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EMU黑五杀疯,亚马逊卖家面临哪些实际伤害

黑五战场变天:TEMU的“低价核武器”如何引爆流量

今年的黑五,跨境电商圈最热闹的话题莫过于TEMU的“杀疯”表现。这个被业内称为“海外拼多多”的平台, 从10月20日就率先开启超长周期的“黑五抢先购”,把大促战线拉长到42天期间穿插家居、数码、潮流品类日等多轮活动,硬生生把黑五的气氛炒得比往年更热烈。要知道, 亚马逊往年可是黑五当之无愧的“主角”,今年却显得有些落寞——速卖通、沃尔玛11月8日启动,TikTok 10月27日就开打,SHEIN 11月6日跟上,美客多11月1日也已入场,平台们的节奏越来越快,留给亚马逊的“独角戏”时间越来越短。

数据不会说谎。根据Earnest Analytics在2023年11月发布的消费者研究, TEMU在美国用户中占比高达41%,远超亚马逊的15%;而在新增下载量上,TEMU几乎是亚马逊的5倍。苹果App Store美区购物类应用排行榜上,TEMU稳坐头把交椅,这可不是偶然。黑五期间, TEMU首页打出“最高90% OFF”的折扣横幅,每人还能领200美金代金券+免费3件产品任选,更狠的是“满0.1美元包邮”“14天未收到免单”“90天不满意全额退款”——这些操作直接把低价玩到了极致,让消费者闭眼入,连带着平台流量暴涨到平时的3倍不止。

TEMU黑五“杀”疯!对亚马逊卖家“实际伤害”到底有多大?
TEMU黑五“杀”疯!对亚马逊卖家“实际伤害”到底有多大?

从“拼多多出海”到“黑五流量王”:TEMU的底牌是什么

TEMU的“杀疯”,不是凭空来的。它的底牌,其实是拼多多在国内验证过的“低价+补贴”模式,只是换了个战场。黑五期间, TEMU上架了一款17.99美金的无人机,亚马逊同款至少要59.99美金;还有一款11.78美金的无人机,亚马逊同类产品动辄30美金以上。这些价格背后 是平台对供应商的“极致压价”——有TEMU卖家透露,平台要求供货价必须比亚马逊低30%,否则连上架资格都没有。为了冲销量, 不少卖家宁愿亏本冲量,毕竟在TEMU的逻辑里“流量就是一切,有了流量就有后续的议价权”。

但低价不是TEMU唯一的武器。它精准抓住了“消费降级”下的用户心理。Numerator的数据显示, 亚马逊近一半客户是高收入人群,他们愿意为Prime的次日达、优质服务买单;而TEMU的用户中,低收入群体占比超60%,这些人买东西第一看价格,第二看“有没有便宜可占”。黑五期间, TEMU推出的“限时特卖”“免费赠品”正好戳中了这部分需求——5.48美金的精油香薰机、9.9美金的蓝牙耳机,这些“低端货”在TEMU上卖断货,却在亚马逊上无人问津。说白了TEMU和亚马逊根本不是在抢同一拨用户,而是各自占据不同的消费层级。

亚马逊卖家的“三重暴击”:流量、 利润、用户流失

尽管TEMU和亚马逊看似错位竞争,但对亚马逊卖家伤害是实实在在的。这种伤害不是“一刀毙命”,而是“温水煮青蛙”,慢慢侵蚀卖家的生存空间。2023年黑五期间,不少亚马逊卖家在社群里抱怨:“感受不到预热的氛围,动销没有,只有动荡!广告蹭蹭的往上涨,订单却还不如平时。”——这句话道出了亚马逊卖家的三重困境。

