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消费者购物热情高涨,电商发展持续向好
消费者情绪回暖:墨西哥人的钱包开始“松绑”
翻开2023年的墨西哥消费市场,能明显感觉到一股变化在悄悄发生。麦肯锡最近那份针对1000多名墨西哥消费者的调查报告里有个数据挺扎眼——30%的受访者觉得今年的财务状况会比去年好。要知道,前两年这个比例可没这么高。这种情绪上的转变,直接体现在购物行为上。过去几年,受经济波动和生活成本上涨影响,不少墨西哥人养成了省钱的习惯,买东西前总要掂量半天。但现在悲观情绪似乎在褪去,他们开始愿意为“想要”而不是“需要”买单了。
这种变化不是空穴来风。看看具体数据:2022年墨西哥消费者实际支出同比增长了6.5%, 对经济前景乐观的比例也提到了46%,比2021年的31%和2020年的44%都要高。你说这算不算一种“松绑”?当人们不再时刻担心下个月的账单,自然会更愿意打开购物车。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松绑”也不是毫无底线。毕竟物价涨得也不少, 所以现在墨西哥人的购物逻辑变了——既要品质,又要性价比,这倒是给电商平台出了道难题。

电商增长密码:从“能买”到“敢买”再到“爱买”
墨西哥电商能火起来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翻翻老账本, 2009年墨电商交易额才245亿比索,到2014年直接冲到1620亿比索,5年涨了562%。这速度,放哪儿都算得上是“野蛮生长”。这几年更是没停过 ecommerceDB的报告预测,到2026年墨西哥将成为北美增长最快的电商市场,增速甚至能超过亚洲。为啥?智能手机普及率飙升是个大前提,现在连偏远小镇的年轻人人手一部iPhone,为网购打下了硬件基础。
但光有手机不够,物流和支付也得跟得上。早年间墨西哥人网购最怕什么?等半个月收不到货,或者付了钱商家跑路。现在不一样了本土物流公司一天就能送到首都周边,跨境物流时效也压缩到了一周内。支付方面以前大家都爱用现金货到付款,现在信用卡、电子钱包甚至分期付款都玩得转。Adyen的报告里提到,17%的墨西哥消费者现在大部分购物都在网上完成,比之前多了2个百分点。别小看这2%,乘以几千万人口,那就是个巨大的增量市场。
消费降级还是理性回归?墨西哥人的购物车藏着新逻辑
说墨西哥人消费热情高涨,但你得细看他们往购物车里装了啥。麦肯锡的调查显示, 67%的受访者过去一年削减了支出,23%开始“消费降级”——这个词听着挺刺耳,但在墨西哥市场,它可能意味着“更聪明的消费”。以前大家买化妆品非得要大牌, 现在开始关注平价国货;以前消费电子产品只认苹果,现在小米、传音的性价比机型卖得也不错。
但降级不代表不消费,而是“把钱花在刀刃上”。比如化妆品品类,增速依旧明显,但大家更倾向买小样、套装,或者找折扣日囤货。婴儿用品也是年轻父母不再盲目追求进口,反而更看重成分平安和本地口碑。这种“降级式消费”对卖家其实是好事——说明市场在过滤掉虚高溢价,真正有性价比的产品能冒出来。Temu今年5月杀入墨西哥市场,不就是抓住了这点?主打极致低价,上线没多久就冲到了购物类APP下载榜前列。
社交电商的狂欢:刷着TikTok就把单下了
要是你还以为墨西哥人网购只逛亚马逊、 美客多,那你就out了。Adyen的报告里有个数据炸了锅——68%的墨西哥在线消费者过去一年在社交媒体上买过东西, 特别是16到24岁的年轻人,刷个Instagram就能下单买衣服、配饰,甚至生鲜。这可不是简单的“种草”,而是社交电商已经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为啥社交电商在墨西哥这么火?TikTok、Instagram的短视频内容比图文更有代入感,主播演示一下产品怎么用,观众直接“一键购买”,转化率比传统电商高不少。不过这事儿也有麻烦,政府盯着呢。跨境税收政策一收紧,社交电商的“免税红利”就没了有些小商家开始涨价,消费者怨声载道。但话说回来政策归政策,社交电商这股潮流,怕是刹不住了。
