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春节期间,Temu卖家如何让店铺不打烊

春节不是卖家的休渔期, Temu的“不打烊”藏着多少机会与坑

眼看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不少跨境卖家已经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回家过年,店铺直接挂上“休假模式”的牌子。但Temu偏偏不按常理出牌, 平台今年又搞出了“春节不打烊,生意有保障”的活动,硬是把传统淡季变成了新的战场。你以为这是天上掉馅饼?其实里面藏着不少需要卖家掰扯清楚的门道——备货少了怕错过流量, 备多了怕压垮仓库;物流跟上了能赚一波,跟不上可能罚款比赚的多;营销做好了能爆单,做不好可能连老客都跑了。这事儿啊,还真不是一句“跟着平台走”就能解决的。

备货:从“拍脑袋”到“看数据”, 别让库存变成你的春节噩梦

说到春节备货,很多卖家第一反应就是“多备点,总比断货强”。但Temu的生产建议看板早就把“盲目备货”这条路给堵死了——系统会根据你过去半年的销量、 类目增长趋势、平台春节活动预期,给你一个“建议备货量”。你以为这个数字是“越多越好”?大错特错。2023年深圳某家居卖家老张就栽过这个跟头, 他看到平台建议备货2万件,觉得“肯定能卖完”,后来啊春节后滞销了1.2万件,仓库堆得像山一样,资金直接压死。反观杭州的服装卖家小李, 她没死磕系统数字,而是结合自己店铺的“春节复购率”,只备了建议量的70%,剩下的用“小单快反”补上,后来啊库存周转率比老张高了一倍,利润还多赚了15%。

Temu卷出新高度,鼓励卖家春节不打烊
Temu卷出新高度,鼓励卖家春节不打烊

用“历史数据”当导航, 别跟着感觉走

Temu卖家中心后台有个“节日销售预测”功能,很多人根本没点开看过。其实这里面藏着宝——它会告诉你, 你所在的类目在2023年春节那段时间,日均销量是多少,同比增长了多少,哪些产品是“春节爆品”。广州某3C卖家小王去年就是靠这个数据, 提前锁定了“春节主题手机壳”这个爆品,备货时特意多备了30%的红色和金色款式,后来啊春节假期间直接卖断货,单月订单量冲到了类目前10。

让工厂陪你“弹性上班”,别指望春节还能正常生产

你以为工厂会像你一样盼着春节多赚钱?太天真。很多工厂春节前10天就开始陆续放假,有的甚至直接关到正月十五。2024年1月,Temu华南区卖家调研显示,有65%的卖家遇到过“工厂突然放假,备货跟不上”的情况。怎么办?提前和工厂签“弹性生产协议”——比如承诺春节前多付20%的定金, 让工厂留30%的工人加班;或者和工厂约定“春节后优先排产你的订单”,这样既能保证春节发货,又能让工厂愿意配合。佛山某家具卖家陈姐去年就是这么干的, 她提前和工厂敲定“春节期间产能保持50%”,后来啊虽然备货量没冲到最高,但发货时效全达标,平台给了她“春节优质卖家”标签,流量直接翻了一倍。

物流:时效是“生死线”, 海外仓可能比你想象中更划算

Temu对春节发货时效的严苛,所有卖家都懂——广东省内要求“当日17点前下单,次日达”;其他地区要求“3天内发货,7天内送达”。要是被判定“虚假发货”,罚款轻则订单金额的10%,重则直接限制店铺流量。2023年春节, 深圳某电子卖家就主要原因是用了家“便宜但不靠谱”的物流,延误了200多单,被罚了3万多,比赚的钱还多。

这时候, 海外仓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比如美国仓发货,时效能压缩到3-5天根本不用等国际物流。但很多卖家觉得“海外仓成本太高”, 其实算笔账就知道了:一个10美元的产品,用国内直发物流成本要5美元,时效15-20天还可能丢件;用海外仓物流成本3美元,时效3天转化率能提升30%,算下来反而更赚。

