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ikTok的半闭环功能将在8月底关闭

最近跨境电商圈炸了个小锅,TikTok要关半闭环了。不是小道消息,是官方确认的,8月底见真章。不少卖家刷到这条消息, 手里的咖啡杯都差点捏碎——毕竟之前靠视频挂独立站链接,订单哗哗地来现在这条路要堵死了?有人觉得平台太狠, 有人却说早该如此,反正这事儿就像往平静的湖面扔了块石头,涟漪一圈圈散开,每个卖家心里都泛起了不一样的浪花。

半闭环到底是个啥?为啥突然要关?

先搞清楚半闭环是啥。简单说 就是TikTok视频里能挂外链,用户点一下就能跳到独立站下单,但订单和钱不经过TikTok平台,卖家自己搞定物流和售后。这种模式从2020年左右开始试水,对中小卖家特别友好,毕竟不用开店就能卖货。可现在TikTok说8月底之后外链全禁,交易必须走TikTok小店,相当于把半扇门给焊死了。

重磅!TikTok将于8月底关闭半闭环
重磅!TikTok将于8月底关闭半闭环

官方没明说为啥关,但业内人士的猜测比卖家还多。一种说法是流量控制。GMV是电商平台的命根子, 以前用户点外链跑了平台赚不到佣金,现在全留在自家闭环里GMV直接往上冲。2023年Q2,TikTok小店全球GMV已经涨了120%,再放开外链,这数字就不好看了。另一种说法是合规问题。之前有卖家收款不发货, 货不对板,用户投诉到平台,TikTok背锅,关了半闭环能逼卖家走正规流程,平台省心。还有人说美国站全托管快开了跨境小店也要上线,半闭环成了鸡肋,反而拖后腿。

倒退几年看看,沃尔玛也这么干过。2016年开始,沃尔玛疯狂关传统大卖场,把业务重心全放在山姆身上。山姆在中国提高会员费,从260元涨到299元,但复购率反而提升了35%,GMV蹭蹭涨。TikTok这招,是不是和沃尔玛异曲同工?把流量攥在自己手里把不合规的边缘业务砍掉,剩下的全是能打硬仗的精兵。

卖家慌了?这波操作到底伤谁?

最慌的肯定是靠独立站吃饭的卖家。深圳卖家张婷, 2023年上半年靠TikTok视频挂独立站链接,月订单量从500单干到1500单,转化率35%,利润比平台高20%。现在外链没了订单直接腰斩,她连夜改了10个视频,把链接全删了后来啊播放量掉了60%。“感觉就像突然被人断了粮,之前还想着扩大团队,现在连房租都快付不起了。”张婷在2023年8月接受《雨果跨境》采访时声音里带着点哭腔。

中小卖家受的冲击更大。杭州卖家王磊,团队就5个人,之前视频外包,自己负责选品和客服,现在必须直播挂小黄车。他不会直播,只能硬着头皮上,后来啊直播间平均观看人数从2000掉到800,转化率从25%降到15%。“以前发个视频睡一觉醒来就订单爆单,现在得守着手机直播,嗓子都喊哑了订单还少了一半。”王磊说2023年8月,他身边有3个同行直接放弃TikTok,转去做亚马逊了。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慌。广州卖家陈静,擅长拍剧情类视频,粉丝粘性高,之前视频挂链接转化率20%,现在直播间转化率能到28%。她反而趁机抢占流量, 2023年8月,她把预算从5000元加到2万元,找网红合作直播,小店订单量涨了40%。“平台关半闭环,对内容强的卖家是好事,弱者淘汰,强者更强。”陈静说她现在根本不愁流量,粉丝主动来直播间下单,根本不用引导。

库存压力也是个大问题。之前引流到独立站, 库存可以灵活控制,卖多少进多少,现在必须备货到TikTok仓库,万一卖不动,积压风险大。据《网经社》2023年8月数据, 关闭半闭环后30%的中小卖家库存周转率下降20%,有的仓库堆满了卖不动的货,仓储费都快把利润吃光了。

没路走了?这些应对策略得收好

慌归慌,日子还得过。聪明的卖家已经开始琢磨出路了。最直接的就是私域流量自救。把TikTok粉丝沉淀到WhatsApp、Telegram,再引导到独立站。深圳卖家林晓, 2023年7月开始在视频留WhatsApp号,说“关注我,领专属折扣”,粉丝转化率15%,比之前外链低点,但能救命。“虽然订单少了但粉丝成了自己的,平台管不着。”林晓说2023年8月,她的私域粉丝突破了5万,独立站订单量稳定在每月800单。

拥抱全托管模式也是个办法。美国站全托管预计2023年9月上线,卖家只需供货,平台负责运营和物流,不用自己操心流量和售后。深圳卖家赵刚, 2023年8月提前布局全托管,首批货品是家居用品,上架后3天就卖了500单,预计GMV提升50%。“全托管佣金是高,15%,但平台流量大,比独立站引流成本低30%,算下来利润差不多。”赵刚说他现在把60%的货都放到全托管,剩下的自己开小店。

