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 GTC2023鲸鸣奖申报全面启动####

申报全流程:从资料准备到领奖,每一步都有迹可循

想申报鲸鸣奖?其实没那么复杂。打开官方页面找到奖项申报入口,直接跳转资料填写页面就行。这里要注意,所有带星号的信息都得填完整,企业资质、产品数据、创新点这些核心内容可不能马虎。填完后提交就完事了?别急,系统会自动发送确认邮件,记得查收。要是填到一半觉得资料不够好, 在11月10日截止前随时能改,这比某些奖项“提交后石沉大海”可人性化多了。

有人问:“申报材料要准备多久?”见过最夸张的案例, 某电商团队花了三周整理海外市场数据、用户增长曲线、物流优化方案,再说说主要原因是漏填了子品牌备案号差点错过申报。其实提前两周准备完全够用, 重点是把“差异化优势”说清楚——比如你的产品在东南亚市场的本地化适配有多彻底,技术团队解决了哪些行业痛点,这些比堆砌营收数字更有说服力。

GTC2023鲸鸣奖申报全面启动,附奖项申报全攻略及常见Q&A
GTC2023鲸鸣奖申报全面启动,附奖项申报全攻略及常见Q&A

零费用申报:这些成本你必须知道

申报鲸鸣奖不用掏钱,这点在行业内挺难得的。见过不少奖项,光报名费就要好几万,更别提还有“评审咨询费”“获奖宣传费”隐形支出。但话说回来获奖后去深圳领奖的差旅得自己掏腰包。2022年有个获奖的SaaS企业算过账, 团队三人机票加住宿花了小两万,不过他们觉得值——颁奖典礼上对接了三个潜在客户,其中一家后来签了百万级年单。

这里有个小坑要注意:如果获奖后不去领奖,主办方会取消资格。别觉得“奖杯寄过来就行”, 鲸鸣奖的颁奖典礼本身就是资源对接会,现场坐着几十家投资机构、海外发行商,缺席等于把机会拱手让人。往届有企业负责人临时有事没去,后来啊第二年专门带着团队补了张机票来参会,就为了见去年错过的那家渠道商。

奖项升级:不只是游戏娱乐, 技术出海成新焦点

前几届鲸鸣奖主要盯着游戏、泛娱乐,今年不一样了。新增的“最佳技术服务商奖”“出海创新技术解决方案奖”可不是随便加的——2023年上半年, 中国SaaS企业海外营收同比增长42%,AI翻译工具在拉美市场的渗透率提升了28%,这些数据背后技术出海正在成为新战场。某做AI推荐引擎的团队去年申报时还在纠结报“游戏技术”还是“电商技术”,今年直接有了专门的赛道。

电商类奖项也调整了侧重点。以前看GMV、看用户量,现在更看重“可持续增长”。比如“最佳跨境电商奖”新增了“本地化运营深度”指标, 会考察你在中东市场的斋月营销方案,在欧洲市场的环保包装实践。2021年获奖的那家服装品牌, 就主要原因是详细记录了如何通过本地KOL合作让德国市场复购率提升23%,硬生生从几十个申报者里脱颖而出。

评审规则透明化:评分标准公开到底意味着什么?

翻过鲸鸣奖的评审手册会发现, 评分标准写得清清楚楚:创新价值占30%,市场影响力25%,用户口碑20%,团队能力15%,行业贡献10%。这比某些奖项“综合评定”四个字打发的做法实在多了。更关键的是 评审团名单会提前公示,2023年的评委里既有腾讯IEG海外发行负责人,也有麻省理工学院研究数字经济的教授,还有欧罗巴联盟数据保护委员会的前顾问,想“走关系”基本没戏。

见过一个有趣的案例:2022年某游戏公司申报时 在“创新价值”部分大篇幅讲了自己的美术风格,但评审反馈说“美术创新属于表层创新,建议补充技术引擎如何解决东南亚低网速用户的卡顿问题”。后来他们补充了动态资源加载技术的数据,才拿到了提名。这种公开透明的评审,反而倒逼企业把申报材料做得更扎实。

