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有没有适合胸大女生的小众细分类目产品

被忽视的刚需:胸大女生的运动内衣困境

大胸女生买运动内衣的痛,没经历过的人根本想象不到。普通运动内衣要么空杯晃得厉害,要么钢圈勒出红印,更别提那些加衬垫的设计——简直是在给大胸女生找罪受这个。2021年, 迪拜的英国女孩Nicky在TikTok上刷到一条视频,评论区里全是吐槽运动内衣的帖子,有人甚至说“宁愿不运动也不想穿这种折磨人的东西”。那一刻她突然意识到,这不就是机会吗?

从客户抱怨里挖出来的爆品

Nicky当时在迪拜做泳装售前顾问, 疫情一来泳装市场直接崩盘,她不得不琢磨新出路。作为身材匀称的人,她根本不懂大胸女生的烦恼,但她的客户里偏偏有不少大胸女孩。有天一个客户抱怨说“市面上根本没有适合的运动内衣, 跑两步胸就疼得要命”,Nicky突然愣住了——这个被她忽略的群体,原来藏着这么大的需求。

胸大女生的刚需产品,小众细分类目有大金矿
胸大女生的刚需产品,小众细分类目有大金矿

她开始疯狂翻TikTok上大胸女生的吐槽视频, 发现大家都在说同样的问题:肩带滑落、底围松动、运动时晃得厉害。更可笑的是很多品牌打着“大码运动内衣”的旗号,其实就是把普通内衣尺码做大点,根本没考虑承托性。Nicky把这些抱怨一条条记下来甚至直接在评论区问“你们想要什么样的运动内衣?”没想到回复炸了 有人详细描述需要“可调节宽肩带”“无钢圈但承托力强”的设计,还有人建议“千万别加衬垫,那是灾难”。

消费者参与设计的产品有多绝

2022年, Nicky带着这些用户反馈找到工厂,要求按照大胸女生的需求定制运动内衣。她坚持要做无衬垫设计, 主要原因是用户明确表示“衬垫会让胸看起来更大更假”;肩带必须加宽且可调节,这样才不会勒肩膀;下围要做加宽防滑条,运动时不会往上跑。工厂一开始觉得“没必要这么麻烦”, 但Nicky直接甩给她TikTok上的评论截图:“这些才是真正的消费者,不是你们坐在办公室里想象的。”

产品上线后 Nicky没投一分钱广告,全靠TikTok和YouTube上的自然流量。有个叫Emma的英国女孩发了条试穿视频, 标题是“终于找到能让我跳绳不晃的运动内衣”,视频里她连续跳了10分钟,内衣稳得像焊在身上。这条视频播放量破千万,评论区里全是“链接呢”“求求了快卖”。数据显示,这款运动内衣在TikTok上的转化率高达8.7%,远高于行业平均的2.3%。

2650亿美元的蓝海:大码女装不是小众市场

很多人觉得大码女装是小众领域,错得离谱。Credence Research的数据显示, 到2027年全球大码女装市场规模会超过2650亿美元,欧美市场增速比普通女装快30%。特别是大胸女性,全球约有3.5亿人,其中60%表示“找不到合适的运动内衣”。这个数字背后是长期被忽视的刚性需求。

快时尚巨头的盲区

SHEIN和ZARA这类快时尚品牌, 靠的是快速上新和低价策略,根本没精力做细分品类。他们的“大码运动内衣”往往是把普通款尺码放大,面料和设计完全没针对大胸人群优化。2023年,SHEIN曾推出一款大码运动内衣,但主要原因是承托不足,用户差评率高达42%,再说说不得不下架。反观中小品牌,只要把一个小细分品类做透,就能撬动可观的市场。

国内品牌Bloomchic就是典型案例。2021年由美特斯邦威创始人胡周斌创立,专做大码女装,其中大码运动内衣类目占比35%。2022年双11,他们的一款宽肩带运动内衣卖了12万件,转化率6.8%,客单价比普通内衣高40%。胡周斌曾公开表示:“快时尚看不上的小细分,恰恰是我们的机会。”

从“将就”到“讲究”的消费升级

大胸女生过去买运动内衣, 只能“将就”穿不合适的款式,现在她们愿意为“讲究”买单。奶糖派是国内大胸内衣品牌, 2023年双11第一波预售销售额同比增长200%,成为天猫大胸内衣类目TOP1。他们的创始人阿璞提出“结构科学内衣”概念, 用建筑力学原理设计承托点,让大胸女生运动时胸部不移位、不晃动。这种精细化设计,让客单价能卖到300元以上,比普通运动内衣贵1倍,但用户依然抢着买。

这种消费升级不是偶然。2023年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 78%的大胸女性表示“愿意为舒适的运动内衣多花钱”,其中62%的人曾因穿错内衣导致胸部疼痛。这说明,解决痛点比低价更重要。

中小卖家的破局点:不做大众, 只做精准

跨境电商卖家总盯着大众市场,其实小众细分才是蓝海。像Nickybe这样的品牌,靠TikTok免费流量就能年销千万,秘诀就是精准定位。中小卖家没必要和SHEIN拼规模,只要找到一个细分人群的刚需,就能活得很好。

社群运营比广告更有效

Nickybe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靠的是TikTok社群运营。她每天花2小时回复粉丝评论,收集需求,甚至发起“设计投票”,让用户决定下一款产品颜色。这种互动让用户觉得“这个品牌是懂我的”,复购率高达65%。比一比的话,那些投了几百万广告但不懂用户的品牌,转化率往往不到2%。

国内卖家可以借鉴这种“用户共创”模式。比如在Facebook建大胸女生社群, 定期发起“你最讨厌现有运动内衣的哪一点”的讨论,收集到的需求直接用于产品开发。这样不仅能降低选品风险,还能积累精准用户。

产品细节决定生死

大码运动内衣的竞争,拼的不是尺码,而是细节。Nickybe的爆款产品有7个可调节扣位, 底围加宽到6厘米,面料用高弹力透气网眼布,这些细节让用户觉得“穿上去像第二层皮肤”。而很多小品牌做产品时只想着“加大码”,却忽略了这些真正影响体验的点。

2023年, 深圳一家跨境卖家借鉴Nickybe的设计,在亚马逊美国站推出一款类似运动内衣,但主要原因是肩带不可调节,差评率达到35%。后来他们改进了设计,增加可调节肩带,销量直接翻了5倍。这说明,小众产品的竞争,比的就是谁更懂用户的“小痛点”。

从“没机会”到“大机会”:重新定义小众市场

很多人觉得小众市场没流量、 没利润,其实这是刻板印象。全球大胸女性每年在运动内衣上的花费超过500亿美元,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长。关键在于,卖家能不能放下对“大众市场”的执念,真正深入到细分人群中去。

就像Nicky说的:“我从来没想过一个被抱怨的产品,能让我过上自由的生活。”那些抱怨大胸买不到合适运动内衣的声音,其实是市场在喊“快来满足我”。中小卖家要做的,就是听懂这些声音,然后用产品回应。毕竟小众市场的金矿,永远留给那些愿意弯腰挖矿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