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如何通过坚持这4种选品思路,抓住海外网红分销红利

海外社交电商的淘金热, 选品不对努力白费

2025年全球社交电商市值会冲到1.2万亿美元,这个数字现在看可能有点遥远,但放在2022年,埃森哲的报告已经给所有跨境卖家画了张大饼——社交电商不是选择题,是必答题。问题是 当所有人都挤进TikTok、Instagram这些赛道时你手里的货凭什么能被网红选中,凭什么让海外消费者买单?别急着复制国内“李佳琦们”的带货神话, MyyShop在2022年10月到11月的数据早就戳破了幻想:国外网红和国内根本不是一回事,选品思路得从头捋。

选品思路一:贴近生活的“场景感”产品,流量自己找上门

你以为社交电商卖的是产品?错,卖的是“代入感”。MyyShop.vip的数据显示, 日用百货、美妆个护、运动户外这三个类目的视频平均播放量全部超过10万,其中日用百货直接冲到14万+,远甩其他品类几条街。为什么?主要原因是这些产品太“生活”了——妈妈给孩子换尿布的场景, 女生化妆时吐槽遮瑕膏不够服帖的画面男生健身时举铁流汗的瞬间,消费者刷到的时候会觉得“这就是我”,下单反而成了顺便的事。

坚持这4种选品思路,抓住海外“网红分销红利”
坚持这4种选品思路,抓住海外“网红分销红利”

2022年圣诞季就是个活例子。MyyShop统计的#高热Hashtag#里 香水搜索量8000+,唇彩7500+,遮瑕膏6800+,这些数字背后是欧美消费者对节日聚会的刚需。有个做美妆的跨境卖家告诉我, 他们没跟风推圣诞礼盒,而是专门做了“适合派对补妆的小尺寸口红”,后来啊11月销量环比涨了42%。关键就在“场景”二字:网红拍视频时不是硬推产品, 而是先拍“参加派对时口红蹭掉了怎么办”,再自然带出“这款小支装放包里随时补”,消费者看到的是“解决方案”,不是广告。

但这类产品也有坑——竞争太卷。美妆个护的视频平均点赞量8069, 评论量却只有56,说明很多人只是“看看”就划走了转化率不如小众品类。所以选这类产品得加个条件:要么你有比别人更懂场景的创意, 要么你能做出“低价高质”的性价比,不然就是给别人当嫁衣。

选品思路二:小众赛道的“鹤立鸡群”, 冷门反而藏着金矿

跨境圈有句话叫“选品如选股,追涨杀跌最凶险”。MyyShop的数据狠狠印证了这点:母婴用品整体视频平均播放量6万多, 但二级类目“婴儿床品”却能冲到9万多;日用百货里“工具&配件”平均播放量18万多,比“零食饮料”还高;玩具品类平均9万多,可“益智玩具”直接干到13万多。这些小众类目就像股票里的“潜力股”,竞争少、利润空间大,只要选对,很容易成为网红的心头好。

2022年11月有个做家居收纳的卖家, 没扎堆卖网红爆款收纳盒,而是盯上了“厨房抽屉分隔器”。这个产品在国内早就烂大街了 但在TikTok上,网红拍“把乱糟糟的抽屉变成五星级酒店客房”的改过视频,平均播放量12万,点赞量破万。关键是什么?这个产品客单价不高, 但利润率有50%,而且消费者买完会主动分享“改过前后对比”,网红发一条视频能带出30多单,复购率还不低。MyyShop的数据显示, “工具&配件”类目的平均分享量是所有日用百货里最高的,说明这类产品自带“社交属性”,消费者愿意帮你传播。

但小众不代表随便选。你得先搞清楚:这个小众需求是真的“小众”,还是“还没被开发”?比如“宠物智能喂食器”, 2022年Q3在TikTok上的搜索量环比涨了35%,但市面上做跨境的卖家还不多,这就是机会。别总盯着那些卷成红海的3C产品,有时候“偏门”才是王道。

选品思路三:踩准季节与潮流的“应季款”, 热度翻倍不用愁

做跨境最怕“反季节”,但社交电商给了个捷径——提前预判趋势。MyyShop.vip的数据显示, 2022年10月到11月,配饰类目整体平均播放量才5万多,但“手套”类目直接飙到21万多,点赞量是整个品类的2倍多。原因很简单:秋冬到了 欧美消费者对保暖手套的需求暴增,网红拍“滑雪时戴的防水手套”“通勤用的触屏手套”,场景贴合需求,自然火。

