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正式生效后,对我们国家经济、贸易、产业等方面有哪些深远影响
进口商品价格跳水, 消费者钱包“松绑”记
2022年开头的那个元旦,不少人的手机弹窗里跳出同一条消息:RCEP正式生效了。对普通人 这串字母组合可能比不上明星八卦来得实在但细究下去会发现,钱包里的钱好像突然有了“松绑”的机会。
浙江义乌进口商品城里店主方慧记得清清楚楚。2022年1月2日那天她刚开门,老客户就打来
这种变化不是偶然。协定生效后中国对日本约86%的产品逐步免除进口关税,日本对中国85.6%的产品也跟着松绑。商务部数据显示, 2022年第一天中国与东南亚盟、澳大利亚、新西兰之间的马上零关税比例就超过了65%,与韩国相互之间的马上零关税比例也达到了39%和50%。这意味着, 日本汽车、澳洲护肤品、新西兰蜂蜜、马来西亚水果这些曾经带着“高价标签”的进口货,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亲民。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崔凡解释过 像音箱、西洋参这类产品,第一年就实施零关税,价格反应会很快;但电烤箱、微波炉这些15%的关税,得分10年逐步降到位,“终端价格变化可能需要点时间,但趋势已经很明显了”。对普通消费者优质、实惠、便捷,这三个词或许能概括未来购物车里的新体验。
关税账本里的“减法”与“实惠”
关税这东西, 对企业是成本,对消费者是价格标签。协定生效带来的最直观变化,就是账本上的“减法”越做越大。
广东惠州有家生产汽车线束的企业, 财务负责人在2022年1月做年度预算时发现了一个惊喜:每年从日本进口的塑胶类组件和继电器,之前要交10%的关税,协定实施后第一年就能省下70万元,15年后关税直接归零。“日本是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进口来源地,2020年进口额就超过90亿美元。”企业老板说这笔省下来的钱,够多招几个技术员,或者升级一条生产线了。
关税下降的不仅是汽车零部件。海关统计显示, 2021年前11个月,我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总值10.96万亿元,占我国外贸总值的31%。协定生效后 关税降幅最大的进口商品是机械器具、塑料制品、电机电气设备,出口方面则是纺织品、箱包、塑料制品等。青岛海关关税处处长毕海军给算过一笔账:2022年山东出口商品可享受区域内关税减让3.8亿元;等降税全部完成,山东进口商品能降低关税成本约9亿元。
这些数字背后是实实在在的购买力提升。以新西兰蜂蜜为例, 之前主要原因是关税较高,500克装市面价常年在200元以上,协定生效后关税逐步取消,2023年不少电商平台上的价格已经降到150元左右,销量同比增长了30%。澳洲某护肤品牌的中国区负责人透露, 他们一款主打精华液,主要原因是关税下调,2022年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价降低了15%,销量反而涨了20%,“消费者对价格更敏感了但一边也更看重品质,这给了我们调整策略的空间”。
企业通关“加速度”, RCEP里的时间红利
对做外贸的人时间就是金钱。以前一票货物从进口到放行,可能要等上好几天现在RCEP生效后这个“等待时间”被大幅压缩。
2022年元旦零点刚过 山东青岛的RCEP先行创新试验基地里工作人员点击鼠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RCEP原产地证书申请模块正式启动。这意味着,企业不用再跑海关,点点鼠标就能申请到享受关税减免的“纸黄金”。青岛一家进出口公司的报关员小李记得, 之前申请原产地证要准备一堆单据,至少等3天现在线上提交,最快2小时就能出证,“效率提升了不止一点点”。
协定里的承诺更让人期待:各缔约方要尽可能在货物抵达后48小时内放行, 对快件、易腐货物争取6小时内放行。这对生鲜行业简直是“救命稻草”。2022年3月, 广西凭祥口岸一批越南新鲜荔枝,通过RCEP通关便利化措施,从入境到上架只用了5个半小时“以前至少要一天荔枝到了可能就蔫了”,一家水果连锁企业的采购经理说现在他们敢从越南、泰国每周多进两车货了。