内容转型是绕不开的坎。以前视频硬广多,“点击链接,马上购买”,现在必须做内容吸引用户主动搜索。杭州卖家周敏, 2023年8月开始做“开箱测评”系列,拍产品细节、使用场景,粉丝互动率提升60%,小店订单量增长30%。“用户现在不喜欢被推销,喜欢看真实体验。”周敏说她现在花70%的时间拍视频,30%的时间做数据分析,根据用户反馈调整内容。

有卖家说全托管佣金高,利润薄,但平台流量大,薄利多销,比独立站引流成本低30%。深圳大卖家“优品跨境”, 2023年8月投入100万做内容团队,粉丝突破100万,小店月订单破2万单,其中60%来自直播,30%来自短视频,10%来自全托管。“现在不是单打独斗的时候,得跟着平台走,平台要啥,咱就给啥。”老板李强说。

行业大变局,TikTok到底想干啥?

TikTok关半闭环,不是突然发疯,是深思熟虑的战略调整。参考亚马逊,从开放平台到自建物流,再到全托管,一步步把闭环做死。2023年Q2, TikTok小店全球GMV同比增长120%,闭环模式贡献了70%,平台肯定想把剩下的30%也抓到手里。据《跨境出口情报局》2023年8月报道, TikTok计划2024年把闭环GMV占比提升到90%,这意味着卖家要么进闭环,要么被淘汰。

卖家分化会越来越明显。内容强的、供应链强的能活下来中小卖家要么转型要么被淘汰。深圳卖家“数码达人”,2023年8月开始布局Reels,引流到独立站,订单量占比提升到25%。“不能把鸡蛋放一个篮子,TikTok关半闭环,我就去其他平台,反正内容能力强,去哪都有流量。”他说2023年下半年,他还打算入驻TikTok日本站和东南亚站,分散风险。

合规成硬门槛。之前半闭环乱象多,现在关了平台对商家资质审核更严。2023年8月起,TikTok小店入驻需提供海关备案、产品认证、税务登记等,比之前多3项材料。广州卖家“美妆铺子”,主要原因是产品没有FDA认证,入驻被拒了3次直到2023年8月中旬才搞定。“以前随便挂个链接就能卖,现在得像开实体店一样,各种证照齐全。”老板陈飞说虽然麻烦,但能过滤掉不少不合规的卖家,市场竞争反而更公平了。

有人觉得TikTok太狠, 但想想淘宝当年从集市到天猫,也是一步步规范化,现在强者更强。TikTok现在就像青春期的小孩,想快速长大,就得甩掉不成熟的业务,把重心放在能赚钱的地方。2023年8月, TikTok电商负责人在内部会议上说未来3年,要把TikTok打造成全球最大的短视频电商平台,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未来已来卖家该往哪走?

8月底越来越近,卖家的焦虑可以理解,但焦虑解决不了问题。与其抱怨政策变,不如想想怎么变。内容+供应链双轮驱动,是未来几年的主旋律。广州卖家“快时尚跨境”, 2023年8月和工厂合作,7天打样,新品上架速度比同行快50%,直播新品转化率40%。“现在用户喜欢新鲜,你得比他们还快,不然就被淘汰。”老板王丽说她现在每月投入20万研发新品,确保供应链跟上内容的节奏。

数据驱动运营也很重要。TikTok后台数据更开放了 2023年8月新增“用户行为分析”功能,能看用户看完视频后搜了什么点了哪些商品,收藏了哪些视频。杭州卖家“美妆铺子”, 用这个功能优化视频,发现用户对“敏感肌适用”的搜索量很高,就专门拍了几期测评视频,转化率提升25%。“以前拍视频靠感觉,现在靠数据,精准多了。”运营总监张敏说2023年下半年,她打算招2个数据分析师,专门做用户行为分析。

多平台布局,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TikTok关半闭环, 可以转战Reels、YouTube Shorts、Pinterest,这些平台都允许挂外链。深圳卖家“家居好物”, 2023年8月开始布局YouTube Shorts,引流到独立站,订单量占比提升到20%。“虽然YouTube流量不如TikTok,但用户质量高,客单价高,利润反而更好。”老板刘强说 他现在把50%的预算放在YouTube,30%放在TikTok,20%放在Reels,分散风险。

私域流量是再说说的救命稻草。把粉丝沉淀到自己的流量池,不管平台怎么变,粉丝都是自己的。深圳卖家“母婴优选”, 2023年8月做了个“宝妈交流群”,在群里发新品预告、限时折扣,群内转化率35%,比直播间高10%。“用户进了群,就成了你的终身客户,平台管不着。”老板赵敏说她现在每天花2小时在群里和用户聊天收集反馈,调整产品。

8月底的钟声越来越近, TikTok的半闭环就像一扇正在关闭的门,门外是过去的流量红利,门内是未来的生态战场。卖家们有的在门缝里挣扎,有的已经推开了新的大门。但不管怎样,变化永远存在能适应变化的,才能在跨境电商的浪潮里站稳脚跟。就像山姆会员店,虽然门槛高,但留下的都是优质客户,GMV照样蹭蹭涨。TikTok这条路,难走,但走得稳的,都是能跟着平台一起进化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