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ikTok Shop降低入驻门槛

东南亚电商的风口又吹起来了 这次TikTok Shop把门开得更大

最近跨境电商圈子里都在传一件事,TikTok Shop又把东南亚卖家的入驻门槛给降低了。具体怎么降的?原来要求第三方平台评分必须到4.5,好评率得95%以上,现在直接降到4.3和90%。别小看这0.2和5%的差距,对不少中小卖家这可能就是从“够不着”到“够得上”的区别。

为啥TikTok Shop突然这么“大方”?说到底还是东南亚那块蛋糕太诱人了。市场研究机构eMarketer的报告摆在那儿, 2022年东南亚电商销售额增速全球第一,20.6%,比其他地方快得多。年轻用户多,手机普及率高,再加上短视频和直播带货的火苗,这片土地简直是为内容电商量身定做的。

TikTok Shop入驻门槛再降低,助力卖家掘金东南亚
TikTok Shop入驻门槛再降低,助力卖家掘金东南亚

从4.5到4.3,评分标准松了多少?

想想看,原来要求95%的好评率,但凡有5个差评就可能被刷下来。现在降到90%,相当于给中小卖家松了绑。深圳做家居用品的卖家张磊就松了口气, 他之前在亚马逊的店铺评分4.4,一直卡在TikTok Shop的门槛外这次调整后直接达标。“原来总觉得差评是洪水猛兽,现在发现只要不是恶意差评,有时候几个不影响大局。”

不只是评分,好评率的要求也松了。杭州卖3C配件的王丽说 她店铺的好评率92%,以前主要原因是差评多一直没敢申请TikTok Shop,现在终于有机会试试水。“东南亚消费者其实挺宽容的,只要产品没问题,物流别太慢,好评率不难达到。”

但门槛低了不代表就能躺平。某东南亚本土电商运营总监提醒, TikTok Shop的算法更看重内容质量,就算评分达标,视频拍得烂、直播没互动,照样卖不动。去年有个做女装的卖家,评分达标了但视频全是产品平铺,一个月没接到几个订单,再说说只能放弃。

不止保证金:零入驻政策背后的东南亚野心

其实这次下调入驻门槛,TikTok Shop的动作不止评分标准。早前就已经把跨境卖家的类目保证金降了不少,美区、东南亚区的部分类目甚至实现了零入驻。说白了就是想让你“先上车再买票”。

为啥这么着急?拼多多旗下的Temu已经动了东南亚的心思。虽然Temu还没正式官宣东南亚站点, 但据业内人士透露,他们已经在偷偷调研卖家了问题集中在“主营产品”“日均销量”“GMV”这些关键数据上。TikTok Shop肯定不想让这个后来者抢了先机。

东南亚市场的潜力可不是吹的。印尼大华银行集团的总经理许吉米说 东南亚盟2024年实际GDP预计增长4.8%,到2030年可能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这些国家,年轻人多,消费升级需求旺盛,电商渗透率还在往上爬。

TikTok CEO周受资更是直接放话:“未来几年,我们将在印度尼西亚和东南亚投资数十亿美元。”这决心,摆明了是要在这里建个电商王国。降低门槛,不过是第一步。

新卖家扶持:优惠券、 免运费、先买后付,TikTok的“真金白银”

降低门槛只是“开胃菜”,TikTok Shop对新卖家的扶持才是重头戏。根据他们2023年第三季度发布的《跨境东南亚卖家激励政策》, 泰国、越南、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五国,新入驻和处于冷启动、成长阶段的卖家,能拿到的福利可不少。

最直接的就是优惠券和免运费。比如马来西亚站,新卖家前三个月能享受每月500美元的优惠券补贴,订单满50马币就免运费。广州做美妆的陈婷, 去年10月入驻越南站,靠这些补贴,首月就省了2000多块钱运费,“相当于白送流量,订单量直接翻倍。”

还有流量倾斜。新发布的视频和直播,平台会优先推荐,帮你快速积累粉丝。深圳卖电子烟的赵强, 去年11月入驻菲律宾站,利用新流量扶持,两周粉丝破万,直播转化率稳定在12%,“要是靠自己慢慢攒,不知道要多久。”

但扶持不是白拿的,有条件的。比如优惠券要求每月订单量达到一定数量,免运费也有门槛。某东南亚电商运营专家说 TikTok Shop是在“逼”卖家快速起量,“你拿了补贴,就得拼命干活,不然达不到标准,下次就没份了。”