再比如“可穿戴设备”,2022年Q4在TikTok上的综合数据增长速度冲到了全品类第11名。你以为是主要原因是华为、Apple出了新品?其实没那么复杂。Meta在10月发布了新款智能眼镜, 字节跳动也在推智能手环,科技巨头的营销带起了“可穿戴设备=潮酷”的风向,网红拍“用智能手表测心率跑步”“智能眼镜拍vlog”,平均播放量8万多,比Q3涨了30%。有个做智能手环的卖家告诉我, 他们没跟风堆参数,而是重点推“女生喜欢的彩色表带+睡眠监测功能”,后来啊11月销量环比涨了28%。

但“应季款”不是“追爆款”。2022年黑五期间, 有个卖家推“圣诞主题的圣诞袜”,后来啊库存积压了一半——主要原因是选品太晚,11月中旬才上架,而欧美消费者早在10月就开始囤圣诞礼物了。记住:社交电商的传播有滞后性, 你要提前1-2个月开始布局,比如夏天推“秋季开学季文具”,春天推“夏季户外运动装备”,才能踩准节奏。

选品思路四:Gen Z的“心头好”, 年轻化才是硬道理

别再以为海外网红带货和国内一样,靠的是“专业讲解”。MyyShop的首席运营官刘思军早就说过:海外社交平台用户里 Gen Z占比超高,他们买东西不看“参数”,看“感觉”。数据显示, “拳击”类目视频平均播放量55万多,“击剑”40万多,这两个类目在所有品类里一骑绝尘,点赞量和分享量更是断层领先。

为什么是拳击?2022年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超过60%的Gen Z认为拳击是“最能解压的运动”。网红拍“跟着拳击教练在家练出马甲线”“拳击手套的酷炫开箱”, 根本不需要硬推产品,消费者看到的是“生活方式”。有个做拳击手套的卖家, 没走专业路线,而是和TikTok上的健身网红合作,推“粉色渐变款”“带夜光款”的少女手套,后来啊11月销量环比涨了45%,客单价从30美元涨到了45美元,消费者还主动在评论区问“有没有配套的运动bra”。

击剑更夸张,平均分享量高达1478,比其他品类最高还高出3倍多。主要原因是击剑在国内小众,但在欧美Gen Z眼里是“贵族运动”,带点酷炫感和神秘感。网红拍“击剑比赛的瞬间”“击剑服的穿搭”, 评论区全是“这也太帅了”“想学”,产品链接挂上去根本不用引导。但这类产品有个前提:你得懂Gen Z的“”和“梗”,比如把产品描述写成“emo?来打两拳吧”,而不是“专业拳击训练必备”,不然就是鸡同鸭讲。

网红分销:选对只是开始, 让“对的人”帮你卖货

选品选得再好,没有合适的网红带货也是白搭。MyyShop提出的“网红分销”模式, 核心就两点:先,玩具类产品的平均网红带货数量是2.57,居所有品类之首——为什么?主要原因是网红愿意拍“开箱玩具”“和孩子一起玩玩具”的视频, 而且玩具的互斥性低,发两次广告消费者也不会觉得烦。

但网红不是越大越好。预算充足的头部商家, 可以找粉丝基础大、视频质量高的头部网红,比如2022年圣诞季,某美妆品牌找了100万粉丝的美妆博主推限量版口红,单条视频带货量破万;而预算不足的新卖家,重点应该是“腰部网红”——粉丝量10万到50万,但近期活跃度高、视频推送频繁,评论量和分享量远超均值。有个做益智玩具的卖家, 没找头部网红,而是和5个腰部母婴博主合作,每个博主发3条视频,后来啊11月总销量比10月涨了60%,ROI高达1:5。

关键数据要看“增量”。MyyShop.vip强调,“平均评论增量”和“平均分享增量”比总量更重要。比如“拳击”类目的平均评论增量在10月和11月都是第一, 说明消费者对这个话题的兴趣在持续上涨;而“可穿戴设备”的平均分享增量环比涨了40%,说明网红发的内容真的能让消费者主动分享。再说一个, 选网红时别只看粉丝数,要看“忠实粉丝数”和“近期活跃度”——有些网红粉丝百万,但视频平均播放量才几万,说明粉丝都是“僵尸粉”,合作也是白花钱。

社交电商的生意,从来不是“选完品就躺赢”。从2022年的数据看, 那些能在海外市场杀出重围的卖家,要么懂场景,要么会钻小众空子,要么能踩准趋势,要么吃透了Gen Z。但归根结底, 网红分销才是把“选品”变成“销量”的再说说一公里——找对网红,让产品自己“说话”,海外市场的红利,才能真正落到你手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