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ikTok Shop新模式的商家如何应对和利用

TikTok Shop变局下 商家的生死局与机会牌

最近总有人问我,TikTok Shop这次的模式调整到底意味着什么?商家到底该往哪走?说实话,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我见过太多商家主要原因是盲目跟风栽跟头,也见过有人踩中风口直接起飞。这事儿吧,就像海上捕鱼,风浪越大,鱼确实越贵,但你得先看看自己的船能不能扛住浪。

全托管和平台模式, 本质是两种活法

很多人现在还分不清全托管和平台模式到底有啥区别,我琢磨着用大白话讲可能更明白。平台模式, 就是你啥都得自己来:找主播、拍视频、搞直播、管售后、发物流,相当于你开个夫妻店,事无巨细都得亲力亲为。而全托管模式呢,你就负责供货和备货,剩下的——营销、推广、卖货、发货、售后全交给平台。说白了从“全能选手”变成“供应商”,活儿少了但话语权也变了。

TikTok Shop推出新模式,商家应该怎么做?
TikTok Shop推出新模式,商家应该怎么做?

我认识一个深圳的商家老李, 2021年刚入局TikTok Shop的时候,自己做平台模式,团队20多个人,主播、运营、剪辑、客服全配齐,后来啊一年下来忙死忙活,净利润不到5%。后来转做全托管, 团队裁到5个人,就负责对接供应链和跟平台沟通,2023年第二季度利润直接翻到了18%。这事儿说明啥?不是新模式一定更好,而是要看你的船适合走哪条水路。

新模式带来的“甜蜜”与“苦涩”

全托管模式最诱人的地方,莫过于“躺赚”的可能性。你不用再跟那些卷到飞起的流量死磕, 平台自带10亿月活用户,相当于你站在了流量最高的山头上,只需要把货准备好就行。我见过一个卖家居收纳的供应商, 2023年3月入局全托管,没投一分钱广告,靠平台自然流量,第一个月就卖了300万人民币,供货价利润12%,算下来净利润36万。这事儿放以前平台模式,想都不敢想。

但甜的背面往往藏着苦。你成了供应商,定价权就没了。平台会根据市场行情给你一个供货价,低了没利润,高了平台可能不选你的品。我认识一个做3C配件的商家,以前自己做平台,一款手机壳卖19.9美元,利润40%。转全托管后平台给供货价8美元,利润直接掉到15%。更难受的是同质化竞争太狠,隔壁工厂比你便宜0.5美元,平台下一秒就可能换掉你。这就像在菜市场卖菜,别人比你便宜一毛钱,客就全走了。

还有成本问题。你以为全托管就不用花钱了?大错特错。转型的时候, 你以前租的办公室可能用不上了主播、运营这些岗位要么裁掉要么转岗,这些沉没成本压得很多商家喘不过气。更别说备货风险——平台让你备1000件货,后来啊只卖了300件,剩下的700件全砸手里这谁受得了?2023年4月就有个做服装的商家, 主要原因是没摸清平台选品偏好,备了5000件夏装,后来啊平台推的是秋装,再说说库存积压亏了80多万。

想抓住机会?先解决这三个问题

很多人看到别人在全托管里赚了钱, 头脑一热就冲进去,后来啊赔了夫人又折兵。我劝你先别急着动手,先问问自己这三个问题能不能扛住。

第一个问题:供应链够不够硬?全托管模式下供应链就是你的命根子。平台要的是“快、准、稳”——上新快、响应快、交付稳;选品准、库存准、质量准。我见过一个做家居用品的工厂, 老板以为自家产品质量好就行,后来啊主要原因是备货周期要30天平台选品周期只有15天硬生生错过了三波红利。后来他狠心改过供应链, 把备货周期压缩到7天2023年5月直接被平台选为“核心供应商”,一个月销量翻了5倍。

第二个问题:能不能接受“黑箱操作”?做平台模式的时候,你还能直接看用户评论、看转化数据,知道用户为啥买、为啥退。但全托管模式下这些数据平台不会全给你,你就像个“盲人”,不知道用户到底喜欢啥、讨厌啥。这时候你得学会“猜”——多分析平台上爆款的共同点,是包装好看?价格低?还是功能新颖?我一个朋友做宠物用品, 天天蹲在TikTok上看同类视频,分析完发现“可折叠”和“易清洗”是用户最在意的点,赶紧调整产品,2023年6月直接冲到了类目TOP3。

