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2024年亚马逊欧洲站费用上涨和销售佣金返还调整

卖家的2024:在涨与降之间找平衡

最近跨境电商圈子里聊得最多的,莫过于亚马逊欧洲站2024年的新规了。一边是新品入仓的10%佣金返还, 像是给卖家递了颗糖;另一边是物流费用、仓储费的上涨,又像是不小心踩进了泥坑。有卖家在后台吐槽:“涨价的时候嘎嘎猛, 降的时候却抠抠搜搜;这次是真麻了又涨价……”这话听着扎心,却也道出了不少人的真实处境——卖得好但库存少收费,库存多了卖不动收费,卖得好但退货多收费,亚马逊的规则就像个精准的收割机,总能在你最脆弱的地方下手。

物流费用:大件配送、 退货处理费的双重挤压

亚马逊这次对物流费用的调整,可以说是“按下葫芦浮起瓢”。2024年4月起, 通过亚马逊物流欧洲整合服务计划配送的标准尺寸商品,要是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商城的库存商品数量相对于已发货商品数量低于28天就得交低库存成本覆盖费。说白了就是你的货要么卖得太慢占着仓库,要么卖得太快补不上货,反正都得掏钱。有做3C类目的卖家算了笔账:往年非旺季月度仓储费能省下3%-5%, 但这个低库存费一上来单月成本直接多出8%-12%,简直是“库存管理能力大考验”。

费用上涨?销售佣金返还?2024亚马逊欧洲站收费调整……
费用上涨?销售佣金返还?2024亚马逊欧洲站收费调整……

更让人头疼的是大件商品配送附加费和退货处理费的调整。英国、 荷兰、瑞典、波兰和比利时站的境内亚马逊物流配送费用要涨,大件商品的欧洲整合服务配送附加费也更新了——入库国家与销售国家相同的大件商品,以前不用收这个附加费,现在得乖乖掏钱。去年做家居品类的老王就吃过亏:他有个落地灯在德国仓卖得不错, 但主要原因是补货时从波兰仓调货到德国,后来啊被收了一笔200欧元左右的附加费,利润直接被砍掉15%。他说:“以前觉得Pan-EU计划能灵活调货省钱,现在看来亚马逊早把算盘珠子打得噼啪响了。”

销售佣金返还:给颗甜枣,还是画个大饼?

亚马逊这次也不是没给甜吃。2024年3月1日起,符合条件的入仓新品,不管是不是品牌选品,都能拿到平均10%的销售佣金返还。这听着像是个大福利,毕竟以前只有品牌ASIN才能享受。但问题来了“符合条件”这四个字,门槛可不低。有卖母婴用品的卖家小李试过:她去年11月上了个新的婴儿餐椅, 严格按照亚马逊要求入仓,后来啊系统提示“销售数据未达预期”,佣金返还申请被拒。她跑去问客服,得到的回复是“需在入仓后30天内达到日均10件销量”。可新品本身就有冷启动期,这条件简直让人“想说爱你不容易”。

更微妙的是亚马逊还扩大了物流新品入仓优惠计划的选品范围。但卖家们心里都清楚,返还的佣金可能还抵不上上涨的物流费。有行业数据报告显示, 2023年欧洲站卖家的平均物流成本占比已经从18%涨到了23%,佣金返还那10%,不过是杯水车薪。就像一个卖家在论坛里说的:“亚马逊一边说‘我们一起为顾客提供最丰富的商品选择’, 一边悄悄把成本转嫁给我们,这波操作,‘共赢’怕是只在他们那边。”

仓储费:旺季涨、非旺季降,账该怎么算?

仓储费的调整也挺“精明”。亚马逊说2024年1月至9月期间, 会降低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波兰和比利时站标准尺寸商品的非旺季月度仓储费。这话说得漂亮,但卖家们心里都门儿清:非旺季仓储费降的那点钱,可能赶不上旺季仓储费的涨幅。去年黑五期间, 有个做服装的卖家小张发现,他的德国仓仓储费从每月每立方米15欧元涨到了22欧元,而今年非旺季仓储费预计只降到12欧元左右,一涨一降,算下来反而多花了5%-8%。

更麻烦的是“超龄库存附加费”的调整。以前库存超过180天才会收附加费,现在可能缩短到150天。这对卖季节性产品的卖家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有做圣诞装饰品的卖家老李就头疼:他的产品每年10月才开始动销, 但8月就得备货,后来啊库存还没卖完,就主要原因是超龄被收了附加费,再说说只能半价清仓,利润直接腰斩。他说:“亚马逊这是逼着我们要么少备货要么降价卖,两头都不讨好。”

卖家困境:利润消失, 价格战内卷到极致

2024年的欧洲站,卖家们面临的可不只是政策调整,还有整个市场的“内卷”。有行业数据报告显示, 今年第三季度欧洲站卖家的平均利润率已经从12%降到了8%,部分类目甚至低到了5%。多个类目都在卷价格,这似乎已经成了圈内不成文的共识。不仅是头部链接在大幅降价、冲销量,不少小卖家为了生存也只得走上半价清仓的阶段。

