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这个TikTok爆款产品背后的营销策略是什么

爆款产品背后的“角度游戏”:TikTok营销的另类真相

最近刷TikTok总被各种“爆款”刷屏, 点进去一看,卖的东西好像在哪见过换个包装、换个说法,就又成了全网热卖。最离谱的是 有款运动内衣在英国卖疯了评论区全是“求链接”“大胸女生救星”,后来啊一查,这设计10年前就有了。你说气人不气人?套路,都是套路啊!但话说回来这“套路”背后藏着跨境电商最关键的密码——角度。今天咱们就扒开这个英国卖家的营销皮,看看他是怎么把旧产品卖出新爆款的。

从“运动内衣”到“大胸女生的救星”:一场精准的群体切割

先说说这产品本身。市面上运动内衣多如牛毛,但英国卖家偏要搞特殊。他没说“我们的内衣透气不闷汗”, 也没吹“弹性面料舒适贴身”,而是直接把矛头对准一个被忽视的群体——大胸女生。你想想,普通女生买运动内衣,可能关心好看、不跑位;但大胸女生呢?她们跑步时胸晃得疼,穿普通内衣勒得慌,运动完肩膀都是红印子。这位卖家就抓住这点, 把产品从“运动内衣”变成“专为D+杯设计的运动伴侣”,一下子从大众市场切到了细分赛道。

这个TikTok上的爆品背后的套路
这个TikTok上的爆品背后的套路

很多人做跨境喜欢贪大求全,想着“男女老少通吃”,后来啊反而没人记住。英国卖家反其道而行之,专门盯着大胸女生这群“刚需人群”。他在油管上发过创业视频, 说自己花了半年时间泡在健身论坛、女性社群里收集了上千条大胸女生的吐槽:“运动时胸晃得像装了马达”“普通内衣承托力约等于零”“跑完步胸围能勒出两道红杠”。这些真实的抱怨,成了他产品设计的第一手资料。

痛点放大术:把“不舒服”变成“必须解决”

找到人群只是第一步,怎么让他们觉得“非买不可”?英国卖家用的是“痛点放大术”。他在TikTok上没直接说产品多好, 而是先拍了一堆“踩坑”视频:女生跑步时胸晃到模糊的慢镜头,穿普通内衣运动完肩膀勒出的印子,甚至有女生吐槽“主要原因是胸太大,差点放弃跑步”。这些视频评论区炸了全是“姐妹我懂!”“同款痛苦!”

等用户情绪被调动起来他才推出解决方案——自己的运动内衣。视频里模特不是专业健身教练,就是普通大胸女生,穿着他的内衣跳绳、做波比跳,胸纹丝不动。文案更是扎心:“告别晃到头晕,运动时只专注于流汗,不是扶胸。” 你看,他没说面料多高科技,也没讲版型多复杂,就解决一个核心问题:大胸女生运动时的不适感。这种“先让你疼,再给你药”的打法,比硬广管用100倍。

对比一下老卖家的做法:同样是运动内衣, 他们的主页写着“高承托、透气、舒适,适合所有运动人群”。听着没错,但太泛了。用户看完想:“哦,还行,但好像和我现在用的也没区别。” 英国卖家不一样, 他直接告诉大胸女生:“这是为你量身定做的,别人穿得舒服,你不一定;但你舒服的,只有我们。” 这种“专属感”,让用户觉得“这产品就是为我生的”,下单欲望自然上来了。

内容即产品:把用户证言变成最强广告

英国卖家的TikTok账号,像个大胸女生的“运动日记”。他很少拍产品特写, 多是用户自发反馈:女生穿着他的内衣跑了半马,发视频说“终于知道什么叫无感运动了”;妈妈带着女儿买内衣,女儿说“妈妈你的胸不晃了跑起来像飞”;甚至有男生买了送女友,评论区留言“女朋友说这是我买过最实用的礼物”。这些真实用户的故事,比任何KOL推荐都有说服力。

更绝的是他把这些内容做成了“UGC素材库”。用户发视频带他的产品标签, 他就转发到官方账号,还@用户,说“感谢XX的分享,你的运动故事激励了很多人”。一来二去,用户觉得自己成了“品牌代言人”,自发传播的积极性更高了。你看,他卖的不是内衣,是一种“被理解”的感觉。大胸女生平时买内衣总被导购说“你要不试试小一码”, 在他的社群里她们第一次听到“你的胸很美,我们懂你需要什么”。

