App里藏着个“TikTok”,转化率能翻三倍?

跨境电商圈最近炸了个锅——亚马逊居然在自家App里搞了个类似TikTok的功能,叫Inspire。更劲爆的是有卖家实测说这个功能的转化率能达到TikTok的3-4倍。这话一出,整个行业都坐不住了:亚马逊这是要“自建流量池”,还是跟TikTok抢饭吃?

TikTok的流量密码, 亚马逊眼馋到坐不住

说到TikTok对亚马逊的“流量反哺”,可真不是吹的。随便打开TikTok搜#amazonfinds,标签下居然堆了334亿次浏览量。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每秒钟都有人在TikTok上刷到亚马逊的好物,顺手点进购物车。更绝的是#TikTokMadeMeBuyIt这个标签,328亿次浏览量里藏着多少“被种草的剁手党”?

亚马逊在App内造了一个TikTok,转化率3倍,卖家省了站外引流费
亚马逊在App内造了一个TikTok,转化率3倍,卖家省了站外引流费

深圳卖家Kone就踩过这个风口:“去年我们试过TikTok引流, 找了个10万粉的网红拍开箱视频,播放量50万,再说说引到亚马逊的订单只有200多单。转化率0.04%,看着热闹,实际赚的不够付网红费用的。”但即便如此,他还是不敢放弃TikTok,“毕竟流量大啊,不做就等于把市场让给别人。”

亚马逊明摆着也急了。2022年8月,Inspire的筹备消息就陆续传开,到12月正式在App上线。亚马逊高管奥利弗·麦森格尔说:“顾客只需轻按几下就能发现新产品。”这话听着耳熟?没错,就是TikTok那套“刷着刷着就买了”的玩法。

转化率3倍?卖家实测背后的真相

“亚马逊上的消费者多数都是冲着购物目的进网站的, 能点进直播、视频看,说明对产品真有兴趣,购买几率比TikTok高很多。”Kone的说法,戳中了Inspire的核心优势——用户基数精准。

服装卖家Monica也举了个例子:“我们在TikTok发过一条‘显瘦神裤’的视频, 播放量80万,但再说说只有300多个点击到亚马逊链接。同样的视频,放到Inspire上,播放量20万,转化却有1200单。”她算了一笔账, “Inspire的转化率大概0.6%,是TikTok的两倍,而且省了找网红的钱,直接在亚马逊内部就能闭环。”

数据不会说谎。2022年第四季度, 亚马逊官方公布过一个内部测试后来啊:Inspire上的视频带货转化率,比TikTok引流到亚马逊的订单转化率高出3倍。更关键的是这部分流量不需要卖家额外付费投广告,直接从站内“薅羊毛”。

流量惨淡?另一群卖家的泼冷水

但凡事都有两面派。资深卖家Allen就对Inspire嗤之鼻以鼻:“我用了三个月, 转化率确实比TikTok高,但流量太惨淡了。最好的视频播放量才5万,还没TikTok一个零头。”他分析说“亚马逊用户打开App就是想买东西,谁有闲心刷视频?除非你把Inspire做成默认首页,否则就是个鸡肋。”

另一个争议点在内容分发机制。TikTok的算法厉害在哪?它会根据你的浏览时长、点赞、评论、完播率,精准推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但Inspire呢?“亚马逊的内容判断机制,肯定比不上TikTok这种社交媒体老手。”Allen直言,“没有完善的流量分发,再好的内容也沉底。”

更扎心的是网红生态。TikTok上,哪怕不带货,只要视频火,就能通过创作者基金赚钱。但Inspire上,“现在还没有流量奖励机制,凭什么网红要给你免费拍视频?”Monica吐槽道,“没有网红带动,内容质量上不去,用户更不爱看了。”

亚马逊的野心:把流量握在自己手里

为什么亚马逊非要趟这浑水?答案很简单:忌惮TikTok的电商潜力。2022年, TikTok Shop在英国和美国测试了广告投放,用户点一下头像就能跳转到亚马逊或独立站。这种“边刷边买”的模式,正在抢亚马逊的蛋糕。

“TikTok已经是亚马逊不可忽视的流量来源, 但一旦它切断#amazonfinds标签,我们的流量肯定受影响。”Kone说。亚马逊明摆着不想把命脉交到别人手上。Inspire的出现,本质上是要把“社交+电商”的闭环,从TikTok手里抢回来。

有意思的是 Inspire的内容来源分三块:消费者的产品评论、亚马逊影响者的合作内容、品牌方发布的产品视频。2023年1月, 亚马逊还悄悄开放了“视频自动上热门”功能——只要你的产品评论够“激发”人,或者视频够吸引人,就能被推到Inspire首页。

卖家怎么玩转Inspire?这三招得学会

不管争议多大,Inspire已经来了。对卖家与其观望,不如先学会怎么利用它。Kone分享了他的实战经验:

第一,把产品评论变成“种草文案”。他在Listing里加了段场景化描述:“早上用它做三明治,10分钟搞定,孩子抢着吃。”后来啊这条评论被选上Inspire,带动了厨房小家电类目的销量,一周涨了40%。

第二,跟亚马逊影响者合作。Inspire的内容里有30%来自影响者计划。Monica找了个5万粉的家居博主, 拍了个“收纳神器改过小房间”的视频,视频中挂了她的产品链接,转化率比普通视频高两倍。

第三,品牌方主动“搞内容”。Inspire允许品牌发布产品视频, 深圳卖家Allen就做了个“开箱测评+使用教程”的系列视频,每周更新两期,三个月粉丝涨了2万,店铺流量提升了25%。

社交和电商的鸿沟,亚马逊能跨过去吗?

说到底,Inspire要解决的是“社交和购物平台的天然屏障”。TikTok用户刷视频是为了娱乐,顺便买东西;亚马逊用户打开App是为了买东西,顺便刷视频。两种心态,决定了内容的调性完全不同。

“淘宝也有小视频模块,但消费者不会为了刷视频专门下载淘宝。”Monica的话,点出了关键——用户习惯不是一天能改的。亚马逊想靠Inspire复制TikTok的成功,恐怕没那么容易。

但亚马逊的优势在于,它手握10亿活跃用户,这些人本身就带着购物目的。如果能把Inspire的入口做得更显眼,比如放在App首页第二屏,或许能培养用户“刷着买”的习惯。2023年第二季度, 亚马逊就悄悄调整了Inspire的入口位置,从原来的“发现”栏移到了首页底部导航栏,点击量提升了15%。

这场流量争夺战, 没有赢家只有玩家

不可否认,Inspire的出现,让跨境电商的玩法又变了。卖家们不再需要费劲找网红投TikTok,可以直接在亚马逊内部做内容、搞转化。但挑战也随之而来:内容创作能力弱的卖家,可能被进一步边缘化。

“未来亚马逊卖家得有两把刷子:既要会优化Listing,又要会拍视频、做内容。”Kone感慨道,“就像开实体店,以前只要货好就行,现在还得会做直播、拍短视频。”

对亚马逊 Inspire是它对抗TikTok的关键一步,也是从“卖货平台”向“内容平台”转型的试探。至于能不能成功,还得看用户买不买账。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这场流量争夺战里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永远在适应变化的玩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