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kopedia上这个品类销售额增长5倍
美妆个护在Tokopedia的疯狂:5倍增长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Tokopedia后台的数字最近让不少卖家坐不住了。某个品类的销售额像被按下了快进键,直接从去年的3倍增长冲到了今年的5倍。说真的,谁也没想到这个品类的爆发力这么猛——不是电子产品,不是快消品,而是美妆个护。2023年9月, Tokopedia Beauty活动刚结束,平台类目开发高级主管Stefanie Yuli看着交易量数据,差点以为自己眼花了:和1月比,整整翻了5倍。
从3倍到5倍:美妆个护在Tokopedia的两年狂飙
时间拉回到2019年下半年, 那时候Tokopedia上的美妆个护品类还算不上平台的“顶流”,销售额增长刚刚摸到3倍的水平。谁能想到,四年过去,这个数字直接被刷新到了5倍。更让人意外的是增速还在加快。2023年上半年, 和2019年同期比,化妆品和身体护理产品的销售额已经涨了近3倍,而到了9月Tokopedia Beauty活动期间,单月交易量就实现了5倍的增长。这种加速度,在电商行业里确实不多见。

有人可能会说不就是多了点活动吗?但仔细想想,活动能带来5倍增长,说明这个品类本身就有足够强的消费基础。Tokopedia的数据显示, 2023年消费者购买最多的商品清单里美容产品和个人护理产品稳居前列,口红、唇霜、眼线笔、洗面奶、水乳、防晒霜……这些单品成了印尼消费者的“购物车常客”。不是平台凭空创造了需求,而是需求早就存在只是被活动点燃了而已。
不只是Tokopedia:整个印尼美妆市场都在“烧”
别以为Tokopedia的美妆个护增长是孤例。整个印尼市场,美妆个护早就成了“香饽饽”。印尼工业部2023年第三季度的数据给了个实锤:化妆品行业的强势崛起,直接拉动了GDP增长到3.83%。你没看错,一个美妆行业,居然和GDP增速挂钩了。Statista的预测更狠, 2024年全球美容和个人护理市场收入有望达到6462亿美元,2024到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3.33%,这红利,估计能吃到2028年。
再看其他平台。Shopee的热销产品前三里 美妆个护占了一席之地;2023年“双10”大促,Shopee的销售额和品牌直播单量能创新高,美妆品类功不可没。TikTok Shop更夸张,印尼站GMV前十的店铺里美容和个人护理品类占比最高。说真的,整个东南亚的美妆市场,现在就像一锅烧开的水,咕嘟咕嘟冒泡。
那些闷声发大财的卖家:Kimia Farma和OMRON的逆袭
风口上,总有人能飞起来。Tokopedia上就有这么几个“狠角色”。Kimia Farma Apotek,听着像卖药的,人家美妆个护的销售额较去年同期直接增长了19倍。OMRON Healthcare, 做高科技医疗设备的,没想到在Tokopedia上靠着“Tokopedia Beauty”活动,销量也跟着翻了数倍。这两个例子放一起,能看出点门道:美妆个护不是只有小品牌的机会,大品牌只要选对路,照样能杀出重围。
还有个数据更扎心:2020年疫情期间, 口罩在Tokopedia上的销量是爪哇岛总人口的5倍以上,洗手液销量也跟着暴涨。那时候大家买的是“刚需”,现在买的是“悦己”。从口罩到口红,印尼消费者的购物篮,装的东西早就变了。这背后其实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升级——谁还没点爱美之心呢?
