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ikTok、Shein、Temu联手挑战亚马逊

亚马逊的焦虑:三股中国力量如何搅动全球电商棋局

跨境电商的牌桌上,亚马逊这头大象似乎有点踉跄。2022年, 它交出了净亏损27亿美元的成绩单,创下历史最差业绩,美国在线零售市场的占有率也从42%下滑到37%。平台卖家们抱怨广告费涨了、佣金高了流量却像被扎破的气球,怎么吹也鼓不起来。就在这时 三股来自中国的力量——TikTok、Shein、Temu,带着各自的"独门绝技"杀入战场,让亚马逊的"霸主宝座"开始摇晃。

TikTok:短视频里的流量密码, 正在 电商规则

说到TikTok,很多人还停留在"刷短视频"的印象里。但2023年,它已经悄悄把短视频变成了"带货神器"。手握13亿全球月活用户,TikTok的用户平均使用时长超过90分钟,这种高粘性让亚马逊望尘莫及。美国一个卖宠物玩具的卖家, 去年8月在TikTok发布了一条猫咪疯狂逗猫棒的短视频,没想到直接卖爆了——单周销量突破5万件,转化率比在亚马逊高出3倍。这事儿不是个例, Sensor Tower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TikTok电商的全球下载量增长了120%,其中美国市场的"短视频加购物"功能使用率同比翻了2倍。

TikTok,Shein,Temu“三英战吕布”,亚马逊会不会服?
TikTok,Shein,Temu“三英战吕布”,亚马逊会不会服?

更让亚马逊头疼的是TikTok正在把"内容"和"购物"彻底揉在一起。以前在亚马逊购物, 用户是带着明确目的来的;但在TikTok,用户可能只是刷到一个搞笑视频,顺手就下单了。这种"无感购物"体验,让亚马逊的"搜索购物"模式显得有点"老旧"。2023年9月,TikTok宣布小店业务 到25个国家,连德国、法国这些电商成熟市场都开始吃紧。亚马逊的广告团队最近开会时 总有人提到:"TikTok的广告投放引擎太精准了同样的预算,转化率比我们高15%——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竞争,是降维打击。"

Shein:快时尚供应链之王, 正在复制亚马逊的"平台化"路径

如果TikTok是用"流量"挑战亚马逊,那Shein就是用"供应链"硬刚。2022年,Shein营收227亿美元,同比增长52.8%,这速度比亚马逊同期快了6倍。更惊人的是它的库存周转天数只有7天而Zara需要30天H&M需要60天。这意味着什么?Shein能快速抓住流行趋势, 卖一件爆一件,亚马逊的第三方卖家还在等物流上架,Shein的货已经送到消费者手里了。

Shein的厉害之处,是把"小单快反"做到了极致。2023年3月,它在广州的供应链中心每天要处理200万件订单,高峰时库存变动量过亿。美国一个卖运动服的卖家告诉我:"我上个月跟Shein的供应链团队聊过 他们能在24小时内根据TikTok的流行趋势打样,3天内上线新品——我们亚马逊卖家从选品到上架,最少也得15天。"更关键的是 Shein正在从"自营独立站"转向"平台化",2023年开放第三方卖家入驻,模式和亚马逊越来越像。2025年, 它的营收预计要达到585亿美元,超过H&M和Zara的总和——这对亚马逊简直是"家门口的狼"。

Temu:价格屠夫的"低价核武器", 直接戳中亚马逊的软肋

如果说Shein是"慢工出细活",那Temu就是"闪电战"。2022年9月上线,不到半年就创下了"单品日销过万件,单店日销过3万件"的纪录。2023年超级碗, Temu花1400万美元买了30秒广告,覆盖1亿用户,广告语像针一样扎进亚马逊的心:"像亿万富翁一样购物",背后意思就是:我们比亚马逊更便宜。