第三个问题:有没有长期扛亏损的底气?全托管不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初期很可能不赚钱。我认识一个做电子烟的商家, 2023年初入局全托管,前三个月每个月亏20万,硬是撑到了第四个月,主要原因是供应链优化到位,成本降下来了才开始盈利。他说:“做生意就像熬中药,前期火候到了药才能慢慢起效。”

不同商家, 不同活法

不是所有商家都适合全托管,也不是所有商家都适合继续做平台模式。我给你捋一捋,看看你属于哪一类。

如果你是珠宝水晶类的商家,听我一句劝,别碰全托管。这类产品客单价高,用户决策周期长,需要主播详细讲解材质、工艺,平台很难标准化。我见过一个卖银饰的商家, 2023年试过全托管,后来啊平台推的流量都是低价用户,成交率不到2%,亏了30多万后赶紧转回平台模式,自己找KOL带货,反而做起来了。

如果你有海外仓,也别轻易转全托管。海外仓的优势是发货快、退换货方便,做平台模式能把这些优势发挥到极致。我认识一个做家居大件的商家, 在德国有海外仓,自己做平台模式,48小时达,用户好评率95%,复购率达到35%。这种优势,全托管给不了你。

但如果你是工厂型商家, 或者贸易商,手里有稳定供应链,能快速响应平台需求,那全托管就是你的机会。我见过一个做LED灯具的工厂, 2023年3月转全托管,主要原因是能,一个月就铺了200个SKU,现在每月稳定出货500万人民币,利润比以前自己做平台高了不少。

现在入场,还来得及吗?

有人问,现在做全托管是不是晚了?我的答案是:早入场有早入场的好处,晚入场有晚入场的优势,关键是看你能不能抓住“窗口期”。

2021年TikTok Shop刚启动的时候, 商家少,平台扶持力度大,那时候入局的商家很多都赚到了第一波红利。但现在全托管才刚开始, 平台还在“养生态”——免佣金、免仓储费、免退仓费,SKU还不多,竞争没到白热化的时候。我有个做玩具的供应商朋友, 2023年5月入场,主要原因是选品精准,一个月就被平台推了3次活动,销量直接冲到类目前十。

但这个窗口期不会太长。我判断,最多到2023年底,平台佣金和仓储费肯定会收,商家也会越来越多,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所以如果你决定了要做, 现在就得抓紧——找工厂谈合作、优化供应链、分析平台选品标准,每一分时间都不能浪费。

和平台“搞好关系”, 比你想象中重要

很多人做全托管,以为把货交给平台就完事了大错特错。这时候,和平台的沟通合作,直接决定了你的生死。

业务启动阶段,平台最缺的就是商品和供应商。这时候你主动跟平台对接,争取资源,平台会非常欢迎。我见过一个做厨具的商家, 天天跑TikTok Shop深圳办公室,跟平台经理沟通选品需求,后来啊平台主动帮他对接了3个头部主播,2023年4月单月销量突破800万。

还有,多参与平台的活动。平台初期会推很多新活动, 比如“新品扶持”“爆品计划”,这些活动不仅能给你流量,还能让你快速了解平台的规则和偏好。我认识一个做服装的商家, 2023年6月参加了平台的“夏季清仓活动”,虽然利润低,但清掉了大量库存,还拿到了平台的“优质供应商”标签,后续选品优先级提高了不少。

再说说想说:别被“风口”吹晕了头

TikTok Shop的新模式,对商家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我见过太多人主要原因是看到别人赚钱就盲目跟风,后来啊赔了钱又怪平台不好。但做生意, 从来不是靠运气,靠的是“先胜而后求战”——想清楚自己的优势、劣势,能不能扛住风险,能不能抓住机会,再动手。

如果你已经决定了要做全托管,那就抓紧解决供应链问题,优化产品结构,跟平台搞好关系。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条件还不成熟,那就先别动,修炼内功,等待下一个机会。毕竟TikTok电商的变化才刚刚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风浪,也会有更多鱼。关键是你,能不能成为那个既能扛住风浪,又能抓住大鱼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