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brush顺发梳在TikTok上用了多少天
UNbrush顺发梳在TikTok的爆火:30天杀到销量榜第二的秘密
EchoTik的数据最近让整个跨境圈炸了锅——FHI Heat推出的UNbrush顺发梳, 刚在TikTok上线30天直接干到了电商模块综合排名第二的位置。8900件的销量,10.54万美元的GMV,这数据放在任何平台都算得上是“现象级”。要知道, 这可不是9.9美刀的低价引流款,而是单价32.99美金的中高端发梳,能在TikTok上杀出重围,背后肯定有故事。
150万播放量的对比视频:用户为啥被“种草”到疯狂下单?
9月10日 一个叫@davienjgarcia的用户发了条视频,嘀嗒狗后台盯着看,播放量蹭蹭破了150万。视频里没啥花里胡哨的剪辑, 就是最朴素的对比:他拿着UNbrush和以前用的老发梳,对着同一头打结的头发梳。老发梳刚梳下去, 头发直接缠成一团,他皱着眉使劲扯,表情疼得像要掉眼泪;换成UNbrush,居然像给头发开了润滑剂,顺滑得不像话,连梳齿间的头发都没打结。评论区直接炸了“救命,这梳子是给头发做了SPA吗?”“明天就去下单,我每天梳头都能掉半把头发”。

这条视频的“种草力”有多狠?嘀嗒狗数据显示, 同款发梳在1月22日才上线TikTok Shop,半年时间居然卖出了近10万单,所属小店SUSTEAS主营厨具,入驻一年就干出了380多万美元的销售额——明明是卖厨具的,靠UNbrush发梳硬是冲出了第二增长曲线。更绝的是 商品评分里累计超5千条评论,居然还保持着4.8的高分,这种“长期主义”的口碑,在TikTok上可不多见。
通风软垫+柔软刷毛:48%的效率提升, 用户痛点全被戳中
UNbrush到底有啥魔力,能让用户这么“上头”?先说最实在的——那个通风软垫设计。传统发梳梳头时头发总缠在梳齿里吹头发还得额外花时间。UNbrush的软垫里藏了通风孔,吹风时气流能直接穿过梳子,把头发吹干的时间缩短了48%。早上赶时间的打工人听到这数据,估计直接把购物车加满了。
刷毛更是软得不像话。以前梳打结头发,得咬牙切齿地薅,生怕把头发扯掉。UNbrush的刷毛用的是那种“柔得能掐出水”的材质, 梳打结头发时像在撸猫,顺滑得能感觉到发丝在梳齿间“滑滑梯”。品牌方说这设计能减少头发断裂和分叉, 评论区有人实测,用了一个月,以前梳头掉的半把头发,现在就掉几根——这种“效果可视化”,比任何广告都有说服力。
更贴心的是它干发湿发都能用,脏了随便冲一下就干净,懒人狂喜。哦对了颜色还搞了13种,从莫兰迪灰到荧光粉,连美妆博主都忍不住拍了几十条视频搭配不同妆容。颜值党表示:“梳子放在浴室台上都像个装饰品,拍照超出片。”
网红矩阵+场景化营销:TikTok上“刷屏”的流量密码
UNbrush能火,可不是靠运气。品牌方把TikTok的“流量密码”摸得透透的。他们没死磕传统广告,而是搞了个“网红矩阵”,内容全是“真实到不像演的”使用场景。洗发店里的顾客用完直接问链接, 博主顺手拍下来:“刚才那个姐姐说梳完头发柔得刚做过护理”;浴室里对着镜子梳头,顺便拍个“早起5分钟急救发型”;约会前头发炸毛,用UNbrush梳两下就柔顺,配上“今晚约会稳了”的文案——这些视频拍得跟生活片段似的,观众代入感直接拉满。
最绝的是“合集对比视频”。找十个不同风格的网红, 一边梳打结头发,九个人卡得表情扭曲,一个人淡定梳完,配上“普通梳子vs UNbrush,差距有多大”的标题。评论区直接变成“求第三个是谁”“已下单,等明天测”。这种强烈反差,点赞收藏转发数据能不好看?最热门的带货视频, 点赞2.22万,收藏2933次还有人专门跑回视频下追评:“用了三个月,梳齿都没变形,值!”