通关效率的提升,直接带来了物流成本的下降。深圳一家电子企业的负责人算了笔账:以前一批货从日本大阪运到深圳, 加上通关时间,全程要7天现在缩短到4天海运费虽然没变,但资金周转快了仓储费少了综合成本降低了8%。“对中小企业 这8%可能就是生死线,”他说“RCEP生效后我们接单都敢往东南亚、日韩多接点了以前嫌麻烦,现在方便多了。”
中小企业的新赛道:原产地累积规则怎么玩
原产地累积规则, 这串词听起来挺专业,但对中小企业可能是“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
简单说这个规则允许企业在确定产品原产资格时把其他成员国用的原产材料也算作自己的。以前, 如果一件产品用了中国和韩国的材料,可能不符合原产地标准,现在在RCEP框架下直接算“区内累积”,更容易拿到优惠关税。
浙江台州有个做小家电的工厂,老板老王在2022年春天尝到了甜头。他们出口的一款电饭煲,之前主要原因是用了日本产的芯片,原产地证一直办不下来只能交最惠国关税。RCEP生效后 他们用“累积规则”重新申请,把日本芯片、中国内胆、越南外壳都算进去,顺利拿到了原产地证,关税从10%降到0。“以前大企业玩得转这些规则, 我们小厂根本没人懂,”老王说“现在政府组织培训,海关上门指导,我们第一次发现,原来小企业也能在自贸协定里分一杯羹。”
中小企业数量占中国外贸企业总数的90%以上, 但以前很多主要原因是规模小、不熟悉规则,用不好自贸协定。RCEP生效后 各地政府都在行动:江苏组织“RCEP企业服务月”,海关开通“中小企业绿色通道”,商务部门推出“原产地规则线上问答”。据商务部统计, 2022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备案RCEP原产地证书企业超过5万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达75%。“以前觉得自贸协定是大企业的事,现在发现,原来我们也能‘搭便车’。”一位苏州纺织厂的老板笑着说。
亚太贸易格局变局:美国的“缺席”与中国的“在场”
2022年1月1日 《华尔街日报》一篇报道的标题让不少人关注:“中国与其他亚太国家启动贸易协定时美国仍在一旁观望。”这句话背后是亚太贸易格局的微妙变化。
说起美国的“缺席”,得从TPP说起。2005年, 文莱、智利、新西兰、新加坡搞了个《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后来美国加入,变成了TPP,奥巴马政府时期还想拿它当“亚太再平衡”的工具。后来啊2017年特朗普上台,第一件事就是宣布退出TPP,理由是“伤害美国工人利益”。TPP后来改组为CPTPP,美国彻底成了局外人。
反观中国,不仅积极参与RCEP谈判,还在协定生效后迅速行动。2022年1月1日零点, 青岛海关签发了全国第一份RCEP原产地证书;2月1日韩国加入后中国又与RCEP所有成员国实现了“全覆盖”自贸关系。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当时就警告:美国的缺席“使中国能够巩固其作为该地区经济增长动力的作用”。
这种“在场”不是没有代价的。美国国会13名共和党参议员曾在2021年11月致信拜登, 敦促其参与亚太贸易规则制定,声称“美国的缺席是在鼓励潜在合作伙伴在没有我们的情况下向前推进,并确保中国将控制全球经济”。但拜登政府后来回应说有关如何参与的讨论“正在进行中”,直到2022年底,美国仍未拿出实质性行动。
对中国RCEP的意义不止于贸易。2021年前三季度, 中国对全球进口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4.1%,RCEP生效后这个数字可能会进一步提升。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李凤昇认为, RCEP让中国在亚太地区有了更多“规则话语权”,但这不是“主导”,而是“共商共建共享”的体现。“美国总担心中国‘制定规则’,但亚太国家要的不是一家独大,而是互利共赢。”他说。
产业链的“稳定器”:RCEP如何重塑区域分工
疫情这几年,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像被揉过的纸,褶皱处处。RCEP生效后很多人把它看作是“抚平褶皱”的稳定器。
