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ikTok Shop全托管模式正式上线

TikTok Shop全托管模式落地,跨境卖家迎来“躺平”新选择?

最近跨境圈子里炸开了锅——TikTok Shop突然宣布全托管模式正式上线, 消息一出,不少做工厂的老板们眼睛都亮了那个。说白了这事儿对某些商家来说可能是个天上掉馅饼的机会,但对另一部分人说不定是个坑。到底这全托管模式是个啥?为啥Temu、速卖通这些平台前脚刚跟进,TikTok就火急火燎地跟上?咱们今天掰开揉碎了聊聊。

从“运营焦虑”到“供货无忧”,全托管到底解决了什么痛点?

做跨境电商的都知道, 之前想在TikTok上卖货,得会拍视频、会直播、会跟老外互动,还得懂海外物流、售后退换,一套流程下来没个专业的运营团队根本玩不转。特别是那些工厂出身的商家,手里有货有供应链,但对着镜头说话都磕巴,更别提搞什么内容营销了。浙江义乌有个做家居用品的李老板, 去年琢磨着把产品卖到海外后来啊花了好几万请运营团队,视频拍了上百条,播放量加起来还没过万,库存堆得仓库都快放不下再说说只能咬牙关了TikTok店。

TikTok Shop全托管模式正式上线,电商巨头纷纷入局的模式为何如此吃香!
TikTok Shop全托管模式正式上线,电商巨头纷纷入局的模式为何如此吃香!

全托管模式的出现,说白了就是给这类商家吃了颗定心丸。你只需要把货交给平台,剩下的从选品、定价、推广到物流、售后平台全包了。就像你开个饭店,以前既要当厨师又要当服务员还得管前台,现在找个靠谱的托管公司,你专心做菜就行。李老板今年5月刚加入TikTok全托管, 就他那款网红收纳盒,平台帮忙推了条短视频,三天就卖了5000单,回款速度还快,直接打人民币,不用再操心汇率波动。他给我算了一笔账, 以前自己运营时光物流和售后成本就占销售额的15%,现在全托管后这部分成本降到5%,算上省下的运营团队工资,净利润直接翻了一倍。

当然这种“躺平”模式不是谁都能玩的。平台明确说了 得是工贸一体、工厂型商家或者有稳定货源的贸易商,那些靠一件代发、没自己供应链的中小卖家,想进来分一杯羹可能没那么容易。深圳做3C配件的王哥就试过 他找了个小厂代工,想着走全托管模式,后来啊平台审核时发现他供应链不稳定,批量生产经常断货,直接给拒了。所以说全托管表面看是减负,实则是对供应链能力的一次大筛选。

平台为何盯上“全托管”?流量焦虑下的一步险棋?

话说回来TikTok电商为啥突然对全托管模式这么上心?早两年TikTok在海外搞内容电商, 靠短视频和直播带货确实火了一阵,但问题也不少——商品种类不够丰富,用户逛着逛着就腻了转化率一直上不去。2022年TikTok Shop在东南亚市场的数据显示, 虽然用户量很大,但平均客单价只有30美元左右,远低于亚马逊的80美元,复购率更是低得可怜,很多用户看完视频就划走了真正下单的不多。

这时候全托管模式就成了救命稻草。想想Temu, 2022年9月上线全托管,靠着“极致低价+平台包运营”的策略,半年时间就把北美购物App下载量冲到第一,2023年Q1的GMV直接突破20亿美元,转化率比传统电商高出25%。速卖通更狠, 2022年12月推全托管,2023年3月订单量同比增长50%,用户规模涨了45%,创下历史新高。这些数据看得TikTok眼红,不跟进全托管,眼睁睁看着流量被Temu、速卖通抢走,那可太亏了。

但话说回来全托管对平台来说也是把双刃剑。表面看是快速扩充SKU、提升转化率的捷径,其实吧对平台自身能力的要求高到离谱。你得会选品, 不能什么货都上;你得会控价,既要让消费者觉得便宜,又不能把商家利润压死;你还得有强大的物流和售后体系,不然差评一多,口碑就崩了。SHEIN能玩转全托管, 是主要原因是它深耕快时尚十几年,供应链和仓储物流早就磨出来了TikTok能不能复制SHEIN的成功,还得打个问号。

全托管不是“万能药”, 中小卖家的“双刃剑”困境

虽然全托管听起来很美好,但对中小卖家这事儿未必是好事。你想啊,平台包运营,那平台肯定会选那些“爆款”产品,利润高、容易推的。那些小众、有特色但销量一般的产品,可能根本轮不到你展示。广州做原创设计首饰的小林就跟我抱怨过 她家的手工银饰工艺很好,但单价高、走量慢,加入全托管后平台根本不给她推流量,反倒是那些几十块钱的快时尚饰品天天上首页,再说说她只能退出全托管,自己老老实实做小众社群运营。

