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拼多多Temu开通蓝海站点,这个速度惊人

手机弹出新闻提示时咖啡差点洒在衬衫上——Temu又要开新站点了。继加拿大之后这家拼多多旗下的跨境电商平台,计划在3月13日一边上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市场。从宣布到落地,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这扩张速度,连做了十年跨境电商的老李都直呼“疯了吧”。要知道,SHEIN用了五年才把业务铺到30个国家,Temu这架势,像是要把“闪电战”进行到底。

蓝海市场到底有多肥?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跨境电商圈常说的“蓝海”,到底值不值得卖家all in?先看数据。根据ecommerceDB的统计, 2023年澳大利亚电商市场规模达到432亿美元,全球排名第13,增速16.8%,比俄罗斯市场还大。未来五年复合年增长率10.4%,到2027年能冲到641亿美元。新西兰更猛, 2023年63亿美元,增速24.8%,全球第28名,五年复合增长率12.6%,2027年预计破101亿美元。

速度惊人!拼多多Temu即将开通蓝海站点
速度惊人!拼多多Temu即将开通蓝海站点

更关键的是类目结构。澳大利亚电商里 食品和个人护理占28.6%,时尚25.4%,玩具、爱好和DIY 21%,电子媒体15.9%,家具电器9.1%。新西兰则略有不同:时尚占比最高, 27.8%,食品个人护理24.8%,玩具DIY 18.4%,电子媒体15.4%,家具电器13.5%。这些数字背后 藏着卖家的机会——北美已经被亚马逊和SHEIN垄断,但澳新市场前三名平台份额加起来才30%,eBay、亚马逊都不够强势,连SHEIN都在澳大利亚专门开了au站点,却还没形成绝对统治。

“以前做亚马逊澳洲站, 一个链接要跟200个卖家竞争,现在做Temu澳新站,同类目可能才20个。”深圳卖家张三去年年底试水Temu加拿大站,一个月卖了5000单家居用品,利润率8%。他算过一笔账,澳大利亚物流成本比北美低15%,退货率不到5%,竞争小了自然能“吃上肉”。

卖家口中的“小而美”机会

“蓝海”不是空话,是实实在在的“小而美”。杭州卖家王莉主营户外用品,2024年1月入驻Temu加拿大站,主打折叠椅和野餐垫。她发现,澳大利亚消费者对“轻量化”“防晒指数”要求高,但同类产品价格比北美高30%。“Temu的定价逻辑是‘极致低价’, 但澳新市场消费者愿意为‘差异化’多花点钱,只要比当地超市便宜20%就能爆单。”王莉说 她一款带遮阳棚的折叠椅,在加拿大站卖19.9美元,澳大利亚站卖24.9美元,上架两周就卖了3000单,净利润比北美高15%。

还有个细节容易被忽略:澳新消费者对“环保”和“本地化”的偏好。新西兰卖家社群“老炮儿联盟”2024年2月的调研显示, 标注“可回收材料”“碳足迹追踪”的产品,转化率比普通产品高22%。深圳卖家李四专门为Temu澳新站开发了“竹纤维餐具”, 包装上印着“新西兰环保认证”,虽然成本比普通餐具高10%,但客单价能卖到15美元,比北美同类产品贵5美元,还供不应求。

Temu的闪电扩张战:北美经验能复制吗?

Temu的扩张速度,靠的不是运气,是“复制粘贴”的成功经验。北美市场,它用“超级碗广告+联盟病毒传播”打下了江山。2023年超级碗,Temu花700万美元买了30秒广告,苹果App Store下载量直接冲到第一。一边,它推出“赚5000美金联盟计划”,给红人高佣金,让网赚博主主动转发邀请链接。某跨境MCN机构负责人透露, Temu在北美的联盟佣金高达30%,比亚马逊联盟高出10倍,光2023年就通过红人带来了2000万新增用户。

这套打法,现在原封不动搬到了澳新。3月1日 Temu澳大利亚官网上线了“接受邀请赢100美金”活动,新用户注册邀请人得100美金,被邀请人得20美金。某澳洲本地红人“小甜妹的生活日记”粉丝10万, 她发了一条Temu开站预告,带联盟链接,24小时就带来8000个注册,佣金拿到2000澳元。“Temu敢砸钱,红人敢推,用户敢薅羊毛,三方共赢,扩张速度能不快吗?”该红人说。

广告投放也没落下。据澳大利亚媒体报道, Temu在悉尼、墨尔本的户外广告牌已经铺开,主打“Aussie Deals, Aussie Prices”。还有内部人士透露, Temu计划在3月底联合澳洲本地电视台,推出“Temu Shopping Week”专题节目,类似美国的“黑五特辑”,直接把低价卖到消费者眼前。