这种内容策略,让他的TikTok账号粉丝不多,但转化率奇高。有次他发了个女生穿着内衣做瑜伽的视频, 点赞才1万,但直接带来300多单咨询,评论区全是“怎么买”“有没有大码”。要知道,普通TikTok视频转化率能到1%就算不错了他的内容转化率直接冲到3%以上,全是精准流量。

流量密码:用“小众”撬动“大众”的 paradox

很多人觉得做细分市场就是“小众”,流量肯定少。英国卖家偏不信邪,他靠“小众人群”做出了“大众流量”。他的网站每月有40万到50万访客,其中30%是直接流量,说明品牌认知度已经起来了。更厉害的是 品牌关键词搜索量占了总流量的25%,比如“大胸运动内衣”“英国大胸女生内衣”,用户主动搜他的品牌,这说明“细分人群”已经成了他的私域流量池。

他是怎么做到的?靠“小众话题”引发“大众共鸣”。比如他拍了个视频, 标题是“为什么大胸女生总被劝‘别运动’”,内容里提到“有人说胸大运动伤膝盖,有人说跑步晃得会乳腺增生,这些谣言该破了”。后来啊视频火了不仅大胸女生转发,很多小胸女生也评论:“原来你们运动这么难”“支持姐妹们无障碍运动”。话题从“大胸痛点”变成了“女性运动权益”,一下子跳出细分圈层,被更多用户看到。

这种“小众撬动大众”的玩法,在跨境电商里特别管用。你看那些做宠物用品的, 专门针对“异宠”,再说说反而成了异宠领域的头部品牌;做母婴用品的,主打“过敏宝宝专用”,后来啊连普通妈妈都来买。英国卖家的成功, 本质是用“精准的痛”触发了“广泛的共情”——你以为他在卖内衣,其实他在卖“被看见”的权利。

质疑的声音:这到底是创新,还是“换汤不换药”?

当然也有人质疑英国卖家:“这产品10年前就有了他不过改了改文案,凭什么算成功?” 话说得没错,产品本身确实不是原创。但你想,市面上90%的爆款,都是“旧元素新组合”。可口可乐配方百年不变,换包装就是新品;iPhone每年升级,核心功能还是打

英国卖家的厉害之处,在于他发现了“被忽略的痛点”。10年前的卖家卖运动内衣,只关注“承托”“透气”,但没人关心“大胸女生穿起来会不会勒”。他把这个被忽略的痛点放大,变成产品的核心卖点,相当于给老产品装了“新引擎”。你说这是创新也好,是“套路”也罢,反正用户买单了市场认可了这就是成功的营销。

更关键的是 他不是简单改文案,而是围绕“大胸女生”这个群体,重构了整个产品体验:从设计到内容,再到社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闭环”。10年前的卖家卖的是“产品”,他卖的是“解决方案”,这中间的差距,就是营销的价值。

给跨境卖家的启示:别总想着“颠覆”, 先学会“贴近”

看完这个案例,不知道你有没有get到:TikTok爆款的秘密,从来不是什么玄乎的算法技巧,而是对人性的洞察。英国卖家没投一分钱广告, 全靠内容起量,靠的就是“贴近”——贴近用户的真实需求,贴近他们的情绪,贴近他们没被满足的渴望。

很多跨境卖家喜欢跟风,看到别人卖什么就卖什么后来啊陷入价格战。其实不如回头看看,你所在的产品领域,有没有被忽略的群体?有没有用户没说出口的痛点?就像英国卖家,他没有和所有运动内衣抢市场,而是抱着“大胸女生”这棵小树,把它种成了参天大树。

还有一点,别迷信“原创”。很多时候,把老产品用新角度重新包装,精准打击细分人群,反而更容易成功。毕竟用户需要的不是“最新”的产品,而是“最懂我”的产品。你把用户当“傻子”, 拼命讲产品多好;用户就把你当“路人”;你把用户当“朋友”,认真听他们的吐槽,他们把你当“知己”,自然愿意为你买单。

角度对了 旧产品也能成爆款

说到底,TikTok营销没有标准答案,但有一个核心逻辑:找到那个“被忽视的角落”,把用户没说出口的痛变成你的卖点。英国卖家的成功, 不是偶然是他花了半年时间泡在用户群里听她们吐槽、陪她们健身,才换来的“角度红利”。下次再看到TikTok爆款,别急着羡慕,先想想:他的角度,切中了谁的痛点?他的套路,为什么能让用户心甘情愿掏钱?想明白这些,你离爆款也不远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