FHI Heat的“高端玩家”路线:从专业沙龙到TikTok爆款
做UNbrush的FHI Heat,在美发圈其实不算新手。他们家专攻专业美发器具,给个人用户和沙龙供货,年营收在500万到1000万美元之间。独立站2019年开到现在 月流量4.6万,卖126件东西,平均一件100美金——这说明他们不是靠低价冲量,而是靠专业度和设计感吃高端市场。
UNbrush算是他们“下沉”到大众市场的狠招。单价32.99美金在TikTok上不算便宜,但品牌方没硬砸广告费,而是把预算花在了“精准种草”上。他们在VOGUE等时尚杂志露过脸,又在TikTok上找了美妆、生活、母婴类博主,覆盖不同圈层。有人问“为啥不找头部网红?”品牌方可能觉得,腰部博主更接地气,粉丝信任度更高,反而更容易出单。
38.8亿市场的“冰山一角”:发梳赛道的增长逻辑
其实UNbrush的火,不是偶然。全球发梳市场去年规模已经到38.8亿美元,往后七年每年还要涨7%。美国那边更夸张, 专业美容协会的数据说过去十年美容院数量涨了36%,销售额跟着涨63%——这说明大家越来越愿意为头发护理花钱,而且愿意买单专业工具。
再加上现在年轻人“颜值焦虑”严重,头发护理成了日常必修课。以前觉得梳子就是梳子,现在要“防断发”“柔顺度”“快速干发”,功能需求越来越细。UNbrush刚好踩中了“效率+体验”的需求,再加上TikTok的流量推波助澜,想不火都难。
环保与个性化:下一个爆款的“隐藏Buff”
有意思的是 现在用户对发梳的要求,不只是“好用”,还加了“环保”和“颜值”。以前梳子多是塑料的,现在竹子、可再生塑料做的梳子越来越受欢迎。UNbrush虽然没主打环保, 但设计感强,13种颜色刚好满足了年轻人的个性化需求——有人专门买同色系搭配浴室装修,有人按星座选颜色,这种“情感连接”,让产品有了超出工具本身的附加值。
有跨境卖家试过 在TikTok上卖竹柄梳子,配上“用完可以当装饰品”的文案,销量比普通梳子高30%。这说明,当产品功能同质化严重时“情感价值”和“场景延伸”成了破局的关键。UNbrush的13种颜色,其实就是打了“个性化”这张牌,让用户觉得“买了不亏,还能发朋友圈”。
从“短期爆款”到“长期资产”:UNbrush给跨境卖家的启示
UNbrush上线半年卖了10万单,但品牌方没止步于此。他们最近在评论区搞“用户故事征集”, 有人晒梳子用了半年还和新的一样,有人说自己梳头再也不掉头发了——这些UGC内容,比官方广告更有说服力。跨境圈常说“爆款易得, 长销难守”,UNbrush的做法其实很简单:把用户反馈变成内容,把口碑变成资产。
现在TikTok上高客单价产品越来越多, 但像UNbrush这样“痛点抓得准、场景做得真、口碑传得久”的,还真没几个。有卖家试过模仿他们的对比视频,后来啊数据惨淡——为啥?主要原因是只学到了“对比”,没学到“真实”。UNbrush的对比视频里 博主的表情、动作都很自然不像演的;而有些模仿视频,博主刻意夸张,反而让观众觉得“假”。
其实UNbrush给所有做跨境的人提了个醒:TikTok不是随便拍个视频就能火,得抓住“痛点+场景+对比”三个点。用户怕梳头卡头发, 你就展示它多顺;用户赶时间,你就说缩短48%时间;用户怕买贵,就用网红对比视频证明“贵有贵的道理”。现在TikTok的流量越来越贵, 与其砸钱买曝光,不如把钱花在“让用户帮你说话”上——毕竟真实的口碑,才是最贵的流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