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瑞安航空成功起飞,TikTok视频条条点击过百万

谁说航空公司只会端着?瑞安航空用TikTok把“廉价”玩出高级感

提到航空公司,大多数人脑海里会浮现什么?西装革履的空乘、严肃的平安演示、永远在延误的航班通知?瑞安航空偏不。这家欧洲最大的廉价航空, 愣是在TikTok上把自己活成了“飞行段子手”,视频条条点击过百万,连#ryanair话题都累计播放了12亿次。他们的成功, 不是靠什么高精尖营销,而是把“接地气”三个字刻进了DNA里——毕竟谁会想到,一家航空公司能靠“起落架收起”的表情包火遍全网?

从“起落架终结者”到“病毒制造机”:瑞安航空的内容黑魔法

瑞安航空的TikTok账号像个永不停歇的“热点探测器”。2020年5月他们刚入驻时 粉丝还寥寥无几,但很快就摸透了平台的流量密码:只要TikTok上什么火,他们就能在48小时内把元素揉进航空内容里。比如那段爆火的“Walk”视频, 硬是把Saucy Santana那首洗脑神曲和飞机引擎声混剪,配上“起落架收起,准备起飞”的文字特效,430万观看和110万点赞直接把账号推上热门。这种操作看似简单, 实则藏着对平台文化的精准拿捏——用户刷TikTok时就想看轻松、有梗、能共鸣的内容,瑞安航空直接把“飞行”这个原本严肃的场景,变成了网友的“快乐源泉”。

TikTok视频条条点击过百万!瑞安航空成功起飞
TikTok视频条条点击过百万!瑞安航空成功起飞

更绝的是他们玩“拟人化”。有段视频用分屏合拍模拟两个人在飞机上遇到语言不通的尴尬:左边乘客手舞足蹈比划“水”, 右边空乘一脸茫然突然弹出字幕“他说他想要杯可乐,你却听成了‘我要跳机’”。这种带点小冲突的幽默, 戳中了很多人坐飞机时的真实体验,评论区直接炸锅:“笑死,上次在西班牙我真的这么干过”“空乘的表情和我妈看我考30分一模一样”。瑞安航空的高明之处在于, 他们不硬推航班信息,而是用“飞行中的小糗事”让用户觉得“这说的就是我”,自然拉近了距离。

平台适配的“致命陷阱”:为什么YouTube搬TikTok视频石沉大海?

很多人以为“一招鲜吃遍天”, 把TikTok爆款视频搬到其他平台就能复制成功,瑞安航空自己就踩过坑。他们的YouTube账号有9万粉丝,但视频播放量基本在几百到几千徘徊——全是TikTok视频的搬运。后来啊呢?粉丝不买账,评论区有人吐槽:“这视频我在TikTok刷过800遍了”“YouTube能不能有点原创内容?”

问题出在哪?YouTube和TikTok的用户画像完全不同。TikTok用户喜欢短平快的“碎片化娱乐”, 3秒抓不住眼球就划走;YouTube用户更愿意看深度内容,比如飞行幕后、航线解析。瑞安航空早期没搞懂这点,直接搬运TikTok的15秒段子,相当于用抖音的逻辑拍B站,自然没人看。直到后来他们开始针对YouTube做“飞行vlog”, 比如记录机组人员的一天、飞机检修的幕后播放量才慢慢起来。这说明,社媒运营没有“万能公式”,不同平台得用不同的“钥匙”开锁。

Z世代和银发族通吃:瑞安航空的双层受众收割术

很多人以为TikTok是年轻人的专属,瑞安航空却打破了这个认知。他们的数据显示, 42%的TikTok用户在25岁以下这是未来的“黄金客户群”;但58%的用户超过25岁,甚至有不少中老年用户。瑞安航空的策略是:用年轻人的潮流元素吸引Z世代,用“共鸣场景”打动银发族。

比如针对年轻人, 他们用五官特效做“飞行员变装”视频:给飞机驾驶舱加猫耳朵,给空乘制服加彩虹滤镜,配文“当你坐上瑞安航空的飞机,连飞机都比你潮”;针对中老年用户,他们拍“老夫妻的第一次飞行”:爷爷偷偷带孙子坐飞机,奶奶全程紧张得抓着平安带,再说说落地时爷爷说“下次带你坐更大的飞机”。这种内容让不同年龄层的用户都能找到代入感,难怪能“通吃”。

12亿话题背后的“小心机”:瑞安航空的UGC内容野心

瑞安航空最厉害的不是自己产内容,而是让用户“自发带货”。他们发起的#ryanair话题, 累计播放量12亿,其中大部分是粉丝自发分享的飞行片段:有人拍飞机起飞时的震撼视角,有人记录延误时的搞笑应对,还有人用瑞安航空的飞机做背景拍情侣vlog。这些内容比官方广告真实100倍, 评论区经常出现“下次出差就选瑞安”“看了这个视频,我决定去西班牙玩”。

怎么让用户主动分享?瑞安航空用了“三步走”:步,搞“UGC挑战赛”,比如“用瑞安航空的飞机拍个15秒创意视频,赢免费机票”。2023年他们搞的“飞行创意挑战”, 就吸引了5万用户参与,其中一条“用无人机追拍瑞安航空飞机”的视频,单条播放量破800万。

从“廉价航空”到“社宠”:瑞安航空的逆袭启示录

瑞安航空的成功, 给所有品牌上了一课:社媒运营的核心不是“自说自话”,而是“和用户一起玩”。很多品牌还在闭门造车, 用“我们很专业”“我们质量好”说教,瑞安航空直接把用户拉进“创作局”——你吐槽延误,他们拍成段子;你分享飞行趣事,他们帮你上热门。这种“用户共创”模式,比任何广告都管用。

数据也证明了这点。瑞安航空的TikTok账号粉丝转化率比传统广告高37%, 主要原因是用户在刷他们的视频时不是在接受“推销”,而是在“娱乐”。这种情感连接一旦建立,品牌忠诚度自然就上来了。比如有粉丝说“我坐了十年瑞安航空, 不是主要原因是便宜,是主要原因是他们的视频总能让我笑”,这就是最高级的营销——让用户爱上你的“人设”,而不是你的产品。

当然瑞安航空的玩法不是谁都能复制。他们敢用“起落架终结者”这种自黑标签, 是主要原因是本身定位就是“廉价航空”,接地气不违和;如果是高端航空,学他们搞“搞笑段子”反而会掉价。关键是要找到品牌和用户情绪的连接点, 比如奢侈品牌可以做“奢侈品背后的故事”,母婴品牌可以做“带娃飞行的生存指南”,核心都是“让用户觉得‘你懂我’”。

瑞安航空的TikTok神话,本质上是一场“用户思维”的胜利。他们没有把社交媒体当成广告牌,而是当成了“和用户聊天的地方”。 能抓住用户情绪的品牌,才能飞得更高——毕竟谁会拒绝一个既能帮你省钱,又能让你笑的航空公司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