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亚马逊取消个体工商户注册,大批卖家或受影响

“刚传完资料就被拒”, 亚马逊突然关上个体户注册大门

“上周还能注册,今天直接被拒,亚马逊这是玩什么?”一位正在准备旺季备货的服装类卖家在朋友圈吐槽,配图是亚马逊的拒信邮件——上面明确写着“我们不接受个体工商户的注册申请”。这封邮件像块石头砸进平静的湖面跨境电商圈瞬间炸了锅这个。群里从白天到晚上都在刷屏, 有人晒出自己的拒信,有人问“之前注册的会不会被封”,还有人急着问“现在还能用什么办法注册”。

个体户注册的“末班车”已经开走

其实亚马逊对个体户的限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2021年之前, 新卖家想开店,两条路:要么找招商经理用个体户执照申请,要么自己在全球开店官网自注册,个体户执照完全能用。那时候广东某些地区的个体户注册简直“快到飞起”, 0成本,身份证一传,网上当天就能批,政务中心机器一打执照就到手,不少卖家靠这个批量开了十几个账号。

大批卖家或受影响!亚马逊取消个体工商户注册
大批卖家或受影响!亚马逊取消个体工商户注册

转折点在2022年。亚马逊悄悄关掉了招商经理的个体户注册渠道,那时候还有人说“自注册渠道还能用”。后来啊到了2023年11月,亚马逊直接在全球站点停掉个体户自注册,一审直接拒,连补救机会都没有。更狠的是过去注册成功但没激活销售的个体户账号,也彻底凉了激活按钮按下去也没反应。

“相当于把‘后门’全焊死了。”做了5年亚马逊的深圳卖家老周说“以前觉得个体户方便,税务简单,注册快,现在想想,平台早有预兆。”他记得2022年底就有招商经理在群里提醒过“别再注册个体户了 以后会有麻烦”,当时没当回事,现在手里3个个体户账号成了“烫手山芋”。

这场“地震”波及了谁?

新卖家:还没上车, 门就关了

想靠亚马逊赚第一桶金的新卖家,首当其冲。杭州的95后小李, 辞掉电商运营工作,准备自己开店,好不容易凑钱注册了个个体户执照,把资料传上去就等审核后来啊,后来啊等来一封拒信。“我问了亚马逊客服,说全球站点都不收个体户了那我现在怎么办?公司执照办下来要半个月,旺季都要错过了。”小李在群里发语音,带着哭腔,不少新人跟着附和,“本来打算靠亚马逊翻身,现在连门槛都迈不过去”。

更麻烦的是有些卖家已经交了亚马逊的月租费用。上海的美妆卖家小美,10月底用个体户资料注册完,刚交完39.99美元月租,11月初就收到拒信。“钱能退吗?客服说不能,相当于白扔了40美元。”小美算了一笔账, 公司执照注册要找代理,花1000多,还要刻章、银行开户,时间成本加上金钱成本,比个体户高出好几倍。

老卖家:手里的个体户账号像颗“定时炸弹”

已经用个体户账号卖了几年的卖家,日子也不好过。广州的3C类卖家王哥, 手头有5个个体户账号,都是2020年前注册的,现在每个月加起来能做20多万美金销售额。最近他天天盯着后台,不敢备太多货,“听说亚马逊会查历史账号,万一哪天被封,货砸手里怎么办?资金提现也提不出来全得打水漂”。

王哥的担心不是空穴来风。群里有个福建卖家, 11月5号收到亚马逊邮件,说他的个体户账号“存在风险”,直接封了店里还有10多万美金的货没发出去。“货在亚马逊仓库,不让移也不让卖,资金冻结,找客服投诉都没用。”这个案例让不少老卖家坐不住了 群里开始传“亚马逊要清退所有个体户账号”,虽然后来招商经理出来说“正常运营的个体户账号暂时没事”,但没人敢保证以后不会秋后算账。