有卖电子配件的卖家小王分享了他的经历:他有个手机壳, 成本15欧元,去年卖29欧元,一个月能出3000件,利润率40%。今年年初,一个新卖家入场,直接把价格降到19欧元,他被迫跟进,再说说利润率只有15%。更糟的是主要原因是价格战,他的广告费占比从20%涨到了35%,算下来反而亏了。他说:“以前觉得产品好就能卖,现在发现,价格低才是王道,但这路走到黑,谁都赚不到钱。”

海外需求萎靡, 竞争对手前后夹击

除了价格战,海外需求的不确定性也让卖家头疼。据跨境电商行业数据报告显示, 2023年欧洲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下降了15%,特别是非必需品类目,比如家居、户外用品,订单量下滑明显。有卖户外露营装备的卖家老赵说:“去年旺季的时候, 订单量比往年少了20%,客户反馈说‘经济不好,能不买就不买’。”

雪上加霜的是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不仅中国卖家在卷,本土卖家和新兴市场的卖家也加入了战局。有做家居收纳的卖家小林发现, 她的产品链接上,除了中国的竞争对手,现在多了不少德国本土卖家的同款,价格比她低5%-10%,还打上了“本土品牌”的标签,抢走了不少流量。她说:“以前觉得我们中国卖家有供应链优势,现在看来本土卖家更懂本地消费者,这仗越来越难打了。”

破局之道:数据、 产品、库存,三管齐下

面对这样的严苛生态环境,卖家不能改变现状,唯有自己及时查看政策,把握最新报告数据,作出各方面调整。有经验的卖家早就开始行动了:一边盯着亚马逊的每一条政策更新, 一边分析自己的销售数据和库存周转,试图在涨与降之间找到那个平衡点。

紧盯数据:从行业报告中找机会

跨境电商行业正经历着快速的发展和变化, 行业数据报告是了解市场趋势、竞争对手和客户需求的重要工具。有做美妆个护的卖家小陈, 每周都会花2小时分析行业数据报告,特别是关于欧洲站美妆类目的搜索趋势和消费者偏好。她发现, 今年“天然成分”和“可持续包装”的产品搜索量增长了30%,于是她调整了产品组合,推出了几款主打天然成分的护肤品,虽然单价高,但主要原因是符合趋势,利润率反而比传统产品高了5个百分点。她说:“数据不会说谎,跟着趋势走,至少不会跑偏。”

优化产品组合:别盲目开品, 盯紧佣金返还类目

产品是卖家的核心,在当前大环境并不明朗的2024年,卖家稳定出售已有产品,切勿盲目开品,将产品研发定在有利润保障、有附加值的产品上,也可针对佣金降低的类目进行重点布局。有卖宠物用品的卖家老周, 去年砍掉了3款销量一般但利润低的产品,集中资源主推一款智能宠物喂食器,主要原因是这款产品属于亚马逊鼓励的高附加值类目,不仅佣金返还比例高,广告点击成本也低了20%。他说:“与其把鸡蛋放在很多篮子里不如集中精力把一个篮子装满。”

库存管理:低库存成本覆盖费的应对术

亚马逊新增低库存费, 无疑在考究卖家的库存管理能力,把控好自然能够减少一笔不菲的支出,把控不好就是给亚马逊做了慈善,贡献一笔。有做家电配件的卖家小吴,以前总喜欢多备货,后来啊经常主要原因是库存积压被收仓储费。后来他用了亚马逊的“库存管理工具”, 根据30天的销量预测来备货,把库存周转天数控制在25天以内,低库存成本覆盖费一分没交,反而主要原因是库存周转快,还省了2%的物流费。他说:“库存就像水,多了会溢出来少了会不够用,得刚刚好才行。”

灵活运营:政策变了 玩法也得跟着变

熟知不断变幻的平台政策,根据变化灵活调整,是运营必备的技能之一。2024年4月1日起的低库存成本覆盖费,就让不少卖家改变了补货策略。有卖服装的卖家小郑, 以前喜欢在旺季前一个月就把货备齐,现在改成了“小批量多频次”补货,每周根据销量补货一次既保证了不断货,又避免了库存积压。她说:“以前觉得备货越多越好,现在看来灵活补货才是王道。”

未来已来:强者愈强,还是破局重生?

看完新政策, 不少卖家的感受是在加速筛洗卖家,加速剔除弱者出场一边让利给有实力的卖家,加速了调配弱者与强者之间资源的分配不均衡。确实亚马逊的这些调整,对中小卖家来说压力山大,但对有实力、有数据、会管理的卖家反而是机会。比如佣金返还计划, 虽然门槛高,但对于能快速推起新品的卖家10%的佣金返还相当于直接增加了利润空间。

回顾2023年, 业内传来的更多声音莫过于利润下降、订单下滑,即便是每年必爆单的旺季,很多卖家更直观的感受也是订单直线下滑,以至于不少卖家感叹今年是从业以来最难的一年。但换个角度看, 这也是行业洗牌的时机——那些只会打价格战、不懂管理、不看数据的卖家,可能会被淘汰;而那些能快速适应政策变化、优化产品组合、精细化管理库存的卖家,反而能在这波调整中脱颖而出。

说到底, 亚马逊的规则就像一场游戏,玩家们要么被规则淘汰,要么学会在规则里玩得风生水起。2024年的欧洲站,注定不会平静,但危机中也藏着机遇。对于那些还在迷茫的卖家 与其抱怨政策变了不如赶紧拿起数据报告,看看自己的产品组合,盘一盘库存周转,说不定下一个机会,就在这些调整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