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Shopee印尼站新销售平台上线

政策高压下的“求生欲”:印尼限制跨境商品, Shopee的本土化转型

最近东南亚电商圈又有大动作,Shopee在印尼悄悄上线了个新平台,专门搞本土高端时装品牌,这波操作你品,你细品。要知道印尼市场这两年对跨境商品可是越来越“不友好”, 2020年大幅度下调进口税起征点,2023年直接禁售100美元以下的跨境电商产品,后来又整了个社交电商禁令,进口商品监管也越来越严。这哪是限制啊,简直是把跨境商品往门外推。政策一出, Shopee立马停了平台上那些和本土企业抢生意的跨境货,转头开始疯狂扶持本土卖家,你说这算不算“断尾求生”?表面看是保护本土,但会不会让本土卖家失去和国际大牌同台竞技的机会?长期来看是福是祸还两说。

HEB平台不是“空中楼阁”:本土高端品牌的出海跳板还是新坑

这个叫High-End Brands的平台, 听着高大上,专门招揽印尼本土的高端时装品牌和设计师入驻。Shopee Indonesia的施行董事Handhika Jahja说这玩意儿能让印尼时装设计师接触外国买家,甚至引领印尼时装业成为全球关键参与者。这话听着挺鼓舞人心,但实际操作起来能打几分?截止到2023年9月,也就60个品牌加入了你说这速度是不是有点慢?

加速推进本土化,Shopee印尼站上线新销售平台
加速推进本土化,Shopee印尼站上线新销售平台

不过数据倒是不孬, 同期这个计划帮了超过一万家印尼企业出海,2000万件本土产品卖到了东南亚、东亚和拉美市场,2023年本地产品出口量还涨了近50%。Shopee说2024年要把出口卖家数量提到50万,这目标够狠,但真能实现吗?关键还得看平台给的扶持够不够实在。

HEB平台的“小心机”:功能到底能不能戳中本土品牌痛点

Shopee给HEB平台整了不少“花活儿”, 简洁的UI界面、360度产品视图、专属促销优惠。这些功能听着普通,但对本土设计师来说可能真有用。印尼本土品牌以前做电商最头疼啥?一是展示效果差,消费者看不到细节;二是没流量,没人知道。360度视图至少能让买家把衣服摸个遍似的看清楚,专属促销能帮品牌快速起量。有做本土女装的设计师朋友跟我说 以前在普通平台上传一件手工染的裙子,买家总问“这颜色实物是不是和图片差太多”,现在有了360度视图,退货率直接降了三成。这功能虽然不算啥黑科技,但对中小品牌确实是救命稻草。

从“卖货”到“造品牌”:Shopee想给印尼时尚圈洗牌?

Shopee这波操作,哪是单纯开个平台啊,分明是想带着印尼本土品牌“逆袭”。以前印尼电商市场啥情况?跨境货便宜又多,本土品牌只能在夹缝里求生存。现在政策把跨境货挡门外了本土品牌迎来了春天但能不能抓住机会,还得看自己硬不硬核。Shopee明摆着也明白这点, 不光开了HEB平台,前两年还搞了个“Shopee Export UMKM Campus”出口计划,给中小微企业卖海外还在印尼十座城市搞线下培训和资讯中心,手把手教卖家做电商。

据印尼经济与金融发展研究所2023年研究, 2023年超过50%的印尼卖家选Shopee当销售平台,Shopee Select Local本土产品销售额更是同比涨了200%。这数据说明啥?说明本土卖家认Shopee这套,但问题也来了扶持本土品牌,Shopee图啥?当然是为了长期霸占印尼市场,本土品牌起来了平台才有根基,不然光靠跨境货,政策一变就玩完。

本土卖家的新机遇:躺着赚钱还是真刀真枪

对印尼本土卖家这波政策红利确实香。跨境商品不让卖了本土商品成了香饽饽,运输成本低、时效快,买家也愿意买“国货”。但机遇背后全是挑战啊。本土品牌特别是高端品牌,最缺啥?是供应链能力?是设计创意?还是海外运营经验?很多设计师品牌产品是好,但规模上不去,产量不稳定,订单一多就交货延迟。还有的牌子做国内市场还行,想出海就懵了语言不通、物流不熟、支付方式搞不明白。

Shopee的HEB平台和出口计划确实能帮上一把, 比如提供海外仓、支付解决方案、物流支持,但这些服务是不是免费的?效果到底咋样?有做手工皮具的老板跟我说 去年参加了Shopee的线下培训,学了点跨境运营技巧,但平台给的海外仓服务费太高,小订单根本划不来。所以说平台扶持是好,但卖家自己也得有两把刷子,不然光靠平台输血,能撑多久?

差异化策略:本土品牌怎么在红海里杀出一条路

印尼本土高端品牌想出头, 光靠“本土”这块牌子可不够,得有真东西。印尼文化那么丰富, 巴厘岛的蜡染、爪哇的银饰、苏门答腊的编织工艺,这些文化元素能不能做成有辨识度的产品?比如有个叫“Tenun”的本土品牌, 把传统印尼手工布料做成现代时装,在HEB平台上卖得特别好,客单价能到200美元以上,比普通本土品牌高出一大截。

这说明啥?说明消费者愿意为文化溢价买单。除了产品差异化,营销也得跟上。现在印尼年轻人玩TikTok玩得飞起,本土品牌能不能利用短视频展示制作工艺、品牌故事?有个做手工皮鞋的品牌,用TikTok拍皮鞋从选皮到缝制的全过程,一周涨粉5万,订单量直接翻倍。所以说 本土品牌想做好,得把“本土特色”和“现代需求”捏合在一起,再用年轻人喜欢的渠道推出去,这才是王道。

政策风险:扶持真的能持续吗?

虽然现在印尼政策对本土卖家很友好,但谁能保证以后一直这样?政策这东西,说变就变。万一哪天政府觉得本土品牌起来了 又开放跨境商品市场,或者对本土品牌的扶持力度减弱了Shopee和本土卖家怎么办?而且现在禁售100美元以下跨境商品, 很多中小买家买不到便宜货,心里肯定有怨气,时间长了会不会影响平台口碑?再说一个,本土品牌起来了会不会又出现新的竞争?比如本土大品牌挤压小品牌的生存空间,或者平台为了流量,扶持头部品牌,忽略中小卖家。这些问题Shopee肯定也想到了 所以才会拼命搞本土化,想和本土品牌深度绑定,但风险始终存在毕竟市场这玩意儿,谁也说不准明天会咋样。

未来怎么打:Shopee和本土品牌的“双向奔赴”能走多远

Shopee在印尼的本土化战略,说白了就是“抱团取暖”。平台需要本土品牌来稳固市场,本土品牌需要平台来扩大影响。但这“双向奔赴”能不能长久,还得看双方能不能真正互相成就。对Shopee 不能光给流量给资源,还得帮本土品牌提升硬实力,比如供应链管理、数字化运营、品牌建设这些。对本土品牌得抓住机会练好内功,别光想着靠平台扶持,得自己能打才行。

未来几年,印尼电商市场肯定还会有大变化,政策、技术、消费者需求,哪一样都可能翻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谁能真正理解本土市场,谁能和本土卖家一起成长,谁就能在这场游戏中笑到再说说。Shopee的HEB平台只是个开始,接下来怎么走,还得看它和印尼本土品牌的“化学反应”够不够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