先买后付:抓住东南亚“消费分期”红利

除了常规补贴,TikTok Shop在东南亚还玩了个新花样——“先买后付”。去年底,他们和Atome合作,在马来西亚推出了购物延期3个月或6个月偿还的服务。这招挺聪明,东南亚消费者喜欢“先消费后付款”,特别是年轻人。

马来西亚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18-35岁人群中,超过60%使用过分期付款服务。TikTok Shop的“先买后付”正好切中了这点。吉隆坡的大学生林晓雨说 她在TikTok Shop买手机,就是用了6个月分期,“不用一次性付那么多,压力小很多。”

对卖家“先买后付”能提升客单价。做数码产品的卖家李伟, 自从开通这个服务,订单金额平均增加了30%,“很多客户本来想买便宜的,看到可以分期,就选了高端款。”

但风险也不小。有卖家反映,用“先买后付”的客户,退货率比普通客户高5%左右。“可能是冲动消费,过段时间就不想要了。”TikTok Shop也在调整政策,比如限制分期金额,加强客户信用审核,尽量平衡卖家的利益。

冷启动扶持:新卖家如何从0到1?

对新卖家最难的就是冷启动。TikTok Shop也针对这个做了不少努力。比如“新手培训营”,教你怎么拍视频、做直播、选品。杭州卖母婴用品的周敏, 去年9月参加培训后视频播放量从几百涨到上万,“原来视频随便拍,现在知道要突出产品卖点,还要加热门音乐。”

还有“一对一运营指导”。每个新卖家都能分配一个运营顾问,帮你分析数据、优化页面。广州卖服装的杨帆, 在运营顾问的建议下把主图从白底改成模特上身,点击率提升了40%,“细节真的很重要,自己摸索的话可能要走很多弯路。”

但资源有限,不是所有卖家都能享受到。据某TikTok Shop前员工透露, 只有日均订单量超过50单的卖家,才能获得“一对一指导”,“平台也是想把钱花在刀刃上,扶持有潜力的卖家。”

竞争暗战:Temu入局东南亚,TikTok的“防御性”政策?

TikTok Shop在东南亚这么发力,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对Temu的威胁。虽然Temu还没正式进军东南亚, 但他们的动作已经很明显了——2023年,Temu陆续开放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市场,每到一个地方都掀起“低价风暴”。

东南亚消费者对价格敏感,Temu的低价策略很可能会受欢迎。TikTok Shop降低门槛、加大扶持,某种程度上就是在“防守”,不想让Temu把用户抢走。某跨境电商分析师说:“TikTok Shop的优势是内容生态, Temu的优势是低价,两者在东南亚肯定会有一场硬仗。”

但TikTok Shop也不是完全被动。他们正在强化“内容+电商”的壁垒。比如在越南, 他们和本地网红合作,推出“直播工厂”,网红直接在TikTok Shop的仓库直播,边展示商品边打包,真实感拉满。这种模式Temu很难复制,主要原因是他们的供应链更多是工厂直供,缺乏内容基因。

不过低价的诱惑力不容小觑。有卖家透露, Temu给东南亚卖家的佣金比TikTok Shop低2-3个百分点,还承诺“零平台使用费”。TikTok Shop如果想留住卖家,可能还得在政策和利润上再加把劲。

Temu的东南亚棋局:低价切入还是模式复制?

Temu对东南亚的试探,从他们卖家的调研就能看出来。他们问的问题很实在:“入驻运营平台”“公司主营产品”“日均销量及GMV”,明显是在评估东南亚市场的卖家资源。

如果Temu真的进入东南亚, 很可能会复制他们在欧美的成功模式——极致低价、全托管模式。卖家的货直接送到Temu的海外仓,不用管物流和售后他们只管卖货就行。这对缺乏经验的中小卖家很有吸引力。

但TikTok Shop也有自己的“杀手锏”——短视频和直播的转化效率。eMarketer的报告显示,东南亚短视频平台的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超过2小时远高于传统电商平台。用户在刷视频时更容易冲动消费,这对TikTok Shop来说是天然的优势。

两者各有优势,未来谁能胜出,还得看谁更懂东南亚消费者。Temu的低价可能吸引一部分用户,但TikTok Shop的内容生态更能建立长期粘性。

内容电商的护城河:TikTok的“短视频+直播”优势

在东南亚,TikTok Shop的内容电商模式已经跑通了。数据显示, 越南市场直播的平均转化率达到15%,比传统电商高出5个百分点;马来西亚站点的短视频带货,单条视频最高能带来10万单销量。

