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ikTok Shop东南亚商城上线

从直播到商城:TikTok Shop在东南亚埋下的新棋局

2023年2月, 打开TikTok泰国和菲律宾版本的用户发现,首页第二个tab不再是熟悉的“关注”或“推荐”,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写着“商城”的入口。这个变化像往平静的湖面扔了颗石头, 跨境商家群里瞬间炸开了锅——要知道,这可是TikTok首次把商城功能向跨境商家敞开大门。在此之前, 印尼市场已经在2022年10月悄悄试水了商城模式,只是当时大多本地商家还在观望,跨境玩家连门槛都没摸到。现在泰国、菲律宾成了首个吃螃蟹的试点,东南亚电商的玩法,可能真的要变天了。

商城模式不是新鲜事, 但“跨境开放”是杀手锏

说到“商城”,大家可能觉得这词儿太传统了。淘宝有商城,亚马逊有商城,连拼多多都有“品牌商城”。但TikTok的商城,骨子里跟这些老牌货架电商不一样。它不是凭空建个商品列表页,而是把“逛”和“买”彻底拧在了一起。你刷短视频看到心动好物, 点进直播间主播刚推荐的口红,随手点开商城tab,可能还能发现同款的其他色号——用户根本不用跳出TikTok,从“被种草”到“拔草”的路径,被压缩到了极致。

TikTok Shop东南亚商城上线, 跨境商家解锁新流量、新场景
TikTok Shop东南亚商城上线, 跨境商家解锁新流量、新场景

有意思的是这次泰国、菲律宾的商城上线,特意强调了“跨境商家优先”。以前跨境卖家想在TikTok卖货,要么靠短视频内容硬碰硬地“货找人”,要么蹲在直播间里跟主播拼资源。现在好了 商城相当于给每个跨境商家发了个“永久展位”,不用绞尽脑汁拍爆款视频,也能被用户主动搜到、逛到。印尼市场的数据已经证明了这个模式的后劲:2022年11月黑五期间, 开通商城功能的本地商家,GMV平均比没开通的高出37%,用户停留时长直接拉长了2分18秒——这对习惯了短视频“3秒定生死”的电商环境简直是降维打击。

东南亚消费者:真的会为了“商城”留下来吗?

聊TikTok商城,绕不开东南亚消费者的特殊性。这个地区的人,对“社交购物”的接受度全球领先。菲律宾用户平均每天花在TikTok上的时间达到2小时37分钟,泰国年轻人更是把“刷TikTok”和“逛街”划了等号。但问题是他们习惯了被内容“种草”,突然给他们一个“主动搜索”的商城,买账吗?

从“冲动消费”到“目的性购物”, 中间只差个商城

跨境商家深圳的林总,去年试水了TikTok菲律宾市场,靠一条卖手机壳的短视频爆了单,但很快就遇到瓶颈——视频流量见顶了新用户转化率掉到2%以下。“用户刷到视频觉得好看就买了但想再买个同系列的保护壳?得等下个爆款视频,谁知道猴年马月。”他跟团队复盘时吐槽道。

商城上线后林总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200多款手机壳全搬进了商城。后来啊让他傻眼:商城页面的搜索流量占比达到了35%, 有用户直接搜“iPhone 14 Pro Max 磨砂壳”,从进店到下单平均只要87秒。“这才是正经路子啊, ”林总现在逢人就提,“以前我们像守株待兔,现在等于开了个24小时不打烊的线上店,用户想买啥自己找过来。”

不过也有唱反调的声音。曼谷的电商顾问阿颂就认为,东南亚用户更吃“即时满足”那一套。“你让他们为了买个东西专门点进商城,还不如在直播里搞个‘限量秒杀’来得直接。”他举了个例子:泰国本土美妆品牌“Hemmies”去年没做商城, 靠每周三晚上的直播“买一送一”,复购率能做到45%,远高于商城商家的平均28%。“商城适合标品,比如手机、家电,但美妆、服装这些需要体验的,还是内容带货更香。”

跨境商家的“新战场”:流量密码还是流量陷阱?

对跨境商家 TikTok商城的开放,像突然拿到了一把“万能钥匙”——既能打开内容流量的大门,又能撬动传统货架电商的份额。但钥匙拿到手,不代表就能打开所有锁。这里面有门道,更有坑。

货架运营的“新规矩”:关键词和详情页得重新学

做亚马逊、 Shopee的跨境卖家都知道,商品标题、详情页的关键词布局是生死线。但TikTok商城的搜索逻辑,跟传统货架电商不太一样。深圳大卖“3C数码工厂”的负责人老张, 去年把亚马逊的Listing直接复制到TikTok商城,后来啊一个月没出几单。“后来才发现, 泰国用户搜‘手机支架’,更喜欢用‘โทรศัพท์ยอดนิยม’,而不是英文‘phone holder’。本地化关键词这事儿,真不能想当然。”

更麻烦的是详情页。TikTok商城的商品页,默认会关联相关短视频和直播片段。老张的团队花了两周时间, 给每个手机支架都搭配了3个使用场景的短视频,比如“开车时如何单手操作”“桌面收纳神器”,点击率才从1.2%提升到5.8。“用户点进商城不是来看说明书的,他们想‘看别人怎么用’,这跟传统电商的逻辑完全反过来了。”

流量成本:从“免费种草”到“付费买量”的阵痛

有人欢喜有人愁。TikTok商城上线后 做代运营的机构发现,跨境商家的咨询方向变了——以前问“怎么拍短视频才能火”,现在问“商城的流量广告怎么投才划算”。菲律宾跨境卖家Lisa就遇到这情况:她的女装店以前靠自然流量能维持日均单量50单, 商城上线后自然流量被分流了一部分,为了不掉排名,她不得不投TikTok的商城广告,点击成本从0.2比索涨到了0.35比索。“有点像被迫内卷,别人都在投,你不投就看不见。”

但反过来想,这也是筛选“优质商家”的过程。新加坡电商基金分析师Alex认为,TikTok商城本质是在培养“全域运营”能力。“那些只会靠爆款视频打游击的商家,可能会被淘汰。真正能活下来的,是既懂内容种草,又懂货架运营的‘全能型选手’。”他给的数据是:2023年Q1, 东南亚TikTok商城商家的广告ROI平均为1:3.2,比纯直播商家的1:2.8还要高出15%。

数据说话:印尼试水半年,商城到底带来了什么?