往届价值:500家获奖企业的真实成长轨迹

鲸鸣奖办了五届, 500多家企业获奖,这些数字背后是实实在在的收益。2020年获奖的那家手游公司, 颁奖典礼结束后他们的商务邮箱收到了20多封海外发行商的邮件,其中一家到头来帮助他们把产品带到了土耳其市场,半年流水突破500万美元。更夸张的是2021年某工具类APP, 获奖后应用商店的自然下载量提升了40%,主要原因是“鲸鸣奖”三个字在海外开发者群体里成了“靠谱”的代名词。

资源对接只是最直接的,品牌公信力的提升更持久。有个做跨境电商的企业主私下说:“以前跟海外品牌谈合作, 对方总质疑我们是不是‘小作坊’,拿了个鲸鸣奖奖杯放在官网,对方的信任度直接拉满。” 2023年有个新晋获奖企业, 颁奖典礼第二天就被行业媒体专访,报道标题直接用了“鲸鸣奖黑马:这家跨境电商凭什么征服拉美市场?”

从500到20万:曝光量的背后是行业影响力

获奖后的曝光量有多大?官方说覆盖行业受众超20万,这可不是虚数。2022年某获奖企业的品牌负责人算过一笔账:如果要在行业媒体上达到同等曝光, 至少要投50万广告费,而鲸鸣奖不仅给了媒体报道,还给了官方背书。更关键的是 这些曝光都是精准触达——参会的是跨境出海从业者,看报道的是行业决策者,比泛泛的流量有价值多了。

媒体宣发的力度也超乎想象。往届获奖名单会同步发布在白鲸出海、 Morketing等50多家行业媒体,还会被Google、App Annie等国际平台转载。2021年有个做海外营销工具的企业, 获奖后他们的产品关键词在Google搜索排名提升了15位,咨询量增长了30%,这些都不是靠砸钱能买到的效果。

常见问题解答:申报前必看的避坑指南

“我们公司刚成立不到一年,能申报吗?” 这是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其实鲸鸣奖不看企业大小,看潜力。2020年获奖的一家游戏工作室, 申报时团队才8个人,但他们做的二次元游戏在泰国上线三个月就做到了畅销榜前十。关键是要讲清楚你的“成长故事”——为什么你的产品能在红海市场找到突破口,团队有什么独特的基因。

“申报资料需要准备哪些证明文件?” 除了营业执照、产品截图这些基础材料,最好有第三方数据报告。比如用户增长数据可以用App Annie的截图, 市场影响力可以用Sensor Tower的排名证明,技术优势可以附上专利证书。2022年有个申报企业主要原因是忘了附服务器稳定性测试报告,差点被判定为材料不完整,还好及时补交了。

一家企业能拿多少奖?申报多个奖项的资料准备技巧

按道理讲可以申报多个奖项,但千万别“一份资料走天下”。比如同样是出海电商, “最佳用户体验奖”要重点写客服响应速度、退换货流程优化;“最佳供应链创新奖”则要突出海外仓布局、物流时效提升。见过企业用同一份材料申报三个奖项, 后来啊三个都没进提名,评审直接在反馈里写“未能体现各奖项差异化优势”。

申报数量也有讲究,一般建议不超过3个。2021年有个企业一口气报了5个,后来啊主要原因是精力分散,每个奖项的资料都写得不够深入。倒不如集中火力打磨2-3个最匹配的奖项,把每个创新点讲透彻。毕竟评审委员会的时间有限,一份详实有料的材料,比三份泛泛而谈的申报书更容易打动人。

别再犹豫了跨境出海这条路,光埋头干不行,还得让世界听见你的声音。鲸鸣奖不是终点, 而是你品牌全球化的起点——毕竟500家获奖企业用实践证明,有时候一个奖杯真的能撬动整个市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