卖家吐槽:低价是双刃剑

但卖家们的日子,并不全是“肉香”。张三最近就遇到了烦心事:他的一款厨房收纳盒, 在加拿大站卖9.9美元,澳大利亚站卖8.9美元,比北美还便宜,后来啊被Temu以“价格不符合市场预期”为由罚款200元。“Temu的定价逻辑是‘谁便宜谁上’,但不同市场成本不一样,硬要压到比北美还低,利润薄得像纸。”张三说他卖10000单才赚1000元,平均一单利润0.1元,比亚马逊低5个百分点。

更让卖家头疼的是“罚款机制”。拼多多在国内的“二选一”“延迟发货罚款”被诟病多年,现在Temu把这些规则原封不动搬到了跨境电商。王莉主要原因是一款产品图片少了一个像素,被罚50元;李四主要原因是物流延迟2天被扣300元。“做亚马逊,罚款有申诉渠道,做Temu,系统自动判定,申诉石沉大海。”王莉说 她现在每天花2小时检查产品图片、物流信息,就怕被罚,“这不是做跨境电商,是在玩‘生存游戏’。”

行业地震:SHEIN和亚马逊的麻烦来了

Temu的闪电扩张,让澳新市场的“老玩家”坐不住了。SHEIN在澳大利亚有专门的au站点,主打快时尚,2023年GMV超过5亿美元,市场份额15%。但现在Temu来了同样的9.9美元T恤,SHEIN卖19.9美元,SHEIN的用户开始流失。某SHEIN内部员工透露, 2024年2月,澳大利亚站新客增长率下降了8%,客服收到大量“为什么Temu比你们便宜”的投诉。

亚马逊更惨。亚马逊澳大利亚站虽然市场份额第一,但品类集中在电子和家电,对低价日用品覆盖不足。Temu主攻的家居、玩具、3C配件,正好是亚马逊的短板。深圳某3C卖家老周说 他以前在亚马逊澳大利亚站卖手机壳,月销1000单,利润20%,现在Temu同样的产品卖5.9美元,他被迫跟卖,利润降到5%,“亚马逊不降价等死,降价找死,Temu一来我们成了‘夹心饼干’。”

但也不是所有玩家都慌。eBay在澳新市场深耕15年,本地卖家多,物流体系成熟,Temu的低价对它冲击有限。某eBay澳洲大卖家说:“我们卖二手和复古商品,Temu做不了。而且澳洲消费者信任eBay,觉得‘老牌子更靠谱’。”数据显示, eBay澳大利亚站2023年GMV增长12%,虽然比Temu慢,但用户留存率高达70%,比Temu的40%高出一大截。

老炮儿建议:怎么在Temu“活下去”

面对Temu的“蓝海诱惑”,卖家到底该不该冲?跨境卖家社群“老炮儿联盟”创始人老杨, 结合2024年2月的调研数据,给了三条建议:

第一,类目选择要“避重就轻”。Temu主攻低价标品,但澳新市场对“差异化”产品需求大。比如家居小件、 户外用品、宠物玩具,这些品类SHEIN和亚马逊没优势,Temu又允许适当溢价,利润空间有保障。老杨说:“有个卖家做‘可加热宠物窝’, 在Temu澳大利亚站卖39.9澳元,成本20澳元,月销2000单,净利润30%,比卖手机壳香多了。”

第二,物流必须“本地化”。澳大利亚物流成本高,时效慢,用国内直发,15天到货,容易被罚款。老杨建议卖家用“中澳专线”,7-10天到货,成本比空运低30%。深圳某物流商透露, Temu澳新站优先推荐使用“本地仓发货”的卖家,这类产品能打“Prime-like”标签,转化率提升25%。

第三,价格策略要“灵活”。不是所有产品都要拼低价。张三的经验是 引流款卖8.9美元,利润款卖14.9美元,“用引流款冲排名,利润款赚差价,这样既能拿流量,又不至于饿死。”

未来展望:Temu会停下脚步吗?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只是开始。据内部人士透露, Temu计划在2024年第二季度进入东南亚市场,先从印尼、菲律宾开始;第三季度瞄准欧洲的西班牙、葡萄牙。这些市场要么增长快,要么竞争不饱和,“Temu的目标是‘一年开10个站点’,把‘闪电战’打到全球。”

但扩张太快也有风险。物流跟不上怎么办?卖家抱怨罚款多怎么办?品牌知名度不够怎么办?这些问题, Temu在北美已经遇到过比如2023年第四季度,美国消费者投诉“物流延迟”的量增长了40%,Temu不得不增加10亿美元投入建设海外仓。现在去澳新,它可能会更谨慎——比如联合本地物流商建仓,或者降低罚款比例,安抚卖家情绪。

对卖家Temu的“蓝海站点”既是机会,也是陷阱。机会在于,竞争小、增速快,现在入场还能抢占先机;陷阱在于,低价竞争、罚款严格,利润薄得像刀锋。老杨说:“2024年做Temu, 不能像以前那样‘铺货就行’,得选对类目、控好成本、懂规则,才能在‘Temu速度’里分到一杯羹。”

手机又弹出新消息:Temu巴西站已经开始招商了。这次咖啡没洒,只是叹了口气——跨境电商的“闪电战”,看来还没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