这些数据背后是TikTok强大的内容生态。用户在刷视频时看到喜欢的产品可以直接点击购物车,整个路径非常短。不像传统电商,需要主动搜索、比价,转化链路长,容易流失客户。

本土化也是关键。TikTok Shop在东南亚招募了大量本地运营和网红,懂当地的文化和消费习惯。比如在印尼,他们会结合穆斯林节日推出相关产品;在菲律宾,直播时会用本地语言,和观众互动更亲切。

但内容电商对卖家的要求也更高。不仅要有好的产品,还得会拍视频、做直播。某卖家吐槽:“以前在亚马逊开个店,上传产品就行,现在得学剪辑、学直播,感觉像是转行了。”不过门槛高了竞争反而没那么激烈,优质内容更容易脱颖而出。

降低门槛之后:机遇与风险并存,卖家如何避坑?

TikTok Shop降低门槛、加大扶持,对卖家来说是好事,但机遇背后也有风险。门槛低了竞争肯定会更激烈,卖家多了流量就被稀释了利润也可能变薄。

佛山做服装的卖家黄丽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她去年8月入驻TikTok Shop印尼站, 刚好赶上门槛下调,首月订单量不错,但到了9月,新卖家涌入,她的订单量下降了30%,“同行太多,价格战打得厉害,利润薄得像纸。”

选品也是个坑。很多卖家看到别人卖什么火就跟风,后来啊库存积压。做家居用品的卖家李强, 跟风卖网红收纳盒,后来啊卖不动,“东南亚的房子小,但消费者更注重实用性,花哨的东西不好卖。”

物流问题也不容忽视。东南亚国家多,每个国家的政策不一样,物流成本高、时效慢。越南、菲律宾的偏远地区,配送时间要7-10天客户容易催单。有卖家主要原因是物流延迟,被客户恶意差评,评分从4.5掉到4.2,差点失去入驻资格。

选品陷阱:盲目跟风还是深耕垂直?

在东南亚,盲目跟风选品很容易踩坑。比如去年流行的“ins风”家居用品, 今年就不火了;前阵子“网红玩具”卖得爆,现在一堆卖家扎堆,价格降到成本价。

深耕垂直领域反而更靠谱。做3C配件的卖家赵磊, 只卖手机壳,针对不同国家做差异化设计:印尼市场喜欢伊斯兰风格的,越南市场喜欢动漫主题的,虽然产品单一,但复购率很高,“客户认你的专业度,不会随便换卖家。”

本地化选品也很重要。泰国的消费者喜欢小份装商品, 主要原因是家庭人口少;马来西亚的消费者喜欢清真认证的产品;菲律宾的消费者对价格敏感,但愿意为“高性价比”买单。做调研、了解当地需求,比跟风靠谱多了。

物流痛点:东南亚“再说说一公里”如何解决?

东南亚物流是老问题了。国家分散,岛屿多,交通不便,很多地方没有成熟的快递网络。TikTok Shop也在努力解决, 比如在印尼建立3个本地仓,在越南和泰国合作本地物流公司,配送时效从7天缩短到3天。

但卖家还是得自己多上心。有经验的卖家会选择“本地仓+海外仓”结合的模式:热销品放在本地仓, 快速发货;冷门品放在国内仓,节省成本。虽然会增加库存压力,但能提升客户体验。

再说一个,包装也很重要。东南亚气候湿热,产品防潮措施要做好;易碎品要加固包装,减少破损率。有卖家主要原因是包装问题,退货率高达20%,再说说不得不重新设计包装,成本增加了但退货率降到了5%。

未来展望:TikTok Shop的东南亚版图,能走多远?

东南亚市场潜力大,但挑战也不少。政策风险就是其中一个。印尼最近出台了电商新规, 要求外国电商平台必须和本地企业合作,TikTok Shop已经在调整策略,和当地巨头GoTo成立合资公司。

还有竞争压力。除了Temu,Shopee、Lazada这些老牌电商也在发力直播带货。TikTok Shop想守住阵地,还得持续投入,优化体验,让卖家和用户都愿意留下来。

但总的TikTok Shop在东南亚的前景还是值得期待的。年轻用户多,内容生态成熟,再加上降低门槛、加大扶持,对卖家来说是个不错的机遇。不过卖家也要保持清醒,别被“低门槛”冲昏头脑,选品、物流、运营,每一步都得踏踏实实。

东南亚的风已经吹起来了能不能抓住还得看卖家的本事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