流量黑洞:亚马逊的“购物场景”被TEMU抢走多少

亚马逊一直被卖家称为“品牌搜索引擎”, 意思是消费者在其他平台看到商品,再说说往往会来亚马逊搜同款下单。但这个逻辑正在被TEMU打破。2023年11月, 某做家居用品的亚马逊卖家发现,自家产品的关键词搜索量下降了20%,而同期TEMU上同类型产品的搜索量暴涨了150%。更扎心的是独立站卖家反馈:“客户先去亚马逊搜品牌,没找到就转头去TEMU买低价款。”——这说明TEMU正在分流亚马逊的“再说说一公里”流量, 特别是价格敏感型用户,一旦在TEMU买到便宜货,下次可能直接跳过亚马逊。

流量流失的直接后果是广告成本飙升。为了维持曝光, 亚马逊卖家不得不提高竞价,黑五期间广告费平均上涨了30%-50%,但转化率却下降了15%-20%。某做电子配件的卖家算了笔账:黑五前, 他的广告ACoS控制在25%,单订单利润8美金;黑五期间,ACoS飙升到45%,单订单利润只剩2美金,“广告费比利润还高,简直是给亚马逊打工。”

利润蒸发:广告费暴涨下的“不促等死, 促找死”困境

黑五本该是卖家的“黄金档”,但2023年很多亚马逊卖家却过得“心凉半截”。TEMU的低价策略,迫使亚马逊卖家不得不跟进降价。比如一款19.99美金的厨房收纳盒, TEMU卖6.99美金,亚马逊卖家为了不被抢走流量,只能降到9.99美金——看似降价不多,但加上亚马逊15%的佣金、8%的FBA费用、30%的广告费,算下来每单利润不足1美金,比平时少了60%。

更残酷的是“竞价上架”机制。TEMU要求卖家24小时内必须降价, 否则流量会断;亚马逊这边,竞争对手看到降价,马上跟着降,再说说陷入“比谁更敢亏”的恶性循环。有卖家无奈退出TEMU黑五活动:“前期亏本冲量,平台说‘爆单了’,后来啊一算,还不如平时不卖。”——这种“为了流量不要利润”的操作,让不少卖家陷入“越卖越亏”的怪圈。

错位竞争?TEMU的“低端货”与亚马逊的“高端牌”真有冲突吗

很多人说 TEMU卖低端货,亚马逊卖中高端,两者井水不犯河水。但说实在的,两者的边界正在模糊。2023年黑五期间, TEMU上线了一批“升级版低端货”——比如带智能显示的体重秤、带加热功能的按摩仪,这些产品虽然价格低,但功能并不差,开始蚕食亚马逊的中端市场。

低端市场的“价格战”:谁在为TEMU的补贴买单

TEMU的低价,靠的是“平台补贴+供应商让利”的双输模式。2023年10月, 某TEMU卖家透露,平台要求一款9.9美金的产品,供应商供货价必须控制在3美金以内,“算上物流、退货,每单亏1.5美金,但为了冲量只能干。”——这种模式下供应商的资金压力极大,一旦平台补贴减少,很多供应商直接断供。

更麻烦的是知识产权问题。TEMU上不少产品涉嫌侵权, 比如某款卡通IP的充电宝,TEMU卖5.99美金,亚马逊正版卖29.99美金。2023年黑五期间, 亚马逊加大了侵权打击力度,下架了TEMU上3000多款涉嫌侵权的产品,导致部分TEMU卖家“爆单后突然断货”,用户体验极差。比一比的话, 亚马逊的“正品保障”依然是护城河,高收入用户宁愿多花钱买放心,也不愿冒险在TEMU买“山寨货”。

亚马逊卖家破局:在“低价围剿”中找到生存缝隙

面对TEMU的冲击,亚马逊卖家并非只能坐以待毙。2023年黑五期间,一些聪明的卖家通过差异化策略,不仅没被TEMU“卷死”,反而实现了逆势增长。他们的经验,或许能给同行一些启示。