小卖家玩不起“海外仓”?试试“本地小仓”游击战

不是所有卖家都能租得起大型海外仓,但“本地小仓”可能是小卖家的救命稻草。比如你在广东, 可以在东莞、深圳租个100平米的小仓,提前备上500-1000件热销品;主要发往东南亚、澳大利亚的订单,直接从本地仓发,时效能控制在5天内。2024年1月, Temu平台数据显示,使用“本地小仓”的华南卖家,春节发货时效达标率比纯国内直发高了65%,差评率低了4个百分点。广州某饰品卖家小林就是这么做的, 她租了个20平米的迷你仓,备了800件“春节主题项链”,后来啊春节假期间东南亚订单暴增,本地仓发货时效全达标,店铺直接冲上了类目新店榜第一。

物流服务商的“春节套路”,挑错了比不上自己发

别以为平台推荐的物流服务商就一定靠谱。2024年春节前, Temu平台上有家物流服务商打着“春节全线路不涨价”的旗号,吸引了不少卖家,后来啊到了1月底突然宣布“部分线路暂停揽收”,导致几百个卖家发货延误,被平台罚款。选物流服务商,除了看价格,一定要问清楚三个问题:“春节期间线路会不会停?”“延误了怎么赔付?”“有没有专门的春节客服?”杭州某家居卖家老周去年选物流时 特意选了家承诺“春节线路不停,延误按订单金额200%赔付”的服务商,虽然贵了0.5美元/单,但全程零延误,还拿到了平台的“物流优质补贴”,单月省下的罚款比运费多得多。

营销:别只想着打折, 海外用户吃这套“春节氛围感”

一到春节,很多卖家就想着“打折!大促!清库存!”但海外用户对“春节”的理解,可不是简单的“便宜”。2024年Temu美国站用户调研显示, 有62%的海外买家表示,更愿意购买“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产品,而不是“单纯打折”的产品。比如你卖的是普通围巾, 印个“福”字,价格涨5美元,反而比打折卖得更好;你卖的是手机壳,包装里放张“手写春联”,用户愿意多花3美元买这份“仪式感”。去年深圳某服装卖家小吴, 没搞大促,而是在产品详情页加了段“春节在中国意味着什么”的英文介绍,配上工厂工人贴春联的视频,后来啊春节假期间订单量涨了200%,客单价还提升了15美元。

短视频比详情页更管用, 海外用户的“春晚”刷的是这个

现在海外用户刷TikTok、Instagram的时间,比看Temu详情页长多了。2024年1月,Temu平台数据显示,带短视频的产品,转化率比纯图文产品高40%。怎么做春节短视频?不用拍多专业,手机拍就行。比如拍你仓库里堆满的“春节货品”, 配个“我们春节也在为你发货”的英文字幕;或者拍工厂工人加班打包的场景,配个“为了你的订单,我们放弃了回家过年”的文案。

杭州某家居卖家小杨去年拍了个“Temu春节打包vlog”, 视频里她戴着红围巾,背景是堆满“中国红灯笼”的仓库,用英文说“虽然不能回家过年,但希望我们的红灯笼能照亮你的春节”,后来啊这个视频在TikTok上播放量破500万,给她店铺带来了10万+的精准流量。

老客才是“春节提款机”, 别让他们在节日里找不到你

春节流量是涨了但新客获取成本也高了——2024年1月,Temu平台新客获客成本同比上涨了30%。这时候,老客的复购就成了关键。怎么做?别发那种“群发”的优惠券,要发“个性化”的。比如给过去买过“中国风饰品”的老客, 发个“春节专属折扣码”,附句“去年你买的那个玉兔吊坠卖断货了今年出了新款,给你留了优先购”;给买过“家居用品”的老客,发个“买满50美元送春联”的活动。2024年春节, 深圳某电子卖家老刘靠这招,老客复购率做到了45%,订单量占了总量的60%,比花大价钱投广告还划算。

风险:平台的“考核红线”,这些坑踩了可能直接关店

你以为参加Temu春节不打烊就是“躺赚”?Too young too simple。平台看似给了流量扶持, 但考核也跟着严格了——不仅要保证发货时效,还要保证“商品质量”、“回复率”、“差评率”。2023年春节,有家卖家主要原因是回复率低于80%,被平台限制了流量,春节假期间订单量直接腰斩。更坑的是“库存考核”——平台要求你备货量必须达到“建议量”的90%, 不然就算你没参与活动,也可能被“降权”。佛山某3C卖家小陈去年就栽在这上面 他觉得“备货太多风险大”,只备了建议量的60%,后来啊平台直接给他首页流量撤了春节假期间一天订单都没超过10个。

