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Sora爆火后,TikTok卖家能否有效利用它来提升销量

Sora横空出世, 短视频创作迎来AI新纪元

2024年2月,OpenAI发布的文生视频模型Sora像一颗炸雷,在互联网圈掀起巨浪。不同于语言生成, Sora直接把文字变成了1分钟的高清视频,画面细节逼真到让人分不清真假。特斯拉CEO马斯克感叹“人类愿赌服输”, TikTok上#Sora话题播放量迅速突破19万,连OpenAI自己都开通了TikTok账号,每天发2-3条Sora生成的视频,标记AI标签,配上动感音乐,4天就涨粉10万——这流量,让多少跨境卖家羡慕得眼红。

说实话,做TikTok的卖家谁没为视频发过愁?找模特、租场地、拍剪辑,一套流程下来成本高得肉疼,效率还低。有卖家吐槽:“拍一条30秒的产品视频,从脚本到成片要折腾一周,后来啊流量还不如别人随手拍的宠物视频。”现在Sora来了输入文字就能生成视频,成本直接砍半,效率翻倍,这能不让人心动?

爆火的Sora,究竟能不能为TikTok卖家所用?
爆火的Sora,究竟能不能为TikTok卖家所用?

但兴奋劲儿还没过问题就来了。Sora生成的视频著作权算谁的?如果用了别人的原创素材算不算侵权?TikTok已经给AI内容打上了标签,可以后怎么监测?这些问题像石头一样压在卖家心里。就像有网友说的:“Sora是好,但别还没赚到钱,先主要原因是版权问题被封了店。”

TikTok与Sora的“天作之合”?流量密码AI化

TikTok为啥对Sora这么热络?说到底还是“利益”二字。短视频平台最缺的就是优质内容,而Sora能批量生产高质量视频,正好补上这个缺口。你看TikTok账号, 发的都是Sora生成的场景视频:雪地上的小狗、赛博朋克城市、复古街舞……每条播放量都轻松破百万,评论区全是“这也太真实了吧”“求教程”的尖叫。

更绝的是 TikTok上的AI视频博主@aivideolab,用一条混剪视频展示了AI视频技术的发展,从早期的像素模糊到现在的Sora高清大片,播放量直接冲到1350万,成了账号的“封神之作”。这数据说明啥?用户就爱看这种“AI造物”的内容,Sora+TikTok的组合,简直是流量密码的终极形态。

对跨境卖家这可是天大的机会。TikTok的核心逻辑是“兴趣电商”,大片级视频,用户一看就想买。

不过也有唱反调的。有老卖家说:“AI视频看着炫,但少了人情味。用户买的是产品,也是信任感,全是AI生成的视频,谁信你?”这话有道理。TikTok美区现在对虚假内容管得严, 2024年3月就封了上千个涉嫌“过度美化产品”的账号,其中不少用了AI滤镜。所以Sora这把双刃剑,用好了是利器,用不好就是“炸药包”。

成本降了效率翻了但“坑”也不少

先说说好处。传统短视频制作, 一条视频的成本少说也要几千块:模特500+、场地800+、剪辑师300+,还不算道具和来回折腾的时间。有了Sora,这些成本全省了。深圳某3C配件卖家试了试, 用Sora做了10条产品展示视频,总成本不到500块,比传统方式节省了85%。更关键的是效率,以前一周做一条,现在一天能出10条,批量化生产让账号内容不断更,流量自然上来了。

但问题也不少。版权首当其冲。Sora训练数据里没准就用了别人的视频素材,万一侵权了怎么办?2024年2月,就有国外博主起诉OpenAI,称Sora生成的视频抄袭了他的创意。TikTok虽然打AI标签,但没说AI内容能不能带货。有卖家担心:“万一平台突然规定AI视频不能挂购物车,那不是白忙活?”

还有内容同质化。现在用Sora的卖家越来越多,大家输入的提示词大同小异,生成的视频看着都一个样。就像2024年3月美区家居类爆火的“极简风卧室”, 几十个卖家发的视频都是白色床品+绿植+阳光,用户看多了就腻了转化率反而从12%掉到了7%。这说明,Sora只是工具,能不能做出差异化,还得靠人的脑子。

卖家的“救命稻草”还是“饮鸩止渴”?