物流护城河:亚马逊的“次日达”是TEMU的阿喀琉斯之踵吗

TEMU的物流一直是短板。虽然它喊出“满0.1美金包邮”,但实际配送时间普遍在15-20天遇到黑五旺季甚至延迟到30天。而亚马逊Prime的“次日达”服务,依然是高收入用户的“刚需”。2023年黑五期间, 某做母婴用品的卖家打出“Prime会员24小时达”的标签,虽然产品比TEMU贵20%,但订单量反而增长了25%——“用户愿意为时效买单,特别是急需的母婴产品,等不了20天。”

除了物流,亚马逊的“本地化服务”也是优势。比如某家具卖家推出“免费安装+30天无理由退换”, 而TEMU的同款产品需要用户自己安装,且退货要承担运费。2023年11月, 该卖家的复购率达到18%,远超行业平均的10%——“服务体验,是TEMU短期内难以复制的。”

品牌化突围:从“卖货”到“卖信任”的转型

低价能带来流量,但品牌才能带来忠诚度。2023年黑五期间, 某做宠物用品的卖家通过“品牌故事+用户评价”打造信任感:在产品页面展示“美国兽医推荐”“10万+宠物家长选择”等标签,还附上用户的真实使用视频。虽然价格比TEMU同款贵50%, 但客单价提升了40%,利润率维持在25%以上——“用户买宠物用品,更看重平安和品质,不会只贪便宜。”

独立站引流也是破局之道。某亚马逊卖家通过TikTok发布“开箱测评”视频, 引流到独立站,再通过“会员专属折扣”“定制化服务”留住用户。2023年Q4, 他的独立站订单量占比从15%提升到35%,亚马逊订单量虽然下降,但总利润反而增长了20%——“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才能不被TEMU‘绑架’。”

未来战场:TEMU的“低价神话”能持续多久?亚马逊的反击开始了

TEMU的“杀疯”背后隐藏着巨大的不确定性。2023年11月, TEMU开始减少补贴力度,部分产品价格上涨10%-20%,用户下载量增速从月初的300%放缓到月末的80%。这说明,低价不是长久之计,一旦补贴退潮,用户很容易流失。

补贴退潮后:TEMU的“低价标签”还能粘住用户吗

拼多多在国内的“低价神话”已经出现裂痕——2023年Q3, 拼多多的活跃用户增速首次跌破10%,就是主要原因是“百亿补贴”减少后用户流向了抖音电商、快手电商。TEMU在海外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当用户发现“TEMU不再便宜”,他们会转头寻找下一个低价平台。而亚马逊,凭借稳定的供应链和物流优势,正在“收复失地”。2023年Q4, 亚马逊加大了“低价专区”的投入,推出“黑五限时免运费”“满50美金减10美金”等活动,直接对标TEMU。

亚马逊的“低价反击”:用“性价比”夺回下沉市场

亚马逊早就意识到“低端市场”的重要性。2023年10月, 亚马逊推出“Amazon Basics”品牌的“平价系列”,覆盖家居、数码、服装等品类,价格比TEMU略高5%-10%,但品质更有保障。黑五期间, 某加入“Amazon Basics”计划的卖家,订单量增长了100%——“亚马逊用品牌背书,让用户相信‘平价不等于劣质’,这比TEMU的‘无脑低价’更有吸引力。”

更关键的是亚马逊正在优化“中小卖家”的扶持政策。2023年11月, 亚马逊推出“新卖家流量扶持计划”,对符合条件的新卖家前3个月免广告费,还提供“FBA配送折扣”——这些措施,正在吸引被TEMU“压榨”的卖家回流。数据显示,2023年Q4,亚马逊新增卖家数量同比增长了25%,其中不少是从TEMU“跳槽”过来的。

黑五的硝烟散去,但TEMU和亚马逊的较量才刚刚开始。对亚马逊卖家 TEMU的“低价冲击”既是危机,也是转型的契机——与其在价格战中内卷,不如深耕物流、品牌、服务,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态位。毕竟电商的本质不是“谁更便宜”,而是“谁能给用户更多价值”。而那些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卖家,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活下来甚至活得更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