聊TikTok商城东南亚前景,印尼市场的经验是最有说服力的。毕竟这里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从2022年10月上线到2023年3月,半年时间足够跑出不少真东西。

GMV和复购率:货架电商的“回血”能力

根据TikTok Shop跨境官方发布的《2023东南亚商城白皮书》, 印尼市场在商城上线后的3个月内,开通功能的跨境商家GMV平均提升了62%,其中家居和3C数码品类增长最猛,分别达到了78%和71%。更关键的是复购率——商城用户的30天复购率达到了23%,比非商城用户高了整整11个百分点。

具体到商家案例,深圳的“跨境家居品牌”HomeyLife给出了更细的数据。2022年11月, 他们在印尼商城上线了收纳盒系列产品,通过“短视频种草+商城承接”的组合拳,当月GMV突破50万人民币,其中商城渠道贡献了42%。最让他们意外的是用户在商城页面的平均停留时长达到了4分32秒,比短视频页面还长了1分20秒。“这说明用户是真的在认真挑东西,不是随便看看就走了。”HomeyLife的运营主管说。

用户画像:从“年轻人”到“全年龄段”的破圈

另一个值得玩味的变化是用户年龄结构。TikTok以前给人的印象是“年轻人的App”, 但商城上线后印尼30-45岁用户的占比从18%飙升至35%。雅加达的退休教师Wati就是个例子:“以前我刷TikTok是为了看孙子跳舞, 现在发现商城能买到便宜的厨房用具,比逛超市方便多了。”

这种年龄层的 ,意味着消费潜力的释放。印尼市场研究机构“Kantar”的数据显示, 2023年Q1,TikTok商城的客单价比直播电商高出28%,其中家居和家电品类的客单价甚至达到了800元人民币。“以前跨境卖家做东南亚,主打低价走量,现在商城让‘高价值+高品质’的路线也走通了。”Kantar的分析师指出。

未来战场:东南亚六国,谁会是下一个“商城热土”?

泰国、菲律宾之后TikTok商城的下一步动向牵动着所有跨境商家的心。业内传得最凶的是越南和马来西亚,但这两个市场真的能复制泰菲的成功吗?未必。

越南:流量大, 但“电商基因”有待培育

越南的TikTok用户量超过5000万,跟泰国旗鼓相当,但电商渗透率只有8.2%,比泰国低了不少。胡志明的电商卖家阮明德就表示:“越南用户更习惯在Shopee买东西,对TikTok商城的接受度还需要时间培养。”他试过把商品同步到越南商城,但转化率只有泰国的三分之一,“可能得先教育市场,再谈收割”。

马来西亚:中产消费力强, 但竞争更激烈

比一比的话,马来西亚可能更值得期待。这个国家的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中产阶层占比高,对高品质商品的需求旺盛。而且,马来西亚的英语普及率高,跨境商家不用太头疼本地化问题。但挑战也不小:Lazada和Shopee在马来西亚的根基太深, TikTok商城想抢市场份额,得拿出更有诚意的策略。

不过TikTok似乎早有准备。据内部消息, 2023年Q2开始,商城将陆续上线“品牌旗舰店”功能,允许跨境品牌打造专属页面类似天猫的“品牌馆”。这招如果能落地,估计能吸引不少有实力的品牌商家入驻,进一步夯实商城的“高端化”路线。

给跨境商家的3条“避坑指南”:别让商城变成“商殇”

机会摆在眼前,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得住。结合泰菲市场的经验,给准备冲TikTok商城的跨境商家提个醒:这三件事,千万别做。

别把“商城”当成“救命稻草”

见过太多商家, 一听说商城开放,就把所有资源都往里砸,短视频不拍了直播停了专心做商城。后来啊呢?商城流量没起来老流量又丢了。正确的做法是“双轮驱动”:短视频和直播负责拉新、种草,商城负责承接、复购。就像印尼HomeyLife的打法,短视频引流到商城,再用商城的短视频反哺直播,形成闭环。

别忽视“本地化”的细节

除了关键词, 还有更细节的东西:比如菲律宾用户喜欢用现金支付,商城得支持“货到付款”;泰国消费者对商品包装很看重,详情页得展示“环保包装”“精美礼盒”这些卖点。深圳的母婴卖家“萌娃优选”就栽过跟头:把国内直邮的奶粉直接搬到泰国商城, 后来啊主要原因是没标注“清关协助”,退货率高达30%。“东南亚的本地化,不是简单翻译一下就完事儿的。”他们的运营总监反思道。

别盲目“烧广告”

商城广告确实能快速起量,但ROI才是王道。建议商家先跑自然流量,测试商品的市场反应,再小预算投广告,逐步优化。菲律宾卖家Lisa的经验是:“先投1万比索测试, 看看点击率和转化率,好的商品就追加预算,不好的果断砍掉。别学别人梭哈,不然容易赔了夫人又折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