风口还是泡沫?有人欢喜有人愁的Tokopedia美妆战场
当然不是所有卖家都在喝汤。有人觉得美妆市场早就卷成麻花了 Tokopedia这5倍增长,不过是头部卖家的狂欢,中小卖家根本没机会。这话听着有道理,但也不全对。Tokopedia的数据显示, 2023年印尼各个地区的美妆个护品类卖家数量都在增加,说明蛋糕在变大,分的人也在变多,但只要你能做出差异化,照样能分到一块。
有人把增长归功于平台补贴,觉得没了Tokopedia的活动,这波增长就到头了。OMRON Healthcare的例子可不这么看。人家卖的是高科技医疗设备,美妆个护只是跨界试水,照样能增长。这说明,真正能打的,不是平台补贴,而是产品和需求匹配度。补贴能带来流量,但留不住流量,只有好产品才能让消费者复购。
平台在推波助澜:Tokopedia Beauty活动到底有多猛
话说回来 Tokopedia在这波美妆个护增长里确实没少下功夫。Tokopedia Beauty活动从去年搞到今年,9月份那波直接把交易量拉到了5倍。Stefanie Yuli说 他们记录了去年一整年的交易量,发现9月的Tokopedia Beauty活动成了转折点。平台不光给流量, 还在选品、营销、物流上给扶持,比如和本地品牌合作,搞专属优惠券,甚至优化了美妆类目的物流时效——毕竟化妆品这东西,怕磕碰,也怕运输时间长变质。
除了美妆,Tokopedia上的运动器材销量也涨得厉害。滑旱冰、滑滑板销售额增长4倍,瑜伽、普拉提器材增长3.5倍。这和美妆个护的增长放一起,能看出个趋势:印尼消费者现在不光要美,还要健康。运动之后护肤,运动之前防晒,美妆和健康正在悄悄“联姻”。Tokopedia估计也是看中了这点,才把美妆和运动品类一起重点推。
运动和美妆的意外联动:滑板、 瑜伽器材背后的消费升级
有意思的是运动器材和美妆个护的增长,居然能互相带动。Tokopedia的数据显示, 买了滑板的用户,后续购买防晒霜的几率提高了30%;买了瑜伽垫的用户,对护肤套装的搜索量也跟着上涨。这可不是平台刻意设计的,而是消费者行为自然演变的后来啊——大家开始意识到,运动和护肤是分不开的。运动后皮肤需要修复,运动前需要防晒,这种“场景化消费”,让美妆个护有了新的增长点。
印尼年轻消费者现在特别吃这一套。18到35岁的群体占了Tokopedia美妆用户的70%以上, 他们喜欢运动,也愿意为“运动美肌”买单。有个卖运动防晒的品牌去年入驻Tokopedia, 一开始销量平平,后来搞了“运动+防晒”的捆绑套餐,销量直接翻了5倍。这说明,抓住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比单纯喊“美白抗老”管用多了。
本土化不是说说而已:这些细节决定你在Tokopedia的死活
很多人冲进印尼美妆市场,栽就栽在“本土化”三个字上。你以为把国内的美妆产品直接搬过去就行?大错特错。印尼消费者对成分的偏好和国内完全不同, 比如他们喜欢含有天然成分的产品,像椰子油、芦荟、白茶提取物这些,卖得比欧美成分还好。包装设计也得改,印尼天气热,瓶装产品容易漏液,真空包装或者软管包装会更受欢迎。
营销方式更是天差地别。斋月期间,Tokopedia上香蕉蜜饯的销量增长了21倍,这和当地斋月习俗有关——开斋后吃点甜的。美妆品牌要是能结合斋月搞营销, 比如推出“斋月限定礼盒”,里面包含护肤品和甜点小样,说不定也能复制这种增长。有个本土美妆品牌去年这么干,斋月期间的销量比平时翻了3倍。
2024年了冲Tokopedia美妆市场还来得及吗?
Statista预测,美妆个护市场要持续增长到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3.33%。这说明,现在入场还不晚,但得找对路子。别再盯着那些卖烂了的平价口红、粉底液了竞争太激烈。试试细分赛道,比如男士护肤、孕妇专用美妆、或者运动美肌系列,这些领域玩家少,需求却在涨。
Tokopedia上有个卖男士理容套装的卖家, 2022年入驻,一开始只卖剃须刀,后来加了男士洗面奶、爽肤水,现在月销售额破了10亿印尼盾。他说印尼男性现在越来越注重护肤,但市场上专门针对他们的产品不多,这就是机会。你看,风口一直有,就看能不能抓到。
别被“5倍增长”晃了眼:这些坑得提前避开
当然也不是说冲进Tokopedia美妆市场就一定能赚钱。物流就是个大坑。印尼有1.7万个岛屿,物流成本比国内高不少,偏远地区配送慢,还容易丢包。有个美妆卖家去年主要原因是没选对物流服务商,产品在运输途中碎了30%,直接亏了上亿印尼盾。后来换了和Tokopedia合作的本地物流,损耗率降到5%以下。
还有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大家都卖平价口红,价格战打得不可开交,利润薄得像纸。与其跟风,不如做差异化。比如有个卖天然染发膏的品牌, 主打“不含氨、不伤发”,价格比普通染发膏贵一倍,但主要原因是抓住了印尼消费者对化学成分的顾虑,销量反而更好。记住在Tokopedia,要么做性价比,要么做差异化,中间最容易死。
从口罩到口红:印尼消费者到底在买什么?
回头看看这几年Tokopedia的消费变化,挺有意思的。2020年, 大家抢口罩、洗手液;2021年,开始买消毒凝胶、防护面罩;2022年,美妆个护销量慢慢涨上来;到了2023年,口红、防晒霜成了热销品。这背后是印尼消费者从“生存需求”到“悦己需求”的转变。疫情让大家更关注健康,疫情后大家更关注怎么让自己变美、变自信。
Tokopedia 2023年的热销清单里 有个产品特别醒目——盒子蛋糕,销量增加了近35倍。这说明,印尼消费者不光买美妆,还愿意为“仪式感”买单。美妆品牌要是能和“仪式感”结合, 比如推出“约会必备套装”、“职场通勤妆容包”,说不定能戳中更多消费者的痛点。毕竟买化妆品,买的从来不只是产品,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