多账号玩家:“低成本铺号”时代终结

靠个体户批量铺账号的“玩家”,损失最大。深圳某大卖,手下有20多个运营,每个运营手里都捏着3-5个个体户账号,专门做不同类目,打“游击战”。“以前一个个体户执照500块, 注册费0,开10个账号也就5000块,现在倒好,一个公司执照就要1000多,还要记账报税,运营成本直接翻倍。”该大卖的财务负责人说他们正在考虑砍掉一半的“小账号”,只留几个核心的公司账号。

更头疼的是税务问题。个体户不用交企业所得税, 收入打个人卡就行;但公司执照必须开对公账户,收入进公司账,年底要汇算清缴,税负比个体户高不少。“以前靠个体户‘避税’很舒服, 现在公司执照一出,税务合规必须搞,请个会计每月5000块,这还没算罚款的风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卖家坦言,亚马逊这波操作,把“灰色地带”全堵死了。

卖家群里的“灵魂拷问”

“个体户账号还能卖吗?我有个账号卖了3万,买家现在要退款,说政策变了不能用了。”

“视频验证会不会被拒?我约了明天视频,现在资料是公司的,但以前注册信息是个体户,会不会出问题?”

“备的货发不了怎么办?我有个体户账号的货在仓库,现在不敢发,怕封号后货款两空。”

这些问题,每天都在跨境电商群里重复。招商经理也被问烦了 直接在群里发公告:“如有个体户在注册的建议都换公司注册,已经注册的在信息法案验证前。”但这话没让卖家安心,反而更焦虑了——“信息法案验证是什么时候?验证后会清退个体户吗?”

亚马逊为何突然“卡脖子”?

第三方卖家太“卷”了

亚马逊的“个体户禁令”, 不是突然发疯,是早就埋下的雷。数据显示, 第三方卖家市场这几年像坐了火箭——2014年到现在销售额增长了900%以上,2022年第三方卖家给亚马逊贡献了1180亿美元销售额,占了平台总收入的半壁江山。人一多, 竞争就激烈,为了抢订单,卖家开始各种“骚操作”:跟卖、刷单、卖假货、违规移仓……亚马逊平台乱象丛生,投诉量每年递增20%。

“以前个体户卖家占比高,很多小卖家没公司,出了事跑得比兔子还快,亚马逊根本追责不了。”一位在亚马逊做过审核的人说 “去年有个个体户卖家卖假冒充电器,被封了账号,人直接注销执照跑路,亚马逊连罚款都收不回来。”这种事多了亚马逊自然想把“门槛”提上来用公司执照“锁住”卖家,出了事能找到责任人。

合规化不是“选择题”是“必答题”

亚马逊的野心,从来不只是“卖货平台”。2023年, 亚马逊在全球范围内推行“信息法案”,要求卖家提供更详细的营业执照、法人信息、税务证明,说白了就是要“管住卖家的钱包”。个体户执照信息简单,没法追溯,公司执照则能和税务系统打通,亚马逊能实时监控卖家的资金流动。

“这波操作,亚马逊其实在学国内电商的路子。”拼多多早期也是放任个体户入驻,后来慢慢要求企业执照,现在平台上的商家,90%都是企业身份。亚马逊现在走这步棋, 既是为了规范平台,也是为了以后收更多“税”——公司执照的卖家,利润要交企业所得税,广告费、仓储费开增值税发票,亚马逊能多赚不少。

但卖家们对此看法不一。有人觉得“净化平台是好事, 以前跟卖太恶心了很多个体户卖家没钱没实力,就靠低价搅局”;也有人抱怨“提高门槛等于把小卖家往外推,亚马逊以后就是大卖的游戏场了普通人根本玩不起”。这种分歧,让跨境电商圈吵得不可开交。

慌没用, 这些“活路”得知道

快速切换“企业身份”

对新卖家现在唯一的路就是办公司执照。找代理注册,最快3天就能下来费用1000-2000块。如果自己办,跑工商、税务,可能要一周。注册公司时经营范围要包含“货物进出口”或“技术进出口”,否则亚马逊审核可能过不了。

“别贪便宜用‘挂靠地址’, 亚马逊现在会查地址真实性,去年有个卖家用虚拟地址注册,被亚马逊暂停了销售权限。”深圳某代理公司的负责人建议,如果自己没办公地点,可以找靠谱的园区地址,虽然贵点,但平安。