更关键的是价格问题。全托管模式下平台为了抢占市场,大概率会打“低价战”。2023年4月, Temu主要原因是要求商家把价格压到离谱低点,导致不少工厂老板吐槽“一件衣服利润不到5块钱,连工钱都不够”。浙江绍兴一家纺织厂老板跟我说 他给Temu供货的T恤,出厂价3美元,平台卖9.99美元,看着利润不错,但平台要求“30天内必须降价到8.99美元”,否则就换供应商,搞得他利润越来越薄,只能靠走量维持。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是“话语权”。全托管模式下 商家完全依赖平台,一旦平台突然调整政策,比如提高佣金、缩短回款周期,或者把你的产品换成同款更便宜的,商家一点办法都没有。2023年3月, 速卖通就突然调整了全托管商家的回款周期,从7天延长到15天导致不少商家现金流紧张,但投诉无门,只能忍气吞声。所以说全托管看似轻松,实则把命脉交到了平台手里中小卖家得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这个“赌”的资本。

跨境“四小龙”围剿全托管,TikTok的差异化破局点在哪?

现在跨境电商圈,全托管已经成了“标配”。阿里系的速卖通、 拼多多的Temu、独角兽SHEIN,再加上刚入局的TikTok,这“四小龙”各显神通,都想在这条新赛道上抢地盘。但仔细看看就会发现, 每个平台的全托管模式其实各有侧重,TikTok想杀出重围,得找到自己的差异化打法。

先说Temu, 主打的就是“极致低价”,2023年Q1的平均客单价只有12美元,比亚马逊低了60%以上,靠着“砍一刀”式的社交裂变,硬是把北美市场搅得天翻地覆。速卖通则背靠阿里的全球供应链, 优势在于“成熟品类”,比如3C、家居这些标准化产品,2023年3月数据显示,速卖通全托管中3C产品占比达35%,复购率比其他品类高20%。SHEIN深耕快时尚, 供应链响应速度极快,从设计到上架只要7天2022年全年GMV突破300亿美元,全托管模式功不可没。

那TikTok的破局点在哪?它的杀手锏其实是“内容基因”。其他平台要么是传统货架电商,要么是纯低价平台,但TikTok有短视频和直播的天然优势。想想看, 同样的一个厨房小工具,在传统电商上可能就几张静态图片,但在TikTok上,数据显示, 带短视频展示的产品,点击率比纯图文高3倍,转化率提升18%。

而且TikTok的用户画像也更年轻, 18-34岁的用户占比超过60%,这群人对“新奇特”产品接受度高,愿意为创意买单。深圳做创意文具的陈老板, 今年4月通过全托管卖了一款“会发光的笔记本”,TikTok运营团队帮他拍了条“熬夜党必备”的短视频,配合热门音乐,一周就卖了2万单,单价卖到29.9美元,利润比普通笔记本高50%。这说明TikTok的全托管,如果能结合内容优势,玩转“场景化营销”,完全有机会和其他平台拉开差距。

沙特英国先行, 全托管模式的全球化扩张路线图

这次TikTok全托管率先在沙特和英国上线,不是随便选的,背后有深意。沙特是中东最大的电商市场, 2022年电商市场规模达130亿美元,年增长率30%,而且年轻人占比高,TikTok在沙特的用户数超过1500万,渗透率接近70%,简直是天然的流量池。英国则是欧洲第二大电商市场, 2022年市场规模达2300亿美元,消费者对性价比敏感,一边物流体系成熟,适合全托发的快速铺货。

选这两个市场试点,TikTok明显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沙特市场对低价商品需求大, 而且语言障碍相对较小,平台可以快速测试选品和定价策略;英国市场则更考验物流和售后能力,提前布局海外仓,能为后续进入欧洲其他国家积累经验。2023年4月15日 TikTok就要求英国市场的商家必须把货备到国内备货仓或英国海外仓,这其实就是在为全托管铺路,确保物流时效能控制在3-5天达到英国消费者的心理预期。

从扩张路线来看, TikTok可能会先巩固中东和欧洲市场,再向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渗透。东南亚虽然TikTok用户基数大, 但竞争也激烈,Lazada、Shopee早就布局了全托管,TikTok得拿出差异化优势才行。拉美市场潜力大,但物流和支付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准备。预计到2023年底, TikTok全托管可能会拓展到5-8个市场,2024年覆盖10个以上,到时候GMV占比可能会突破30%,成为电商业务的重要增长引擎。

