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IN的积压库存,难道在拉美市场真的能焕发第二春吗
墨西哥街头市场的“SHEIN惊喜”:5比索一件的快时尚狂欢
墨西哥城伊斯塔帕拉帕街区的埃尔萨拉多市场, 霓虹灯招牌闪烁,色彩缤纷的摊位堆满了衣服。每堆上挂着亮眼的牌子,“SHEIN专供”“10件50比索”。顾客蹲在地上翻找,手机举着拍摄,嘴里念叨着“比官网便宜一半”。一件印着小蝴蝶logo的T恤,标价5比索,约合29美分,比一杯街头咖啡还便宜。谁也没想到,这些被SHEIN官方平台“淘汰”的库存,会在拉美街头掀起一场低价狂欢。
拉美消费者对SHEIN的喜爱近乎狂热。品牌把经济实惠与紧跟潮流结合,成了年轻人衣橱里的常客。但问题来了——很多人没信用卡,不会用官网下单,甚至不敢相信30天能收到衣服。线下零售商嗅到商机:把SHEIN库存拉到街头,现金交易,按斤卖,按堆卖。洪都拉斯圣佩德罗苏拉的批发商Libby Sabillón2023年开始干这行, 客户遍布街头市场,“人们愿意等30天等下一批货”,她通过WhatsApp接单,成捆发货,每包300件的利润能达到1050美元。

隐秘的批发链条:中国工厂到拉美街头的万里漂流
一件SHEIN衣服从广州工厂到墨西哥街头小贩手里要经过多少双手?答案是:至少三道关卡。关才是消费者,在摊位前翻找,像拆盲盒一样期待下一件衣服的样子。
Luis Campagne是墨西哥北部索诺拉州的批发商,他管这叫“库存漂流”。“SHEIN随时能推新款, 旧款就从中国仓库扔出来”,他2024年初开始专攻SHEIN库存,每件进价据说不到1比索,但运到墨西哥后经过他的“质量控制”——清洗、熨烫、用原厂包装袋重包——能卖到20比索一件。他的仓库成了TikTok网红打卡地,视频里顾客在服装堆里翻找的场景,点赞量超过10万。
这条链条的起点,往往是SHEIN的中国制造商。品牌规定供应商不能卖SHEIN付费开版的产品,但“沉默的默契”早已形成。2024年2月, 软银COO马塞洛·克劳尔加入SHEIN后公司试图在拉美市场规范供应链,但制造商们依然在私人微信群组里联系经销商,“每批货都有人抢”,一位不愿具名的制造商说“扔了不如卖,总比亏本强”。
SHEIN的“沉默默许”:库存处理的灰色地带
被问及库存外流时SHEIN只说“正在调查”。但行业心知肚明:柔性供应链是SHEIN的命脉, 2021年7月至12月,每天向APP添加2000到1万件新服装,库存周转速度让传统品牌望尘莫及。快速上新意味着大量未售出或退货——线上调查显示, SHEIN的退货堪称“物流噩梦”,制造商悄悄把库存运往非洲、东南亚和拉美,既降低库存成本,又能从废品中捞一笔。
拉美市场的特殊性让这里成了库存“消化池”。北半球冬季卖剩的棉服,立刻转投南半球,实现“全球清仓”。2024年3月, 墨西哥城TikTok上突然冒出多个“SHEIN仓库”账号,Inventory SHEIN是其中最火的一个,经理Gabriela Santana通过WhatsApp撇清关系:“和SHEIN无关,不接受单独订单”。但视频里堆积如山的SHEIN包装袋,暴露了真相。
“有多少种渴望转售SHEIN的消费者,就有多少种销售渠道。”社会研究员Tania Honorat说。到头来被卖的SHEIN商品可能经过三四个经销商,每个环节加价10%-20%。墨西哥批发商透露, 50件SHEIN服装的批发价只要3750比索,折合每件7.5比索,到了小贩手里单件能卖到20-100比索,利润空间高达10倍以上。
“第二春”的隐患:热卖背后的可持续性拷问
狂欢背后这场“库存重生”真的能长久吗?第一个隐患是品牌形象。当SHEIN以“平价快时尚”立足高端市场时5比索一件的库存正在悄悄侵蚀品牌溢价。墨西哥消费者Maria刚在官网花500比索买了一件SHEIN卫衣, 转头在街头看到同款卖50比索,“感觉自己被坑了”,她说“以后可能再也不敢官网下单了”。
第二个隐患是供应链不稳定。Luis Campagne承认,“永远不知道下一批货是什么”。有时全是过季款,有时只有一种尺码,有时甚至有撕裂或损坏。Libby Sabillón会“赌一把”——从可售品中赚的钱足够弥补残次品的损失, “但顾客不会理解”,她摊手,“他们只记得买到破衣服的那次”。
第三个隐患是政策风险。拉美国家近年加强了对进口服装的监管, 墨西哥2024年4月起要求所有进口服装提供“原产地证明”,SHEIN的库存外流游走在灰色地带,一旦被查处,经销商可能面临货物没收和罚款。“现在还能赚钱, 但不知道哪天政策就变了”,一位在墨西哥城做了10年服装批发的老商户说“这种生意,就像走钢丝”。
破局之路:从“被动清仓”到“主动布局”
对SHEIN而言, 与其被动接受库存“外流”,不如主动拥抱拉美线下折扣渠道。2024年5月, Marketplaces Hoy评选SHEIN为“西班牙最佳新电商平台”,品牌开始尝试在拉美推出“官方清仓线”,通过合规经销商销售库存,价格控制在官网的30%-50%,既消化库存,又维护品牌形象。“这是双赢”,跨境电商分析师Carlos说“消费者买到正品低价,品牌减少库存损失”。
对拉美本地经销商,“质量溯源”是关键。Libby Sabillón现在会用手机拍下每批货的开箱视频,“让顾客知道我们没掺假”。Luis Campagne雇佣了10个工人专门检查衣服,“撕坏的补上,脏了的洗掉,不能砸了招牌”。建立信任后回头客多了30%,他说“生意不是一锤子买卖,是细水长流”。
快时尚的库存难题,本质是“快”与“存”的矛盾。SHEIN在拉美的“第二春”, 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全球快时尚行业的转型困境——当速度成为唯一标准,过剩库存就成了甩不掉的“幽灵”。但或许,拉美的街头市场给了另一种答案:没有绝对的“废品”,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关键在于,谁能把资源摆在对的位置,卖给对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