Temu的打法简单粗暴:1-3折。6美元的运动鞋、60美分的耳环、9美元的连衣裙,价格低到让亚马逊卖家怀疑人生。一位在亚马逊卖家居用品的卖家苦笑:"我卖一个收纳盒, 成本12美元,亚马逊要收35%佣金,定价得25美元才能保本;同样的东西,Temu卖8美元,还包邮——这怎么玩?"更致命的是Temu的"低价"不是亏本赚吆喝,它靠的是中国供应链的"极致压缩"。拼多多系团队熟悉的"C2M"模式,让Temu砍掉了所有中间环节,直接对接工厂。2023年2月, Temu的APP新增下载量达4000多万,登顶美国购物榜增速第一,把亚马逊的"低价标签"硬生生抢了过去。

三股力量的"隐形联盟":从单打独斗到合围亚马逊

表面上看, TikTok、Shein、Temu各自为战,但细想会发现,它们其实形成了"三角联盟",从不同维度绞杀亚马逊。TikTok负责"流量入口", 用短视频把用户"勾"进来;Shein负责"供应链支撑",用快反能力保证货不停摆;Temu负责"价格爆破",用低价把亚马逊的核心用户挖走。2023年双11期间, 这三个平台在美国市场的总流量首次超过了亚马逊,跨境电商圈的人都在传:"亚马逊的'护城河'正在被填平。"

更让亚马逊措手不及的是它们正在争夺亚马逊的"卖家资源"。2023年10月, 一位在亚马逊卖5年的卖家公开宣布:"我把店铺80%的货都搬到Temu了虽然利润低,但销量能翻10倍。"类似的不在少数。据Marketplacepulse的数据, 2023年第三季度,从亚马逊转向Shein、Temu的卖家数量同比增长了45%。亚马逊的第三方卖家业务增速降到历史最低, 这直接动摇了它的"增长飞轮"——毕竟亚马逊的根基就是"低价吸引买家,卖家创造供给"。

亚马逊的反击:与Shopify的"和解"能否破局?

面对三面夹击,亚马逊终于坐不住了。2023年底,它和Shopify悄悄启动了"Buy With Prime"对接谈判。这个动作耐人寻味——Shopify是独立站的代表,亚马逊曾经把它视为"死对头",现在却要合作。原因很简单:亚马逊需要Shopify的卖家资源来对抗Temu和Shein。数据显示,Shopify上有180万独立站卖家,其中很多正在被TikTok、Temu挖走。亚马逊想通过"Buy With Prime"把这些卖家拉回自己的生态, 用Prime会员的物流和信任背书,对抗低价诱惑。

但这条路不好走。一位Shopify卖家直言:"亚马逊的佣金太高了我们为什么要把流量导给它?"亚马逊的困境在于:要降价保用户,就得压低卖家利润;要保卖家利润,就得提价,用户又会跑。这个死循环,让亚马逊的"增长飞轮"转不动了。2023年第四季度,亚马逊的自营电商销售额同比下降了2%,这是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下滑。

跨境电商的未来:没有永远的霸主, 只有永远的变化

这场"三英战吕布"的戏码,其实折射出跨境电商的本质:流量、供应链、价格,这三个要素的权重正在重新分配。亚马逊曾经靠"基建"和"流量"双轮驱动, 但现在TikTok用"内容流量"打破了搜索垄断,Shein用"柔性供应链"打破了物流壁垒,Temu用"极致低价"打破了价格天花板。

对卖家这意味着"亚马逊依赖症"该治了。2023年, 那些只做亚马逊的卖家,很多都过得很难;而一边布局TikTok、Temu、Shein的卖家,反而活得不错。比如深圳一个卖3C配件的团队, 通过TikTok短视频引流到Temu转化,再通过Shein的供应链快速上新,2023年营收增长了3倍。他们的经验很简单:"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现在跨境电商的篮子多了挑流量大、利润稳的放。"

对亚马逊真正的挑战不是这三个平台,而是自己能否跳出"大平台"的思维定式。2007年, 贝索斯说"低价、快速配送、精选商品是永恒的",但现在用户要的不仅是低价,还有"有趣的购物体验";卖家要的不仅是流量,还有"公平的规则"。亚马逊如果还抱着"老子天下第一"的心态,恐怕真的会被"三英"拉下马。

跨境电商的牌局,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天TikTok、Shein、Temu联手挑战亚马逊,明天可能会有新的玩家带着新的模式杀进来。唯一不变的,是永远在变的用户需求和永远在迭代的市场规则。对所有人这场"战争"没有赢家,只有不断进化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