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上班拍视频被解雇,这位百万粉丝网红让老板后悔不已

一个油漆桶里的百万粉丝:被解雇员工的逆袭之路

2020年,俄亥俄大学大四学生托尼·皮洛塞诺在宣伟涂料的一家门店兼职。他每天的工作是混合油漆调色,把不同颜色的基漆按比例调配成客户想要的色号。这份在常人看来枯燥乏味的工作,皮洛塞诺却做得津津有味。他发现油漆混合的过程像魔法一样——黑色、 金色和少量绿色搅动几下就能变成深邃的墨绿色;两种看似普通的颜料叠加,又能呈现出意想不到的层次感。

工作间隙,皮洛塞诺掏出手机拍下调色过程,剪辑成短视频发到TikTok上。他没有专业的拍摄设备,背景就是堆满油漆桶的门店仓库,解说词也是即兴发挥。第六个视频发布后 播放量突然突破百万,评论区炸开了锅:"这比看魔术还神奇""原来油漆还能这么玩""求链接,我家墙面想刷这个颜色"。

上班拍视频被解雇,这个百万粉丝网红让老板肠子都悔青了
上班拍视频被解雇,这个百万粉丝网红让老板肠子都悔青了

从兼职学生到TikTok达人:油漆调色的魔力

皮洛塞诺的爆火不是偶然。市场营销专业出身的他,潜意识里懂得如何抓住观众痛点。他的视频结构像极了耐心的导购员:先告诉观众这个颜色的适用场景——"这款墨绿色适合卧室, 能营造禅意的氛围";再展示调色过程,强调只需三种基础色就能调配;再说说呈现刷漆后的整体效果,让观众直观感受色彩魅力。

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油漆行业最大的门槛是颜色选择。宣伟门店里陈列着上千种色卡,普通人根本分不清"灰豆绿"和"鼠尾草绿"的区别。皮洛塞诺的视频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把专业的调色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视觉内容,让观众在娱乐中get到实用信息。这种"教育价值+情绪价值+娱乐价值"的组合拳,让他的账号迅速积累了百万粉丝。

"严重不当行为"?解雇通知背后的傲慢与偏见

正当皮洛塞诺准备在TikTok上大展拳脚时一封解雇通知突然送到他手中。理由荒谬得让人啼笑皆非:"严重不当行为", 包括"盗窃和浪费公司财产"、"在上班时间做不恰当的事情"以及"严重让公司感到尴尬"。更过分的是通知明确表示他"再无资格被 雇用",甚至不得进入宣伟的任何办公区域。

说实在的,皮洛塞诺拍摄视频用的都是门店废弃的试色油漆,根本不算浪费。他只在工作空闲时间拍摄,从未影响正常工作。真正让宣伟高层不满的, 是他未经允许就代表公司发声——尽管皮洛塞诺在视频中从未提及宣伟品牌,只是单纯分享调色技巧。当皮洛塞诺向上级提交TikTok营销提案时得到的回复是冷淡的"公司不需要市场宣传",提案石沉大海。

互联网的记忆:宣伟的公关噩梦与粉丝的愤怒

皮洛塞诺将被解雇的经历做成视频发布到TikTok,瞬间点燃了网友的怒火。这条视频在短短几天内获得4000万播放,评论区成了宣伟的"大型吐槽现场":"这是2020年还是1920年?公司还不懂社交媒体营销?""放着现成的百万网红不用,脑子被油漆泡了吗?""宣伟的公关团队应该集体辞职"。

更让宣伟尴尬的是对比官方账号的惨淡数据。皮洛塞诺的个人账号视频播放量轻松破百万, 而宣伟官方TikTok账号的视频大多只有几千播放,内容千篇一律都是产品广告。有网友戏称:"看宣伟的官方视频像在被迫上课,看皮洛塞诺的视频像在刷朋友朋友圈。"为了平息舆论,宣伟不得不关闭了部分视频的评论功能,但这反而坐实了"心虚"的嫌疑。

被解雇不是终点:网红经济下的个人IP崛起

被宣伟解雇后皮洛塞诺反而迎来了事业的爆发期。涂料行业的其他公司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营销部门的工作邀请像雪片一样飞来。他拒绝了这些offer, 选择单干——创立个人品牌"Tonester",通过TikTok销售定制调色油漆。数据显示,他在2021年卖出了7000多加仑定制油漆,大部分订单来自TikTok粉丝。截至2022年,他的TikTok粉丝已突破220万,成为涂料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个人IP。