工贸一体商家入局指南:从“供货商”到“跨境玩家”的转型

说了这么多,到底哪些商家适合加入TikTok全托管?根据平台招商要求, 优先考虑工贸一体、工厂型商家或者有稳定货源的贸易商,品类集中在服饰、鞋包、美妆、家居这些高需求领域。如果你符合这些条件,想入局,得注意这几个关键点。

第一,供应链是命脉。全托管模式下产品质量和交付能力直接决定了你的生死。佛山做家居用品的张老板, 今年5月入局全托管,为了确保产能,他专门找了3家合作工厂,签订“产能保障协议”,规定每月最低供货量,一边建立了“质量抽检机制”,每批货出厂前都要检查尺寸、材质,上线后差评率控制在2%以下平台很快就给他推了更多流量。他的经验是宁可少接单,也不能砸了供应链的口碑。

第二,数据化选品。虽然平台负责选品,但你得主动提供数据支持。比如通过Google Trends、 亚马逊Best Seller榜单分析目标市场的热门需求,再结合自身供应链优势选品。浙江做服装的王姐, 专门做了份“中东市场服饰需求报告”,发现沙特女性对长袖印花裙需求大,而且喜欢亮色系,她赶紧调整生产线,推出10款符合当地审美的裙子,后来啊上线首月就卖了8000单,成为平台推荐的“爆款供应商”。

第三,控制成本,保持价格竞争力。全托管模式下价格是核心竞争点之一,但也不能一味低价,得保证利润。建议从生产环节降本,比如优化原材料采购渠道、提高生产效率,而不是压缩质量。绍兴纺织厂的李老板, 通过直接联系棉花产地,减少了中间商环节,每吨布料成本降了8%,一边引进自动化裁剪设备,生产效率提升30%,这样既保证了价格优势,利润也没降太多。

全托管模式的隐忧:平台能力能否撑起“大包大揽”?

虽然全托管模式看起来前景一片大好,但平台能不能“兜得住”是个大问题。要知道, 全托管本质上是平台把商家的运营、物流、售后全包了这对平台的综合能力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就可能出乱子。

就拿物流 TikTok要求英国市场3天发货,5天内送达,这对仓储和配送能力是巨大考验。2023年3月, 速卖通全托管就主要原因是英国仓爆仓,导致大量订单延迟发货,差评率飙升了20%,不少商家集体投诉。TikTok现在布局英国海外仓,能不能避免类似问题,还得看实际运营情况。如果物流跟不上,用户体验差了平台口碑崩了到头来受害的还是商家和平台自己。

还有选品和定价能力。平台如果选品不准,把一堆滞销货推上去,不仅占用了仓储空间,还会拉低整体转化率。2023年2月, 某平台全托管就主要原因是过度推“网红同款”服饰,导致库存积压,再说说只能打折清仓,商家利润大幅缩水。定价也是个难题,定高了卖不动,定低了商家没利润,平台还得补贴,长期来看肯定不可持续。

更关键的是资金链风险。全托管模式下平台需要承担大量的物流、仓储和营销成本,如果GMV增长不及预期,资金压力会非常大。2023年Q1, Temu就主要原因是营销投入过大,传出“现金流紧张”的消息,虽然后来辟谣,但也给行业敲响了警钟。TikTok作为后入局者, 烧钱补贴是免不了的,但能不能烧出效果,会不会主要原因是资金问题中途转向,都是未知数。

未来已来:全托管模式会重塑跨境电商生态吗?

总的全托管模式的出现,确实给跨境电商行业带来了新的可能。它让工厂型商家有机会绕开复杂的运营环节,直接对接海外市场;也让平台能快速丰富商品种类,提升用户体验。从Temu、 速卖通的数据来看,全托管在短期内确实能带来爆发式增长,2023年跨境电商全托管模式的GMV预计会突破500亿美元,占总GMV的比重可能超过15%。

但长期来看,全托管不会是“万能解药”。它更适合那些有供应链优势、 但缺乏运营能力的商家,对于内容型、品牌型的商家可能还是自营模式更有潜力。而且因为平台竞争加剧, 全托管的优势可能会逐渐减弱,比如佣金上涨、流量倾斜减少,到时候商家可能需要重新评估是否继续留在这个模式里。

对TikTok 全托管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得在内容生态、供应链建设、用户体验上下功夫,才能真正和Temu、速卖通抗衡。对整个行业而言, 全托管模式的兴起,可能会加速跨境电商的“两极分化”——有供应链优势的商家越来越强,没实力的被淘汰出局。到头来谁能在这场变革中胜出,不仅要看模式本身,更要看平台和商家的“硬实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