全球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和日本,第一次在自贸协定框架下建立起直接贸易关系。这对产业链分工是个大变化。以前中日之间很多贸易要通过东南亚盟“中转”,现在有了RCEP,中间品贸易可以直接降税。比如中国从日本进口的精密零部件,以前可能要交8%的关税,现在第一年就降到6%,10年后接近零。
江苏苏州有一家汽车电子企业, 2022年调整了供应链策略:以前从日本进口传感器,再运到越南组装成成品,出口到澳大利亚;现在利用RCEP的原产地累积规则,直接在苏州完成组装,再出口到澳大利亚,省去了越南环节,成本降低了12%。“产业链不是‘脱钩’, 而是‘优化’,”企业供应链总监说“RCEP让我们能在区域内找到最合适的‘拼图’,而不是舍近求远。”
区域产业链的稳定,还体现在“抗风险能力”上。2022年3月,上海疫情封控期间,一家新能源电池企业主要原因是缺少从韩国进口的电解液添加剂差点停产。后来他们发现,RCEP成员国里有家日本企业也能生产,且关税更低,紧急切换供应商后生产线没停一天。“以前鸡蛋都放一个篮子里现在RCEP给了我们更多篮子选择。”企业老板感慨道。
服务贸易“开门迎客”:未来5年的开放时间表
一提到自贸协定, 很多人先说说想到的是货物贸易,其实服务贸易才是“隐形宝藏”。RCEP在这方面也有大动作:协定生效后5年, 也就是2027年1月1日对服务贸易开放实行负面清单管理。
这意味着什么?简单说就是“法无禁止即可为”。以前外资想在中国开讼师事务所、办医院,可能要经过层层审批,以后在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可以直接来。反过来中国的教育、金融、物流企业去东南亚盟、日韩,也会更方便。
北京一家教育科技公司在2022年就尝到了甜头。他们开发的在线中文课程,以前想进入越南市场,主要原因是教育服务开放有限,只能通过合作机构推广。RCEP生效后越南承诺在高等教育领域扩大开放,他们直接在河内设立了分公司,招生效率提升了40%。“以前是‘曲线救国’, 现在是‘直通快车’,”公司创始人说“2027年负面清单全面实施后我们计划把东南亚总部搬到新加坡,辐射整个区域。”
旅游行业更是期待已久。协定生效后 中国与东南亚盟国家的签证便利化措施陆续推出,2022年暑期,中国赴东南亚盟国家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了25%。某在线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 RCEP生效后“日本+东南亚”联程游的搜索量激增了60%,不少消费者开始规划“一次玩转多国”的行程。“以前办签证要跑好几个使领馆, 现在很多国家推出了‘落地签’‘电子签’,方便多了”一位刚从越南回来的游客说“以后出国游,选择更多了钱包压力也小了。”
从“纸黄金”到真金白银:原产地证书的实操价值
原产地证书, 被外贸人称为“纸黄金”,但拿到这“黄金”只是第一步,怎么用好才是关键。
2022年4月, 浙江宁波一家服装企业遇到了麻烦:他们出口到日本的一批T恤,主要原因是没有及时申请RCEP原产地证书,被海关要求补缴关税5万元。企业负责人急得团团转,后来在海关帮助下通过“信用修复”机制,申请了“补发证明”,才追回了损失。“以前觉得原产地证就是‘一张纸’,现在发现,用好了能省真金白银,用不好就是‘罚款单’。”他说。
为了让企业少走弯路,各地海关都在创新服务。上海海关推出了“原产地证书智能审核系统”, 企业上传单据后AI自动审核,通过率提升了30%;广州海关开展了“一对一”帮扶,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享惠方案”。据海关总署统计, 2022年全年,全国海关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24.5万份,涉及货值1012亿元,可为进口国减免关税约15亿元。
对企业原产地证书不仅是“减税券”,还是“市场敲门砖”。山东一家蔬菜出口企业,凭借RCEP原产地证书,成功打入了日本高端超市市场。“日本消费者很看重‘原产地’, 有了证书,我们的有机蔬菜能卖价比普通蔬菜高30%,”企业销售经理说“现在我们专门成立了‘RCEP事务部’,研究每个国家的规则,争取把‘纸黄金’变成更多的真金白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