杭州某服装卖家李姐的经历很有代表性。她2024年3月用Sora做了条连衣裙推广视频, 输入“女生在海边穿白色长裙,风吹起裙摆,背景是夕阳”,视频生成后直接发了TikTok,没想到播放量破200万,店铺销量暴涨300%。她激动地说:“以前请拍模特一场要2000块,现在Sora免费生成,效果还好到爆。”

但同样用Sora的深圳玩具卖家王哥就没那么幸运了。他做的是儿童益智积木, 想让视频看起来“有教育意义”,输入“孩子在玩积木,妈妈在旁边微笑”,后来啊生成的视频里妈妈表情僵硬,动作机械,评论区有人吐槽“AI视频没感情,谁信你的玩具能促进亲子互动”?王哥的转化率不升反降,反而被粉丝质疑“是不是没实力才用AI凑数”。

这说明啥?Sora不是万能药,得用在刀刃上。适合的场景有哪些?高颜值产品、虚拟场景展示、快节奏创意视频。不适合的呢?需要真人互动的、强调情感共鸣的、专业度要求高的。

避开雷区!卖家用Sora的“三要三不要”

想用好Sora,得记住几个原则。第一,提示词要“精准”。别光说“拍个产品视频”,得具体到场景、光线、动作。比如卖咖啡机的, 输入“早晨阳光透过窗户,手拿咖啡机倒出咖啡,热气升腾,特写咖啡流进杯子的过程”,这样生成的视频才够吸引人。有卖家测试过提示词越详细,视频完播率越高,转化率能提升40%。

第二,风格要“本土化”。TikTok不同地区的喜好不一样,东南亚喜欢色彩鲜艳的,欧美喜欢简约自然的。2024年2月, 某美妆卖家用Sora做了同款口红视频,给东南亚用户的提示词加了“热带背景+亮色服装”,给欧美用户的提示词用了“极简背景+素颜模特”,后来啊东南亚转化率25%,欧美18%,差距很明显。

第三,组合使用“真人+AI”。别全用AI,适当穿插真人出镜的视频,增加信任感。比如卖健身器材的,用Sora生成器材使用场景,再真人演示动作,这样既展示了产品效果,又显得真实。有数据说混合内容的互动率比纯AI内容高35%。

当然还有三不要。不要直接用Sora生成的原视频, 加点滤镜、字幕、音效,让它更像“人做的”;不要频繁发AI内容,控制在30%以内,免得被平台限流;不要忘了版权,尽量用原创提示词,避免生成和他人相似的画面。

未来已来:AI重塑短视频电商的底层逻辑

Sora的出现, 不只是让视频制作变简单了更在改变短视频电商的底层逻辑。以前卖家拼的是“谁有钱拍好视频”,现在拼的是“谁会用AI讲好故事”。2024年3月, TikTok官方悄悄调整了算法,对“AI+创意”内容的推荐权重增加了15%,这意味着,单纯炫技的视频可能没戏了能打动用户的“有温度的AI内容”才是王道。

想象一下 以后做TikTok可能不需要团队了一个人就能搞定:用ChatGPT写脚本,Sora生成视频,AI配音加字幕,再说说挂上购物车。成本从每月几万块降到几千块,小卖家也能玩转兴趣电商。但反过来想,门槛低了竞争会更激烈,真正能胜出的,还是那些懂用户、懂内容、会玩AI的人。

说到底,Sora只是个工具,像当年的相机、短视频剪辑软件一样。关键看你怎么用。用好了它能帮你从“内卷”的跨境圈里杀出来;用不好,它就是个“花架子”,浪费时间和精力。对TikTok卖家现在要做的不是盲目跟风,而是冷静下来:我的产品适合用Sora吗?我的团队能驾驭AI吗?我想用AI给用户传递什么价值?

想清楚这些问题,再动手也不迟。毕竟风口来了能抓住的永远是那些提前做好准备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148.html