巨头们抢滩:墨西哥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看到墨西哥电商市场的潜力,全球平台都坐不住了。Temu今年5月18日正式开通墨西哥站点, 补贴力度大得吓人,9.9美元的T恤包邮到家,直接把本地商家的价格体系打乱了。SHEIN也没闲着, 拉美区董事长Marcelo Claure放话,要在墨西哥设工厂,把“市场模式”复制到整个拉美。这可不是说说而已,据说已经在墨西哥北部考察了好几个工业区,准备建海外仓。
本土平台也没闲着。美客多作为拉美“亚马逊”, 这几年在墨西哥的投入越来越大,不仅自建物流,还把入驻门槛降到更低,吸引中国卖家过去开店。亚马逊就更不用说了 Prime会员服务在墨西哥的渗透率越来越高,两天达成了标配,甚至还推出了“当日达”服务。你说这竞争多激烈?但有意思的是越竞争,消费者越受益——物流更快了价格更低了选择也多了。
挑战与隐忧:热闹背后的“暗礁”
墨西哥电商市场虽然火,但也不是没有坑。首当其冲的就是跨境支付问题。虽然电子支付普及了但很多墨西哥人还是习惯用现金或者银行转账,对信用卡付款有顾虑。更麻烦的是政府对跨境交易的监管越来越严,超过一定金额的包裹要交税,不少消费者所以呢放弃了海淘。Adyen的报告里提到, 电子欺诈案件这几年也多了起来有些消费者在网上被骗过一次再也不敢轻易下单了。
物流也是个老大难问题。虽然大城市配送很快,但一到农村或者偏远小镇,时效就没保证了。有些地方甚至要等半个月,商品都放坏了。这对想下沉市场的卖家简直是噩梦。再说一个, 墨西哥的节假日特别多,圣诞节、亡灵节、独立日……每个节日都是购物高峰,但物流能力跟不上,包裹积压严重,消费者投诉不断。这些问题不解决,电商的“持续向好”就难说了。
给卖者的启示:想在墨西哥赚钱, 得这么干
既然机会这么大,那跨境电商卖家该怎么抓住呢?先说说得搞清楚墨西哥人的消费心理——他们要便宜,但不要廉价;要品质,但不要溢价。所以选品很关键,高性价比的日用品、国潮风格的服饰、功能实用的电子产品,在墨西哥都挺受欢迎。Temu的成功不是偶然它把“极致性价比”做到了极致,连9.9美元的充电宝都敢包邮,这谁能顶得住?
接下来社交电商不能错过。TikTok和Instagram是必做的阵地,找本地网红合作,拍短视频展示产品,比投广告管用多了。有个做母婴用品的中国卖家, 找了墨西哥本土的辣妈博主直播带货,一场下来卖了3000单,转化率高达8%,这数据在国内都算不错了。当然也得注意合规问题,别一不小心踩了税务的雷。
再说说物流和支付一定要本地化。在墨西哥建个本地仓,哪怕小一点,也能把时效从15天缩到3天消费者体验好了复购自然就上来了。支付方面除了信用卡,得接入OXXO便利店付款、现金付款这些本地方式,虽然麻烦点,但能覆盖更多用户。
未来展望:墨西哥电商的“下半场”怎么玩?
墨西哥电商市场现在就像个青春期少年,长得快,但也有些叛逆。消费热情高涨是事实但挑战也不少。未来几年,因为5G普及、物流网络完善、支付体系成熟,墨西哥电商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ecommerceDB预测,到2026年,北美电商增速将高于亚洲,而墨西哥会是其中的“排头兵”。
但“下半场”的竞争会更激烈。平台巨头们会继续加码, 本土卖家也会崛起,对跨境电商光靠“低价”肯定不够了得做品牌、做服务、做本地化。比如SHEIN考虑在墨西哥设工厂,不就是想贴近本地市场,快速响应需求?再比如美客多降低入驻门槛,吸引更多中国卖家,也是在丰富平台SKU,满足多样化需求。
说到底,墨西哥消费者要的很简单——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东西,还得方便快捷。谁能把这个逻辑吃透,谁就能在这个市场站稳脚跟。至于那些只会“卷价格”的卖家,恐怕会被淘汰得更快。毕竟市场再火,也不给“愣头青”留机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