反观宣伟, 这家拥有6.1万名员工、年销售额达199.4亿美元的百年企业,在TikTok上的运营却始终不温不火。直到皮洛塞诺事件发酵一年后 宣伟才姗姗来迟地开设企业TikTok账号,但内容创作依然停留在"硬广"阶段,无法复刻皮洛塞诺的爆款效果。网友们经常在宣伟的视频下留言:"给你机会,你不中啊!""想念那个调色的小哥,他比你懂年轻人多了。"

企业新媒体的"傲慢病":为什么大公司总在错失风口?

宣伟的案例并非孤例。许多传统企业陷入"大公司病"——资源丰富却反应迟钝,团队庞大却缺乏创新。当皮洛塞诺这样的基层员工敏锐捕捉到TikTok的营销价值时 企业高层却固守"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陈旧观念,将员工的自发行为视为"威胁"而非"机遇"。

内容创作的本质:从"推销"到"分享"的鸿沟

皮洛塞诺的成功,本质上是掌握了新媒体内容创作的核心逻辑:分享而非推销。他的视频从不刻意强调品牌,而是专注于传递有价值的内容——色彩搭配技巧、刷漆注意事项、家居色彩心理学。这种"去广告化"的创作方式,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信息,从而产生信任感。

比一比的话,宣伟的官方内容依然停留在传统广告思维:产品特写、促销信息、企业宣传。在TikTok这样的年轻化平台,这类内容就像"闯入派对的西装革履",格格不入。一位宣伟匿名员工坦言:"大家爱看皮洛塞诺的内容,是主要原因是就像在看朋友的朋友圈,而不是试图向你推销东西。他给刷漆加入了文化属性,这才是让枯燥工作变得有趣的关键。"

员工个人品牌与企业利益的冲突与共生

皮洛塞诺事件暴露出传统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深层矛盾:企业担心员工个人品牌会稀释企业影响力,员工则渴望通过个人成长实现更大价值。但其实吧,两者并非零和博弈。宝哥烧烤店的案例就很有说服力:老板王扬茗带着三个员工运营四个TikTok账号, 累计粉丝700万+,上亿点赞。顾客看到宝哥在店里服务, 会自发拿出手机拍摄视频为他宣传,这种"自来水"式的传播,是任何企业广告都买不到的。

涂料行业同样如此。皮洛塞诺在视频中展示的调色技巧,其实吧间接提升了宣伟品牌的专业形象。如果他当时能以"宣伟调色师"的身份创作,既能为品牌带来年轻化流量,又能通过专业内容增强消费者信任。可惜宣伟高层缺乏这种"借势思维",将个人品牌与企业品牌对立起来到头来错失良机。

给跨境电商和自媒体的启示:如何避免"老板后悔"的悲剧?

皮洛塞诺的故事给跨境电商和自媒体从业者带来了深刻启示: 企业必须学会拥抱变化,打破思维定式。

案例复盘:涂料行业的新媒体破局之路

数据显示, 2021年全球涂料市场规模达2000亿美元,其中数字营销占比不足5%。但皮洛塞诺用个人IP实现了小投入大回报——零成本创作,却带来了数万精准客户。这说明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一定需要砸重金请团队,关键在于是否具备"用户思维"。

具体到操作层面 企业可以借鉴皮洛塞诺的"三步内容法":步激发购买欲望。这种内容结构不仅适用于涂料行业,跨境电商的3C产品、家居用品、美妆护肤等领域同样适用。

未来趋势:个人IP成为企业的"隐形资产"

因为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企业营销正在从"品牌中心化"向"用户中心化"转变。员工个人IP不再是企业的"麻烦",而是可以撬动流量的"杠杆"。就像皮洛塞诺, 他不仅自己实现了年销售额百万美元,还无意中教育了整个涂料行业——新媒体营销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对于企业而言,与其担心员工"抢风头",不如思考如何将个人IP转化为企业资产。比如建立员工创作激励机制,允许员工一个能让用户产生情感连接的员工IP,远比千篇一律的企业广告更有价值。

宣伟的高层现固步自封的企业,终将被时代抛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