“虚假发货”比你想的更可怕, 一天延迟可能罚掉一周利润

Temu的“虚假发货”判定标准,很多卖家都没吃透。比如你1月25日发货, 显示“已揽收”,但物流信息3天都没更新,平台就会判定“虚假发货”;或者你承诺“3天内发货”,后来啊第4天才发,也算。2023年春节, 有家卖家主要原因是物流公司系统故障,有50个订单的物流信息延迟了2天更新,被平台罚了2万块,相当于那个月白干。怎么避免?提前和物流确认“春节期间的揽收时间”, 比如“1月28日前,每天16点前揽收”;在店铺首页挂个“春节发货时效公告”,明确告知用户“哪些地区能发,哪些地区延迟”;再设个“物流预警”,一旦订单可能延误,立刻联系客服说明情况,申请“延迟发货豁免”。

年后清库存的“坑”, 别让春节赚的钱全压仓库里

春节赚了钱,别高兴太早,更别想着“继续囤货等着明年春节”。2023年很多卖家就犯了这错误, 春节前冲着“流量红利”备了海量库存,后来啊春节后需求断崖式下跌,仓库里堆满了货,资金周转不过来再说说只能“骨折价”清仓,算下来反而亏了。正确的做法是“分批次备货”——春节前备60%, 看看销量再补30%,剩下的10%留到年后做“清仓特惠”;或者直接和工厂谈“余货退换”,卖不完的退给工厂。上海某家居卖家小周去年就是这么干的, 春节后没急着上新,而是先搞了“春节余货清仓”,把滞销的“春节装饰品”打3折卖,后来啊3天内清了80%库存,回笼了资金,2月份立刻上了个“情人节新品”,反而赚得比春节还多。

差异化:别跟着大卖卷价格, 你的“小众赛道”可能更赚钱

Temu上大卖家太多了价格卷到没利润。2024年1月, Temu平台数据显示,家居类目前100名的大卖家,平均利润率只有5%,很多甚至“卖一单亏一单”。但换个思路,找“小众赛道”可能更赚钱。比如“春节主题宠物用品”——2024年Temu美国站数据显示, 这个细分品类搜索量同比增长了200%,但卖家数量只有家居类目的1/10,竞争小得多。杭州某宠物卖家小吴去年没碰热门的“宠物服装”, 而是主攻“春节宠物零食包”,客单价虽然只有15美元,但主要原因是竞争小,春节假期间卖了3万单,利润率做到了25%,比大卖高了一倍。

把“中国年”卖成海外新潮流, 文化输出比价格战更持久

海外用户对“中国春节”的好奇心,比你想的强多了。2024年Temu平台数据显示, 带“Chinese New Year”标签的产品,搜索量同比增长了120%,但很多卖家还是只会“印个福字就卖高价”。其实可以做得更深入——比如卖“春联套装”, 附个“英文版春联用法指南”;卖“红包”,里面印上“英文版春节祝福语”;甚至卖“春节主题的香薰”,味道做成“饺子+鞭炮”的复合香。深圳某家居卖家老郑去年就是这么做的, 他卖的“中国风香薰蜡烛”,主要原因是包装和故事感做得好,价格卖到了25美元,还登上了Temu美国站的“春节精选专题”,单月销量破了2万件。

柔性供应链:小批量、 多批次跟上平台的“快节奏”

Temu的打法就是“快”,今天爆的产品,明天可能就凉了。2024年1月,Temu平台数据显示,有30%的“春节爆品”,生命周期只有15天。这时候,“柔性供应链”就成了关键——不用一次性备太多货,先小批量试销,卖得好了再追单。佛山某3C卖家小黄去年就是这么干的, 她看到“春节主题手机支架”在Temu美国站有搜索增长趋势,先只备了500件,后来啊3天就卖完了立刻联系工厂加急生产2000件,赶上了春节流量高峰,单月订单量冲到了5万单。反观那些一次性备了2万件的卖家,主要原因是产品没爆起来全压在了仓库里。

说到底,Temu的“春节不打烊”对卖家不是“必答题”,而是“选择题”。你有没有足够的资金备货?能不能搞定春节物流?愿不愿意花心思做节日营销?想清楚了再决定参不参与。别为了追流量,把自己搞得“过年回不了家,还赔了钱”。生意是长久的,春节只是其中的一个节点,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比盲目跟风重要得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