老账号的“自救指南”

对已激活的个体户账号,别急着“跑路”。先检查账号状态,有没有收到警告邮件,店铺评分和ODR是否正常。如果账号健康, 可以慢慢把库存卖完,别大量备货;资金方面尽量别留太多在亚马逊账户,能提现就提现,但别频繁提现,避免被风控。

“最好提前准备公司资料,万一亚马逊突然查账号,能及时把个体户执照换成公司执照。”老周说 他有个朋友,今年9月就把个体户账号的法人信息改成了自己公司的,虽然花了5000块找亚马逊客服处理,但账号保住了现在还能正常卖货。

多账号玩家的“新玩法”

以前靠个体户“铺号”的卖家,现在得“精简账号”。一个公司执照,可以在亚马逊开多个站点,没必要再注册一堆个体户。如果需要多账号运营, 可以用不同公司执照注册,但要注意“关联问题”——IP地址、电脑设备、法人信息都不能重复,否则亚马逊会判定关联,封号。

“现在合规运营才是王道, 以前靠‘黑科技’刷单、跟卖,风险越来越大,今年封的账号,60%都是主要原因是违规操作。”深圳某大卖的运营总监说 他们现在把预算从“铺号”转向“品牌化”,做自己的商标,开亚马逊品牌旗舰店,虽然投入大,但利润稳定,不容易被封。

个体户退场后亚马逊会变天吗?

卖家结构“洗牌”

个体户被清退,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卖家结构变了。以前亚马逊上“夫妻店”居多, 一个个体户执照,几个人就能开干;以后大部分卖家都得是企业身份,注册资本、税务、法人都得规范。这意味着, 小卖家的比例会下降,大卖家的比例会上升——2023年第三季度,亚马逊上企业卖家的销售额占比已经从去年的45%涨到了62%,这个数字还会继续涨。

对消费者可能也是好事。企业卖家更注重品牌和售后假货、劣质商品会减少。但坏处是竞争少了价格可能上涨,消费者选择也变少了。“以前9.9美金的T恤,现在可能要12美金,主要原因是企业卖家要交税、做品牌,成本上去了。”一位美国买家在论坛上说。

“黑帽服务”的“冬天”来了

亚马逊的“合规化”,让那些靠“黑帽”赚钱的服务商日子不好过。专门卖个体户执照的、提供“虚拟地址注册”的、教人怎么“绕过关联”的,现在都没生意了。“以前我们一个月能卖50个个体户执照,现在一个都卖不出去,只能转型做公司执照代理了。”某电商服务商的负责人苦笑。

但合规服务商的机会来了。帮卖家注册公司、做税务申报、处理亚马逊审核的订单,今年比去年多了30%。“以前卖家觉得‘合规’没必要,现在被吓到了纷纷找我们‘救命’。”深圳某合规公司的业务员说 他们最近接了几个“紧急订单”,帮卖家把个体户账号改成公司账号,一个账号收2万块,还是排队等。

新卖家的“新门槛”

想进亚马逊的新人,得准备好“打硬仗”。除了公司执照,还得懂税务、品牌、物流,这些以前是小卖家“边做边学”的,现在必须提前掌握。“以前开个亚马逊店, 5000块就能起步,现在没个10万块根本玩不转,公司执照、商标、FBA仓储费,哪样不要钱?”小李叹了口气,但还是决定咬咬牙办公司执照,“总不能被亚马逊吓退吧”。

别慌, 但别不当回事

亚马逊取消个体户注册,就像一场“大浪淘沙”,把那些“打游击”的卖家筛出去,留下的都是能“正规军”作战的。对卖家 现在慌没用,但也不能不当回事——赶紧把个体户账号盘点一下该转公司执照的转,该清库存的清,别等亚马逊“动手”了才后悔。

跨境电商的红利期早就过去了以前靠“信息差”赚钱,现在靠“合规”赚钱。亚马逊这波操作,其实是在提醒所有卖家:想在平台长久做下去,就得遵守平台的规则,别总想着“钻空子”。个体户的时代结束了企业化运营的时代来了适应不了的,只能被淘汰;适应了的,说不定能分到更大的蛋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